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民国官营体制与话语空间

赵丽华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5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作者:

赵丽华  

页数:

29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对《中央日报》副刊《1928-1949》这个动态、立体的话语空间进行全面梳理和生动描述,展现民国时期官营体制下文艺宣传的历史和基奉特征,探讨左翼、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等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在意识形态制约下的言说选择以及心态变迁。
  在研究方法上,作者回避了一般的线性描述,根据副刊的实际情况,提炼出『戏剧运动』、『民族话语』、『党外编者』、『国都书写』等话题,进行专题论述。这种由点及面、史论结合的结构思路,厘清了国民党对文艺宣传的规划与设计及其衍变,呈现出意识形态、官营体制与文艺的复杂张力。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现代报刊研究的思路,也有助于拓宽民国思想文化史研究的学术视野。

作者简介

  赵丽华,江苏南通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现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现就职于中国传媒大学,从事出版及相关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民国思想文化史、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教育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策划出版大众传媒与现代中国、新媒体研究前沿、城市发展战略等丛书。

书籍目录

引言
第1章 《中央日报》副刊综述
第一节 《中央日报》的发展阶段
第二节 《中央日报》的主要副刊
第三节 《中央日报》副刊作者群
一、高校群体
二、文艺社团、党政机关及其他
第2章 副刊与国都南京的戏剧运动
 第一节 1920年代末的《青白》和《大道》
一、王乎陵的编辑理念 so
二、普罗强势话语中的“戏剧”
三、“民众剧”之“抑”与“扬”
四、作为策略的“为艺术而艺术”
第二节 1930年代国都剧坛
一、中国文艺社与《茶花女》公演
二、张道藩的《自救》与《自误》
三、国立剧校与《戏剧副刊》
四、国都的“京派”与“在野”的剧运
第3章 副刊中的民族话语
 第一节 从“三民主义”到“民族主义”
 第二节 “本位文化”与“民族文艺”
一、《中央日报》对“五四”的阐释
二、“本位文化”的营造
三、“民族文艺”与遗民话题
 第三节 “全民族中流砥柱”说
第4章 副刊与党外编者
 第一节 储安平:“国家观念”与知识阶级“台柱”观
一、新月派的“后起之秀”
二、言论的经营与“公共论坛”的设计
三、被压抑的文学与“文学者”
第二节 梁实秋、孙伏园:与抗战文艺之离合
一、从《平明》看“与抗战无关”论
二、《中央副刊》的“统一战线”
第5章 副刊中的国都书写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中央日报》社长、主笔、总编一览
附录二:《中央日报》的主要副刊
附录三:1928至1949年国都讨论目录索引
致谢

章节摘录

  过去首都文艺界的各种活动,都是中国文艺社负着提倡的责任”,“除了常常举行文艺茶话会、音乐会而外,还举行了多次的文艺演讲和野外旅游”。张尤其称赞该社对于戏剧的提倡和推动,他特别提到1931年中国文艺社的《茶花女》公演。1935年,中国文艺社又设置了“文艺俱乐部”,用以招待文艺界人士①,定期举办研讨会和文艺沙龙,使文艺界人士感到“有家可归”。政府出面成立这样一个文艺社团,显然是想在文艺上强化自身的“中央”地位。中宣部希望作家参加中国文艺社,“拥护中央,为中华民族谋解放,不应各自巧立名目,而不能集中力量”②。这种带着威胁意味的话语,表明了中国文艺社的官方色彩。  文艺社主力成员如王平陵、华林、左恭、钟天心、缪崇群、周子亚等,也是《中央日报》副刊的核心撰稿人。这种“核心”并不是说他们作品有多么重要,而是指他们在副刊的“主人”地位。《中央日报》自创刊至抗战爆发,王平陵和华林都是副刊的重要编辑,他们编辑的副刊,可以称为中国文艺社的俱乐部。当然,中国文艺社的成员比较复杂,不限于党政机关人员,在平时文艺社俱乐部的活动中,徐悲鸿、吕斯百、商承祖、徐仲年、吴作人等中大的教授也时有参加,在1937年初文艺社的一次聚餐中,参加者达到一百多人。就规模而言,中国文艺社堪称京中第一文艺社团,在全国文艺界也有一定影响力。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民国官营体制与话语空间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