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想象心理学

萨特(Sartre,J-P.) 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88.5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作者:

萨特(Sartre,J-P.)  

译者:

褚朔维  

Tag标签:

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想象心理学 PDF格式下载



   按照发生的读法,这是我打算完整阅读萨特主要哲学著作的第一部,虽然从发表年份上,它比《自我的超越性》晚了两年。但选择这本书还是出于我自己的理论关切。想象,或图像,在现象学中本来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胡塞尔对想象意识到符号意识都有相关的论述,但主要与立意行为等意识行为关联在一起。促使我阅读这本书到时另一本小书,即列维纳斯的《从存在者到存在》。其中对图像的处理基本上超出了胡塞尔意识描述的范围,而进入了后来的超越论形而上学范畴,是对后期论“作品”的一种直接预期。虽然,图像问题在列维纳斯的作品中自成风格,却激发起我的好奇心:在其他人的现象学著作中时如何依从胡塞尔的进路进行揭示和描述呢?
   慢慢阅读这本书之后,便开始觉得自己找错了对象。相对于列维纳斯,年轻时期的萨特更像一个中规中矩的好学生。这本书完全是一部历史性的分析作品,更确切说,毋宁是一份作业。杜老师在其中标榜萨特提出了自己的想象理论,无疑有些与实不符。至多,那不过是对《观念》I中某些概念或理论的一种很粗糙的援引而已。即便是援引,也不过是很单薄的几页大篇幅的引用,连更加细致的分析诠释都付诸阙如。想来,我们在这个年龄应该是可以做得更好的,或者,相较之下已经做得很好了。
   回到这个译本,论文的主体部分也即论述关于想象的古典学说部分,很多地方显得含糊其词。我没有对照英译本,但阅读经验告诉,这应该是译本的问题:相较之下,萨特同时期的《自我的超越性》就清晰得多;虽然该书中译也有不少问题。有机会会对照相关书籍进行校阅。


  萨特1936年出版的《想象》,收入H。德拉洛瓦(H。Delacroix,1873-1937)主编的《新哲学百科》丛书(阿尔冈‘Alcan ’出版社)。这部萨特现象学早期代表作出自为高等学业文凭(Diplôme d’Etudes Supérieures)所写的论文 ,应该属于萨特青年时期即现象学研究初始阶段的成果。在这个时期,萨特强烈希望把现象学和他对人的存在的领会和感悟结合起来。在《想象》一书中,萨特主要对心理学、形而上学直至现象学的有关想象意识的研究进行分析 。萨特的想象理论为他的现象学存在论的重要依据——受胡塞尔现象学感召的意识论——打下了基础,和其他同期作品一样,预示和涉及了他的现象学巨著《存在与虚无》诸多论题。也因如此,要了解和研究萨特及其思想,不可绕过这本书。
  
  萨特的《想象》从哲学史上有关想象的“影像”(image)的各种理论的比较和分析出发,希望在克服各种偏见和定论的基础上打开一条通向想象意识的现象学的解放之路。首先,萨特指出,对于解释“影像”的各种错误观点进行批判的必要性。萨特认为,在历史上对“影像”的解释主要有两种倾向:形而上学的和心理学的。建立在二者之上的解释,有一个根本共同点,就是认为影像具有和超越物一样的存在类型:即惰性的外在性。萨特以为这样的解释是纯粹和先验的,从本质上讲就是把影像视为“物”。而萨特用一张白纸为例,明确指出“物”的“形象”(image)和想象中的“影像”(image)是不同的。六十多年来诸多关于影像的理论观点,在萨特看来,都首先来自“天真的存在论”,即先验的理论。十七、十八世纪的一些重要的形而上学家们实际上已经出色地论证过这种理论。萨特指出,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休谟等对影像的看法其实是相同的,只是在规定影像和思维的关系时才有分歧。对从错误存在论出发的影像解释的这种批评成为《想象》一书的主题:即走出传统形而上学,对传统观点的“矛盾”进行系统批判。《想象》的导言部分确立了这种批判的方向:它首先是历史的,然后针对传统观念系统矛盾。
  
   《想象》的第一章是对历史上“重要的形而上学体系”的批判。萨特回顾哲学史上有关想象的传统观点,指出这些观点共有的“影像-物”的偏见实际上意味着一种轮回。萨特首先谈论的是笛卡尔的影像观点:把影像和思维当作各不相同和不可还原的两种存在类型。笛卡尔针对经院传统把人设定为“半物质、半精神”本体的立场,提出要严格区分有机体和思维:思维着的主体性是由于与影像割裂才被确立:这就是我思,想象是心灵的一种思维方式。萨特认为,伟大的笛卡尔理论的欠缺,在于它只是描述了灵魂在“思”之时身体里发生的事情,只是指出在诸多作为影像的身体实在及其创造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毗连关系,因而笛卡尔的理论不能区分知觉和回忆、知觉和幻想(错觉);或者如经验论者休谟,他提出了联想的概念,却只描述了联想的事实。他虽然否定影像和思维的互相还原,却表现出第二种轮回:思维向影像的还原,这种还原实际上是把主体性融化到惰性的外在性之中,是休谟机械主义心理学倾向的表现。或者,如斯宾诺莎,他的影像具有双重形态,即双面论的心身一元论。和观念完全不同,影像是作为有限模式的人的思维,也是作为观念总体的有限世界的片断。和笛卡尔一样,斯宾诺莎的影像和思维是分离的,他的机械关系世界是想象的世界,并不和理智世界割裂。他比笛卡尔更加明确地肯定,影像问题不可能在影像的层次上解决,只有通过知性才能解决。所以,虽然他强调理性直观知识的重要性,揭示理性在主动情感和意志行动中的重要作用,他的影像理论仍然和认识理论相互割裂。在萨特看来,与唯物主义机械论相对的莱布尼茨,把影像还原为思维,即许诺惰性外在性向思维着的主体性的还原。这是因为,他努力要在影像和思维着两种认识模式之间建立连续性,影像被知性渗透。他认为想象世界是一种纯粹的机械,无法在其中区分影像和知觉。唯有理性分析的真理才是清楚分明的。所以,影像世界和理性世界之间泾渭分明。莱布尼茨提倡的是第一种轮回,即把影像还原为思维。他希望消除笛卡尔影像和思维的对立,以此清楚描述影像和对象的关系,揭示作为意识的直接材料的原始存在,但萨特认为他没有成功。
  
   萨特由此指出在形而上学传统中对于影像问题有三种解决方法,也可说代表着传统哲学有关想象的三种倾向:笛卡尔为代表的纯粹思维的世界(和纯粹影像世界完全隔离);以休谟为代表的纯粹影像世界;以莱布尼茨为代表的事实-影像世界。不过这三种倾向中,影像都是作为同一结构的“物”,但三者在影像与思维的关系上,由于对人与世界、普遍与个别、对象和表象、灵魂与身体诸问题所持观点相异而各有不同。这三种出路,在假设“影像是物”的情况下,应该都是可能的,但所存在的缺陷也同样严重。
  
   《想象》的第二部分,是从十九世纪下半叶以来的西方心理学发展出发,对影像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萨特的探讨和批判是在这个时期欧洲(特别是德、法)心理学的长足进步的背景下进行的。十九世纪西方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使得心理学有重大的进步,心理学得以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科学和哲学的联姻产生了新的心理学,以实验法代替思辨法来研究心理现象。这就是受萨特关注的德、法实验心理学和机能心理学。欧洲这个时期的一些重要变异心理学家们(加尼耶,巴亚热,桑德拉等)开始对笛卡尔、休谟、莱布尼茨所共有的“影像和感觉的本质同一”的论点提出了质疑。他们都认为,不在场的、或者说想象的对象——也就是影像——和被在场的对象创造的真实感觉之间存在着差异,不仅仅是在程度上,而且是在本质上。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分析的立场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但萨特指出,随之产生了科学解释的简单化倾向,这就使得一些哲学家又回到十八世纪的批判立场,反对综合精神,认为心理学家们要建立科学心理学的努力就有把心理的复杂性带回到机械论的危险。这在萨特看来又是一种偏见,这里主要针对的是泰纳和柏格森的想象理论。萨特认为柏格森和泰纳在想象问题上都是从思辨观点出发的。泰纳对影像的解释是实证的,精神生活(观念,判断,推理)被设想为可以还原为“影像的珊瑚骨”,而影像反过来还原为生理性质的再生感觉,这在萨特看来是一种致命的偏见。萨特认为,柏格森尽管有许多有价值的看法,比如对联想主义的批评,但却没有停止陷入影像-物的偏见。他与泰纳不同,把知觉设想为影像:睁开眼睛,感知影像;闭着眼睛则想象影像。知觉影像只来自外部。闭着眼睛形成的影像则是与作为物的思维-影像相关,寓居在意识之中。因此柏格森和泰纳仍然把影像视作物。综合心理学倾向对联想主义的原则不无合理之处,但采取的形式——唯精神主义(拉舍利埃,布罗沙尔,柏格森,布兰茨维格等)和唯物主义或心理机械论(雅奈,里波,瓦隆等)却是错误的。萨特希望能够避开传统形而上学的难题,去探讨物质如何能够获得形式,感觉的被动性如何被精神的自发性发动。找到一条新的道路,达到超越的目的。
  
   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延续和发挥。传统观念的矛盾使得传统哲学家和心理学们对影像-物的偏见不可能解决“知觉和影像”与“思维与影像”这两个根本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难以解决的,因为这个问题提得有问题。对于任何被错误设定为精神表象的东西,应该解释的是那些与之不同的东西。比如真实的表象,想象的表象。第二个问题被认为是思维和被修整过的影像之间的对抗,按联想主义的看法,思维就消失在它所不是的东西之中(感觉内容的机械联想);如果按照笛卡尔的道路,面对身体的影像-物,纯粹思维的权利保留下来,但却不可能分析任意一种想象的思维。在对这两个问题的深入、具体地分析之后,萨特指出,影像是确实的心理实在,不可能以任何方式重新回到一种可感内容,也不可能在可感内容的基础上被构建:应该回到经验并且在其完全具体之中描述影像,建立一种始终保持为经验心理学的心理学,即能够让我们直接与规律接触的经验类型。萨特认为胡塞尔就是使这种努力成为可能的伟大哲学家。
  
   既然形而上学观念和心理学解释都走入死胡同,萨特求助于对他来说是带来多少年来都缺失的现实主义气氛的胡塞尔现象学。他主要参照的是胡塞尔的《观念,I》。他认为胡塞尔凭借本相描述的富于创见的革命方法,第一次触及了想象意识的构建问题。首先,意向性的发现包含着与简单地被看成为物的影像完全不同的影像:当然,确定想象拥有相类似的影像内容,确实很不幸,但关键在于被知觉:即明确针对和拥有想象对象的直观。现象学是一种描述,针对的是建立在结构的本质直观基础上的先验意识结构。其次,胡塞尔区分了“想象”(Phantasie)和“影像意识”(Bildbewusstsein),并对二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比较。第三,胡塞尔区分了位置性意识和中性意识,最终给出了从根本上区分知觉和想象的途径。
  
  但是,萨特最后还是不能完全满意胡塞尔。胡塞尔的探索和描述远没有消除所有的疑难。因为,人们会怀疑:任何想象——至少是任何心灵影像——必然包含形象物质,或者因此成为被充实的意识,这种怀疑也延伸到回忆问题上。在《想象》的最后,萨特感到,作为直观的意识观念,胡塞尔的现象和知觉关系的描述至少还存在着两个困难:首先是关于直观,胡塞尔希望在意识活动中思考差异,当然很有道理,但萨特认为胡塞尔没有充分地把主动综合和被动综合进行区分。其次,关于材料:萨特认为胡塞尔没有从根本上区分知觉材料(惰性的外在性)和影像的材料(内在的自发性)。萨特认为,尽管还没有完全脱离传统形而上学和心理学的局限,但却打开了通向想象意识现象学的道路,现代任何影像研究都不能忽视他给我们留下的丰富多彩的发现。
  
  完成这部萨特早期作品的翻译,是了却一个心愿。在多年萨特研究和教学中,特别是近些年来对二十世纪法国哲学思想历史的回顾,使我对萨特及其思想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萨特对历史的贡献首先在哲学方面,他对欧洲现象学运动立下不可磨灭的功绩。他对哲学史和近当代哲学、心理学等的理解和研究,在研究中显示的深厚理论知识根底和超常的分析能力,在这本年轻时代的作品中已有充分体现,这非常有力地说明,萨特的哲学绝不是有些人轻易指责为的“无根基的轻薄写作”,《想象》就是证明。
  
  
   北京大学哲学系
   法国哲学研究中心 杜小真
   2007年9月于北京昆玉河畔
  


想象理论是现象学中比较难的部分。萨特那时候应该还没看过胡大师的手稿,仅依据上课笔记自己揣摩,应当多宽容呀:p


这个我承认,也是理解;只是——杜老师那几句话,让我有些牢骚而已。


嘿。我觉得法国人不适合做比较严肃的学问,他们做什么都不严肃。现象学、分析哲学都是。不过他们做古典学倒是很有一套。很奇怪的民族。


其实,这个比较难界定啦。严肃:你是指态度,还是指写作风格?如果是后者,确实,法国思想家的写作都有些过于文学化,甚至有时都以文害意。但是,就他们所讨论的事情而言,他们在哲学上又是非常认真的。


嗯,我是觉得法国哲学家都特别不严谨之处在于,他们非常喜欢自己“制造概念”。这点让我很困扰。那些概念通常又不像分析哲学或德国哲学一样处在一个基础论或者融贯论的体系中,而是零碎的浮现在话语中,伴随各种转义和隐喻,这就难免让人觉得“不严肃”了,仿佛他们在写小说。


这也是事实。但我觉得可以从另一面来看,语言的丰富不单在于她可以为我们描述世界带来丰富的语汇,更在于她在揭示一个晦暗莫名的事情是可以生成、再造、变异,进而在语义的关联中去捕捉到那种真实。这可能是法语本身的特点,德语也一样啊。相对之下,英语就单调多了。相对于“世界”本身的丰富性,我一直认为,语言还太多贫乏了,正是这种再造,可以提供一种更为切近世界的道路;而且也为语言本身带来了多样性和发展,我觉得这挺好


但修辞和哲学还是不同,如果把个别词汇的转义和糜集就可以看作一种成熟而且严谨的逻辑演进的话,那恐怕将对哲学本身造成巨大的困难。德语固然会出现这种状况,但那些词汇还是会安然归位在一个语境谱系中。
当然,我所指出的法国的情况不仅出现在法国,在东欧、俄罗斯、南欧、日本等地都有这种现象。


刚刚打了一大段,既然断网了,呵呵。这里附上最后一句:你是不是对德里达特别地怨恨啊?哈哈


说实话,我就一直没敢看德里达。所以倒无所谓恨不恨了。哈哈:P


”我是觉得法国哲学家都特别不严谨之处在于,他们非常喜欢自己“制造概念”。“强烈认同。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