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马衡日记

马衡 紫禁城
出版时间:

2006-3  

出版社:

紫禁城  

作者:

马衡  

页数:

28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马衡是著名的考古学家,曾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十九年。本书收入他从一九四八年至一九五一年的日记,对于四九年前后的北平和平解放、故宫部分南迁国宝运台、新中国成立、赴香港购买“二希”以及故宫各方面的工作都有真实细微的记述。日记对其与周恩来、傅作义、傅斯年、杭立武、张元济、陈叔通、郭沫若、郑振铎、徐悲鸿、沈兼士、郑天挺、王冶秋等人的交往都有记录,通过日记可以看出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这一特定历史时刻这些人的精神状态。 马衡诗钞写于抗日战争期间,它是反映故宫文物艰苦历程的悲壮史诗。 日记和诗钞都是在写作半个多世纪后首镒公开发表。

作者简介

我国著名考古学家,曾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十九年。

书籍目录

日记  关于马衡先生的日记 释录文字处理凡例   1948年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诗钞及其它 关于马衡诗钞  诗钞目录  诗钞  抗战期间故宫文物之保管 附录 日记所见马衡亲属关系  1948-1951年故宫博物院组织机构简表  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名录  参考文献  注释索引  故宫博物院宫殿平面图

章节摘录

书摘马衡(1881~1955)字叔平,别署无咎,号凡将斋主人,浙江省鄞县人。--清光绪七年五月二十四日(6月20日)生。少时随父在沪就读私塾。肄业于南洋公学。在家自学经史、金石、篆刻等,至中年书法、治印皆有盛名。1929年立于清华园的王国维纪念碑,即由陈寅恪、马衡、林治钧、梁思成四位先生分别撰文、篆额、书丹和拟式。 1917年任北京大学附设国史编纂处征集员。1918年任北京大学文学院国文系金石学讲师。1922年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成立,1923年任考古学研究室主任兼导师,并在历史系讲授中国金石学。后又任清华国学研究院讲师。 1924年11月,清室善后委员会成立,马衡参与点查故宫文物。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任古物馆副馆长。1928年10月,为故宫博物院理事会推为理事。1933年担任院长,直至1952年离职专任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 抗日战争爆发之际,马衡先生负责将故宫珍藏的重要古物辗转运往西南地区,为保护历史文物作出了可贵贡献。 马衡毕生致力于金石学的研究,在方法上继承了清代乾嘉学派训诂考据的传统,又注意进行出土文物的现场考察。1923年9月,奉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委托,至河南新郑调查铜器出土地,又往孟津作调查。1924年赴洛阳朱圪档村调查汉魏石经出土地之太学遗址。曾于1930年主持燕下都遗址的考古发掘。在中国考古学由金石考证到田野发掘的过渡中有推进之功,因而被誉为“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前驱”。 他在学术上的主要成就还表现在:扩大了金石学的研究范围,并对宋代以来的金石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从文字的演变和有关铭刻的对比,论定石鼓文是东周时秦国的刻石;根据新莽嘉量等的实际测量,推定汉唐问的尺度比率和长度;对汉魏石经资料作了收集、整理和全面研究。他的著作有《汉石经集存》(科学图书出版社1957年)、《凡将斋金石丛稿》(傅振伦编,中华书局1977年)《凡将斋印存》(紫禁城出版社1987年)等。 马衡1955年3月26日病逝于北京,享年七十五岁。 同年,他的子女遵嘱将其所藏碑帖拓本12400余件,图书1600余部,以及铜器、书画、工艺品等文物全部捐献故宫。 马衡的父亲马海曙(1826—1895),曾在丹徒、元和、长洲、吴县、金坛、宝山做官,擢升直隶州三品知府,有子女九人。 长子马裕藩(1858—1929)曾任甘肃镇县知县。马裕藻(字幼渔,1878一1945)、马衡、马鉴(字季明,1883—1959)、马准(字绳甫)、马廉(字隅卿,1893--1935)都曾在北京大学和其它学校任教,时有“五马”之誉。 马衡妻叶薇卿,宁波人,其父叶澄衷是著名富商。 P8-10


编辑推荐

  1933年,马衡接替因“盗宝”蒙冤的易培基出任故宫博物院第二任院长,一直干了19年。马衡当院长,干了两件大事。一是抗战前夕的国宝南迁,二是作为蒋介石的宁波老乡,解放前夕反对国宝迁台,回绝了蒋的邀请,坚持留在大陆。对前一件事,本书所附的《诗钞》与《抗战期间故宫文物之保管》广播稿有着深刻的阐释。《日记》主要记载的是后一件事。《日记》起自1948年12月13日,截止于1951年12月31日。在这段时间里,古老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记从解放军包围北平、北平和平解放写起,将人民政府接收故宫、共和国成立、镇反运动、抗美援朝等特定历史时期故宫博物院的情况和故宫国宝的保护情形细致记述。其中不乏解放军围城时传心殿和东南角楼为流弹击中,房屋奇缺的新旧各类机关竟相到故宫强“借”房屋,苏联“专家”的蛮横指导,南下香港购买二希(《中秋帖》和《伯远帖》)等鲜为人知的细节。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马衡日记 PDF格式下载



马衡是我国著名考古学家,曾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十九年。本书收入他从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一年的日记,对于四九年前后的北平和平解放、故宫部分南迁国宝运台、新中国成立、赴香港购买“二希”以及故宫各方面的工作都有真实细微的记述。和马衡先生往来的都是些重要学者,如郑振铎、赵万里、王重民等,日记里多有记载,有关掌故。对研究当代学术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马衡先生道德文章毋庸论议,日记的史料价值也毋庸论议,好书,谢谢整理者和出版者。惟白璧有微瑕,对照附有照片的第一页日记,“除其全家,吾外有陈……”,读不通,应为“除其全家五口外,有陈……”,“刘振渝”后应该有一逗号。另外,“谓全家已近城”,似应为“进城”。傅作义原文应是“傅作毅”,应照录,加以说明。求全责备,见笑了。


从其记述可得知当时的一些不为人知的历史境况,文字很好,记述详实,可以想见其当时之景况。


性价比不错,推荐。


此公言语甚简,惜价贵


雨泻如注。幸好定的明日出门。《马衡日记》看完了,提到吴瀛有一次,见1949年10月24日:“闻吴瀛以‘易案’经十余年沉冤莫白,特上书华北人民政府,请予昭雪。董老搁置未复,又上书毛主席,发交董老调查。晨诣冶秋始知吴瀛之请昭雪‘易案’,完全对余攻击。谓张继、崔振华之控诉易培基,为余所策动,殊可骇异。因请冶秋转达董老,请拨冗延见,以便面谈,并希望以原书见示,俾可逐条答复。”可惜没有下文了。马衡的文字很好,动荡的大时代,寥寥几笔,却是余音不绝。1948年12月15日,“八时炮声又起,闻西直门已不能出入。…是夜月明如昼,万籁无声。”12月24日,隆隆炮声之下,他还在较《急就篇》。日记里彰丕人物,直言不讳,读来十分过瘾。如“买名扇集四册赠葛豫夫。此君为铁道学院教员,到处钻营,无微不至。”又如“此事(文物运台)森玉无能为力,余何尝不知。但十年来依附孟真、骝先,而放弃故宫任务,视其地位实有不容宽恕者耳。”再如,“榆生来电话请辞职。此人真所谓临财苟得、临难苟免者矣。”还有些事他只是如实记下,却是难得的史料了。1950年8月16日“赴苏艺术品徐悲鸿之作多不满人意,故多未入选,徐愤甚,乃致函政务院。今晨文化部书来,谓将重陈以备复选,诚多事也。”第二天接着记,“盖现代画为悲鸿所征集,此次大批落选。并其本人之最得意作品亦与焉,因致书周总理,请求重付审查,以平诸艺术家之愤。下午周总理来,丁西林、洪浅哉皆先来相候。审查结果于落选中选出数件,悲鸿占二件,皆国画。周谓国画较可藏拙,似亦有理。”此老也喜赏花,所记甚多。1950年4月4日,“刘盼遂、陈伯来约星期日往张文襄彤祠观海棠,闻图书馆杏花盛开,因往观焉。”5月3日,“西谛约力子来看牡丹,期而未至。”8月11日,“英华殿菩提树结实累累,亦异卉也。”1951年4月27日,“丁香经雨后分外香浓。”


最近故宫总是出事,看了这书,真是感慨那个年代,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严谨和谦和,岂是现在这么浮躁的故宫


书都不错,送货也很快


关于故宫的一切我都喜欢


  
  
  
  
  
   與許多同事一樣,對於馬衡先生的名字還是從進故宮博物院工作才知曉的。
  
   在2005年本院舉辦的《馬衡先生捐獻文物展》上,見到先生生前以及家屬尊其遺願捐獻的碑帖、青銅器、印章、甲骨、書籍等部分文物精品。後來,又翻閱《馬衡 捐獻卷》畫冊,從先生捐獻的一件件數十年收藏、研究的文物,從先生將個人藏品無私地捐獻給自己供職二十七年的故宮博物院的無私行為中,進一步體會了蘊含在先生生命中的對故宮博物院的摯愛之情。
  
   由於同事華甯女士參與了先生日記的釋文、標點等工作,我有幸在她那裡看到了日記的影本。雖非手澤原件,但當一行行清雅雋永的字跡映入眼簾,一種莫名的親切像陽光似的給我帶來了暖暖的感覺。及至《馬衡日記:一九四九年前後的故宮》(以下簡稱《日記》)出版,我細細讀過一遍,看到浮現在字裡行間的先生對事無巨細的工作的滿腔熱忱,看到不加修飾的記述中傳遞出他為故宮事業、為典藏文物殫盡心力且不辭辛勞的種種情形,一種崇敬感與欽佩感交織的情緒油然而生。
  
  《日記》一書收錄先生日記起于1948年12月13日止於1951年12月31日,時間正是中國命運發生轉折的特殊時期,更是故宮博物院的發展歷程中一個重要階段。儘管時間只有短短三年時間,然而故宮博物院工作在不斷調整中逐步顯示出的良好成績,哪一些沒有先生傾盡心力的投入呢?
  
  日記,除去那種為出版而寫作的之外,往往是瞭解、體會作者思想、情感、工作等方方面面的重要途徑。尤其是其中的細節描述,豐富了後人對某些事件更為全面的認識,就史料價值而言愈顯彌足珍貴。先生的日記記述了諸多與故宮博物院文物、建築、行政等工作的細節,其重要性自不待言。
  
  作為院長,先生始終有條不紊地繼續博物館的正常工作,如厘定文物名稱、安排文物徵集、規劃對外展覽等等,恪盡職守,且飽含深情。傳拓虢季子白盤的工作,最能說明先生對文物投入的熱情。虢季子白盤(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與散氏盤、毛公鼎(兩者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並稱西周青銅重器。盤形制奇特,似浴盆,為圓角長方形,四曲尺形足,口大底小,略呈放射形,。四壁各有兩隻銜環獸首耳,口沿飾一圈竊曲紋,下為波帶紋。盤內底部有銘文111字,講述虢國的子白奉命出戰,榮立戰功,周王為其設宴慶功,並賜弓馬之物,虢季子白因而作盤以為紀念。銘文語言洗練,字體端莊,是金文中的書家法本。1950年初,劉肅曾將虢季子白盤捐贈給國家,2月28日在京獲觀尚未拓墨的虢季子白盤之後,先生于4月27日“與陳萬里、馬子雲商量拓全形,付之石印”,6月6日“與馬子雲研究虢季子白盤拓法”,9月1日“到古物館看虢盤拓本已成五之一,濃淡處尚有改進之處”,9月19日“馬子雲拓虢季子白盤全形,歷時兩月餘,今始告成,遠望如照相珂羅版,開銅器拓本之新紀元,可謂試驗成功”。既能見到先生事關文物、悉以躬親的辦事原則,又能感受他對這一全形拓的成功而溢於言表的由衷喜悅之情。
  
  博物館購藏文物有許多鮮為人知的幕後訊息,若非當事人敘述,則其中秘辛常人不會知曉。今存浙江省博物館的元代黃公望《剩山圖》是《富春山居圖》的前段,抗日戰爭時期為畫家吳湖帆所得,極為珍愛,由自稱其居為“大癡富春山圖一角人家”可見一斑。據1949年7月7日所記,“餘前年在滬,與森玉往說之,勸其讓與故宮,俾與所藏此卷複合”。雖然此舉未能實現,但于此可知,《剩山圖》還曾與原藏故宮博物院的《富春山居圖》有擦肩而過的緣分,這為二圖的流傳增添了一段悵惋的插曲。類似的訊息在日記中多有出現,如王獻之《中秋帖》、王珣《伯遠帖》、宋王詵《漁村小雪圖》卷、白雲觀所存一部《道藏》等國之瑰寶的入藏經過,對於文物的收藏史而言顯然是不可忽視的。
  
  以上簡略講出先生在日記中反映的與文物工作的兩個片段,這僅僅是冰山的一角。日記中展現的內容涉及故宮博物院在1949年前後的轉變、其時學者與博物館人員的思想狀況、學術交流、學界交往、社會生活,林林總總,不一而足。帶著不同背景的讀者,會從自己的角度揭開塵封五十年的文字,找尋各自的落足之處,審視當年的一段歷史,品味人生。
  
  隨著時間的推移,閱讀書籍漸次增多,于先生的事蹟、學問瞭解愈深,先生的形象在自己的腦海裡愈來愈清晰,仿佛能聽到他對年輕人的諄諄教誨的聲音。及至去年先生的祭日,我與武安國、王戈等同事祭掃位於京西的先生墓。墓碑是如此的簡潔而肅穆,碑陽刻有先生與夫人的生卒,碑陰則是先生的工作經歷。先生于故宮博物院及所藏瑰寶居功至偉,在碑文中不過九行,沒有鋪陳,這正符合先生從不自矜功伐、虛懷若谷的坦蕩胸襟。墓石的曲線像是攤開的書卷,上面沒有任何雕飾,而在我看來那上面卻是滿滿地書寫著先生的事蹟與功德。雖然無聲,但它散發出的肯為祖國文博事業奉獻終生的芬芳,依舊蕩滌著我作為一個年輕後輩的心靈,使之更為純潔、更為純粹。聽著王戈誦讀祭文,忽然之間,我覺得先生那份在心底存著故宮的摯愛,為故宮所作的諸多努力與奉獻,對文博工作鞠躬盡瘁的精神,延續中華文明血脈的信心與責任,在召喚著我、催促著我為故宮的事業庶竭駑鈍、不懈努力。倘能像先生一樣,為故宮博物院傾盡畢生心血,那實在是前生修來的福分!
  
  說句題外話,先生的交遊廣泛,應酬頗多,往往會記下用飯所在,如玉華台、鴻興樓、東興樓、同和居、上林春、正昌飯館、五芳齋、曲園、泰豐樓、惠爾康、萃華樓、興盛館、來今雨軒、慶林春、森隆,等等。如今,有的飯館還在,有的已經消失了。我常想依著日記做一份五十餘年前的飲食地圖,也算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補:上面的文字是對馬衡先生日記的一點感受,其中綜合了《尋找精神的歸屬——記為馬衡先生掃墓》部分文字。朱老師批語,寫得不好,至少不如以前。另有一句,最後一段有點意思,能落實才好。記在這裡,對自己是個督促。
  
  再有,曾想寫一篇《馬衡先生與酒》的文字,已經完成一部分,但因對馬先生晚年的情形不甚瞭解,無法詳述他暮年心境與酒的關係,只好暫時擱淺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1c29b90100brv4.html
  
  
  
  
  
  
  
  


此书甚佳,但注释太简,所注皆为名人,不注亦可,而未注之人,却难以找到本名和经历。另标点和排版也略有错误之处


“未注之人,却难以找到本名和经历”,同感。


“未注之人,却难以找到本名和经历”,同感+1


很希望能看到這部整理稿!據說,發表的(包括影印本)只是日記的大部,五一年至五五年的還未發表。不知道是否有什麽忌諱?有沒有機會發表呢?


反右开始了。。。


看來,博物館界內的禁忌是很多。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