二维基础造型
2010-12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邹林,潘祖平 编著
132
本书基本反映了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基础造型教育的理论框架,重点研究了二维形态的创造及表现方法。二维基础造型丰要研究二维空间的设计规律和设计方法,其教学内容定位在对二维(平面)范围内的形态要素:形(形态、形状)、色(色彩)、质(材质、肌理)的基本概念、构成规律、形式法则等基础理论的学习和与此相关的创造性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在二次元的空间中对自然界的形态、色彩进行概括、提炼的能力,并用抽象的几何形语言,学习运用各种表现技能,创造设计中所需要的各种形态和色彩。同时从具象形态和色彩、抽象形态和色彩这些形态和色彩创造的基本途径中,运用生理学、心理学原理,认识意象与思维的关系,学习掌握意象形态、意象色彩的几个特征,从而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造型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快地更顺利地接近艺术和设计的本质,自由地进行视觉想象和空问形体的创造,引领学生迈向艺术设计的领域。
本书与教学紧密结合,每章结合优秀设计作品阐述理论;强调课题,力图通过课题训练,解决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同时加强其可操作性,强调教案的编写与训练,通过课题设计来传授基础理论知识。重视与专业的结合,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本书还选用了许多学生的课堂练习供参考,有些作品虽然稚嫩,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掌握二维基础造型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基础造型概念
第二节 二维基础造型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础造型构成要素门
第一节 形态
第二节 色彩
第三节 肌理
第四节 功能
第五节 空间
第三章 形态构成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 点
第二节 线
第三节 形
第四章 二维空间的分割
第一节 分割的概念
第二节 分割的形式
第五章 错视与无理图形
第一节 错视
第二节 无理图形
第六章 二维形态的意象表现
第一节 意象造型概念
第二节 意象造型表现形式
第七章 基础造型的形式美原理
第一节 统一与变化
第二节 对称与均衡
第三节 比例与尺度门
第四节 节奏与韵律
参考文献
版权页:插图:第一节 基础造型概念造型和人类活动紧密相关,通常所说的造型具有两种含义:一是创造物体形态的活动,二是创造出物体的具体形态。前者是指创造活动而言,后者是指创造对象的形态和样式而言。“基础”原意为建筑物的根基,《辞海》对“基础”一词的解释为:“奠土为基”、“立柱用础”,引申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和起源,也有稳固的用意存在。基础造型,顾名思义是造型活动的基础,也是一切艺术与设计活动的根基。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基础课程是研究学科的基本规律、基本知识结构特征的课程,是教育的第一个步骤,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现代基础造型教育体系的形成,最初始于崇尚设计为工业服务的德国包豪斯运动。1919年格罗佩斯在德国魏玛创立了包豪斯设计学院,成为世界上第一所真正为发展艺术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它开创性设立的基础课程,不仅对创造意识具有开发性的效应,且兼具培养人才的专业素质和开发专业潜能的作用。包豪斯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式教育模式,奠定了艺术教育与技术教育相融合的现代术设计教育的基础,并随着包豪斯师生的传播而影响了全世界的设计教育。(图1-1、1-2)
《二维基础造型》:江南大学设计基础教育系列教材
买来当教材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