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紫禁城宫殿建筑装饰:内檐装修图典:中、英、日

故宫博物院 紫禁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01-01  

出版社:

紫禁城出版社  

作者:

故宫博物院  

Tag标签:

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紫禁城宫殿建筑装饰:内檐装修图典:中、英、日 PDF格式下载



  豆友发来个消息说有元青花。徒步10公里往返,今天提前完成徒步。看了3展览,1本书,吃了顿饭,拍了N张照片,发现一个公园。
  把《故宫建筑内檐装修》全翻了一遍哇哈哈哈,省了几百块。***美术馆书店的沙发不错,要是外面再下大雪封了北京城,要是再弄个炭火炉,要是再有两三好友,要是热壶酒,若是有茶,若是哪怕白开水,,,,要是,,,要是,,就好了。
  
  <图片2>林徽因说异族渔猎文明仰慕农耕以至于建筑并无建树。友人说清朝装饰风格繁复以至于俗。
  我曾经以为明代的东西才符合个人喜好,简约质朴不失华贵之美。我曾经以为故宫不过已是空城。自从见到一只“紫檀嵌竹丝梅花式凳”。自从看清楚了“紫光阁功臣象阿玉锡”画的如何精绝。正应了见识短的人就是喜欢胡说。胡说不妨,知错改之。原来真的好东西都在故宫里藏着。
  中国人从来都玩的外隐内丰、变化无穷。以至于到了今天神权、王权都一一瓦解之后,知识权还垄断在很多以国有为名头的学术霸权之下。以国产为私利,不止一人,一个集团一个阶层之私利,以学术的名义。至于今人并不了解离自己最近的这个朝代,也是跟这种农耕文明残余的那部分桎梏控制着这个阶层的人大脑有关系。占了地的都是心安理得的,这就是千年中国文化的桎梏。所以,漫说今日所谓知识分子动不动针砭时事,一己发泄的多,真正治天下的有意义有实施性的少。
  
  <图片5>书的好就不用说了,每一幅照片都可以码了几千字。相信虽不能全窥故宫内貌,但是基本上可以科普了。紫禁城就是牛。
  渔猎文明于建筑无建树:至少从建筑上来说,满洲人对文化认识是在吸收的基础上,以加入当时时代发展的审美的,让建筑成为一棵树,一个有机的演变,一种符合自然规则的生长,而不象今天激情万丈的中国人以为自己凭空就可以创造出一种所谓的建筑文化,来夺得世界建筑的话语权和标准制定权的。至少这一点,今天人不如古人。有时候现实还是需要以结果论英雄的强权逻辑。
  装饰风格繁复:符合造型艺术必须从具象到抽象、由实用向装饰方向发展。到最高阶段的符号化。可惜中国建筑到了清代已经可以向抽象符号化发展但是却被外力强迫接受工业文明美学。以至于今天到处不伦不类的摩天建筑垃圾。
  至于清代的东西与明代的东西比较,这两个朝代很多东西并不是可以模糊界限的,甚至差别很大。
  
  <图片1>略略翻过,印象最深数处:
  1、藏传佛教佛堂整面、整面的墙上以木构大面积装饰镶玉,一种不动声色温润的强烈渲染,无法言达。开玩笑的说扣一块玉下来都价值连城,更何况整墙都是以玉做装饰.真是看似平淡的极近人所能的将宗教与现实构造高度融合为一体,以体现人类对自身认识的一种表达.
  2、周劭的《清诗的春夏》中提到清朝诗歌是唐之后的一次高潮,虽然以往就知道皇家建筑中清诗的庞大。但是看看此书中浩繁的以诗歌作为装饰的手法,更容易体会什么叫做艺术造型衍变之中存在着一种现象——以抽象符号(文字)的异化、繁复(书法)之后再进行抽象化(建筑装饰)。
  估计可能没人会在意故宫里面所有的涉及笔墨书法的清代诗歌的汇总工作。这将是对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更多误解的来源。认识来自理解,理解来自了解,了解来自有基础性的整理资料。不知道故宫内所有诗歌的整理有没有相关的书可看。这是一个绝对不应该忽视的领域。
  但是问题也在于这种工作高手没人做,低手绝对做不来,但是把所有诗歌统计下来是可以的吧?这恐怕是一个相当浩繁复杂而又需要极其耐心的工作.中国千古文明均以诗词精神为万古血脉,但是今天的专家门或许更多忙头于器物研究,而失了本源.
  3、除了镶玉,还有更多不能尽言的处理手法。如整面墙木构间镶嵌的精美的景泰蓝.还有不同手法的冰纹......冰纹是一种看似简单,但是也最考验人的才华的木构装饰.
  4、一座镜子,大镜子,古代落地镜。紫檀,花纹繁复,外饰华美沉静,但是它却是一扇门。但凡今天人能想到的玩到的表现手法和设计思维,故宫里全部都有。这座镜门除了设计精巧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如何解决力学问题,这个十分想知道。但如果见不到实物,只能想想罢了。
  5、有些室内设计的如同园林。皇家园林之魅,看来还远远不是大众能接触到的。
  6、室内堆叠假山,陋处小窗以观园外景,取大中以小现大之美。
  
  <图片4>越看越觉得很多东西深如海。略记一二皮毛,希望下次还能遇见这书多看几遍。
  中国文化从来都是隐性文化,华美绸缎外面一定要照层纱;内心浩瀚的人脸上从来都是木头一般。如此说来换个角度也许有必要读点史书地干活,看看古人到底都怎么记录前人。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今天中国人对清朝的认识,还不如清朝人对明朝人的认识。
  今人每笑前人,岂不知,今人复有后人,后人复笑今日事?
  
  <图片3>不满意的是必然还存在10倍书中内容以上的庞大细节深锁宫中。以供某些阶层以学术之名行垄断之用。垄断出成果也好,但是大量的室内装饰构造霉烂和残破于无人研究的窘迫,书中图片中已经显示无疑。如果想把今日故宫急需修缮的部分弄好也许需要一笔庞大的人民币。
  毕竟所谓研究任何所谓的清高的基础还在于确定性思维的有用无用,哪些价值更好,以这种建立在私有制文化心态之上的。所以故宫之内的大量浩繁的清诗装饰性文字如果不整理,如果今天故宫里大量残损的室内陈设不能得到及时维护,那么损失不可预知,尤其是其中一张图片上竟然有一个发黄发霉枕头?扔那几百年了。?不懂老理的人不知道。房子要用才好,不用衰颓的就特快。
  神权瓦解于文艺复兴,皇权瓦解于资产阶级革命,但凡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出现过的各种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一小部分人占有和垄断的资源以获得名、利的一时之现实,一切垄断都将在时代的前进中被瓦解掉。学术垄断权,将瓦解在工业文明的数字时代,一定会如人类历史上的神权皇权一样,灰飞烟灭。
  希望这一天会早些到来,但是,放心,没个100年200年,这事估么也还不足以成熟,但是网络和全球化已经提供了这种趋势和可能。任何事不怕看不到未来,怕就怕趋势产生不可逆转。这就要供那些依然依靠建立在私有制基础的占有之上的垄断中的人们喝两壶了。
  
  [乱翻书]<a href="http://book.douban.com/review/4549166/">《故宫建筑内檐装修》一入宫城深似海</a>
  [乱翻书]<a href="http://www.douban.com/note/102247248/">《辽东移民中的旗人社会》被历史隐匿的人群从来不曾消失……</a>


无图??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