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好老师是自己找的

杨茂秀|绘画:许增巧 首都师大
出版时间:

2011-3  

出版社:

首都师大  

作者:

杨茂秀|绘画:许增巧  

页数:

170  

Tag标签:

无  

前言

  自序:我们是小孩,又不是大人  哲学家迈克尔?达米特(Michael Dummett)曾经表示:“一本书如果没有序,我读了总是觉得失望。读没有序的书,仿佛应邀去参加朋友的饭局,进了主人家门,直接就上餐桌开吃一般。”  人的行为,缺乏必要的仪式,其实是短少了预备的氛围,总是个可惜。为了避免可惜之叹,我决定写这篇序。  《好老师是自己找的》这本书,除了这篇序之外,全都在过去两年隔周刊载于《国语日报》。两年来,许多人习惯在隔周的周末看到“老师说的故事”。当这个专栏停止时,有不少读者告诉我,他们觉得生活中少了什么似的。其实,我也还想写,因为好老师其实是写不完的。我请他们向报社反映,也许报社还会让我再写下去,可是,我也不敢去问报社有没有人反映还想看,因为,我怕那些朋友的话只是客套话,不是真心话。  哈!我记得很清楚,主编汤小姐小声告诉我:“老师,这个专栏有两年了,专栏写了两年,有点久了,先停一停,如何?”听了这话,我注视她几秒钟之久,才说:“这个专栏是和我在教育广播电台的节目相呼应的,节目今年还做耶!不过,也好,暂停也好。”  你看,我也不想停呀!只是,停了,心头却也一时轻松了起来。两年来,每周都接到汤小姐的电话,有时,人在国外,也不例外。心中总是有几个字:“汤芝萱,好老师。”  长期做一件事,就是自己喜爱的事,也需要有人不断督促的。真的很感谢国语日报给我这个机会,去长期不断重复思考“好老师”的意义。更感谢汤芝萱小姐的无间断“耳提”与耐心等待。  写这些故事,我总是用心的。我的助理彦芬、静仪与杜奇都知道,当时,我常常左思右想,很难开始的。往往在电话中告诉芝萱说“好了,修一修就好了”,其实才正要开始,人还在研究室的榻榻米上,光着脚,踱来踱去,抓着头发呢!  大约是两年以前,有一天,在电话中与老友柯华葳教授谈到教育改革的现况,我们都觉得,自从“四一○教改运动”(注:1994年4月10日台湾民众第一次走上街头高喊“教育改革”,掀起风起云涌的教改浪潮)以来,最该发声、最该受到服务的教育尖兵——实际在教室从事教育的老师,怎么他们的故事没有人说呢?他们自己也应该有很多有意义的故事要说呀!所以,我们就决定向“教育部”范巽绿“次长”申请在教育电台开“好老师说的故事”这个节目。计划中,也表示希望将一部分节目内容发表在《国语日报》。  两年来,我们每周邀约至少一位老师到教育电台来说他们的故事。我们几乎形成了一个讨论教育理念与教学现况的探索社群。他们的故事,是我经营连载在《国语日报》的故事的“种子”。我希望:由这些“种子”长出来这些故事,有助于我们的社会对教育造就某一种反思。这里所谓的“某一种反思”,不容易说明白,容我举个例子好了。  北投小学的汤老师,在节目中说:  “我们班有两位小朋友打架,我要他们把事情弄清楚之后,在中午以后和好如初。中午过后,原来打架的两位同学,笑眯眯地一起来找我,说他们好了。我看他们早上打成那样,真的过了两三个小时就好了吗?他们会不会只是‘演’给我看的,假和好呢?我问别的同学,他们都表示他们是真和好,刚刚还一起打球。他们大概看见我怀疑的眼光,其中一人便认真地对我说:‘老师,我们是真的和好了啦!你知道吗?我们又不是大人,我们是小孩子耶!’”

内容概要

  每个孩子都是珍贵的生命,敏感而顽强,需要悉心地呵护和理解。作为教师,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去捕捉、体会其中的神秘?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呢?本书作者通过33篇古今中外好老师的故事,导引出对教师特质及教育现况的分享,帮助大家更进一步地深入思考教与学、成长与改变的意义。每篇故事不仅是教师本身所常遇到的困境,更是一幕幕在与学生相处的校园生活中所常看到的景象。儿童哲学专家杨茂秀教授告诉我们:“教师这一行,最根本的良心不是教学之心,是关怀之心。”教与学的成果,最终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从无到有再到无的过程,重要的则是过程里的愉悦体验。

作者简介

  杨茂秀,笔名很多的教授作家。创作及翻译近百本书,因为个子不高,所以朋友笑他“著作等身”。  1944年生,毕业于私立辅仁大学,1975年获美国富尔布莱特奖资助第一次出国,旅学美国多年,先后在爱荷华大学、威斯康辛大学及西东大学研究心灵哲学、法律哲学与双语教育,回国之前任教于蒙特克莱尔大学的儿童哲学促进中心。在台湾曾任教于辅仁大学哲学系所、清华大学及台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常常教的课是绘本研究、创作与翻译、儿童哲学、故事说演、英语童诗、思考实验与文学、父母学。  创立财团法人毛毛虫儿童哲学基金会、毛毛虫儿童哲学台湾中心,创办并担任绘本棒棒堂专业季刊、毛毛虫月刊总编辑,也曾兼任儿童日报及远流出版公司顾问。  目前分身两地生活:夏天与冬天在美国威斯康星州苹果县屯,读书、研究、写作;春秋两季,在台湾,也是读书、研究、写作,有空则四处找小孩聊天,到市场吃好吃的东西,偶尔应邀演讲,培训儿童哲学师资。

书籍目录

自序 我们是小孩,又不是大人
引子 放牛吃草
Part1 故事,点燃成长的光芒
 1 唐老师手上的大花手环
 2 Didi,你了解吗?
 3 每一个人都会犯错
 4 玛莉老师的两个小故事
 5 我是一个气球
 6 我不要向你学
 7 只画鲸鱼的老师,跟什么都画的学生
 8 故事:华里贾的实验
Part2 好老师,应该像一首诗
 9 最好的老师
 10 小孩是大人的老师
 11 孔子与稻草人
 12 好老师是一首诗也是一棵树
 13 好老师的“一以贯之”
 14 好老师是要自己找的
Part3 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自己找的
 15 九加九等于十七
 16 五十元叔叔
 17 到处去的艺术老师
 18 水里的葡萄怎么画?
 19 史记老师
 20 总是闲聊的好老师
 21 把人教得对音乐感兴趣的老师
 22 从木头里放动物出来的老师
 23 水池边的校长
 24 稻米老师
Part4 学习,在不知不觉中
 25 老师作家:玛格丽特·怀兹·布朗
 26 故事艺术的老师罗大里
 27 蓝弟兄的神圣艺术
 28 教育艺术的园丁:威廉·詹姆斯
 29 在玉米田种植芯片的名师:盖尔
 30 五十岁学芭蕾舞的华里教授
 31 儿童哲学之父李普曼
 32 自己设计项链的科学家:基尔奇教授
 33 墨立根老师
后记 沙子,还是沙子

章节摘录

  1?唐老师手上的大花手环  牛皮纸袋装了旧手环和便宜的香水,同学看到,有的咯咯笑,有的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唐老师动作突然迅速起来,戴上手环,打开香水,洒了几滴在手背上……  与你分享一则取材自伊丽莎白?巴剌德的故事。  故事一开始是开学的第一天,第一节课。  唐老师新接这个班级:“小朋友,我是唐老师。从今天开始,我是你们的导师。我最公平了,每一个同学,男生、女生、高的、矮的、胖的、瘦的、直头发的、卷头发的,我都一样喜欢,你们在我心中,一律平等,没有差别。”  当然,我们知道,她说的不是真心话。每一个老师,就算是最公平的老师,也有分别心。他们会比较喜欢某一些学生,不喜欢某一些学生。最糟的是,有一些老师跟某一个学生缺少缘分,会在心中暗暗地说:“这个小孩的样子好怪,真是讨厌!他怎么不是隔壁班的?他请假的日子,就是我快乐的日子。”  阿龙就是唐老师暗暗讨厌的小孩。虽然他看来很乖,但她一眼就看出他有一张不喜欢上学的脸,像个平底锅,毫无表情,两只眼睛空空茫茫,心思永远不集中。不管问他什么,他的答案不是一个字:“是”、“好”、“对”、“喔”,就是两个字:“不是”、“不好”、“不对”、“啊—喔”,最多是三个字:“不知道”、“知道了”、“谢谢您”。  他的头发永远有怪味道,上衣、裤子脏兮兮,但说他不吸引人是绝对错误的。他很吸引唐老师,吸引她的是那副无奈无助的样子,但一点也不可爱,让唐老师常常叹气,变得也有点无可奈何。  每位老师都有学生记录。阿龙过去的记录是这样的:  “一年级:很用功,很乖巧,喜欢帮助人家,态度认真。家庭有些问题。”  “二年级:常常迟到,需要经常提醒。功课还好,但应该可以更好。母亲生病很严重,功课没有人督促。”  “三年级:好孩子,太乖了一些,本性善良,太认真,但学习缓慢,有些障碍。母亲病故了。”  “四年级:学习非常迟缓,行为端正不阿,需要很多协助。父亲太忙,无法关心他。”  唐老师读了这些记录,心想:学期结束时,我会怎么评这个孩子呢?我总不能在记录上写:“乖巧,不可爱”。她摇摇头,觉得有些闷。  圣诞节快到了,大家互相送礼。唐老师送每个小朋友一本故事书、一双袜子,还有一张贺卡。她的书桌上则堆满学生送她的礼物,每一件都用色彩鲜丽的包装纸包好,有的还系着缎带,看起来体面贵重。只有阿龙送的是用黄色牛皮纸袋装的,封口用胶带随便粘着,上面简单写着:“送给唐老师——阿龙敬上”。  拆开牛皮纸袋,里面装的是一只旧手环,塑料做的,上面有些缺痕,还有一瓶便宜的香水。  班上同学看到了,有的咯咯笑,有的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唐老师动作突然迅速起来,戴上手环,打开香水,洒了几滴在手背上,高举手臂,闻闻香水味,说:“你们看,这只手环真是美丽,香水的气味好高雅!”小朋友立刻明白唐老师的用意,也都齐声说:“好看,好香。”  那天放学以后,阿龙没有和同学一起离开。他靠近老师书桌边,小声对老师说:“唐老师,你闻起来是我妈妈的味道。她的手环戴在你的手上也很好看,很像我妈妈的手。我很高兴你喜欢我送你的礼物。”说完,他没有转身,慢慢退出教室,走了。  阿龙走了之后,唐老师忍不住哭了,跪下来祈求上天的谅解。  第二天,孩子们觉得唐老师像变了一个人。她对大家都很好,尤其对学习迟缓的阿龙。  “唐老师看阿龙的样子好美,”一个同学说,“她像是他的妈妈。”  学期结束的时候,阿龙的功课有了惊人的进步。他的程度不只和大家一样,有些科目还超过很多同学。唐老师在他的记录上这样写:  “这个孩子进步神速,学习态度积极,情绪平稳,喜欢帮助人,特别是有人身体不舒服时,他很关心。”  阿龙小学毕业了,好几年没有和唐老师联络。有一天,她接到阿龙的信。  亲爱的唐老师:  我高中第二名毕业了,您一定为我高兴。  学生阿龙敬上  四年之后,唐老师又收到阿龙的信。  亲爱的唐老师:  好久不见了,记得我吗?我以第一名的成绩大学毕业了。大学真是不容易念,不过,我喜欢。  学生阿龙  又过了四年,阿龙的信又出现在唐老师的信箱。  亲爱的唐老师:  今天起,我是史金龙医师了。老师,我第一个报告的人就是您。  下个月25日早上9点,我要结婚了。希望您来参加我的婚礼,做我们的主婚人,坐我妈妈该坐的位置。您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我父亲去年过世了。  学生阿龙敬上  唐老师去参加阿龙的婚礼,坐在他妈妈的位置上。她的手上戴的是那年圣诞节阿龙送她的那一只大花手环,很旧了,上面的裂痕还在,远远看起来,仿佛是特别设计上去的。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好老师不用“说教”来约束学生,而是以“身教”来影响孩子。“教育”的最高质量不是几个学生考取资优班、台大……,而是老师能在师生活动里,用生命分享生命,用生命感动生命,让彼此的生命更丰盛,一切尽在无形中。  本书一则则小故事,正如咖啡加牛奶,相互交融互为一体,共同提升,如阳光、空气,不需证明它的存在,却无所不在。  ——蔡梅香,嘉义市林森国小校长  这本书像邻居与读者轻松谈话,招呼读者在教或学的可能匆忙中,慢下来看看自己,看看天,感受久违的风景。  ——杨隆吉,网络《达拉米电子报》主编  《好老师是自己找的》这本书,阅读时宛如步入一个古老的森林,处处充满“啊哈”的故事智慧,既惊又喜!  ——唐丽芳,云林故事人协会  杨茂秀教授的《好老师是自己找的》读来有趣,有道理而且感动人。身为“老”师的我很欣赏本书,诚心推荐它给大众阅读。  ——郑雪玫,台大图书信息系教授


编辑推荐

  《好老师是自己找的》“教师这一行,最根本的良心不是教学之心,是关怀之心。”杨茂秀教授用说故事的方式,帮助大家更进一步地深入思考教与学的意义、成长与改变的意义——不管是个人或专业层面。透过33篇古今中外的好老师故事,我们将会发现,教与学的活动其实和孩子在沙滩上的游戏差不多,所有的成果都会随着时间与潮流,从无到有再到无,重要的是过程里的愉悦跟心醉神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好老师是自己找的 PDF格式下载



很好的一本书,能引起读者思考。爱不释手,五天不到(忙碌工作之余)读完。推荐。

如何让学生也心醉神迷?

沙子
沙子是沙子
一直到你拿着它来玩
不管你想什么
你看
沙子 你要他是什么就是什么
一座城堡 堡垒 城墙
它也可以是隧道
是球 是一个洞 或是一艘船 或是一张椅子
或是一碗布丁 可以吃
一座花园 或是墓园 或是小山
随你的便
你要沙子是什么 它就是什么
一直到你回家去喝茶吃点心

浪来了
将你的努力 你的成果 你的计划
全到清洗过
结果沙子又只是沙子了
这首诗让我觉得:教与学的活动,其实跟孩子在沙滩上的游戏差不多,所有的成果都会随着时间与潮流,从无到有再到无,重要的是,过程里的愉悦跟心醉神迷。
这是杨茂秀著的《好老师是自己找的》最后的文字。我问自己:你对自己的工作“心醉神迷”了吗?差很远吗?接近吧。最起码,我很热爱我的工作,我爱阅读,我爱和孩子、家长分享故事,我还爱记录我和孩子们一起的故事。不过,和《好老师是自己找的》里面的老师比,差远了。噢,不管怎样,我在努力,我希望自己是好老师。
努力让自己教得“心醉神迷”。
学生呢?如何让孩子学得“心醉神迷”?
或者,孩子的本来,不管学什么,都是心醉神迷的。只是,我们这些所谓的教师,什么阶段性,什么目标性,什么优秀率、及格率.....我们的急功近利,唯恐别人说自己是个没本事的老师,所以逼着孩子进行所谓的学习。
唉,多说也没用。不如再想想如何让孩子学得“心醉神迷”?
要用一生来回答吧。

老师的故事,可以将老师这个行业最深层的生命点燃。不管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不管是正面、负面,都是点燃成长的火星儿……
教育从业人员,需要一些故事,将他的童年经验整合起来,作为他从事教学、关怀伦理的基础。如果在教学中,一点故事都没有,那学习一定很缓慢、很苍白。故事也许是属于别人的,如果你认同,它就会跟你的生命编织在一起。(摘自杨茂秀著《好老师是自己找的》)
尽管似乎还没有把这两段话完全读懂,但很高兴——再一次为自己每天给孩子们读故事找到了依据——当初仅仅是希望学生会因为喜欢故事而喜欢自己多一点——最起码还有一点可爱之处吧。
那么多的故事,肯定有些成为“点燃成长光芒的火星儿”吧。
近来,陆陆续续地写一些记忆中的童年的故事,有些不安,似乎有些浪费时间。现在,知道自己不算不务正业,因为“教育从业人员,需要一些故事,将他的童年经验整合起来,作为他从事教学、关怀伦理的基础。”

说故事的人,其实是一个敢于面对自己的人。我们说阅读,不管你读什么,基本上,一定同时在阅读自己。
我是个喜欢讲故事的人,我是个敢于面对自己人吗?

之所以喜欢《好老师是自己找的》还有一个原因:能把这本书带到教室,给孩子们朗读其中的一些文字。孩子们听我读引子《放牛吃草》里的那几首诗,眼睛多明亮啊;《故事:华里贾的实验》又成了我们教室里的故事。是的,如何当个好老师是个大问题。如何做个好学生——人,不也一辈子是学生吗?学生要不要为自己的快乐负责?孩子,这个故事让你想到了什么呢?

不足五天读完《好老师是自己找的》,读得肤浅,但并不影响我对它的喜爱。还有,要去找书中提到的书。

要用一生来回思考与实践:让教与学的活动,过程愉悦跟心醉神迷。


看到第一个故事的时候,我忍不住热泪盈眶--现在去哪里找这样的好老师

我把这书推荐给别的家长看,她也很感慨

也许就是因为现在的社会,大家都太焦虑、不知道自己该需要什么,孩子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教育在变形、老师和学生之间那种纯真的感情也在消失了


内容实用,专业


刚拿到就喜欢上了。


看了以后,心灵受到了很大的触动


本书从新解释了 学习的重要性


个人感觉杨茂秀的文字还是稍稍有点难懂的。这本目前还没看!


好老师的确不可多得,不过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好老师,或者找到好老师


这本书我本来要买5本,结果电脑提示只能买两本。我在一次购买已经没货,很好的一本书,我是看了以后才决定要买的,送给我周围爱书的注重教育的朋友和老师


刚开始看了半天也没明白到底为什么起这样的题目,而且文章中好多故事都是摘录的。台湾作家的笔锋可能都是这样,有些晦涩难懂。


一般一般,没什么太多内容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