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童年-经典名著深度导读

缪红燕 缪红燕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12-09出版)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缪红燕 苏州大学出版社 (2012-09出版)  

作者:

缪红燕  

页数:

185  

前言

德国诗人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多读书、读好书对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成长中的青少年有着重要的塑造作用。正因为如此,本世纪初教育部即将一些中外名著推荐为中学生的必读书目,与此同时,相关省份也把经典名著阅读纳入了中考和高考命题的范围。然而,当今多数中学生承受着繁重的课业负担,阅读时间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准确掌握经典名著的精深内涵呢?苏州大学出版社精心策划、出版本套《经典名著深度导读丛书》,其目的就在于帮助广大青少年读者融会贯通,获得一条领略古今中外名篇精髓的捷径。 本丛书由名家名师联合编著,融原著与导读为一体。各章节均由“内容概述”、“原文”、“深度导读”、“练习测试”四部分构成。其中,每一章节前的“内容概述”着重介绍本章节的主要情节和中心议题,指导读者从整体上把握本章节的内容要点;“原文”经梳理或删减后,其情节更加紧凑,主题更加突出,更有利于读者抓住情节的主要脉络去领略思想者们卓尔不群的精神境界;“原文”后面的“深度导读”,从“重点解析”、“写法探微”、“名家集评”这三方面着手,帮助读者站在名家与巨人的角度与高度去了解作品的思想精髓、作家的写作技法,以及可能存在的考点、难点;最后的“练习测试”主要是为中考、高考服务,力求做到读与思结合,学与练同行,通过激发学生的思考力,使其在充分解读的基础上,获得对名著文化意义的真正理解。 《经典名著深度导读丛书》为青少年学生升学考试和提高文学素养提供了最有用、最直接、最便捷的帮助。我们相信,通过阅读,读者不仅能够在应试中立竿见影,取得收效,而且能够在反复品味中终身受益! 苏州大学出版社

内容概要

  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第—部——《童年》!  《经典名著深度导读:童年》讲述的是孤独孩童“我”的成长故事。小说以一个孩子的独特视角来审视视整个社会及人生,真实地描述了作者苦难的童年,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典型的特征,特别是绘出了一幅俄国小市民阶层风俗人情的真实生动的图画。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更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光辉、最富有诗意的形象之一。是这些普通人给了幼小的高尔基良好的影响,使他养成不向丑恶现象屈膝的性格,锻炼成坚强而善良的人。

作者简介

作者:(苏联)高尔基

书籍目录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

章节摘录

在幽暗的小屋里,我父亲躺在窗下地板上,他穿着白衣裳,身子伸得老长老长的;他的光脚板的脚趾头,奇怪地张开着,一双可亲的手安静地放在胸脯上,手指也是弯的;他那一对快乐的眼睛紧紧地闭住,像两枚圆圆的黑铜钱,他的和善的面孔发黑,难看地龇着牙吓唬我。 母亲跪在那里,上身没穿衣裳,下半身围着红裙子。她用那把我爱拿来锯西瓜皮的小黑梳子,把父亲又长又软的头发从前额梳到后脑勺;母亲老是自言自语,声音粗重而且沙哑,她的灰色眼睛肿得仿佛要融化似的,大滴大滴的泪水直往下滚。 外祖母拉着我的手。她长得圆圆的,头大眼睛也大,松软的鼻子挺可笑;她穿一身黑衣裳,整个人都是柔软的,好玩极了;她也哭,哭得挺别致,仿佛挺熟练地伴随着母亲哭,浑身发抖,拉着我往父亲身边推;我躲在她背后,死撑着不愿去;我又害怕又觉得怪别扭的。 我从未见过大人哭,也不明白外祖母再三地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跟爸爸告别吧,你再也看不见他了,亲爱的孩子,他不到年纪,不到时候就死了……” 我得过一场大病。才刚下地。我病着的时候记得很清楚:父亲高高兴兴地看护我,可是后来,他忽然不见了,却换了一个奇怪的人——外祖母来看护我。 “你从哪儿来的?”我问她。 她回答: “从上边,从尼日尼来的,不是走来的,是坐船来的,在水上不能走,小鬼!” 这真可笑,使人摸不着头脑,因为在我们家楼上住着几个染了头发的大胡子波斯人,地下室住着一个黄脸的加尔梅克老头子,是贩卖羊皮的;沿着楼梯,可以骑着栏杆溜下去,要是摔倒了,就翻着筋头往下滚,——这我是知道得很清楚的。这和水有什么关系呢?一切都乱套了,都糊涂得令人好笑。 “为什么我是小鬼?” “因为你多嘴,”她也笑着说。 她讲起话来又亲切,又快乐,又流利。从见到她的第一天起,我就和她要好了,现在我希望她快点领我离开这间屋子。 母亲使我感到压抑;她的眼泪和号哭都在我心里引起新奇的、不安的感觉。我第一次看见她这个样子,——她一向态度很严厉,很少说话;她总是打扮得干干净净,平平帖帖的,她的个子高高大大,像一匹马:她有一副筋骨坚硬的体格和两只劲头极大的手。可是现在,不知为什么,她全身都膨胀起来,弄得乱七八糟,看去令人怪不舒服的,衣服也全撕得破破烂烂的;头发本来梳得很齐整,像一顶光亮的大帽子,现在披散到赤裸的肩膀上,耷拉到脸上,编辫子的那半头发,来回摆动着,触动睡着了的父亲的脸。我已经在屋里站了很久,可是她连一眼也不看我,她老是梳父亲的头发,不断地号啕大哭,眼泪扑簌簌地直流。 穿黑衣裳的乡下人和警察从门缝里伸头看看。警察气哼哼地叫了一声: “快点收拾!” 窗户是用黑披肩遮着的;披肩给吹得像船帆似的鼓起来。有一次,父亲带我划帆船,忽然霹雳一声雷响,父亲笑起来,膝头紧紧夹着我,大声说: “没关系,不要怕,‘大葱头’!” 母亲忽然从地板上费劲地挺身站起,马上又坐下去,仰面倒下,头发铺散在地板上。她紧闭着两眼,刷白的面孔变青了。她像父亲那样龇着牙,声音可怕地说: “把门关上……阿列克谢,滚出去!” 外祖母推开了我,跑到门口喊道: “亲爱的人们,不要怕,不要管她,为了基督,请你们走开吧!这不是霍乱症,是生孩子,请原谅,好人们!” 我跑到黑暗的角落里,躲到箱子后面,从那里看母亲在地上打滚,呻吟,牙齿咬得格格地响,外祖母在她身边爬着,亲切地,快乐地说: “为了圣父和圣子,瓦留莎,忍住点儿!圣母保佑……” 我吓坏了。她们在父亲身旁的地板上忙成一团,碰他,唉声叹气,喊叫,可是他一动不动,仿佛还在笑呢。她们在地板上忙了很久。母亲好几次站起来又倒下去。外祖母像一个又黑又软的大皮球,从屋子里滚出去又滚进来;后来,忽然在黑暗中有一个小孩哭了。 “荣耀归于主!”外祖母说。“是个男孩!” 说罢她点上了蜡烛。 我大概是在墙角睡着了,以后的事全记不得了。 留在我记忆中的第二个印象,是雨天,坟场荒凉的一角。我站在溜滑的黏土小丘上,看父亲的棺材放进一个坑里;坑底全是水,还有几只青蛙,其中两只已经爬到黄色的棺材盖上了。 在坟旁边,有我,有外祖母,有浑身淋湿了的警察,还有两个手拿铁锹的脸色阴沉的乡下人。温暖的雨点像细碎的玻璃珠子,不停地洒在大家身上。 “埋吧,”警察往一旁走开,说道。 外祖母哭了,用头巾的一角捂着脸。两个乡下人躬着腰急忙往坟坑里撒土,打得水啪哧啪哧地响;那两只青蛙从棺材上跳下来,开始往穴壁上爬,但是土块把它们打落到坑底了。 “走吧,廖尼亚,”外祖母抓住我的肩膀说。我从她手里挣脱了,我不想离开。 “你真是的,主啊,”外祖母不知是埋怨我还是埋怨主,她低着头,默默地在那里站了很久。墓穴都填平了,她还站在那里不动。 两个乡下人嘭嘭地用铁锹平地。刮起一阵大风,把雨刮跑了。外祖母搀着我的手,领我穿过许许多多发黑的十字架,向老远老远的教堂里走去。 “你怎么不哭啊?”我们走出围墙的时候,她问我。“应当哭一场!” “我不想哭,”我说。 “不想哭,那就不要哭好了,”她悄悄地说。 很奇怪:我很少哭,即使哭,也是因为受了气,不是因为疼。父亲常常笑我流泪,母亲也总是吵我: “不许哭!” 后来,我们坐着一辆小马车在宽宽的很龌龊的街道上走,街两旁都是深红色的房屋;我问外祖母: “那两只青蛙爬不出来吧?” “爬不出来了,”她回答。“不要紧,有上帝保佑它们呢!” 不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没有这么亲热、这么频繁地念叨着上帝。P1-3


编辑推荐

《童年》是世界文豪高尔基的传世名著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是一曲俄罗斯民族劣根性的批判之歌,也是一部美和善的人性颂歌,更是一曲成长之歌。在小说中,作者力图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为主线,塑造出一个努力探索生活的意义、寻找新的生活道路、内心充满了激烈冲突的人物。情节富于传奇和童话色彩,人物具有特异的精神力量。而绘声绘色的景物描写与色彩斑斓的语言,则形成了激情洋溢的艺术效果和一种歌唱般的语言风格。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童年-经典名著深度导读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