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近代上海社会史论

忻平 上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4  

出版社:

上海大学出版社  

作者:

忻平  

作者简介

刘长林,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特约研究员,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上海市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学会副秘书长、陈独秀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新四军研究会理事,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研究中心副主任。近年曾赴美国怀俄明大学访问研究。专业:中国近现代史。主要研究领域: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历史社会学。曾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一般项目各1项。目前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处理自杀问题研究”,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大学与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发展”等。主要论著有《中国人生哲学的重建——陈独秀、胡适、粱漱溟人生哲学研究》等,发表论文60多篇,有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历史学年鉴》、《中国哲学年鉴》、《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等转载或介绍。近年曾获上海市历史学会第三届学会奖、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上海市第八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论文二等奖等。

书籍目录

太平天国围城中传教士的工作与生活(1860—1864)革命、财政与地方性——辛亥革命在上海 上海议员选举与民初政治转型 1922年上海席上珍自杀案研究 关于上海大学(1922—1928)的几个问题 “一 二八”事变与上海的日本侨民 20世纪30年代上海人的消费观 公共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上海博物馆——以西人办的博物馆为例 双轨制下民国公墓制的创建——以上海为个案 宁波旅沪同乡会与近代上海各同乡组织的比较考察 缝纫机与近代上海女性 经济危机时期上海市政府应对之策探析 上海皖南小三线建设初探后记 图1 1858—1864年传教士进出上海频率 图2 1864年慕维廉所在的上海三牌楼福音会堂所出的一个布告 图3 1844—1867年上海新教传教士出版物数量统计 图4 《席上珍惨史——女书记自杀案》广告 图5 席上珍的遗像及字 图6《晶报》登的讽刺股票市场的漫画 图7 1883年的上海徐家汇博物馆 图8 20世纪30年代的震旦博物院 图9 震旦博物院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图10 30年代的亚文会博物院 图11 日本人地图上的四明公所北厂 图12 四明公所 图13 赵瑞花在“新新玻璃电台”直播演唱,为普善山庄募捐 图14 俄侨的葬礼 图15 盛宣怀大出丧 图16 解放前万国公墓大门及殡殓队伍 图17 四明公所(今人民路852号) 图18 宁波旅沪同乡会所,建于1921年 图19 1934年宁波同乡会各小学毕业照 图20 虞洽卿 图21 上海新天地石库门屋里厢的女儿房间图22 小型台式手摇缝纫机 图23 19世纪末20世纪初小型手摇缝纫机图24 皖南八五钢厂外景 图25 皖南小三线分布图


编辑推荐

《近代上海社会史论/转型期中国上海文化生态研究丛书》编著者刘长林。 这套“转型期中国(上海)文化生态研究丛书”是上海大学“2ll工程”第三期项目“转型期中国民间的文化生态”课题的部分成果。 中国转型时期的文化生态是当前国内学术界及海外中国研究专家共同关心的领域,它吸引了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文化研究等多学科领域学者的广泛参与。研究多集中在精英文化与官方文化的讨论上,近年来对民间文化生态研究也已开始多起来。随着社会转型加剧及全球化的深入,民间社会的文化生态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传统/现代、中国/西方、国豸己/社会、主流/边缘等多种文化资源与价值取向交融竞争,使民间文化生态更趋复杂,也引发以“信仰/价值的缺失与重构”为核心的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要求研究视野更多地从上层转向下层,从官方转向民间。这也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变化趋势之一。民间社会的文化资源需要重新整理与总结,其在社会转型中引发出的问题,也必须在充分研究的前提下谋求解决之道。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近代上海社会史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