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农村类报纸转型研究

陈娟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2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作者:

陈娟  

页数:

203  

内容概要

  《传媒研究新视野丛书(第2辑):中国农村类报纸转型研究》作者首先将《南方农村报》和中国农字类报纸的出现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并对现状进行充分考察。然后联系农村报转型之艰难,提出一连串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国传媒业中这一独特报种“弱质”的根源何在?农村类报纸有没有可能通过转型实现“中兴”?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语境中和国家实施文化体制改革的制度框架内,农村类报纸怎么转型?这既是值得传媒业界思考的问题,也是作为学者研究农字类媒体的思路和目标。陈娟围绕这些问题调研、分析,最终形成了自己的看法。

作者简介

陈娟,70年代生,长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西安两地。新闻学博士。曾就读于西北大学化学工程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有多年媒体从业经历。2004年到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任教至今,主要从事传媒实务方向的教学和科研。近年来在《国际新闻界》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著作(合著)两部。

书籍目录

第一章导论/1 第一节研究缘起/1 第二节理论假设与概念厘定/4 第三节研究设计/7 第四节文献综述与理论支撑/13 第二章中国农村类报纸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图景/26 第一节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农”字号刊物发展脉络/27 第二节对不同时期农村类报纸发展阶段的理论概括/30 第三节中国农村类报纸的角色演进/40 第四节中国农村类报纸的制度演进/50 第三章对中国农村类报纸生存空间的宏观分析/56 第一节潜在市场日益扩大/57 第二节潜在市场需求迫切——读者亟需但农村“报荒”/60 第三节现实市场分区域旺盛/63 第四章转型的典型样本——《南方农村报》/67 第一节对“转型”概念的梳理与界定/67 第二节“转型媒体企业”的分析框架/71 第三节《南方农村报》是农村类报纸转型的典型样本/77 第五章转型第一步:由“综合纸”到“专业纸”/87 第一节“专门为农民说话”——持续而理性的舆论监督报道/88 第二节“专业为农业服务”——“大农财”新闻及《农财宝典》/96 第三节构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平台——“南农评论” /102 第四节后“专业”时代的品牌战略构想/114 第六章转型第二步:由“专业纸”到专业涉农媒体企业/120 第一节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品牌活动与媒体影响力提升/120 第二节《南方农村报》媒体企业多元经营格局构建/137 第三节复现案例:《河北农民报》的经营创新/156 第四节涉农媒体的经营创新/159 第七章转型第三步:由以“纸”为核到“涉农大平台”/167 第一节“双边市场”与媒体的“平台”属性/167 第二节涉农媒体平台双边市场的“二次成长”/169 第三节“报纸平台+全媒体服务平台”的多平台联合/171 第八章转型实现的动力/176 第一节核心动力——坚守“边关”、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177 第二节持续动力——以“整体转制”为契机的体制变革/180 第九章总结:农村类报纸转型的核心话语/185 第一节把握“利基”差异做“专”涉农市场/186 第二节优势转化、品牌营销与“共赢”/189 第三节突破以“纸”为核重构涉农媒体平台/191 附录:现有农村类报纸一览表(2012年)/194 参考文献/195 后记/202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1999年3月,谢开育接任总编辑,将报纸清晰地定位于“专门为农民说话,专业为农业服务”。这一定位抓住了涉农媒体的立身之本。但如果仅限于此,还不能算是一种对前人的超越,因为在80年代《广东农民报》时期,“乐为群众服务、敢为群众说话”的定位就是其成功的内在原因。其超越之处在于,将“市场”的理念引入报纸定位,在上述大方向定位明确的基础上,《南方农村报》对受众进行了“细分”,“以经济实力和求知欲相对较强的种养专业户、农科员、农村中的意见领袖和农资经销商为主要受众;以乡村干部、县以上各级机关农口线官员、开拓农村市场的各类企业主和经销商,以及农村问题研究者为值得争取的受众。” 可以看出,上述细分实质上是《南方农村报》对市场——从经济学角度讲媒体的受众就是市场——进行的重新定位,定位的指导思想就是:偏重“有价值”的受众。“有价值”指的是受众对媒体来说是具有经济效用和社会效用的。因为,种养专业户、农资经销商、企业主等群体,能够成为报纸的主要经济来源,抓住了这些群体,媒体就不愁发行和广告。而比较容易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农村中的意见领袖,在农村社会,甚至更广泛的涉农领域,拥有话语权,得到他们的认可就可以扩大报纸的影响力,进而转换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市场的细分,使“南农”走上转型之路。 2.新闻产品设计:由“宣传主导”转变为“受众需求”导向,并进一步明确为“守望农民利益,启智育能,监督权势,促进善治” 对市场的重新定位、对受众的细分必然会引发新闻生产领域的变革,首当其冲的是新闻产品设计思想的变化。在转型初始期阶段,“受众需求”导向成为新闻产品设计的指导思想。考虑到受众对政策、法律、科技、市场、娱乐等方面信息的需求,《南方农村报》在内容安排上设置了时政社会新闻、农村经济和文化娱乐三大板块。在市场主打产品上,从1999年起,报纸一直把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新闻首要选题,开始了大量的批评报道,报道题材涉及领域广泛,报道深入到农村的最底层,鲜活而犀利,这种报道风格一直延续到2005年前后。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作为研究者,研究成果的价值在于可否作为范本,能否在实践中进行应用,是否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陈娟利用在《南方农村报》调研的机会,深入了解该报的市场化生存的状况,对中国农村类报纸的市场化转型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剖析,并对其转型的方向进行了理论探讨。  ·如今这一研究成果由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了,我们期待的是作品对业界的指导作用。在社会转型变革中,留下来坚守的农字类媒体本来已经不多了,如今又碰到新媒体“雪上加霜”的挑战, “坚守者”还能坚守多久?建议业界人士尤其是从事农字类媒体工作的新闻人能看看这本书,也许能借以走出迷茫。  ·尽管各地、各报的情况千差万别,书中讲的一些观点和做法不完全与当地的情况吻合,但该书提出的问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是可以启迪我们的思路、打开我们的眼界、拓展我们的视野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媒体市场化、新媒体挑战,大家所处的这种大环境都是一样的,因此书中所谈到的《南方农村报》的经验,对各类农字类报纸来说也是有普遍的借鉴意义的。  ——范以锦(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原董事长)


编辑推荐

《中国农村类报纸转型研究》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农村类报纸转型研究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不错 对我写论文帮助很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