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牛年话牛

故宫博物院编,王戈 撰文配图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11月  

出版社: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作者:

故宫博物院编,王戈 撰文配图  

页数:

140  

内容概要

  这一年是牛年。提起牛,即便是从小生长在城市里的人,头脑中也会马上反映出各种各样的形象来。要是有过农村生活经验的人,就更不一样了。牛也许是嬉闹时的伙伴,也许是劳作时的助手,也许是一个清晰难忘的符号和意象,能够唤起对某些人、某个地方或某段时光的美丽回忆。总之,对于牛,我们都不陌生。  人们敬重牛,崇拜牛。因为它勤劳本分,它善良忠诚,它健壮勇猛,它憨厚宽容,它默默奉献,它忍辱负重,它象征着不屈,它代表着无私。  于是,牛成了财富的象征,祭祀的供品,镇水的神灵,甚至古代氏族的图腾。牛的形象被塑造成各种艺术品,有些具体,有些抽象,有些憨厚可爱,有些健硕勇猛,有些神秘威严,有些闲适慵懒。牛的名字被描写进各种诗歌成语,有的写其勤勉,有的赞其无私,有的怜其劳苦,有的慕其悠游,有的畏其凶悍,有的爱其憨傻。牛的传奇被编排在各种故事当中,或是力大无穷,或是顽固执拗,或是勇敢坚强,或是老实木讷,或是助人得道,或是促成佳偶。  在动物界里能够入诗、入画、入故事的其实并不多,牛算一个。想必不是靠了能入人眼的外貌,而是因其能入人心的品格。

书籍目录

牛年话牛春天里的牛一季度周历夏天里的牛二季度周历秋天里的牛三季度周历冬天里的牛四季度周历图版目录

章节摘录

  牵牛、织女高悬夜空的时候,是一年间天空最干净的时候。夜空中银河两端的这两组明亮的星星,总是最能吸引人们的目光。这一天被传说为牛的生日,小孩子会采摘下野花,挂在牛角上,称为“贺牛生日”。而在这样的夜晚,女孩子们会在星光下摆上祭品,祈求自己也能有织女那样一双灵巧的手,织就一生的幸福,谓之“乞巧”。宫廷里也是“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嫔乞巧忙。总上穿针楼上去,竞看银汉洒琼浆”。这其中有一对恋人对着天空轻轻的说出了生生世世永不分离的誓言,又被一位诗人写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其中几句道:“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把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演绎的轰轰烈烈,其中七夕私语的一段情节,更成为李杨爱情的点睛之笔。唐代小说家陈鸿还把这一情节写入《长恨歌传》,道士杨通上访天廷见到已经成仙的杨贵妃,欲求一件只有当事人知道的故事,好在唐明皇面前验证。于是玉妃言日:“昔天宝十年,侍辇避暑骊山宫。秋七月,牵牛织女相见之夕,上凭肩而立,因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言毕,执手各呜咽。此独君王知之耳。”两个同样经典的爱情故事让这个日子增加了更为可歌可泣的内容。两场同样聚散离合的悲剧也为这个日子增加了更多感动人心的力量。正如《西京杂记》所说的:“七夕前后雨,则谓之织女泪。”织女的泪,贵妃的泪,所有恋爱中的情人们的泪,让这个日子弥漫着爱情的伤感。  从此诗人们常以牛女的故事,来控诉棒打鸳鸯的无情,抒发山水阻隔的相思,讴歌争取自由的反抗,赞美不离不弃的长情。宋晏几道的《鹧鸪天》词日:“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明代王世贞的《满庭芳》词写:“记得年时此夜,双星聚、乐事还多。生绡底、天鸡唱醒,低语别牛哥。黄昏。肠断处,无情乌鹊,忘却填河。……常记得、人间天上,要好便多磨。”明代贝琼《辛亥七夕》诗言:“五夜天边辍凤梭,长生殿里望星河。玉环他日无穷恨,更比牵牛织女多。”不过最为经典的还是宋代秦观的《鹊桥仙》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尤其是最后两句,更把这七夕的爱情美化到了极致。成了对于饱尝相思之苦的情人们最好的安慰。  千百年来,人们通过牛郎织女的故事,让那不得相见的有情人们,每每抬头望向夜空,便能从天际获得鼓励,为自己增加坚持的信心和坚定的力量。同时,想必他们也一定期盼着能在现实中遇到一头神奇的老牛,帮助自己获得幸福,达成愿望。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牛年话牛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