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狼穴

张莉莉,刘诚,姜帅 汕头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8  

出版社:

汕头大学出版社  

作者:

张莉莉,刘诚,姜帅  

页数:

17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狼穴”这个恐怖的名字,很多人都知道。它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希特勒的欧洲大本营的名字。对它,希特勒曾经说过这样的评价:“在欧洲这是少有的一处,我可以在这里自由自在,安泰从容地工作。”本书详细地介绍了了狼穴的建造过程以及构造情况,读者通过本书的阅读可以了解二战德国指挥系统是如何运作的。

书籍目录

从柏林措森到波兰战役
1940年西线攻势
1940年1月伯格霍夫别墅与巴尔干半岛
“狼穴”:1940年1月苏联前线
“狼穴”和“防卫之狼”——1942年苏联前线
法国:1942年3月准备盟军入侵
瓦瑟堡和奥尔加——位于苏联前线的新元首总部
1943年扩建的上萨尔茨堡和“狼穴”
1944年盟军入侵和轰炸区域图
慕尼黑与贝希特斯加登——“备用”元首总部
元首总部“鹰巢”——阿登反击战
1945年统帅部参谋南迁
最后一个元首总部——总理府
规模最大的元首总部——”Riese”
S-III——现实还是虚张声势?
附录一
附录二:1919-1945德军统帅机构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电路故障时,特殊机器房内的3台柴油发电机供电照明,并发动水泵。这一备用系统需要2580米的架空线路以及1330米的地下电缆。自来水分为饮用水、日常用水和消防栓用水。开凿了两口深120米的水井,提供饮用水和日常用水。从Bug河引入消防栓用水,并泵送至环状水管中,注满一个大水箱,以防急用。废水从建筑物内排放至一个生物净化厂,然后排入Bug河。整个系统有带控制轴的长8千米的排水沟。由于“防卫之狼”位于一片荒无的松树林内,经过必要填平后,用12000平方米草皮、800棵树和几千丛灌木将沟壑伪装起来。托特组织还铺设了6公里长的全天候道路和2公里长的人行路。多达8000名托特组织劳工和1000名苏联劳工参与了第一阶段的修建(1941年11月至1942年9月),总工作量达179500个工作日。重新评估需要再建8个2452平方米的碉堡和7个1565平方米的营房时,需要开展第二阶段的修建,检查所有完工碉堡是否能够抵挡冬日严寒。开发的区域增加后,需要再铺设一条2.4 多公里长的全天候道路和一条1.7 公里长的人行路。现有的6千米长的护栏网和12千米长的“佛兰德斯篱墙”带刺铁丝网不得不再加长1.6 千米。抚特组织的1250名劳工从1943年1月工作至7月在实施此项工程,那时,主要是出于保密的需要,已不再雇佣苏联劳工。最后,他们建造了一个地下护柱网,供元首护卫营、战地宪兵和党卫军元首卫队使用,提高安全效能。竣工后,“防卫之狼”从外面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漂亮的夏令营,而不是一个指挥中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狼穴 PDF格式下载



大乾文化的优秀出版物,专业、权威地解读了希特勒的狼穴,再现历史原貌,是了解二战德国史极其珍贵的文献。图文并茂,还原历史。


冷门,介绍希特勒的窝的专著。可读性强


对于了解二战介绍的很详细,内容丰富!


很不错的书.值得一看.


书的资料比较丰富,值得一读。


有人说这本书写的很一般,我翻了一下确实只能算中等水平,但是这本书是国内第一本介绍狼穴的书,没有其他的可比性,愿意买的就买,就是这样的。


详细程度差些,照片少些,估计还没解密呢


封面皱褶了好多!纸的质量不太好!


翻译质量低,薄薄的一本书,价格却很高,真后悔买了这本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