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头枕边珍品系列--东坡志林
2002-11-1
青岛出版社
[宋]苏轼,点评,乔丽华
无
经常见到报纸上有人以教师的口吻号召大家“读点闲书”,但对于什么样的书才算闲书却始终语焉不详。也许是觉得根本没有加以说明的必要也许是觉得范围太大,很难界定。对于忙于应付功课的学生,对于成天捧读专业书籍的理工科人士,只要是教科书、专业书以外的书,从古典名著……实际上是沙里淘金,那标准是近乎苛刻的。
在现代作家当中,周作人称得上是读闲书的第一大家。他喜欢搜集前人的笔记、尺牍,喜欢的书可以不厌其烦地收藏好几个不同的版本。在《谈笔记》一文中他曾说他理想中的笔记应该具备这样一些条件:“要在文词可观之外再加思想宽大,见识明达,趣味渊雅,懂得人情物理,对于人生与自然能巨细都谈,虫鱼之微小,谣俗之琐悄,与生死大事同样看待,却又当作家常话的说给大家听……读《东坡志林》,品味非凡!
导读
记游
记过合浦
逸人游浙东
记承天寺夜游
游沙湖
记游松江
游白水书付过
记游庐山
记游松风亭
儋耳夜书
忆王子立
黎(禾蒙)子
记刘原父语
怀古
广武叹
徐巷小儿听说三国语
修养
养生说
论雨井水
论修养帖寄子由
导引语
录赵贫子语
养生难在去欲
阳丹诀
阴丹诀
乐天烧丹
赠张鹗
记三养
谢鲁元翰寄暖肚饼
辟谷说
记服绢
记养黄中
疾病
子瞻患赤眼
治眼齿
梦寐
学问
命分
送别
兵略
时事
官职
致仕
隐逸
佛教
道释
异事(上)
异事(下)
技术
四民
女妄
贼盗
……
无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我是个很喜欢影子的人,看的最多的影子该数初中时候家里客厅墙面上的树影,深夜里头,白白的月光透过楼前的高树来到我的面前,树影随风而动,非常美。
◎儋耳夜书
己卯上元,余在儋耳。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酤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钓者未必得大鱼也。
热闹的元夕,在城中四处走走,各种声响,你我都有过这种时候吧。热闹是他们的,走在热闹里,心里越来越平静,那些过往的得失,仿佛都不是很重要了,即使我不那么热闹,听着这些热闹的事儿,也知道这个世界是很美好的,活下去是很自然的事。钓不钓得到鱼,又有什么重要?
◎养生难在去欲
昨日太守杨君采、通判张公规邀余出游安国寺,坐中论调气养生之事。余云:“皆不足道,难在去欲。”张云:“苏子卿齿雪啖毡,蹈背出血,无一语少屈,可谓了生死之际矣,然不免为胡妇生子,穷居海上,而况洞房绮疏之下乎?乃知此事不易消除。”众客皆大笑。余爱其语有理,故为记之。
养生要戒房中事,东坡说去欲最难啊。通判张公安慰他说,你看苏武是怎么样的气节,在塞外环境多艰苦,还不是在匈奴娶了胡妇生了孩子,你都来了偏僻的海南岛,何必纠结这种事呢。真是好朋友啊,安慰人都引经据典。
◎贺下不贺上
贺下不贺上,此天下通语。士人历官一任,得外无官谤,中无所愧于心,释肩而去,如大热远行,虽未到家,得清凉馆舍,一解衣漱濯,已足乐矣。况于致仕而归,脱冠佩,访林泉,顾平生一无可恨者,其乐岂可胜言哉!余出入文忠公门最久,故见其欲释位归田,可谓切矣。他人或苟以藉口,公发于至情,如饥者之念食也,顾势有未可者耳。观与仲仪书,论可退之节三,至欲以得罪病而去。君子之欲退,其难如此,可以为进者之戒。
这段深得我意,我自己行事也是如此,最好的朋友平时都不联络,有好事了或许知会一声,一般联系我都是遇到些不好的事了,给朋友出出主意,梳理梳理,让对方宣泄一下郁闷的心情,这样就可以了。凑热闹其实没什么效用,必要的时候出现才更好些。
◎书杨朴事
昔年过洛,见李公简言:“真宗既东封,访天下隐者,得杞人杨朴,能为诗。及召对,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朴曰:‘惟臣妾有一首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余在湖州,坐作诗追赴诏狱,妻子送余出门,皆哭。无以语之,顾语妻曰:“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诗送我乎?”妻子不觉失笑,余乃出。
读上去很温暖,杨朴的妾很可爱,东坡对妻子也很温柔。遇到艰辛的时候,让身边的人宽慰一笑,很是难得。
◎朱氏子出家
朱氏子出家,小名照僧,少丧父,与其母尹皆愿出家。照僧师守素,乃参寥子弟子也。照僧九岁,举止如成人,诵《赤壁赋》,铿然鸾鹤声也,不出十年,名闻四方。此参寥子之法孙,东坡之门僧也。
◎付僧惠诚游吴中代书十二(之一)
法颖沙弥,参寥子之法孙也,七八岁事师如成人。上元夜予作乐灭慧,颖坐一夫肩上顾之。予谓曰:“出家儿亦看灯耶?”颖愀然变色,若无所容,啼呼求去。自尔不复出嬉游,今六七年矣,后当嗣参寥者。
这两则是讲两个小和尚,都是小大人那种。照僧可能真的比较像大人,读《赤壁赋》像模像样的,之后也有才名远扬。颖却更加可爱,估计是装成大人的样子,上元夜里萌小和尚坐在别人肩头乐呵呵看花灯,可是东坡非得嘴贱刺他,你一出家人也要看灯么,小家伙不好意思,哭着说要回去了,自此再也不出去玩了。这大叔也太讨厌了!!!
◎名荣安亭
陶靖节云:“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故常欲作小轩,以容安名之。
我大学时候租过一个农民房,就一间房子,在我们学校对面的一个巷子里。房间在第二层,总共二层楼,庭院里有一棵高大的树,下雨时候有风来非常幽静,所谓“风撼梧桐雨洒窗,今宵好夜长”。把窗帘拉上,帘上有树的影子,白天夜里都有,影子随风而动,很美。那时候我的签名就是“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那种心情,该和东坡一样吧。
在当当网订购了一本《东坡志林》,正版,质量还不错,作为闲暇之书。
这是一本相当于“日记”式的记述,写得轻松诙谐,潇洒自如。看着看着,忽然觉得这个作古的仙人--东坡先生也与现代的常人是一样的,在功名与修隐之间徘徊难安。像他所记述的关于“乐天烧丹”的事迹,“乐天”,即白居易,字乐天,他在被贬于江州司马时期曾在庐山筑草堂进行烧丹修炼。东坡先生就这个故事讲了一句“乃知世间、出世间事,不两立也。仆有此志久矣,而终无成者,亦以世间事未败故也,今日真败矣。”字里行间明显的失落与强烈的自我安慰溢于言表。可知,东坡虽说想修隐,但心仍多少系于功名业绩,多有沮丧的味道。
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谁能真的“六根清净”,耳不闻世事,眼不着尘嚣,手不触脂粉,口不食烟火呢?唉,难矣。但愿自己的心如止水,在纯净与宁静之中好好享受自己的美好光阴。
“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很叫人心酸的话语。
随随便便一个明白人儿,轻易不会有如此的感悟。大约只有像苏东坡那样,被人推着攘着风雨兼程,才会从万千语词里,挑出这七个字来慰勉自己。其实,苏轼一辈子虽然宦海沉浮,少有得志出头之日,他终究还是没有排遣与打发太多饥寒交迫的岁月;他的风雨兼程,更多是来自于心灵深处。
一个人怎么个活法儿,谁能定义呢?街头卖菜,喝着西北风的小贩,与西花厅里,坐着打盹儿的总理,本质上也都是人间烟火的奴隶,分别很小的。但毋庸置疑,他们的分别又大得离谱。
在我们中国,除了备受打击以至于精神失常的人之外,很少有人会主动选择做个纯粹的文人。
文人地位很低下。
任何人表面上谬赞某某人某某人“有才”或者“文采飞扬”或者“文思如泉”或者……他/她从内心极深极深之处,可老大不情愿自己也成为类似的人,亦庆幸自己不是类似的人,更有甚者,或许,从心底里,还要轻薄一下这些所谓文人的酸腐和不切实际。从一天的光阴流逝中,我们自然而然找不到一丁点和文人挂钩的事物。从,早上起床洗漱上洗手间吃早饭,到,夜里洗漱穿上睡衣上床“造-爱”睡觉,有哪一刻是和文人或者文艺有关系的?您听见过男女爱爱时,吟诵楚辞汉赋诗三百,唐诗宋词元散曲的吗?我想即便苏东坡先生,苏大才子,在和他的小妻小妾……的时候,也不会来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嗨的时候,您只管单调地叫就可以了(也可以不单调地叫,很多人爱爱的时候声音千奇百怪:百灵鸟飞过蓝天,小毛驴儿拉磨,蝈蝈儿拨弄土琵琶……),此是正解……
不叫就证明您不嗨,不叫而顾左右言他地吟诗作对,也证明您不嗨……
笔者只是妄图蜻蜓点水地提一下:
这个世界没有谁愿意做文人。
这个世界压根也不欢迎文人。
这个世界更没有地儿给文人。
“一蓑烟雨任平生”,着眼点在于“任”。
烟雨无情,来去无踪,南北东西,瞬息万变,只能听之任之;平生所爱,平生所愿,也不过若烟雨迷茫,无处可寻,只好听之任之。
“任”,是无奈,是无情,是无怨,更是无果……
才看到30几页,冯某不才,只观察到多处年号与年份错误。作者写在前面的简介里,标注的苏轼入仕、遭贬等的年份与正文里备注的年份不符,这是不应出现的错误。冯某文史不通,不知其中另有其他常识性错误,但此一处,既已寒心,初购此书,凭中华书局四字而已,至此失望之情不能详述。
乱翻书,看到苏东坡在《东坡志林》里有一段关于求雨的记载,是这样写的:
吾昔为扶风从事,岁大旱,问父老境内可祷者,云:“太白山至灵,自昔有祷无不应。近岁向传师少师为守,奏封山神为济民侯,自此祷不验,亦莫测其故。”吾方思之,偶取《唐会要》看,云:“天宝十四年,方士上言太白山金星洞有宝符灵药,遣使取之而获,诏封山神为灵应公。”吾然后知神之所以不悦者,即告太守遣使祷之,若应,当奏乞复公爵,且以瓶取水归郡。水未至,风雾相缠,旗幡飞舞,仿佛若有所见。遂大雨三日,岁大熟。吾作奏检具言其状,诏封明应公。吾复为文记之,且修其庙。祀之日,有白鼠长尺余,历酒馔上,嗅而不食。父老云:“龙也。”是岁嘉七年。
细读起来,好像还没有我妈讲这类故事来得生动呢。
去年冬天给妈妈打电话,告诉她北京下大雪了,我站着打电话的时候,透过窗户能看见树枝上厚厚的雪。又说起华北地区普遍大旱,庄稼的生长受到影响,人工抗旱似乎只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妈妈先说了句“是啊,那几滴水管什么用!“接着又说,”不过人一抗旱,老天爷就开始下雨,可灵验了。“
妈妈说当年在乡下生活时,也经常遇到旱灾。实在旱得要命的时候,人们就会求雨。求雨一般是派当地比较德高望重的人到庙里向龙王爷诉说旱情,祈求龙王爷开恩降雨,并承诺如果降雨了,就搭戏台唱戏感谢。
在当年既没有电影电视也没有广播的极端贫乏的乡村生活中,搭戏台请戏班来唱戏是一桩盛大的事。只有那些比较富裕和作为当地交流中心的村镇才偶尔在逢年过大节的时候搭台唱戏。每到这时候,远近几里甚至十几里地的人都会赶来看戏。我也曾随大人去相距很远的地方看过戏。
妈妈说,她记得有一年冬天她们那里遇到大旱,方圆几十里内都种不上小麦,人们都很着急。一个镇长之类的人(她说的人名我忘了)领人到附近一座山上的庙里,求龙王爷开恩降雨,并承诺如果降雨了,就搭戏台唱戏感谢。结果,在他们求雨回来的路上,就下起了瓢泼大雨。镇长怕唱大戏招引得四村八乡的人们都来看戏,错过了播种时机,就准备让大家先种地,过了农忙季节再请戏班来唱。结果,不几日,镇长骑马外出时,从马上摔了下来,一时竟起不来床了。好好的人怎么说从马上掉下来就掉下来了呢,并且还摔得这样重?镇长想了半天,终于明白这可能是龙王爷不高兴了,惩罚他的食言。于是他让家人抬着他到庙里再拜龙王爷,说明了自己推迟请戏班唱戏的理由,并承诺如果龙王爷让他恢复行走能力,他一回去就请戏班来唱戏。才拜完,就发现自己能走路了。这下没什么可说的了,镇长一回去就组织大家搭了两个戏台,请了两个戏班来,同时唱着对台戏。为了不耽误播种,他要求各村派人轮流看戏和播种。
说完,妈妈感叹龙王爷就是有求必应,而我则发现,他原来这样看爱戏,并且性子还挺急。
孔子诛少正卯
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或以为太速。此叟盖自知其头方命薄,必不久在相位,故汲汲未去而发之。使更迟疑两三日,已为少正卯所图矣。(头方命薄……这对孔夫子还真是不大尊重哈……)
嗯,文言不好打,白话儿吧。大部分是人物篇里的。
汉高祖没发迹的时候常常带哥们儿回家吃饭,自己没家,就带到大哥家去。嫂子不乐意,偷偷把好吃的藏起来,说没饭了。哥们儿觉得不好意思,走了。多少年之后,刘邦发迹了,给侄子们封王,就这个哥哥的儿子只给封了个侯,就叫“頡羹侯”——不给饭侯。
汉武帝无道(原话儿),但是有一件事儿做的还不错。什么呢,就是他见汲黯的时候要换身儿衣服正装见,见卫青都是蹲在茅坑上见。卫青是奴才,给他舔屁沟正合适(原文是:雅宜舐痔……),踞厕见之,正其宜也。
荀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胡扯,青就是蓝,冰就是水。(中国人早于欧洲n年了解到水的三态变化……)
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屁,那你还是想要肉跟车不是?(感情苏轼是个排斥装b的主儿)
抑君似鼠,此之谓智。(这也敢写,宋朝还真民主)
刘伯伦出门带个板儿锹,跟手下人说,“死即埋我。”我看他没我牛B。要我说,不死是不死,死都死了,还埋个屁。(你还真性情……)
下面,咚咚咚咚!是苏学士的炼丹学成就!
阳丹诀
冬至后,常常有鼻涕,反复漱口几次,咽下丹田。拿三十个瓷盅儿,都要有盖儿的,吐得里面。盖上盖子,编好了序号。放在干净屋里,选忠厚谨慎的人看着。三十天开开看,里面都干了(废话),有黄有红,拿手绢过滤一下。拿那新汲的水,淘一淘,让臭气去掉。都放在一个干净瓷器里面。夏至的时候儿,拿出来做成梧桐子儿大小的丸子,空腹拿酒顺下去,不限丸数,三五天吃光了。夏至感冒了也这么干,冬至时候吃。这东西叫阳丹诀,必须得段誉,啊,打错了,绝育……诶,反正就是不能xxoo,要不这丹砂不凝结。
阴丹诀
拿头胎男孩儿的妈妈的奶,父母都没病那种,好好的养了,一天取一升人奶。没有半升也行。拿朱砂银当鼎炉,要没有山泽银也凑合。慢火熬炼,慢慢搅合至淡金色,还是做成梧桐子儿大,空腹和酒口服,不限量。大家都知道吃秋石(这东西是童子尿炼出来的),但是那玩意儿不干净。而且这东西是阳性的,再过一次火,剩下的跟烧盐没区别。大家也都喜欢喝奶,奶,阴性的,不加热太凉寒了。阳丹阴炼,阴丹阳炼,这是道教的灵机妙旨,一般人不能轻易告诉他,慎之,慎之!
论古篇还没看
比较牛的篇名是 1 武王非圣人 2 周东迁失计 3 司马迁两大罪
余近读《东坡志林》,想见其为人,幽默如东坡。特择笑料二则,请君品尝。
措大吃饭
有二措大相与言志,一云:“我平生不足惟饭与睡耳,他日得志,当饱吃饭,饭了便睡,睡了又吃饭。”一云:“我则异于是,当吃了又吃,何暇复睡耶!”吾来庐山,闻马道士嗜睡,于睡中得妙。然吾观之,终不如彼措大得吃饭三昧也。
三老语
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吾年不可记,但忆少年时与盘古有旧。”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来吾筹已满十间屋。”一人曰:“吾所食蟠桃,弃其核于昆仑山下,今已与昆山齐矣。”以余观之,三子者与蜉蝣朝菌何以异哉?
有一日翻《东坡志林》,记苏东坡在官至杭州时打听到“灵隐寺后高峰塔一上五里,上有僧不下三十余年矣,不知今在否?”想来杭州在当时虽是繁花盛景之地,却也是佛陀攒集的地方。灵隐寺、雷峰寺自当不说,净慈寺、虎跑也是香火靡靡的道场,还有那隐匿在茶山下的上下天竺。可是我总觉得在杭州修行实为一件难事,且不说民风不俗、富庶有余,单是那赏不尽的湖光山色、秋月春花就足以乱花渐欲迷人眼了,更别说乱了心。所以我很好奇,这百余年来杭州的僧人是何以守得那东窗残烛、青灯古佛的冷寂。而东坡居士笔下那三十余年与世隔绝的苦行僧的生活更是难以想象,难道看到那春时晌午上山焚香的绝色佳人,头戴红花、美目盼兮岂有不心动的道理。
不过和尚的心思且不去妄加猜测,要说苏东坡留下的苏堤实在是造福后人的一道风景。择一日午后与编辑部的同事外出采风,千挑万选最后还是踏上了苏堤。总觉得这瘦长的堤岸似是集杭州美景于大成者,仿佛一条横亘的脉络把西湖的灵气南北串通,又似一座无形的关隘它的东边是现实闲世里的钟鼎;它的西边是青绿山水间的山林。同事一语道破这其间的玄妙,前十分钟还在写字楼里感慨春意盎然,后十分钟却已身在这春色之中,实在是妙不可言。所以说杭州的好处委实在这两种角色转换间的会心一笑,景之所至不过是情之所至的道理罢了。虽然我们感慨杭州的春天似是越来越短暂了,但是换一个角度去想会不会是因为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忙碌了呢。阳光摆在那里,湖水荡漾于耳畔,繁花开在枝头,春燕呢喃在梁间,浓妆淡抹的西湖日日夜夜静卧在城市与山野的对峙当中,而我们为什么偏偏要守着那方寸的案台转圈却弃窗外的春色于不顾呢。想来这与那苦行修身的僧人有何分别,生之所目本来就应该饱览尘世风光的一切美好,生之所言本来就应该赞美包括人性在内的一切美好事物,生之所心更应该抛却行动的囹圄、得失的计较而放大在一个无限宽阔的天地之间。做一个四季赏花的人,做一个被景色所打动的人;认真的是天地间的阴晴圆缺,圆满的春去秋来的更新替换,即便是临窗落泪也不失为一种幸福。所以我更愿意把这次编辑部的采风当成是一次眼睛与心灵的小小旅行。
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中写道,如果生活的要义在于追求幸福,那么,除却旅行,很少有别的行为能呈现这一追求过程中的热情与矛盾。不论是多么的不明晰,旅行仍能表达出紧张工作和辛苦谋生之外的另一种生活意义。
所以即便时间稀少,你仍不要忽略身边如期而至的美景,亦不要把工作和谋生当作是对自己的一种修行。即便是被堵在车水马龙的城市中央你大可以摇下车窗看一看路边不知何时一夜怒放的白色玉兰。是谁说让西湖的青绿山水把我埋葬,这样的纵身缱绻虽然令人动容,但是西湖景美不如相忘于江湖,我只愿偷得浮生半日闲,一晌贪欢去了。
对于国人来说,东坡的大名伴随着我们一生,他的诗文,伴随着你从小学到大学,长大了 出去旅游 会经常路过以他命名的景点。我出生在黄冈,现在迁居到广东,杭州湖州也是我常去的地方,他的足迹和我生活息息相关。曾经总是想不通这样一个大儒,为何官场如此失意。尤其是在政敌被打倒之后,同一个阵营的战友再次抛弃他,于是他的一生就是:被贬,被贬,越贬越远。。。。。。。好在他能以苦为乐,就像一个铁豆子,炒不烂,炸不碎,永远的乐观地生活在政敌面前,并把这种乐观通过他的文字传给了我们,这就是我们爱他的原因吧。
我曾经为了了解他,读过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并相应读过其政敌《王安石传》。书中的解释是这位老兄,太执着于自己的信念,而且敌人妒忌英才,才有了他倒霉失意的官场人生。当然这个有一定道理,但是这位老兄本身有什么问题没有?
这本《东坡志林》从图书馆借来的,还是崭新的,在深圳 这种书好像很少人借阅。当时看中的是他描写黄州的小品。后来看到他的人物论古部分,算是历史评论,以前的不解便豁然开朗。
非常郁闷,本想续写的,刚好买了一本牟宗三《寂寞中的独体》,里面关于北宋文人的论述 把我的想法已经表达出来了。看来多读就有眼力。
刘文忠评注太差了,很多基本常识的错误,还有很多地方不知道,干脆就写"说法不详"....比如<庞安常耳聩>一条,原文是"善医而聩","而"是转折连词,点评者竟然注为"耳"...还有"丙,土母",点评者说"说法不详"!真让人哭笑不得.
这本是和中华书局的繁体竖排《东坡志林》买来对照着看的。
此本除了有些我认为和每篇笔记毫无关联的插图外,文字是简体横排的,还有个别冷僻字的注音和词语解释、编者评语。
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好的普及本。虽然个人还是比较喜欢另外一个版本,又薄又精炼,还便宜,才9元。
《东坡志林》可真是好东西。
讲他怎样游览,到处逛,累了就地休息,遇到什么稀奇古怪的传说一定要探个究竟,看了什么不惬意的东西必定要讥讽一番,见到老百姓居然也认识自己,心里也是很高兴的。
又讲他养生,是炼丹砂,原料稀奇古怪,除了石头金玉外,尿液精液也是可以的,还往往说出一番道理来;自然也有养生决之类,多是求身心安泰,最后有朋友说养生难在戒欲,你苏东坡再怎么无欲无求也“不免为胡妇生子”,他觉得很有趣,也就记下来了。
至于乡间怪事能人异人,数不胜数,人家医生是耳朵不好,医术却了得,他说你以眼为耳,我以手为口,咱们俩都是异人啊——就这么点事,他写了两次,可见真是感兴趣得不行。一次他研究来研究去,发现他和一个同年同月生的朋友都贫困潦倒,就说这日子不好,生在这时候的人都倒霉,但看看穷的情况,还是那个朋友可怜些。他又听说三个老人夸耀自己长寿,一个说看过几朝几代,一个说看过几次沧海桑田,一个说盘古开天地的时候他也在场。他听了这个故事便说,这三个人,长寿是长寿,其实和那些朝生夕死的小虫子又有什么区别呢?
东西写得饶有趣味,真真是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乞田小儿。元气足得很,自己写以前一个高士被诏入京,他老婆写了首打油诗,说你这次去可真是“断送老头皮”了,那高人把诗念给皇帝听,皇帝一高兴把他放了。后来苏东坡自己也被诏,还是犯了事被诏的,老婆在旁边哭,他就说,你怎么也不写首诗给我呢?老婆一下子便破涕为笑了。
这样健全而聪明的人,林语堂说得对,是世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无论嬉笑怒骂,他都创造了一个高度,中国文人的元气在这里戛然而止。
我说中国文人都是胭脂色的,阴性的;好不容易出个阳刚的,也没什么大才气;好不容易有个既有才有阳刚的,往往又有些病态。像这样充满热量才华横溢心智健全的人,是上天给中国的莫大恩赐。
还是那句话,如果能时光回转竟能使我再见苏轼,我是愿意端靴扫地,再不后悔的。
想了解苏轼,应吟东坡诗,食东坡肉,读东坡志林。
此书目录:
卷一:记游,怀古、修养、疾病、梦寐、学问、命分、送别;
卷二:祭祀、兵略、时事、官职、致仕、隐逸、佛教、道释、异事上;
卷三:异事下、技术、四民、女妾、贼盗、夷狄;
卷四:古迹、玉石、井河、卜居、亭堂、人物;
卷五:论古。
首先要声明一点,此小品非彼“小品”,不是央视春晚上那些越来越没劲的东西,此小品乃小品文也。
小品于我,是不折不扣的最爱。
我对小品的兴趣,大约发生于二十年前读《东坡志林》。文章写成那样儿,让我意外,也让我喜欢,所谓不拘一格,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于是,仿效之;于是,《东坡志林》之类的笔记、小品变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曾经见过很多紫砂茶壶上刻着一句话——不可一日无此君,字或优雅或拙劣,但是,这意头却很适合形容我对小品的态度。这句话的来由,据说与乾隆皇帝有关。传说乾隆爷嗜茶,当他退位做太上皇的时候,有老臣为之不甘,劝谏他把皇帝的位子继续做下去,说:“国不可一日无君。”谁都知道,乾隆爷当年即位的时候曾经发过誓,说,假如上天给他大寿限,他做皇帝决不超过圣祖仁皇帝康熙爷爷在位的六十一年,到时候一定把大位传给后来人。这个誓,是天子的金口玉言;君无戏言,总不能赖账。我想,乾隆爷那时候肯定也不想让这个位,但这个誓言又让他毫无办法。于是,面对大臣的劝谏,乾隆爷只好大而化之,王顾左右而言他,说:“君不可一日无茶。”当然,无论乾隆爷是现任皇上还是退居二线的太上皇,茶,肯定是少不了他老人家的。谁敢呀?
虽然对小品,我也是“不可一日无”,但却没人给我送,只好自己掏钱买。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现在楼房住着,没地儿种竹子,但天下事难不倒咱,遂以小品代之——宁可三日无猪肉,不可一日无小品;无猪肉可以减肥,无小品使我心忧。
小品的好,在于随意;无论是写,还是读。写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必为人所拘,也不必被稿债追索,舒服;读之,无论大块的假日,还是“三上”,都可一卷在手,率性而为,爽利。一生有小品可读可写,夫复何求?
那日,kim对我说,还是爱读竖排版的书,无论是躺是坐,读着方便。此话与我心有戚戚焉。竖排的书翻开,卷着对握,从书的天头地脚两端望过去,竟是一个浑然天成的心形;这样握着,转着圈儿读,绝不会感到丝毫的障碍,而那无意中握出的心的形状,恰是读书人对书的感受,一个字——爱。
许多的小品、笔记都是读过多次的,例如刚刚重读一过的这本《东坡志林》。数年前,曾为书房兄千方百计搜得一套中华书局的“历代史料笔记丛刊”,很想为自己也弄上一套,但那书是稀货,很多已经不重印了,无论如何也搜不全,一直挂在心上,窹寐思得。仰赖网络的力量,最近居然从卓越、当当搜得七十余种,除少数尚不得外,太半已入我柜中。欣喜之余,随手抽出读之再三的《东坡志林》,用数日午休时间,躺在沙发上重读一过,仍是握成了心的形状。且心中暗喜,以后每日的午休,都会有这些笔记、小品陪我度过了,光阴于是显得充盈起来。
清末时候梁鼎芬写给藏书家杨守敬的一份短简,曰:“羊头已烂,不携小真书手卷来,不得吃也。”躺在沙发上,沐在亚热带冬日正午的阳光里,突然忆起这短简,想,饭已吃饱,茶也喝好,高卧读小品,此中之乐,丝毫不亚于就着小真书手卷大啖炖烂的羊头肉,其乐也融融。这滋味,绵绵悠长,非身处其中,不得知也。正是:人生福,读书忙,最是小品滋味长。
谢谢指教,差点购买,中华书局的用纸和厕纸无异,令人心寒。
纸还行啊……中华书局真的是……
多谢, 差点买了中华书局刘文忠注的版本. "丙土母,而庚其子也"这个太说不过去了.
不知所云的插图1+
大体上还是不错的,苏轼的随札大多真知灼见,对法家的批评和反思,以及隐逸林泉的高士的推崇,都是不错的。只是编注者基于特殊的目的,也许是上缴了灵魂罢,所以,注释和评语读之要慎……
上缴了灵魂。。。言重了。。。
开始喜欢他是因为那阕《定风波》
有一种万峰揽尽的气度 一种波澜不惊的翩然
用现在的话说 叫气场
后来想老头活着的时候也没算过几天好日子
难得那份达观
他对生命有很强烈的好奇心
一辈子潇洒来去 欢祈痛苦都成了享受
“不免为胡妇生子”说的是北海牧羊的苏武。
回楼上的,苏轼的朋友就是用这个典故来打趣他,说他成天修身养性,还不是也娶了个老婆在家里。
我觉得那朋友似乎只是泛泛而论,并没有特指苏东坡。
回楼上的:可能是各人理解不同。原文如下
“昨日太守杨君采、通判张公规邀余出游安国寺,坐中论调气养生之事。余云:“皆不足道,难在去欲。”张云:“苏子卿齧雪啖毡,蹈背出血,无一语少屈,可谓了生死之际矣,然不免为胡妇生子。穷居海上,而况洞房绮疏之下乎?乃知此事不易消除。”众客皆大笑。余爱其语有理,故为记之。”
我的理解是苏轼说去欲是难的,张公规就说你看连苏武这样的人也没有办法,所以差不多就算了。然后“众客皆大笑”,这就有点类似于朋友之间开玩笑打趣的意思了(可能不仅仅针对苏轼,也指在座诸位,但这句话的由头是苏轼引起的,开他玩笑的可能性更大些),如果仅仅理解成就事论事,那这群朋友的交往就未免有些无趣了吧,更不值众客“大笑”。
不过清谈议论,说了些好玩的话引起众人大笑,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还是看各人的理解吧,我更愿意把一些场景想得有趣些。
苏子卿 可能是双关吧,,表面上是说苏武。
老头花是心里花 基本没啥生活作风问题
也就搂个把娼妓喝喝花酒 不是什么大事
这段还不少人引 仿佛没有花边新闻的才子就不是才子似的
東坡後頭還有一個王陽明 這才是中國文人的典範
网上也可以阅读,但不如手执一册舒服。
真是心.爱书的心
最近找到一本小书:《西北东南风》,写一些民国时候的事,也是笔记类的那种,挺有意思,推荐!
中华版的史料笔记中,大概也只有东坡志林比较经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