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农民教育培训实践探索

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编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8  

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

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编  

页数:

462  

字数:

367000  

内容概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于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培育一代新型农民。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文中简称农广校)作为河北省农村远程教育的主体和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重要基地,建校近30年来,始终坚持立足农业、面向农村、服务农民,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农村专业人才为出发点,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手段和文字、音像教材,VCD光盘等传播媒体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千方百计把课堂办到农民家门口,实现了大容量、广覆盖、低成本和快捷有效的农民教育培训,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人才,为河北省新型农民培养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农民教育培训也面l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总结河北省多年来农业广播电视教育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现代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发展规律和发展途径,编写了本书,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进一步促进河北省农民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分为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科技培训两部分。

书籍目录

上篇 农村职业教育
关于河北省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专题研究
试论创新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
提高教学管理质量 促进成人远程教育健康发展
浅谈涉农专业中职教育教学发展现状趋势及教育教学改革对策
农广校体系政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分析及发展对策思考
探讨新时期农民教育培训新模式
浅谈职业院校科学管理体系建设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
现代远程教育学习社区的应用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浅谈实践在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论远距离教育如何上好面授辅导课
浅析中等职业学校基础会计的教学方法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教学的几点认识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Photoshop教学中的使用
中职班主任应对学生进行的几方面教育
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专业课教学
流媒体技术在农民教育培训中的应用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可行性
浅谈农村现代远程教育
中职数学教学方法浅探
探索完善学习支持服务模式加强学习中心建设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现状分析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中教材建设问题浅析
建立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机制
中职困难生和涉农专业免学费政策之我见
对激发县级农广校教学活力的分析与思考
河间市农广校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现状分析
浅谈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发展现代农村远程教育的几点思考
发展农村远程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下篇 农民科技培训
关于围绕建设“五个农业”加强农民教育培训的思考
发挥农广校优势做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生力军
浅析农民工技能培训机制
从康保县新城子村农民外出务工情况看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及应对措施
浅谈农村劳动力创业培训
浅议农广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责任
浅析现阶段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现状及对策
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创新农业技术服务模式发展现代农业
关于新形势下农民科技培训的几点思考
当前农民培训工作难题与对策
农广校如何开展农民教育培训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
大力发展农广校教育推动科教兴农顺利进行
河北省新型农民培训供需均衡分析
浅议新型农民科技培训
助燃星星之火 开创富强之源——探讨农广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助推力
开展农民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试论提高农民素质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提高农民素质是农民增收的根本措施
农村科技广播站在农民增收致富中的作用
浅谈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形式
开拓创新 与时俱进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波助澜
谈整合农村中小学资源开展农民教育培训
浅谈如何办好农民科技培训班
让科技大喇叭唱响农村田野
以提高农村干部综合素质为抓手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迁西县板栗专业合作社的调查与思考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农民工培训焊接技术的前景

章节摘录

  二、国内外农民培训现状  面对农村现状我国各省均采取了值得我们借鉴的措施:山西省吕梁根据各区域特点为各村量身定制。在农村中开展资源摸底,依据市场需求明确培训目标,着力提高农民专业技术与综合素质,走出了一条农民培训的成功之路,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农村农民职业教育的内在需求。永寿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多达10.5万人,其中87.5%为初中以下学历,其所从事多为体力劳动,工作苦、时间长、报酬低,农民多为外出打工人员。县政府为解决现状,抓住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好时机,开办培训学校,转变以往的办学理念,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加强农村农民职业素质,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这不但加速了本地区经济发展,也为农民外出就业做了疏导,是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韩国新村运动不仅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国民道德的重塑,其教育培训富有特色:一是注重学习和实践的结合。实行生产和学习的合同体制,使农业学校在农业地区成为农业技术教育的中心,为其提供农业机械等物资。二是在农村培养群众领袖。政府创办了新村中央研修院等培训机构。从各个村庄选出具有培养前途的人,让他们接受训练,承担起农村变革的重任。三是孕育出富有韩国特色的农业科研和推广体制。  在着力自身农业教育的同时,我们应在国内外成功的农村农民职业教育基础上吸收同化其成功经验,依据河北省各地区特点,建立适合自己的教育模式。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农民教育培训实践探索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