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伦理学探索之路

罗国杰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5  

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罗国杰  

页数:

42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在哲学社会科学这30年的辉煌成就里,浸透着为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奠基的老一辈专家呕心沥血的求索,也镌刻着寻着他们足迹的后来者追求真理的步伐。“学之大者,
国之重器”。我们有责任将这些“大者”潜心研究的成果,重新编辑出版以飨读者。为此,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将这一套《北京社科名家文库》奉献给读者。她以自选集的体例形式,每年推出一批,争取在几年内达到百种以上。《北京社科名家文库》将系统展示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名家学者30年来的学思精华,展示他们的学术探索历程和风采。
同时,为使这套《北京社科名家文库》更加丰富,编委会决定在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已出版的《当代著名学者自选集》中挑选符合体例的图书,编辑成《北京社科名家文库·纪念辑》,这将更完整地反映北京学人在学术风范和学术使命上的历史延续。

作者简介

  罗国杰,1928年生,河南内乡人.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单法律系,195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历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伦理学教研室主任、哲学系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等职;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届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第四届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伦理学会第一届副会长,第二、三、四届会长;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所著《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罗国杰文集》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哲学类一等奖,《道德建设论》与《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均获1999年国家“五个一工程”奖。

书籍目录

学术自述
伦理学基本理论研究
 试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价值观
 试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体系结构的特征
 伦理学的对象、方法与任务
 经济伦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
 改革开放与伦理学学科的繁荣发展
中西伦理学思想研究
 陆九渊伦理思想新探
 李贽伦理思想新探
 不同(东西方)文化对话中的伦理问题
 ……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问题探讨
中国传统文化与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伦理学学科热点回应
附录
罗国杰主要著作目录

章节摘录

版权页:四、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特点中国伦理思想究竟有哪些基本特点,这是我们在研究中国伦理思想史中不能不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政治、文化、伦理的变革时期。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等正在引起各方面的热烈讨论。与此相关,如何吸收外来文化、改造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或者说,如何使中国传统文化能适应中国今天发展的形势,更成了意识形态领域、特别是理论界所注意的一个问题。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从整个中国改革的格局中,从世界文化发展的联系上,从中西伦理道德思想的比较中,对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进行一次较深入的反思和较全面的估价,对我们来说,尽管相当困难,但是有重要意义的。对研究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有两种态度我们认为是应当摒弃的。一种是强调中国伦理传统、民族心理的消极因素,认为中国传统伦理是糟粕多而精华少,应该基本否定或全盘否定。有的人认为,中国的传统伦理以至传统文化都是阻碍中国改革的一种消极因素。这种思想是片面的。在我国强调对外开放、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少数人产生了中国一切都不如西方的民族自卑心理。他们甚至认为,西方文化是一个整体,要学习西方就要“大胆”、“全面”地学习。在这些人看来,除先进的科学技术外,西方的民主、自由以及婚姻、家庭等道德,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有的人甚至自觉或不自觉地推崇西方的个性解放、个人奋斗、个人主义以及性自由等各种思想,认为中国的传统道德只能是束缚人的个性发展的桎梏而不能高扬人们的主体的能动性。


编辑推荐

《伦理学探索之路:罗国杰自选集》是北京社科名家文库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伦理学探索之路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