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做孩子的领路人

宏章家庭教育研究所 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3  

出版社: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宏章家庭教育研究所 编  

页数:

224  

前言

在科技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精神层面的需求不断增加,物质文明也日渐丰富,但育儿问题始终困扰着许多年轻父母。在中国式的教育理念下,孩子呱呱落地伊始,为了使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成为人中龙凤,无数父母的心血无不倾注到了儿女身上。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教育方法错误所引发的教育失败的例子层出不穷,因此,发掘育儿教育的新理念已刻不容缓。 如果说孩子是人生路上的“船长”,那么父母就应该是“导航员”。中国有句古话:“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掉下来。”如果父母没有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教出来的孩子也休想好到哪儿去。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拐杖,这种说法实际上是错误的,因为甘愿做拐杖的父母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引导,只是表面上解决了孩子的问题,而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还需要孩子自己去摸索,幸运者可跨越人生中的沟壑,不幸者就会撞得头破血流。 要教育孩子,光有爱是不够的,其洞察力也不足以胜任,好的父母需要更多地引导孩子,以帮助孩子走向成功。很多时候,我们成人并不能真正地理解孩子,由于不理解而带给孩子许多痛苦,这些痛苦造成了孩子问题的出现。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被及时解决,就会成为他们人格的一部分,成为他们性格中的一部分,为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困难,影响他们将来的发展。父母的角色是推动孩子投入生活,引领孩子走向成功,倘若不放开孩子的手,孩子将永远无法独立行走。那么,如何为望子成龙的父母指点迷津,使其引导孩子少走人生的弯路呢? 《做孩子的领路人——好父母的七项修炼》是一本简明、有益的家教类力作。本书主要以现代家教理念为指导,对如何培养和教育出出色的孩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科学的指导,通过深层次挖掘案例和对其进行科学的总结。从七个方面总结出家庭教育的方法与经验,告诉读者父母一些与孩子和谐沟通、共同成长的规律和方法。本书简洁实用而不失逻辑,没有冗长的理论论述,注重实用方法和具体的细节,有着较强的启迪意义和参考价值。 本书以贴近生活的案例和行之有效的方法为基本内容,将“如何引领孩子走向成功”的精髓理念活学活用,展示在父母面前,目的就是为了与读者产生共鸣,鼓励年轻父母将育儿理论运用到生活当中。我们希望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每一位家长都会有所收获并感到惊喜。

内容概要

育人如同育树,一颗种子要长成参天大树,离不开栽树人的精心照料。
而一个孩子的人生之路,也离不开父母的精心照料和科学教育。可以说,父母是孩子美好前程的领路人。
《做孩子的领路人(好父母的七项修炼)》以贴近生活的案例和行之有效的方法为基本内容,将“如何引领孩子走向成功”的精髓理念活学活用,展示在父母面前,目的就是为了与读者产生共鸣,鼓励年轻父母将育儿理论运用到生活当中。
《做孩子的领路人(好父母的七项修炼)》由宏章家庭教育研究所编著。

书籍目录

修炼一 好父母与好孩子共同成长
为人父母,你准备好了吗
一吨言教不如一两身教
不要忽略孩子的“心理贫困”
孩子的心理——父母形象的折射
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
教育孩子从“心”开始
和孩子一起成长
修炼二 分享经验。绕开挡在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父母的辛酸路,孩子不能走
告诉孩子感恩的意义——给孩子的“存折”多加几个“0”
讲故事让孩子受益无穷
摆正孩子诚信的坐标
为孩子建造一座难以摧垮的责任“城堡”
别让孩子的妒忌心作怪——羡慕、忌妒、恨=毒药
别让自卑压弯了孩子的腰
修炼三 以心交心,做一个民主共赢的好父母
在孩子说话的时候做个好听众
“化敌为友”——替代惩罚的方式
适当赞赏——放大孩子的“酒窝”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民主的力量:父母犯错,与孩子同“罪”
消除孩子的畏惧心理
主动向孩子学习
修炼四 反思教育方式。给孩子没有禁区的生活
拒绝溺爱——溺爱等同于软暴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同意孩子小小地打一架
不要过分满足孩子的欲望
对孩子要保护性地“放养”
成长>成功:摔倒了,别扶他
放手,千万别替孩子成长
修炼五 早育早慧。发掘孩子的学习潜力
为孩子播下好习惯的种子
好奇心是学习兴趣的源头
耐心地回答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
高期望的压力——态度比考100分更重要
“揠苗助长”不可取
随时随地丰富孩子的见识
创新意识,大胆鼓励孩子冲破思维瓶颈
修炼六 注重亲子沟通.拉近与孩子的距离
杜绝冷落——坏脾气会伤人
分享孩子的快乐
经常给孩子善意的微笑
在孩子面前不唠叨
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
摆正态度,积极对待孩子的选择和决定
给孩子的承诺一定要兑现
修炼七 换位思考。帮助孩子走出圃惑的泥沼
早恋,不得不说的事
把性教育放到阳光之下
换位思考——认同孩子的感受
拿出诚意,听孩子把话说完
让亲子关系在碰撞中升华
抵制诱惑,引导孩子绿色上网
走向社会——孩子,你准备好了吗

章节摘录

版权页:为人父母,你准备好了吗对于第一个孩子的到来,准爸爸、准妈妈们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心理准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我们人生经历的最大变化之一。在孩子降临之前,虽然我们已经成家,但还像是“半个孩子”。但是,突然让我们对一个小生命负责,要给他换尿布、喂奶、哄他睡觉,还要猜想他为什么哭,这对于年轻的父母来说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面对一个陌生的、不会说话的新生命,父母的责任尤其重大。对于年轻的妈妈来说,在孩子出生后的几天或几周内,有可能情绪低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产后忧郁症。孩子的哭闹可能会被这个时期的妈妈认为孩子不够健康,但大夫却医治不好,会认为丈夫不再爱她了,自己失去了吸引力。对于年轻的爸爸来说,由于妻子和宝宝被亲戚朋友层层包围、悉心照料,新手爸爸可能会不自觉地有种被忽视、被排除的感觉。有些新爸爸会因为失落而泡在酒吧不喜欢回家,这会在心理上大大地伤害新妈妈。这时,夫妻双方应该开诚布公地谈谈心,把这些压抑在心中的不快都吐露出来,不能将矛盾压在心里,要尽量避免争吵,应以一种坦诚的态度与和谐的方式来共同解决问题,以增进彼此的感情。随着儿女一天天长大,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成为父母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许多家长抱怨孩子学习不好、不善交际、不听父母的话等,殊不知,在你抱怨的同时,孩子正在偷偷地听着,这对孩子幼小的心灵来讲,会产生很不利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他一生的发展。某电视台的一档亲子类栏目应一位母亲的请求制作了一期节目。这位妈妈的女儿已经三十多岁了,从小就十分乖巧,人见人爱,但现在却因为找不到男友而苦恼。说起乖巧懂事、端庄清秀的女儿,这位妈妈对自己的家庭教育感到十分懊恼。为了把女儿培养成一个优秀的女孩,她从小就对女儿严格管教,结果女儿是听话了,却缺少独立的性格和自由生活的空间,不太善于与人交往,结果女儿的个人问题到现在还是一个大难题。面对镜头,这位妈妈显得非常苦恼。作为节目嘉宾之一的岳先生也十分苦恼,自己和爱人都是高学历知识分子,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如何跟孩子拉近距离。岳先生的孩子性格比较内敛,又非常倔犟,一旦有事情不称心就会大发雷霆,因此岳先生和爱人也不敢对他过于严厉,怕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有限,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恶果。据一项对北京、石家庄、宁波、成都四个城市的近两千名家长进行的调查显示,平均在每三个家庭中,就会有一个家庭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感到困惑或苦恼。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遇到的难题是多种多样的: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如何?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才有效?当与孩子发生冲突时,应该怎样应对才算正确?如何使孩子心胸开阔、关心别人?当孩子对社会、对事情的看法偏激时,如何说服他?孩子说谎怎么办?孩子思想负担重,遇事想不开怎么办?即使是同一类型的问题,父母所关心的角度也各有不同,如同样是学习问题,有的家长不清楚怎样才能帮助孩子既可以从繁重的学业中解放出来,又能取得好的成绩,而有的家长则为如何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而苦恼。调查结果反映了家长在家庭教育知识方面的匮乏。大多数家长的家庭教育知识主要是从上一辈父母教育自己的体验中继承下来的,或从自己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又或者是从与同事朋友交流的过程中得来的。这些无疑是家长们积累家庭教育知识的重要渠道,但是其科学性、有效性和系统性却有一定的局限。现代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孩子接受新事物快,他们往往有自己的小世界、自己的“语言”和自己的态度及价值观,但父母往往固守自己多年以来形成的价值观、生活习惯和做事方式等,于是亲子之间就很容易产生代沟与隔膜。当然,代沟并不可怕,只要能沟通就行。可是,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使得大家都忙于自己的事业,没有太多时间与孩子沟通,这样时间一长,心理上的距离拉大了,家长就更难与孩子沟通。有三个孩子在树林里玩耍,都不小心被树枝划破了裤子。面对裤子上的破洞和孩子紧张不安的脸,三个母亲分别用了不同的方法来处理这件事。第一个母亲看到这样的情况后,马上就训斥了孩子一顿’,然后用一根绳子像系麻袋一样把破洞扎紧,整条裤腿因此显得皱皱巴巴。破洞是没有了,取而代之的那个结却像是孩子撅起的小嘴。孩子的眼里充满了惶恐的泪水,而这个孩子也因此受到严厉的警告:“今后再也不准到树林里玩耍。”第二个母亲没有打骂孩子,也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地把那个破洞缝补好,裤子上因此留下了一块补丁和针线的痕迹。这个补丁就像一块伤疤,一针一针缝在孩子的心上。不知道这个孩子以后看到这个补丁后,还会不会像以前一样无忧无虑地在森林中玩耍。第三个母亲面对孩子裤腿上的破洞,立即安慰孩子:“不要紧,小朋友都贪玩。你奶奶说你爸爸小时候比你还调皮呢。”她把孩子的裤子脱下来,用彩线在破洞上绣了朵漂亮的小花。那朵花就像活生生开在那里的一样,孩子的笑容也像花一样绽放。三个母亲不同的做法,对孩子造成了三种不同的影响。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尽可能少地去斥责。中规中矩固然没错,但我们为何不尝试着将更多的自由还给孩子,让孩子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呢?

媒体关注与评论

  家庭生活,教育子女——这是一种既复杂又细致的事情,只有夫妻双方都不断地关心这个幸福之源泉,并使之长流不断,而且不断增加新的内容,才会有一个真正幸福美满的家庭。  ——苏霍姆林斯基    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蔡元培    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  ——宋庆龄


编辑推荐

《做孩子的领路人:好父母的七项修炼》主要以现代家教理念为指导,对如何培养和教育出出色的孩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科学的指导,通过深层次挖掘案例和对其进行科学的总结。从七个方面总结出家庭教育的方法与经验,告诉读者父母一些与孩子和谐沟通、共同成长的规律和方法。《做孩子的领路人:好父母的七项修炼》简洁实用而不失逻辑,没有冗长的理论论述,注重实用方法和具体的细节,有着较强的启迪意义和参考价值。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做孩子的领路人 PDF格式下载



帮一位姐姐买的,她很喜欢,很有帮助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