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分权的底限

王绍光 中国计划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7-1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作者:

王绍光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系留美学者关于国力与财政问题的学术专著,书中针对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实践,分析了集权与分权的利弊得失,指出分权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危及国家能力,并由此引发一系列问题。本书的一个突出特点,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财政收入占GDP和中央财政占国家财政两个比例的适度底限。最后,作者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建议,书中大量引用古今中外的实例与数据,内容扎实、文字流畅,可读性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分权的底限 PDF格式下载



  *国家能力:合法化能力、调控能力、汲取能力、强制能力
   国家汲取能力=(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国民收入
   国家汲取能力=中央预算收入/(全部预算收入)
   国家汲取能力=中央预算收入/(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
   国家汲取能力=(中央预算收入)/国民收入
  *国家与市场:国家应起的作用
   一、市场的基础性领域
   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
   制定和实施法律,维护社会基本秩序
   界定产权,保护产权
   监督合同的执行
   维系本国货币的价值
   二、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内进行干预
   提供公共物品
   保持宏观经济稳定
   使经济的外部性内部化
   限制垄断
   调节收入和财富分配
   弥补市场的不完全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
   三、各国政府因其经济的结构转型需要发挥的特殊功能
   推动市场化
   帮助克服市场缺失带来的问题:信息不对称等
   公共投资和产业政策:因为不存在为这种投资进行导向的未来市场,这类投资有很强的外部性
   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基础设施投资
   环境正在急剧恶化
   人口迅速老化
  *中央与地方
   西方文献中分权的好处:1、有利于促进居民参与当地事物2、有利于促使地方政府对各地居民负责3、有利于发挥地方官员的信息优势4、有利于制度创新5、给人们更多选择6、有利于缩小政府总体规模==>分权有利于提高效率
   前提:1、分权的单位足够小2、居民有用投票影响政府构成的权利3、居民有自由迁徙的权利
   分权的问题:1、无法提供全国性的公用物品和服务(国防)2、难以克服跨地区的外部性问题3、有时无法得到提供共享物品或服务的规模经济效应4、几乎完全无法解决宏观经济问题5、不利于解决收入再分配
   分权的问题正是集权的长处
  *中国国家能力的变化
   建国后,强国家,社会基本没有了
   一五计划后,毛泽东开始权力下放-->大规模建设,其中不少重复建设、财政赤字
   61年,统一管理
   66年,虚君共和,文革
   70年代初,刚刚稳定后,再一次下放
   78年后,邓小平放权让利
  国家汲取能力的显著下降,财政收入、中央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中央收入、支出占财政收入、支出的比重
  *分权的底线
  1、中央政府财政收入/整个财政收入比重>50%
  2、中央政府财政支出/整个财政支出比重>50%
  3、中央政府财政收入/GDP>10%
  4、中央政府财政支出/GDP>10%
  过分分权的结果:中央无力提供基础设施、调节收入差距、经济发展差距、穷富地区的独立倾向,国家解体。
  *地区差异
   国家能力越强~地区差异越小~菲利普斯曲线越接近0点(代价越小)
   国家降低地区差异的能力与意愿分析
  *国家能力下降的体制根源
   制度无效,讨价还价、机会主义
   中央依赖地方进行税收
   --双输
  *94年开始的分税制改革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