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大成
1997-10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曹炳章
797
1290000
无
《本草经》三卷,传为神农所作,故曰《神农本草经》。但《汉书·艺文志》不录。《汉书》平帝纪则云:元始五年,举天下通知方术本草者,沼传遣诣京师,《楼护传》称少诵 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始见本草之名。或曰:上古未有文字,师学相传,谓之本草。两 汉以来,名医渐多,张华辈始就古学,附以新说,编述成书,由是本草乃见于经录。寇宗爽曰:《汉书》虽言本草,不能断自何代所作。《淮南子》虽言神农尝本草以和药,亦无本草之名。惟《帝王世纪》云黄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定《本草经》,造医方以疗众疾,则本草之名,实自黄帝始。韩保升曰:药有玉石草木鸟兽虫鱼,而云本草者,为诸药中草类最多也。李时珍曰:《神农本草》药分三品,计三百六十五种,以应周天之数。上品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久服不伤人,能轻身益气者;中品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赢者;下品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书为魏吴普增辑,再由孙星衍等博采《名医别录》、《太平御览》及经史诸子百家而辑述之。关于药物学说,虽已完备,其所引据,于性味功用,实无所发明。盖孙氏非知医者,亦无足怪,其于名物形状,罗列富有,惟莫辨是非。如水萍与藻菽并列,柳华和柽杞同种,均有未合。兹备录各家考证,以待来哲之攻究。今所以舍顾本而从孙刊者,取其征引之丰富耳。至于名家之是非,功用之变化,在善读者之自得之矣。
第一册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灵枢识第二册 伤寒九十论 阴证略例 伤寒明理论 伤寒兼证析义 伤寒贯珠集 伤寒六经辨证治法 张卿子伤寒论 伤寒补例 伤寒来苏集(附论翼、附翼) 重刊金匮玉函经一注 沈注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心典 金匮翼第三册 脉经 玉函经 重订太素脉秘诀 脉语 医灯续焰 脉说 望诊遵经 重订诊家直诀 临证验舌法 察舌辨症新法 脉学辑要评 针灸甲乙经 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针灸素难要旨第四册 瘟疫论 重订医门普度温疫论 张氏温暑医旨 瘟疫明辨 温热暑疫全书 温证指归 温热病指南集 南病别鉴 痧胀玉衡 疟疾论 湿温时疫治疗法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伏气解 伏邪新书 伏阴论 羊毛瘟论 温热逢源 随息居霍乱论 瘟疫霍乱答问 霍乱审证举要 鼠疫抉微 增补评注温病条辨第五册 十药神书 增订十药神书 痰火点雪 慎柔五书 理虚元鉴 虚损启微 何氏虚劳心传 症因脉治 周慎斋遗书 医原 脉因证治 韩氏医通 医林改错 医学举要第六册 一草亭目科全书 异授眼科 银海指南 口齿类要 尤氏喉科秘书 重订咽喉脉证通论 喉舌备要秘旨 包氏喉证家宝 重订囊秘喉书 正体类要 外科证治全生集 外科选要 外科医镜 疠科全书 痰疠法门 徐评外科正宗第七册 盘珠集胎产证治 胎产指南 重订产孕集 女科切要 经效产宝 女科经纶 校注妇人良方 慈幼新书 原瘄要论 麻疹备要方论 活幼心书 幼科直言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幼幼集成第八册 眉寿堂方案选存 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孙文垣医案 三家医案合刻 张畹香医案 程杏轩医案 何澹安医案 邵兰荪医案 吴鞠通医案 冷庐医话 柳洲医话 馤塘医话 先哲医话 潜斋医话 友渔斋医话 对山医话 客尘医话第九册 巢氏诸病源候总论 儒门事亲 重订灵兰要览 肯堂医论 知医必辨 研经言 医学读书记 读医随笔 市隐庐医学杂著 叶选医衡 医学源流论 慎疾刍言 医暇卮言 医学心悟第十册 神农本草经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雷公炮制药性解 重刊本草衍义 药征 药征续编 刘涓子鬼遗方 医方考 圣济总录纂要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