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儿科疾病诊断技术

李亚伟 等主编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5  

出版社: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李亚伟 等主编  

页数:

439  

字数:

380000  

内容概要

李亚伟、丁淑玉、李雪萍主编的《儿科疾病诊断技术》结合小儿生长发育的特点,从医生的角度。分析儿童各系统常见病病因、发病机制与鉴别诊断。《儿科疾病诊断技术》结合儿科诊断新技术、新进展,为医生提供全程诊断指导。本书力求简明、实用、规范,旨在提高儿科医生临床诊断水平和能力,适用于儿科医生、医学生、基层医务工作者阅读。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常见症状的鉴别
第一节 发热
第二节 水肿
第三节 啼哭
第四节 黄疸
第五节 发绀
第六节 体重异常
第二章 新生儿常见症状
第一节 黄疸
第二节 呕吐
第三节 发绀
第三章 呼吸系统症状
第一节 咳嗽
第二节 呼吸困难
第四章 消化系统症状
第一节 呕吐
第二节 腹泻
第三节 腹痛
第四节 便血
第五章 循环系统症状
第一节 心脏杂音
第二节 心律失常
第三节 休克
第四节 充血性心力衰竭
第六章 神经系统症状
第一节 头痛
第二节 惊厥
第三节 瘫痪
第四节 智能发育迟缓
第七章 血液系统症状
第一节 贫血
第二节 出血
第三节 淋巴结大
第四节 脾大
第八章 泌尿系统症状
第一节 少尿或无尿
第二节 多尿
第三节 血尿
第四节 蛋白尿
第五节 脓尿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2.肝细胞摄取胆红素能力低下 血液中的未结合胆红素大部分与白蛋白结合,每克白蛋白能结合胆红素256.5μmol(1.5mg)。与白蛋白结合的未结合胆红素循环至肝脏时,被肝细胞的微突摄取,与细胞内的Y、Z载体蛋白结合,Y蛋白量较多,是胆红素的主要受体。新生儿出生时,肝脏内Y蛋白含量少,为成人的5%~20%,影响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生后5~10d接近成人水平。 3.肝细胞结合胆红素能力不足 与Y、Z蛋白结合的胆红素在肝细胞内被运转到光面内质网,在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催化下,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又称结合胆红素。新生儿出生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含量低,且活力仅为正常的0~30%,生后1周接近成人水平。 4.胆红素排泄缺陷 结合胆红素通过肝细胞胆汁分泌器排泌到毛细胆管,进入胆道系统,有些有机阴离子可与结合胆红素的排泌进行竞争,影响结合胆红素的排泄。新生儿肝细胞对排泄结合胆红素存在暂时缺陷,特别在胆红素产生过多或体内有机阴离子增多的情况下,胆红素排泄发生障碍,早产儿更为明显。可出现暂时性肝内胆汁淤积。 5.肠肝循环的特点 结合胆红素是极性物质,不易被小肠吸收。当结合胆红素随胆汁排泄到回肠末端和结肠时,被肠道细菌的β—葡萄糖醛酸酶水解,还原为尿胆原。尿胆原与空气接触后氧化为尿胆素和粪胆素,使大便呈现黄褐色。大肠内尿胆原有10%~20%被肠道重新吸收,经门静脉回到肝脏,大部分再以原形排入肠道,构成胆色素的肠肝循环。新生儿出生时正常的肠道菌丛尚未建立,尿胆原形成很少,大部分结合胆红素在肠腔内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作用下,脱去葡萄糖醛酸基,转变为脂溶性的未结合胆红素,一部分从肠道吸收入血,一部分随大便排出体外,重新由肠道吸收的未结合胆红素经门静脉回到肝脏,构成新生儿胆红素肠肝循环的特点。新生儿肠腔中的胎粪含有大量胆红素,如胎粪排出延迟,可使新生儿胆红素的肠肝循环量明显比成人高。 二、新生儿黄疸分类 新生儿黄疸的分类与婴儿、成人相似,通常分为肝前性黄疸、肝细菌性黄疸和肝后黄疸,或按血清胆红素增高的性质分为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高结合胆红素血症和混合性高胆红素血症。 三、诊断 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在新生儿皮肤色泽较深或表皮充血的情况下,容易忽略,此时应观察巩膜的颜色。巩膜不受皮肤色泽和充血的影响,能比较准确地反映组织黄染的状况。也可以用手指将皮肤拉平或用一块玻片压在皮肤上,使皮肤的充血消退,即能清楚地看到皮肤黄染的状况。黄疸首先出现在面部和躯干,逐渐向四肢和手足心扩展,从黄疸的分布,可以粗略估计血清胆红素的水平。黄疸的颜色如果呈橘黄色或金黄色,提示是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若为暗黄色或黄绿色,考虑有结合胆红素的升高。新生儿假性黄疸比较少见,但是在严重贫血的新生儿,可表现为皮肤蜡黄,不可误认为黄疸。新生儿只要出现黄疸。就应该进行鉴别诊断。


编辑推荐

《儿科疾病诊断技术》是一部资料丰富、系统、全面专业著作,具有权威性,体现了我国当前儿科疾病防治方面的整体水平。编写中坚持科学性、先进性、可读性的原则,力求创新,打造精品。适用于儿科医生、医学生、基层医务工作者阅读。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儿科疾病诊断技术 PDF格式下载



专业知识不是很全面,有好多都是一带而过。。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