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抗战时期绥远省政与在绥西施治历史研究

丁平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6  

出版社: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作者:

丁平  

页数:

210  

字数:

22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抗战时期绥远省政与在绥西施治历史研究》(作者丁平),作为民国时期绥远发展史上一个特殊阶段的研究课题,其内容不仅包括由于日本侵略,加之当时绥远军政受制于第二战区阎锡山司令长官,致使绥包于1937
年10月相继沦陷,其省政中心被迫西移于绥西陕坝;而且绥远省政府在特定的战争环境下,围绕着战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在绥西进行恢复和重建,最终使绥西在国统区范围内形成独具自身特点的格局。基于这一点,《抗战时期绥远省政与在绥西施治历史研究》选用了一个更为客观、多元的框架来审视、重现绥远省政这段多种因素交织、多条线索共存的历史。这一研究视野无疑有效地扩展了抗战时期绥远省政在绥西施治研究的学术内涵和外延。
本书前言介绍选题及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所采用的基本史料,并对其创新之处作出说明。
本书共分五章。第一章“西移陕坝前的绥远省政”,首先对抗战前绥远省政作了概略地记述,目的在于为本书的研究做一些铺垫。而重点则是探讨绥远省政中心西移于陕坝及其原因,并对绥远省政府流亡于晋陕期间这段历史给予了一定程度地关注,而这时绥远政局的演变,其主要线索有两条:一是蒋介石与阎锡山争夺傅作义已付诸于行动;一是傅作义与共产党走上了合作抗日道路。这两条线索及其之间的消长,主导着绥远省政府返绥后形势发展大局,关系着绥政的定位和走势,理所当然地成为本书聚焦的领域。第二章“动委会与新县制”,动委会与新县制在绥西的成立和推行,作为抗战时期绥远省政在政制演变进程中的晴雨表,不仅展现了傅作义在与共产党合作抗日道路上亦进亦退的历史轨迹,而且提供了作为以县为自治单位的新县制实施历程。第三章“土地整理与土地合作经营”,绥远省政府于1940年在绥西推行和实施的土地整理,在当时的国统区内,可谓独树一帜,而这一举措又成就了合作运动在绥西的兴起和发展,这就是当时国民党人所称道的“绥西实行着两项有价值的民生主义的新政”。
虽然土地整理在不妨碍地主生产的范围内和合作场社以承租方式施行,但它是趋向于改善与农民关系的一个步骤,有利于增加战时生产,配合了军事胜利之需。第四章“治水与经济复兴”,主要记述绥远省政府于1940年3
月五原战役胜利后,其省政工作的首要之图,即为扩大耕作面积,增加农业生产,以保障军粮民食。为促成这一目标,傅作义提出“治军与治水并重”的指导方针,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部成立了水利工程指挥部,决定动用兵工疏浚渠道,大兴水利,开创了河套水利史上军事水利建设的先例。
由是,将绥西推向以治水为中心的经济复兴之路,国家的政权控制力量完全深入到了经济领域。第五章“文化与教育的复兴”,文化宣传在抗战时期的绥西,作为傅作义政治动向的标志性参照物,政治化的特征始终贯彻着绥远省政府在河套的整个过程,故有“延安文化”风行、“重庆文化”
猖獗、“美国文化”渗透三阶段之说。而教育作为百政之母和建设之基,绥远在绥包失陷后,一些文化教育机构也随军政人员的逃离而停办。除沦陷区外,当时绥远政权所及的地方,仅有五原、临河、安北、东胜等县局,其学校教育也只有几所小学校。鉴于此,绥远省政府首先筹设国立中学,继则推行国民教育,而傅作义也在绥西创办了私立奋斗中小学,践行其
“救国之首,教育当先”的指导思想,就此开始了绥西教育复兴的黄金时期。
结语部分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研究,从总体上来看,绥远省政府作为国民政府的下属政权,其省政自然代表它所属阶级各个阶层、集团的长远和共同利益,而在这短暂的八年时间里,抗日救国浪潮不可遏制地推进到政治制度变革层面,波波相续,异彩纷呈。生活于这个政治大环境中的绥远省政府,其省政无不打上时代所具有的新旧杂陈、半生不熟、矛盾多变的历史烙印。所以,抗战时期绥远省政府的根本政策大计、施政方针、军事大计、财政经济计划及战时生产,以三民主义之名,行国民党一党专政之实,则成了绥远省政府统治集团的最终出路。这就是抗战时期绥远省政被时代所赋予的发展性、进步性外壳被保留下来的原因。同样,它也是绥远省政府在抗战八年中能够立足于绥西而又左右逢源的基本原因之一。
总而言之,抗战时期在绥西施行的绥远省政,其影响和作用都是具有双重性的。

作者简介

丁平
1963年9月生,女,内蒙古托克托县人。1985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2001年获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内蒙古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术期刊社副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代表作有《抗战时期绥西租佃合作经营述略》、《抗战时期民国政府边疆教育政策在绥境的实施》、《移民实边与19世纪美国移民运动比较研究》等。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西移陕坝前的绥远省政
第一节 抗战前绥远省政概略
一、剿匪清乡,安辑地方
二、着力培训乡导员,推行乡村建设运动
三、注重民生,造产治绥
四、发展教育,倾力育才
五、坚持政治一体化,瓦解百灵庙自治运动
第二节 绥远省政府随军流亡于晋陕期间之省政
一、施政机构重组,积聚力量作返绥准备
二、傅作义引领其部属走向国共合作抗日的道路
三、开启绥远省政返绥施治的进程
第三节 绥远省政中心西移陕坝始因考述
一、日本“满蒙政策”的推进
二、二战区在战略防御上的因循坐误
三、阎锡山临阵轻易主政者
第二章 动委会与新县制
第一节 动委会在绥西的创立与演进
一、动委会在绥西创立的历史背景
二、动委会的组成结构
三、动委会在动员全民抗战进程中的推进与逆转
第二节 “抗日建国讨论会”的举办
一、抗建会举办的社会历史背景
二、抗建会的进展和成效
三、抗建会的特点
第三节 新县制在绥西的实施
一、新县制的筹设与干部培训
二、新县制的区划与其机构的设置
三、新县制在绥西推行的作用与影响
第三章 土地整理与土地合作经营
第一节 土地整理的施行
一、土地整理在绥西推行的基本原因
二、土地整理的组织机构及其运行规则
三、垦田清查
四、取缔包租转租之利弊
第二节 合作农场
一、合作农场的创办和演进
二、合作农场的组织机构
三、合作农场的经营方式
第三节 乡保合作社与农耕合作小组
一、乡保合作社的创办与演进
二、乡保合作社的组织机构
三、农耕合作小组的兴办与发展
第四节 租佃合作经营
一、米仓县合作业务代营处
二、垦殖生产合作社
第四章 治水与经济复兴
第一节 军民合作治理河套灌区
一、恢复机构,制定方案
二、四项重点工程的治理
三、河套灌区的水政
第二节 城乡经济的复兴
一、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二、工商业的恢复和发展
三、陕坝的崛起
第三节 交通与邮政的恢复发展
一、以陕坝为中心的绥西公路建设
二、水路航运的恢复发展
三、邮政与电信事业的恢复发展
第五章 文化与教育的复兴
第一节 文化事业在绥西的发展与演变
一、文化机构设施及其机关刊物
二、报纸、刊物与通讯社在绥西的创办与演变
三、书店与出版事业在绥西的创兴
四、戏剧与文艺创作在绥西的发展
第二节 绥西教育事业之复兴
一、初等教育的恢复和发展
二、中等教育的兴办与发展
三、国立绥远中学的办学特点
第三节 奋斗中小学在绥西的创立
一、奋斗中小学的创设与发展
二、奋斗中小学的组织机构
三、奋斗学校特有的教育模式
第四节 蒙旗教育在绥西的恢复和发展
一、蒙旗教育的恢复性发展
二、国立绥远伊盟中学的创立
三、教育部在绥西直接办理边疆小学
结语
后记
总表(1-6)


编辑推荐

《抗战时期绥远省政与在绥西施治历史研究》(作者丁平),作为民国时期绥远发展史上一个特殊阶段的研究课题,其内容不仅包括由于日本侵略,加之当时绥远军政受制于第二战区阎锡山司令长官,致使绥包于1937年10月相继沦陷,其省政中心被迫西移于绥西陕坝;而且绥远省政府在特定的战争环境下,围绕着战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在绥西进行恢复和重建,最终使绥西在国统区范围内形成独具自身特点的格局。 《抗战时期绥远省政与在绥西施治历史研究》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全书分为西移陕坝前的绥远省政;动委会与新县制等数章内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抗战时期绥远省政与在绥西施治历史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