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乡村传

海男 昆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1  

出版社:

昆仑出版社  

作者:

海男  

页数:

287  

字数:

22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海男的传记体作品,是一种精神传记,是心灵的探寻和灵魂的拷问。继《男人传》、《爱情传》、《女人传》、《身体传》之后,海男又推出了《乡村传》。乡村几乎是所有人的精神母亲,在它上面所潜藏的情感意义和审美价值远远大于其地理意义。在中国,大多数城市还带着乡村的味道,因为绝大多数城市人都与乡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海男虽然从小就生活在村庄的旁边,但是却算不上真正的“在场者”。作为农技师的女儿,幼时的海男可以无忧无虑地跟在农人和水牛的影子后面,小镇生活给予海男的是一种精神体验,一种情感回忆。 乡村在海男的成长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清苦的乡村生活更能调动人们的想象力,更容易使人陷入沉思和冥想状态。凡是在乡村度过童年的人,都会有在田野里看着远处的乌云浮想联翩的经历。乡村生活把人的物质要求压得很低,这在无形中强化了人们的形而上冲动。乡村所赋予人们的那种心灵经验,其实是一种超越身体和欲望的精神之旅。人们出于生存等原因纷纷离开乡村,但是,却极少有人敢宣布与它彻底割断。背叛了乡村也就取消了自己的精神根基。海男为了撰写《乡村传》重新用心灵进入乡村,去寻找那些久违的事物。缓慢发生变化的村庄并未给作家恢复记忆带来很大难度。虽然云南那一带的乡村与黄河边的中国有着地域上的差异,但是,看看满脸布满皱纹的老太太,看看挂着农具的土屋,你就会不难明白乡村的灵魂是一样的。 乡村在风雨的削刻之下,日渐憔悴。时代在不停地变换花样,各种潮流和时尚让人兴奋和疲惫。而乡村却似乎无动于衷。以不变应万变是乡村特有的智慧。即使在海男这样一个具有现代气质的作家面前,乡村的面孔依然如旧。为了打破尴尬,海男只好跟随着滚动的土豆进入乡村的梦境。乡村在海男眼里是一个深不可测的符号王国,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每一块石头,每一把泥土似乎都蕴含着古老的寓言,散发着一种隐秘的气息。在乡民眼里无比熟悉的事物,对于闯入者来说,都是一种美妙的启迪。可见,乡村的现实外面,罩着一层坚硬的外壳,来访者的诗情与乡村无关。旅者与居者操作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话语系统。资源贫乏的乡村从来都不缺少的阳光和传说。一头牛,一架纺织机,一条绣花背带,似乎都成了乡村的代言人,他们在农人的手里不过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工具而已,而在作家海男面前,则分明成了一个深情的倾诉者。 《乡村传》一书的副标题是《一个国家的乡村史》。乡村是国家的母体,埋藏着无数的文化谜语。“面对整个乡村的一张脸,使我们看见了皱纹”。海男企图用想象的方式来完成对乡村文化的解读,她所选取的意象如玉米、土豆、铁匠铺、哑巴、媒婆、泼妇等,代表了乡间的各种声音和情绪,透过它们,海男发现了乡村的灵魂。海男不是以一个观光者的身份来打量眼前的一切的,她的眸子里面闪动着精神的光辉。所以,我们不难明白海男何以写出这样的比喻:“麦子是一个农人的无形延伸的肋骨”。海男怀着寻访祖先的心情闯入乡村世界,她竭力按照乡村的法则去行走和感悟。面对朴素的生活现场,面对清苦的生活处境,有谁还能够无聊而肤浅地抒情呢?乡村哲学是深邃的,是一代代农人智慧和经验的积淀。农人的精神世界被人们所遗忘了,殊不知,农人在漫长岁月所累计的经历和情感蕴含着不可低估的生命能量。海男意识到了这一点,她发现一个乡村瞎子用尽她全部的想象力去梦见那座乡村山坡上的桃林,她听见田野向一个乡村孤儿发出呼唤。这些都构成了乡村灵魂世界中最生动的一部分。海男像是一个巫婆,数点着乡村的物什,迷醉在自己所编造的种种神秘故事之中。

书籍目录

我的乡村笔记 ——编者与海男谈《乡村传》(代序)第一章 肖像记:即乡村的形象,它使乡村具有扑面而来的印象。在世界中露面的肖像就是乡村的主人。 跟随滚动起来的土豆进入乡村 乡村的符号 出现了一个农人 一群孩子的形象 倚依在门口的老人 牵着牛的男人 黄昏中的妇女们 诗意的嬉闹之声 皱纹 土拨鼠的影子第二章 粮食记:即那些让乡村的原野里呈现出土豆、玉米、麦芒等形象的美好事物,它是一座乡村最基本的灵魂。 神秘的土豆 在土豆生长期失踪的农人 滚动在路上的土豆 一座村庄旁边的玉米地 当玉米变黄的时候 截着玉米的拖拉机 米脱颖而出 大米为什么那么香 当麦芒淹没了农人的身影 生活在地球仪上的农人第三章 牲畜记:即与农民共同生活在乡村的活着的另一生灵。它们具有伟大的灵魂,与农民厮守在乡村并创造世界,这一职责使牲畜的世界展现出了灵感与思想。 为乡村服务的马 耕耘图中的牛 夜晚出场的猫 圈在围栏之中的猪 兔子的自由 公鸡的鸣叫 南方的水牛 鸭子在水面上穿越 山羊的牧场 看家狗第四章 驾驭记:即房屋地驾驭着时间(从日出到日落)的那些乡村的使者,他们栖居在乡村,驾驭着乡村的现实。 穿土布的农人驾驭着一架纺织机 支配自己出发的驾驭者 抚摸农具的手驾驭着什么 肉体在速度之中的农具驾驭着时间 大地的主人拖拉机的驾驭者 手的驾驭者是牛的好朋友 年轻媳妇驾驭着他的乡村丈夫 老父亲想驾驭着他儿子的意志第五章 身体记:即生活在乡村的身体与众不同的置身在乡村之中,置身在风、草、水、沟……的影子之中的故事。第六章 魔法记:将难以言喻的美和诗意展现在世界的面前,用以证明一座乡村是人类不可分割的部分。第七章 风沙记:支配一座乡村在时光中前行的,像神祗一样伟大的风雨,永远给乡村带来了秘密的力量。第八章 人物记:这些普通的、平凡的乡村人物,他们一生一世生活在乡村,他们具有心灵,身体和不同的世界观和梦想。后记(代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乡村传 PDF格式下载



  当我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实在是找不到什么合适的东西来形容和描述自己的感觉。感觉只是:
  
  土豆很多~,其实,在我的家乡主食是大米,所以这个不能引起我的共鸣。
  
  图片下面的文字很舒服,也很有诗意,细细品味还是挺有味道的。
  
  更加让我兴奋的是文中居然偶尔隐藏几个幽默,让我很是惊讶和好奇。说实话,我之前几乎从来不了解若男,也没有看过她的作品。只言片语,不足挂齿。别过~


看到此文,我突然想起,前天去新华书店,一不小心看到一排书架,整整齐齐摆放的都是新课标读物,顿时感觉,在中国的教育制度下,其实所有的文学名著已经贬值,早已脱掉它艺术的外衣精简沦为只有故事叙述的新课标读物。这算不算悲哀呢?对文学内容的简化简直就是出版社极其不负责任的商业行为,看不懂,然后就拿去简化,那还不如不看。是小学生就好好的坎格林童话,读少年先锋报,想看深奥的书得有匹配的头脑,不然读了也白搭,我相信,看过就忘的人不止我一个,与其长大了重温好书,不如从小时候就摒弃应试教育,让自己的孩子去学三毛,立志当个拾破烂的都比现在垃圾成堆的风气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