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一个一般理论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应用分析
1997-03
中国发展出版社
王军
目录
第一篇 历史、概念与问题
导言
1章 历史的回顾
1.1 关于“增长极限论”的讨论
指数增长“:经济增长因素的共同特点
“世界末日”模型
对“世界末日”模型的改进
1.2 关于“增长极限论”的进一步讨论
增长极限论的实质
有关五种经济增长因素的讨论
2章 现代经济发展理论的重新思考
2.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2.2 可持续发展:内涵与特征
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
布伦特兰的可持续发展定义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可持续发展原则
我国学者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理论探讨
2.3 可持续发展:对“经济人”行为假定的挑战
对“经济人’假定的历史回顾
“经济人”假定的进一步讨论
可持续发展:对“经济人”假定的挑战
两点结论
2.4 现代经济发展理论的重新审视
经济发展理论:简单的回顾
经济发展理论:危机的产生
对“危机”的进一步讨论
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
3章 经济研究的方法论
3.1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3.2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
3.3 继承与创新
第二篇 可持续发展:一个一般理论
4章 作为分析的理论前提
4.1 可持续性
4.2 不确定性
5章 人口压力
5.1 人口与经济发展
5.2 “适度”人口与人口控制
“适度”人口
人口控制
5.3 人力资本投资
6章 环境影响
6.1 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
6.2 环境问题的经济性质
环境问题产生的传统认识
产权理论:对传统认识的拓展
产权界定
6.3 环境的承载能力
关于环境承载能力的几种观点
环境承载能力的突破
人口压力和环境承载能力
6.4 经济发展与环境
7章 资源因素
7.1 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资源与人类发展
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7.2 资源的经济分析
关于资源的几个概念
资源的开采、定价与租
7.3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最低安全标准
代际公平
7.4 霍华思模型
8章 技术进步
8.1 技术进步及其类型
8.2 技术进步的动力
8.3 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证
9章 制度因素
9.1 制度的经济学涵义
9.2 习惯与规则:制度内涵的进一步讨论
9.3 道德与伦理:习惯与规则的基础
9.4 制度的功能
9.5 经济发展的制度分析
产权明晰:经济发展的制度前提
产权明晰的途径
产权不明: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滞后的一种解释
简短的小结
9.6 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非强制性的制度安排
功利与实用:传统的发展伦理观
可持续发展:新型的发展伦理观
10章 小结: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第三篇 可持续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应用分析
11章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11.1 人口增长与粮食供给
11.2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11.3 人口容量及最优人口
12章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12.1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对策
12.2 环境保护的逻辑
13章 资源因素与可持续发展
13.1 中国自然资源状况的一般描述
耕地资源
森林资源
草地资源
水资源
矿产资源
海洋资源
小结
13.2 资源稀缺的主要类型与成因
禀赋要素的自然性稀缺
发展性稀缺
经济落后和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的稀缺
投入货币调配不均诱发的稀缺
资源使用的实际效益差,间接强化了资源的稀缺
13.3 对资源利用的思考
掠夺代替竞争的格局
“有水快流”的开采方针
人口的“拥挤”现象
高经济效益下的回采率分析
13.4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途径
柔性化:我国资源的一大特点
推进资源价格合理化
建立明确的资源管理制度
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14章 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
14.1 技术进步与环境保护
14.2 清洁生产:势在必行的战略措施
以“末端控制”为主的环境保护策略面临严峻挑战
中国工业的特点决定必须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中国的资源特点决定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14.3 推行清洁生产的主要思路
确定清洁生产的主要目标
把清洁生产作为产业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
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的调整
加快清洁生产工业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加快制定符
合中国国情的清洁生产标准、原则及有关法规
15章 制度安排与可持续发展
15.1 征收环境费制度
资源补偿费
排污费
15.2 环境税收制度
环境税的概念、作用与现状
环境费与环境税的关系
15.3 财政刺激制度
15.4 排污权交易及其他
16章 可持续发展在中国
16.1 中国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几项重大研究
16.2 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的重点领域举例
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制定与实施
环境污染控制及优先项目
结束语 可持续发展:人类发展思想史的一场革命
参考文献
可持续发展--一个一般理论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应用分析 PDF格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