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女画师的清宫回忆
2009-12-1
紫禁城出版社
凯瑟琳·卡尔
247
王和平
无
1903年4月,我在上海逗留期间收到美国驻北京公使夫人康格女士的来信,信中谈到中国的慈禧皇太后正欲请人为其画像,问我是否愿意前往北京,进宫承担此任。并说如果这件事能办成她还希望慈禧太后能够同意把画像送到圣路易斯博览会去参展。夫人认为此画定会引起美国人的兴趣且令世人瞩目。对这样的事,康格夫妇自然会努力促成。康格夫人曾有机会多次见到太后本人,因此她认为外面的人如能亲眼目睹慈禧太后的真实肖像,或许会改变对太后抱有的偏见。 我很快给康格夫人写了回信,表明自己非常愿意进京为太后画像,将在上海恭候她的安排。后康格夫人又告诉我说,画像之事已定,太后准备召见画师,并择吉日动笔。然而,中国官场风气一向拖沓,直到7月,康格夫人才收到外务部的正式文书:请康格夫人携美国画师卡尔小姐,于8月5日一同进宫觐见,并于即日开始为太后画像。接到康格夫人的通知,我于7月29日离开上海前往北京,在美国公使馆受到了康格夫妇的热情款待。8月5日那天,我在康格夫人的引领下去颐和园参见了慈禧太后。 以外国人的身份进宫为太后陛下画像,在中国悠悠历史长河中,实属破天荒之举,概无先例可循,处处无所适从。我到颐和园参见太后时,不知道可以请她出面画上几次,也没有人能明确告诉我一点儿有关画像的事。一切都是未知,一切均取决于太后的意愿,接下来我将受到怎样的待遇,又将如何开展工作,都要受这位显贵各种古怪念头的支配。按照外界对她的流行说法,我对画像能否成功感到迷茫。
100年前,一位名叫凯瑟琳·卡尔的美国女画师,有幸走进中国皇宫并在此生活300余天。其间,她为慈禧太后陆续绘制了4幅油画肖像;返回美国之后,她又对自己在宫中的特殊经历加以梳理总结,出版了这部反映清官生活的纪实作品。陌生的异国宫禁,如同一幅鲜活的风情长卷,在这位西方女性笔下徐徐展开。里面有富丽堂皇的殿阁,有奢华的皇族生活场景,有东方特有的庄严而繁缛的礼仪程式,也有秀美怡人、旖旎无限的湖光山色……但让卡尔小姐经久难忘,感怀至深的,还是慈禧太后本人。 卡尔最初是怀着忐忑不安、甚至是带着几分恐惧步入皇宫的,因为此前她脑海里有关慈禧的印象,皆是来自西方媒体的各种负面传言…… 本书作者得以置身、甚至融入其中,近距离地观察深宫生活的方方面面,感悟慈禧其人的点点滴滴……
作者序第一章 觐见太后宫中第一日第二章 太后真容用膳泛舟第三章 醇亲王府——皇帝父亲的府邸第四章 太后宝座间第五章 年轻的皇后与宫中贵妇第六章 继续画像太后的爱犬第七章 宫中节庆第八章 光绪皇帝第九章 皇帝的生日第十章 三海宫苑第十一章 太后的性格二进三海宫苑第十二章 驾还颐和园第十三章 汽艇祭孔第十四章 宫中太监第十五章 太后的文学修养第十六章 上朝第十七章 颐和园第十八章 中秋节绘制太后画像第十九章 游园会第二十章 太后的第二幅肖像宫廷画家第二十一章 欧洲马戏团进宫第二十二章 宫中习俗第二十三章 太后的焦虑和她的生日第二十四章 冬宫紫禁城第二十五章 北京城开始为博览会画像第二十六章 满汉社会习俗第二十七章 太后的礼物第二十八章 紫禁城里的冬天第二十九章 宗教礼仪第三十章 太后轶事(一)第三十一章 太后轶事(二)第三十二章 中国新年第三十三章 继续画像三海的春天第三十四章 画像送往美国第三十五章 回到颐和园附录一 卡尔为慈禧画像的档案史料附录二 慈禧写照的续笔:华士·胡博后记
第六章 继续画像太后的爱犬 每次为太后画像,总是有很多宫里的人围拢观看。按说,太后同意每天上午画一小时,下午再画半小时,时间应该比较充裕。但每次都要在她摆好姿势后,才允许我动笔。这就影响了画像进度,因为有很多工作要在她不在的时间里来做。虽然殿里不时有人走来走去,经常妨碍我的构思,但在精美的家具、新鲜的花果所构成的太后熟悉的环境中为她画像,还是相当有利的。当然,如果太后坚持我的工作时间必须与她一致,或者只有在她摆好姿势后才能动笔,那么画像的进度就很难得到保证了。而且太后总是把画像当作一种娱乐,经常坐在宝座上轻松地聊天,向我询问各种各样的问题。看来不仅我希望了解太后,太后对我同样很感兴趣。 太后的确是位魅力非凡的女性,我研究和了解她的兴趣越来越强烈,很喜欢在她放松的时候,欣赏那谈笑风生的表情。她口齿清晰,声音悦耳,没有一点岁月的痕迹。虽然我听不懂她的语言,但那音乐般的声音、优雅的手势和姿态,以及那迷人的微笑,都使我感到看着她和听她讲话,是件让人愉悦的事情。 太后关怀备至,我在心里十分感动。她的安排非常周到,为了不让我在工作上过于劳累,时常带我游览风光迷人的颐和园,并让我随她一同在园中漫步,参与宫中贵妇的娱乐活动。可是,我还是希望尽快完成画像,因为“帝王的宠爱”很难长久,担心哪天太后会对画像的事感到厌倦,或者有人公开反对外国人随意进出宫廷,认为此事违背中国传统,那么我的工作很可能被勒令停止。尽管我对此时常怀有惴惴之心,希望推进工作,但画像的进度依然很慢。这对于我在宫内度过的近乎完美的日子和独一无二的经历而言,是唯一感到遗憾的地方。 陪同太后散步,场面也像湖上泛舟一样壮观。太后、皇后分乘六人抬黄缎轿走在前面。接下来是公主、格格和宫女的红色轿子,按各自的身份排列有序。最后是太监、轿夫等人。每次随太后出行,事先均无人知道前往何处,太后一边走一边指点轿夫前行,其余的轿子都跟随其后。所到之处都是景色绝佳之地,非常值得一游。待太后落了轿,其他人也随之止轿。太监们支起黄色伞盖,设好御座,众贵妇下轿后都纷纷走上前来。这时,太后又总是饶有兴致地把各种美景,诸如鲜花、庭院及相关建筑等,向我们一一指点,似乎兴致极高。 一次陪太后在园中散步,太监把她的爱犬也带了出来。中国人一般都喜欢养狗,太后也豢养了一些京巴和匐犬(一种苏格兰长毛短腿猎犬)。这些狗在宫中得到精心培育,品种都比较纯正,在宫里又受到精心喂养和训练,身上的长毛丝般顺滑,并且具有很高的智商。一种被称为“查理王”的欧洲长毛犬,最早就是从中国犬中选育出来的。太后的爱犬共有数十只,其中有两只最为得宠。一只是匐犬,聪明伶俐,很会耍花样,太后让它装死,它就躺在地上一动不动。除了太后之外,别人怎么叫都不理睬。另一只是漂亮的北京巴狗,浅黄褐色的毛,水汪汪的眼睛又大又亮,对太后非常忠诚,也很招太后的疼爱。据说它小的时候很难调教,所以太后叫它“傻子”。太后给这些狗都起了十分恰当的名字,它们只认太后的声音,哪怕是轻轻的一声喊叫,都会乖乖地听命。太后不喜欢袖型狗,她讨厌那种为了不让狗长大,而只喂它们甜食和酒的做法。也无法理解那种只顾自己娱乐,却限制动物正常生长的行为。 那天,在花园里,我第一次看到这些可爱的动物。它们见到太后就欢快地向她跑去,又跳又叫,全然不顾其他人的存在。太后怜爱地拍着它们的头,亲切地与宠爱的狗说着话。过了一会儿,它们似乎注意到还有陌生人在场,有几只开始向我咆哮示威。还有几只表现得怯生生的,即像很吃惊,又像有些害怕。很快,它们感觉到我并无敌意,又开始摇着尾巴向我示好。看着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我不由高兴地弯下身子去抚摸,一时竞忘了自己所处的环境。一会儿,我抬头随意看了一眼,怎么也没想到太后正在默默地注视着我,因为我是在她的后面,并且保持有一段距离。我第一次看到她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悦。原来这些狗除了太后之外,眼中从来没有别人,她似乎不喜欢自己的宠物向生人示好。注意到这一点,我马上站起身来,没过多久狗就被领走了。阴影仅在太后脸上停留了瞬间,我很理解这种感觉。一个人不希望自己的宠物同陌生人太过亲近,我却急着想与它们交朋友,做得的确有些不够得体。 几天后,我们再次与太后一起散步时,有人送来了一些小狗。太后先是抚摸着狗妈妈,又仔细品评小狗,然后把我叫到跟前,问我最喜欢哪只。这次尽管我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兴趣,她却坚持让我仔细观看,并一一介绍这些小狗的品种如何优良。太后似乎已经觉察到上次的表现有些失当,想要趁机做些弥补。 宫里的狗合非常漂亮,地面上铺着大理石,上面有绸缎睡垫。有专门的太监负责养狗,白天带它们在户外活动,并定期为它们洗澡。宫里的狗大约有几百条之多,皇后、公主、贵妇甚至太监,都有自己的狗。有些太监还是经验丰富的养狗行家。有人甚至养过袖狗,只因太后不喜欢,这种狗才慢慢在宫中绝迹。除了太后的爱犬之外,别人都把狗养在自己的住所内,太后一般不会看到。 太后不喜欢猫,但有些太监还是偷偷地养,而且品种很好。他们把猫秘密地养在自己居住的宫院里,不能被太后发现。 太后在颐和园的狗合离她的御殿不远,距我在园内的住所也很近。每当别人午休时,我常常去狗合转转。狗在院子里晒着太阳,我看着它们的可爱模样,并同它们一起玩耍。除了照看狗合的太监,没有人看到我来这里,因此总是玩得十分开心。 其中有一只小狗引起了我的注意,它就是那天被带到太后跟前的小狗之一,也是我最为喜欢的一只。这是一只漂亮的北京巴狗,长着白色与琥珀色相间的皮毛。它也很快认出了我,每当我迈进院子,总是高兴地朝我跑来。 就在我发现并经常光顾狗合后不久,一天,我们刚在太后宫中用过晚餐,一个太监带来一只小狗并放在我的怀里,说太后把它送给了我!显然,太后早已知道我去狗舍的事,虽然我自认为她身边的太监没有发现。我很高兴能够拥有这只可爱的小东西,所以当太后从卧室来到宝座间时,我就走上前去亲吻她的手并表示感谢。看到我如此喜欢这只小狗,太后好像也很高兴,说知道我喜欢,故此相赠。并说可以叫它“蜜蜡”(金色的琥珀),因为它身上长着琥珀色的斑点。随后,这只小狗便与我片刻不离,不管别人怎么引诱,它都毫不理睬。见此情形,太后和公主、格格全都乐坏了。从那天起,它就成了我在宫中的忠实伴侣和朋友。
一位名叫凯瑟琳·卡尔的美国女画师曾以观察统治者的眼光去解析慈禧,却在政务之外,看到了一个女人对容貌的关爱和对服饰的考究;她曾以揣度一位七旬老人的心态去接近慈禧,却在年龄之外,感受到一种旺盛的、孜孜不倦的好胜之心……在卡尔眼中,她严厉、专横,同时又通达、聪颖。书中展示给大家的,是一个鲜活而客观的,曾经统治中国48年之久的女人的另一个侧面,是集君主的铁面与强权、女人的魅力与多情于一身的多面人格。同时书中对深宫御苑中许多秘而不宣,一向不为世人所知的奇人轶事,也做了相当生动的描述。文笔清新自然,如小溪,似微风,质朴流畅。
无
这是本书作者在100年前来到清宫,为慈禧太后作画一年后回到美国,将她在清宫里所见所闻写成这本书,我们可以看一个外国人眼中的清宫一举一动是什么样子,作者文笔流畅,描写生动,值得一看。
從外國女性眼中看慈禧和我們的平常看法真的不同
值得一看 很好 佩服卡尔的记忆力 唯一遗憾的是 那只太后送给卡尔的狗狗怎么样了呢
很好,又深层次的了解了慈禧。
国外女画家的视角看清宫的一切,看有意思。
收到书啦!买了两部书,书中还文字配图片。主要是想从外国人亲身经历来了解晚清是怎样的!不错,不错
期待已久的数,内容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包装很好,是正品
书的内容很不错,纸质也很好
这个商品不错~对我很有用
属于我喜欢的类型,大爱卡尔!
还没看,质量很好!
正说历史,值得一看
活在清朝人性一致。
在研究故宫,很有帮助
很不错,了解很多。
随便聊聊吧
可以用于探寻真实历史背后的故事
卡尔的书,和德龄的书,以及《宫女谈往录》、《太监谈往录》,这些书都可以看一看,它们不一定是信史,而且也有互相矛盾的地方,但是几相对照,依然会发现惊人的相似的地方,他们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与脸谱式的慈禧不完全一样的一个西太后。人性都是复杂的,我相信日常生活中的慈禧也会有宽容和平和的一面,离开森严巍峨的殿堂,她也只是一个从27岁就开始守寡的老太太,也喜欢热闹,喜欢年轻人的陪伴,也会对很多新鲜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虽然已经年逾花甲,可她依然会在梳妆打扮的时候给自己的头发上簪一朵红花。不能不说,我们对于很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惯性思维,存在很大的问题。我们的学校历史教育,习惯把人片面化,不是完全光明,就是完全黑暗,这样的编写教材的思路,确实应该改一改了。
历史书上的慈禧是个狠毒、有着极强权利欲的所谓的女皇帝,她总是扮演着反面的角色,但是在这本书里我们看到了作为女性的她柔美、典雅、细心、善良的一面。
从客观的角度看清宫的生活,了解了很多知识,喜欢历史的孩子一口气读完
了解一下清宫生活细节还成,此类书都很雷同,买一本足以。
另外一个视角,了解宫廷内幕
以一个外国人的口吻写这本书, 好多东西表达不出来, 读起来不够顺畅
不少人有很高的评价,我觉得书的用纸不太好,有些粗糙,印刷照片也有些泛白。就那样吧。
看看还可以,不是很满意
这本书就是旧书,从里到外黄黄的,封面和封底也发黄了真不能相信当当把旧书当新书卖,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