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社会互动中的民族认同建构

萨仁娜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1  

出版社: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作者:

萨仁娜  

页数:

19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社会互动中的民族认同建构:关于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认同问题的调查报告》的调查对象为青海省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通过查阅大量的历史文献了解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的来由与变迁过程,了解该县的文化、民族特点、宗教信仰、政治背景等,让读者认识一个多民族文化相结合的的蒙古族。《社会互动中的民族认同建构:关于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认同问题的调查报告》可以说,国家的民族识别和对少数民族实行的民族政策,为民族成员身份的固化提供了政策条件,而民族身份的固化进一步导致民族边界的清晰化,使他们从对藏族及藏文化的认同中逐渐分离出来。同时,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干预、地方政治和精英阶层的有意策划和引导下,河南蒙古族崭新的族群形象得以合力塑造,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得以整合并不断展示。

作者简介

  萨仁娜,女,蒙古族,青海省德令哈市人,2004年、2007年在陕西师范大学分获文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学位,2007年师从中央民族大学杨圣敏教授攻读法学博士学位,并于2010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责任教于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科基础教学部。

书籍目录

第一节 关于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缘由
 二、研究思路和研究意义
 三、理论预设
 四、关于调查及受访者基本情况
 五、关于本项研究
第二节 社会互动中河南蒙古族的藏族文化趋同
 一、清代河南蒙古的变迁
 二、民国时期河南蒙旗的进一步衰弱
 三、河南蒙古的藏化——蒙藏边缘的族群认同
第三节 身份的“民族化”过程与民族文化
 的复兴
 一、蒙古族身份的确立:从部落到民族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认同的“悬搁”
 三、民族文化的复兴与再造
 小 结
第四节 日常生活中身份意识的自我表达
 一、族际交往中自我身份的多重表达
 二、学校场域中民族身份的构建
 三、仪式中民族身份的实践与自我表达
 四、宗教活动与身份意识
 五、民族与族群身份实践的族群内部差异
 小 结
第五节 社会互动中民族身份的他者界定
 一、自治下蒙藏关系的结构性差异
 二、民族优惠政策与民族身份
 三、民族精英
 四、草山纠纷
 五、与外地蒙古族的积极互动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社会互动中的民族认同建构 PDF格式下载



书不错,值得好好思考。。


国家的民族识别和对少数民族实行的民族政策,为民族成员身份的固化提供了政策条件,而民族身份的固化进一步导致民族边界的清晰化,使他们从对藏族及藏文化的认同中逐渐分离出来。同时,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干预、地方政治和精英阶层的有意策划和引导下,河南蒙古族崭新的族群形象得以合力塑造,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得以整合并不断展示。


还不错,关注民族认同的研究者,可获得诸多有益启发。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