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

(德)尼采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04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

(德)尼采  

译者:

张念东/凌素心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权力意志》为尼采晚年哲学思想的代表之作,也是尼采最有影响哲学著作,尼采哲学的精髓即是重估一切价值,其“意志”是压倒一切的。正像“德国高于一切一样”,他的光辉与黑暗都是系于这个意志,而这意志又是反辩证法的,尼采主张权力意志是支配世界和人类行为的唯一绝对动因,人生就是权力意志的追求。要了解尼采的哲学思想的伟大精髓,《权力意志》不可不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 PDF格式下载



  如果,这世界是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这人生是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人生,那么,这意志是如何?
  
  一切都是权力意志。
  
  
  
  我们中国有句话叫做"玉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读尼采有类似的感觉。读尼采一本书,胜读十年书。虽然尼采的著作对于读者的性格,能力,头脑都有极高的要求。
  
  尼采是第一位哲学家,因为尼采之前,哲学没有明确。尼采也是最后一位哲学家,因为尼采之后,哲学就不需要存在了。剩下的一切都只是对尼采的解释。
  
  剩下的一切,都只是对“强力意志”的解释。


  5【69】
  我们的激情和爱好意愿获得自己的满足,此外也意愿达到对理智的主宰
  
  
  5【61】
  一个时刻,人有充裕的力量为自己效劳的时刻:科学旨在引发这种自然奴隶制。
  
  
  7【48】
  痛苦的理智性:它本身并不标示眼前什么受到了危害,而是标示这种危害对于一般个体来说具有何种价值。
  
  
  7【44】
  达尔文生物学意义上的“有用”,也就是在与他者的斗争中表明自己是有利的。但在我看来,丰富感、变得更强大的感觉,完全撇开斗争中的用场,就是真正的进步:惟从这种感觉中才产生出斗争意志,——
  
  
  14【8】
  价值........
   人能够获取的最高权力量
   人:而不是人类.......
   人类与其说是一个目标,而不如说是一种工具。关键在于类型:人类只不过是试验材料,失败者的巨大过剩,一大片废墟.......
  
  
  20【83】
  乌云依然翻腾不止:
   而查拉图斯特拉的财富
   已然闪烁着,
   悄然而沉重地
   悬挂在了田野上
  
  
  20【101】
  纸蝇
   短暂的读者
  
  
  24【7】
  最伟大的聪明:尽可能不让一个大规定穿透到意识之中,——
   保护对它的羞耻之心
  
  
  11【332】
  一种提高:痛苦比快乐更实在.......快乐中的肯定性因素具
   有估价、欺骗和夸张的特征.......
   痛苦不易令人陶醉,它的清醒特征........
   ——要小心提防那种令人陶醉的和令人恍惚的痛苦.......
   ——人们施加的痛苦比人们忍受的痛苦更实在——
  
  
  
  羞涩的墙角话:
  
  这篇手稿集有生而为人的情绪、身体的拖累和回归自身的局限,它不如《查拉图斯特拉》精致。读尼采是一件自觉的事。
  
  
  


  上帝死了,说出这句话的是尼采,最先有这个想法的却是斯宾诺莎。
  
  他们给人类的,不是某种毁灭——否定基督教的伦理,而是给予——人类是否接受这个道德谱系的自由。
  
  他们指出的,是所有的价值,不过产生于人的欲求和感受之后,而非之前。
  
  社会需要道德的存在,社会也是发展的,不能因宗教的固执而道德僵化。所以人类不仅需要先知,也需要哲学家。
  


  引子:
  
  昨晚看尼采《1887-1889年遗稿》,是书作为《尼采著作全集》中文版的第十三卷而率先出版。书前扉页有赘言一则,云:“本书根据科利/蒙提那里考订版《尼采著作全集》第十三卷译出,并根据第十四卷补译了相应的编者注释。第十三卷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收录尼采作于1887年秋至1889年初之间的全部残篇遗稿,它与第十二卷一起,包含了后人编辑的所谓尼采‘主要著作’即<权力意志>诸版本的主要内容。”因此这本书可以说是《权力意志》的母体,所有版本的《权力意志》,除了臆造删改外都出自这从1885到1889年之间的遗稿。
  
  我着重看了这本书末尾附录的《科利版编后记(关于第12,13卷)》。这篇后记可以看作是对尼采发疯前夕的笔记以及思想本身的一个总论,创见极多。这些观点其中之一是编者对尼采晚年写作风格重回朴实一路的分析,编者对此说道:“事实上,唯在他的这些遗稿笔记本中,我们才能如此清晰地看到,一种非秘传的、着眼于普遍可理解性的阐述与一种秘传的、隐秘的、完全个人的对自己思想的深化,在尼采那里是并存着的。”在后来的叙述中我们都可以通过编者得知尼采晚年的真理与谎言,秘传与非秘传之间的转换。看此文至凌晨两点,毫无倦意。今天早晨在东桥后的竹林前我完成了对这个思想(真理与谎言)的引申,联系日常生活的一些片段,写成一篇思想感悟。
  
  是为小引。
  
  
  
  
  
  人们总是喜欢为自己的种种行为找寻合理性,却忘了找寻到的本身即是谎言。真理不是绝对,找到隐藏在污垢中的它也确是需要。但真理存在,只是我们不易察寻罢了。而人类为其任一荒谬行为找寻到的合理性,为其行为辩护的借口,无一不是编造、臆想出来的有益于自身又易于欺骗他人的谎言。
  
  但人们的确很是喜欢跳跃着去做种种荒谬可笑的事,对此我们的解释是:这是权力意志的表现。权力意志表现自我,满足自我,肯定自我的同时,言说自我。权力意志不是求生存的意志。权力意志属于人类,而求生存的意志则见于一切生灵。权力意志超越求生存的意志并展现出发展不息的勃勃生机与活力。它是酒神精神的升华。酒神精神以狂醉的欢欣与深沉的痛楚为结合,一面以人生的悲剧性为生存的前提,一面以狂醉的欢欣鼓舞自身,肯定自我,一面又以醉的意志来为人生创造意义。权力意志是求权力的意志。这权力不是世俗的权力(Worldly Power),而是创造力(Creative Power)。它将重点放在了创造之上,是作为建设者的尼采而不再是破坏者的尼采,刽子手的尼采与宣告者的尼采出现。
  
  回到前面,“权力意志表现自我,满足自我,肯定自我的同时,言说自我。”言说是刻意找寻的借口,即谎言。难道创造力只是在为人生创造谎言之类的意义?除此之外,便再无其他了吗?
  
  可以肯定,或许又不能。但“权力意志”相比“酒神精神”的确是少了一点艺术的气息。尼采在第一部著作中就已提出了他对于瓦格纳关于人生意见的克服与超越。尼采的做法是借艺术为人生创造意义。但是后来尼采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口呼唤人们重视大地的意义(“超人是大地的意义。让你们的意志说吧:超人将成为大地的意义!”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序言部分第三章)似乎也是认识到了艺术的不可靠与虚无。此时的尼采已经逐渐从形而上的慰藉中走出,更加重视现实生活的力量了。这表现在他重回现实的渴望,希冀从现实中找到对人生的慰藉。这或许便是从“酒神精神”过渡到“权力意志”的原因。
  
  重新回到现实,在现实中找寻人生的慰藉,找寻肯定以及实在的意义。正如道德已经失去肯定的价值,非道德没有了污蔑的意思,谎言与真理也在尼采看来无足轻重?至少,我看到了一些尼采对真理的冷嘲热讽。真理没有绝对,总是发展。固定与格式都意味着真理变成谎言。所以,我在第一段的议论在此已显得十分不合时宜了。第一,真相存在,但真理——包含着人们对真相以及非真相的评判因其瞬息万变而不存在。二,人类找寻的合理性固然原不存在,属编造、臆想的结果,但已符合了此刻的真相——人类此刻行为的事实。所以此刻的谎言成为真理。而真理并不存于污垢,即便存在,也是过去的真理,死掉的真理。
  
  现在我们重述第一段:“人们总是喜欢为自己的种种行为找寻合理性,却忘了找寻到的本身即是谎言。但此刻谎言成为真理。真理从不绝对,只要符合事情真相,包含了人们对其作出的基本判断,便是此刻的真理。真相瞬息万变,真理亦随之改变。
  
  人类为其行为——无所谓荒谬与正经——皆为现实,找寻的合理性是此刻的真理——也许下一刻就要说谎的此刻真理,有益于自身,言说自我,同时肯定自我,但绝不欺骗他人。不是借口。”
  
  所以,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在现实中人们为人生找寻慰藉,找寻肯定以及实在的意义。在过去看来是谎言,超前看则是真理,但它们无一例外不是为了肯定人生,使人们虽知叔本华揭示的真相但仍然坚强并且自信地活下去,创造自己,创造意义。
  
  
  
  写于今天早晨竹林前十点到十一点。阳光很好。
  
  
  
  
  


   我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读完了《权力意志》。精神像是被一场飓风席卷而过,从最初的激荡震撼到后来的精疲力尽。黑塞说读书应该像是登山,而我确实爬得气喘吁吁。我并没有看到那个狂傲的精神世界的顶峰,我只想把自己从淹没自己的崩雪中挖出来。
  
   这是1888年尼采在病中的著作,精神接近崩溃的哲学家用一种竟似乎玉碎的姿态撕裂基督教的道德。尼采毫不留情地批判了叔本华“生存意志”观念中意志的薄弱,逃避生命的痛苦所导致的悲观主义和神秘主义。于是尼采给出了“权力意志”这个概念,正如尼采一直说的“凡生命所在的地方,即有意志,但不是求生存的意志,而是求权力 的意志。”“无论何地我找到生物,我便找到权力意志;便在服从者意志里,我也找到做主人的意志。”(查拉斯图如是说)这样的概念总是让我联想到德意志民族的某些的品性,意志强悍且充满生命的动力。正如尼采所说的“亨德尔、莱布尼茨、歌德、俾斯麦”,“他们生于对抗而不犹豫,充满抵御信念和教育的强力,利用一个去反对另一个,但却给自己保留自由活动的余地”。以及那个民族在近代所表现出来的无视道德的强大的力量。
  
   尼采揭开了西方“道德”那条又长又臭的裹脚布,弱者失去了庇护,强者剥离了伪善。尼采说,“谦虚、勤奋、和善、中庸:你们就是这样希望于人的吗?善良的人?但在我看来,这不过是理想的奴隶,未来的奴隶。”从这一点看,历史上我们这个民族果然是一个群完美的奴隶。他们受制于各种伦理,他们无法超越,只能欺骗和背叛。他们把自己的生命捆绑在各种僵化而畸形的体制和观念里,极度压抑着生命意志,像畜群一样渴望驯养,他们充满恐惧,没有牺牲的勇气,最后变作了鲁迅笔下那种麻木的姿态。
  
   这本书的阅读让我觉得很辛苦。不成系统的片段,一下把自己拖入到一个杂乱无章的尼采世界里。如果对历史和哲学没有什么了解,便只能像是一个小学生般一下子被拖到了大学的课堂。尼采所处的世纪,欧洲人都在努力摆脱已经死亡的中世纪留在欧洲大陆的残影。在那些只言片语的描述里,我可以感受到从某种腐朽中脱胎而生的强悍的生命力量。人类冲破某种秩序时候那种坚定的如同破土的种子一样的生命力。那些旧的道德被无情的批判,旧的信仰被抛弃,尼采便是这样一个时代的先锋。没有人知道即将到来的是个怎样的世界,但是那颗被释放的无拘束的心灵,已经开始勇敢的飞翔。
  
   2010-12-17
  
  
  


  尼采惊呼“上帝死了”,他是在痛惜被教会、被大众杀死的古典的、原始的基督教的上帝,这个上帝被取以代之一个道德化、人格化的上帝,这才是他批判的上帝。
  
  “基督教掀起了一场反对古典理念、反对高贵的宗教的斗争……我们已经误解了:
   1.人的不死性;
   2.所谓的另一个世界;
   3.居于生存解释中心的惩罚和赎罪的荒谬性;
   4.使人非神性化,而不是使人神性化。扯开了最深刻的裂缝,对于这种深刻的裂缝,只有依靠奇迹、依靠最深刻的自我蔑视的礼拜才能克服;
   5.充满了毁坏的想像力和病态的欲望,而不是可爱而单纯的实践,不是充满了一个可以在尘世实现的佛教乐土的世界;
   6.包含了教会团体、神学、崇拜仪式、圣礼在内的教会制度;总之,所有拿撒勒的耶稣反对的东西;
   7.无所不在的奇迹、迷信;相反,犹太教和最古老的基督教最引人注目的标志正好是它对奇迹的反感以及它的相对的理性。 ”
  
  ——《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
  
  他并不是反基督,恰恰相反,他盛赞那个古典的、灵知的基督:
  
  “和日常的那种生命相对立,耶稣提出了一种真正的生命,一种真理中的生命:因为他最讨厌的莫过于那种笨拙的、毫无意义的“永恒化的彼得”、个人肉体生命的永恒延续。他斗争的对象就是“肉体的个人”的张狂,他怎么可能会希望这种“肉体的个人”的张狂变得永恒呢?同样,他也反对教区内的等级制,因为,他从未答应过论功行赏的事,他怎么能去谈论彼岸的赏与罚呢! 对道德的超越是和完美的人同时出现的。”
  
  ——《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
  
  可惜这样的话传出去,只是令一般的人干脆否认了基督,而现行基督徒也没有去认识尼采谈论的另一个基督。两派人,都给他贴上了无神论的标签,一派更加安之若素,一派更加沾沾自喜。
  


  其實我之前就接觸過很多關於這方面的物事。最早激發我興趣的是伊斯蘭教的「原教旨主義」,什葉派的根源等,後來發現現在的基督教也面臨這樣的問題,即現行教義和宗教最初的意義相違背甚至是背道而馳。基督教講到底是從猶太教繼承而來,基督臨世「不是為了廢除律法,乃是成全它」。基督教深深根植在猶太教中間的東西被聖保羅一刀斬斷。
  
  新約裡面我更加歡喜約翰,而不是保羅。我不相信耶穌復活,我不認為他一個人消除了我們所有人的罪惡。


  尼采的思想中核心部分就是重新评估一切价值,而他也给出了一个命题即超人会带领社会、人类向前发展,群畜则会阻碍社会的进步。在这个命题上不同的人得出了不同的结果,关键在于对超人和群畜到底指代谁?这就是尼采留给世人的猜想。希特勒认为超人就是他和他所谓的日耳曼优秀的民族,而群畜就是广大群众和犹太人。结果证明希特勒是错误的,但并不证明尼采的思想也是错误的,在列宁、毛泽东等人的实践中已经充分证明了从另一个角度对这个猜想作出解释是完全正确的,超人指代的就是代表生产力发展的、人民大众利益的这么一个时代的代表集团,而群畜则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维护剥削阶级和旧势力利益的代表。


  很多人都都说重在尝试,的确没有尝试就没有成功,尝试象征着一个人的勇气,智慧,但是我觉得重要的并不在“尝试”这个词上,而是“重”,它才能体现出你到底有多少勇气,失败后的尝试才是真正的尝试,这个才是精华,从来没有人懂得重新尝试,因为成功的人没有必要在浪费青春重来一遍,而失败的人多数已经被打倒。


   权力代表意志,意志代表生命。生命代表存在,存在代表精神。精神代表动力,动力代表前进。前进代表矛盾,矛盾代表存在。存在代表权力。


  只須同暑期到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張念東,凌素心譯. 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附:尼采自述《看哪這人!》)[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4)
  
  “只須”當作“只需”
  
  
  
  那怕生命力有稍許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張念東,凌素心譯. 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附:尼采自述《看哪這人!》)[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10)
  
  “那怕”當作“哪怕”
  
  
  
  就嘎然而止了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張念東,凌素心譯. 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附:尼采自述《看哪這人!》)[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11)
  
  “嘎然而止”似當作“戛然而止”
  
  
  
  反映遲緩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張念東,凌素心譯. 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附:尼采自述《看哪這人!》)[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11)
  
  “反映”當作“反應”
  
  
  
  《查拉圖斯特拉的試探》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張念東,凌素心譯. 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附:尼采自述《看哪這人!》)[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15)
  
  “《查拉圖斯特拉的試探》”似當作“《查拉圖斯特拉》的《試探》”
  
  
  
  全無一點反映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張念東,凌素心譯. 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附:尼采自述《看哪這人!》)[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16)
  
  “反映”當作“反應”
  
  
  
  都要作出反映
  
  事事沒有反映
  
  最不利的反映方式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張念東,凌素心譯. 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附:尼采自述《看哪這人!》)[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17)
  
  “反映”皆當作“反應”
  
  
  
  遲移的沮喪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張念東,凌素心譯. 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附:尼采自述《看哪這人!》)[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20)
  
  “遲移”似當作“遲疑”
  
  
  
  尼采的學生和朋友尼采著作的出版者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張念東,凌素心譯. 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附:尼采自述《看哪這人!》)[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35)
  
  “朋友”後脫“,”
  
  
  
  盡可能沒有反映
  
  單純的反映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張念東,凌素心譯. 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附:尼采自述《看哪這人!》)[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36)
  
  “反映”皆當作“反應”
  
  
  
  “想” 成就些什么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張念東,凌素心譯. 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附:尼采自述《看哪這人!》)[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38)
  
  “成就”前衍一空
  
  
  
  微不足道的瑣事。呢 因爲,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張念東,凌素心譯. 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附:尼采自述《看哪這人!》)[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39)
  
  “。呢 ”當作“呢。”
  
  
  
  那怕一星點傲慢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張念東,凌素心譯. 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附:尼采自述《看哪這人!》)[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39)
  
  “那怕”當作“哪怕”
  
  
  
  那怕是罕見的經驗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張念東,凌素心譯. 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附:尼采自述《看哪這人!》)[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42)
  
  “那怕”當作“哪怕”
  
  
  
  很有教益的反映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張念東,凌素心譯. 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附:尼采自述《看哪這人!》)[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45)
  
  “反映”當作“反應”
  
  
  
  “ 美麗的靈魂”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張念東,凌素心譯. 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附:尼采自述《看哪這人!》)[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48)
  
  “美麗”前衍一空
  
  
  
  “拯救” 女人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張念東,凌素心譯. 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附:尼采自述《看哪這人!》)[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48)
  
  “女人”前衍一空
  
  
  
  《 娜拉》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張念東,凌素心譯. 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附:尼采自述《看哪這人!》)[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48)
  
  “娜拉”前衍一空
  
  
  
  《 理想國》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張念東,凌素心譯. 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附:尼采自述《看哪這人!》)[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51)
  
  “理想國”前衍一空
  
  
  
  反映憨直而強烈
  
  普魯士的反映
  
  這些反映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張念東,凌素心譯. 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附:尼采自述《看哪這人!》)[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57)
  
  “反映”皆當作“反應”
  
  
  
  “自由精神” 一詞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張念東,凌素心譯. 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附:尼采自述《看哪這人!》)[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61)
  
  “一”前衍一空
  
  
  
  《犁頭》 這個總標題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張念東,凌素心譯. 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附:尼采自述《看哪這人!》)[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63)
  
  “》”後衍一空
  
  
  
  把《聖經》 還原爲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張念東,凌素心譯. 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附:尼采自述《看哪這人!》)[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68)
  
  “》”後衍一空
  
  
  
  那怕有一點懈怠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張念東,凌素心譯. 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附:尼采自述《看哪這人!》)[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69)
  
  “那怕”當作“哪怕”
  
  
  
  “利己主義” 不能得到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張念東,凌素心譯. 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附:尼采自述《看哪這人!》)[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69)
  
  “不能”前衍一空
  
  
  
  如 “靈魂”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張念東,凌素心譯. 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附:尼采自述《看哪這人!》)[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69)
  
  “如”後衍一空
  
  
  
  在 “逆境”中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張念東,凌素心譯. 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附:尼采自述《看哪這人!》)[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73)
  
  “在”後衍一空
  
  
  
  整個雛型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張念東,凌素心譯. 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附:尼采自述《看哪這人!》)[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74)
  
  “雛型”當作“雛形”
  
  
  
  無法自己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張念東,凌素心譯. 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附:尼采自述《看哪這人!》)[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75)
  
  “自己”當作“自已”
  
  
  
  恣虐和放縱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張念東,凌素心譯. 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附:尼采自述《看哪這人!》)[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80)
  
  “恣虐”似當作“恣謔”
  
  
  
  撩人暇思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張念東,凌素心譯. 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附:尼采自述《看哪這人!》)[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91)
  
  “暇思”當作“遐思”
  
  
  
  “ 絕對命令”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張念東,凌素心譯. 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附:尼采自述《看哪這人!》)[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93)
  
  “絕對”前衍一空
  
  
  
  多爲宗教體裁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張念東,凌素心譯. 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附:尼采自述《看哪這人!》)[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93)
  
  “體裁”似當作“題材”
  
  
  
  我的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張念東,凌素心譯. 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附:尼采自述《看哪這人!》)[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100)
  
  “的”後衍一空
  
  
  
  捏造出 “靈魂”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張念東,凌素心譯. 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附:尼采自述《看哪這人!》)[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104)
  
  “出”後衍一空
  
  
  
  “上帝” 的概念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張念東,凌素心譯. 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附:尼采自述《看哪這人!》)[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106)
  
  “的”前衍一空
  
  
  
  還有 “不死的靈魂”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 張念東,凌素心譯. 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附:尼采自述《看哪這人!》)[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 106)
  
  “有”後衍一空
  
  


    这个世界从来都是一个强者至上的世界
  
  助人之乐:
    人经常无法通过自身感觉自己的力量和强大,于是,名与利、权与势成了展示自己力量、证明自己存在的最好道具。其实质无外乎通过它们来感受自己可以影响或控制他人,从中得到快感而已。
    助人之乐也如是。伤害别人和帮助别人都是人的不自知的追求自身力量体现的本能。
  
  民主和专制:
    民主从来都是一个谎言,强者为王才是事实。一百个人中五十一个人总比四十九个人的力量大,于是人们把执行多数人的意志称之为民主,难道那四十九个人就不是人民么?
    民主和专制并无差别,都是弱者屈从于强者,不过民主的社会大多数人经常是在强者一列,所以人们赞美它。
  
  公正:
    公正只源于有力量彼此对抗的双方之间。我从来不相信一个皇帝和一个贫民之间会有公正,你想必也不会相信人和猪之间会有公正。
    两个势力相互对抗争夺,发现争战只会让双方都受伤害。于是坐下来谈判,你拿你想要的,我取我欲得的。在彼此得到和付出之间选择了一个平衡点,人们把这叫做公正。
    假如其中一方可以不受任何伤害就消灭掉对方,你认为会有公正么?
    而且难道你会认为让狼和羊一样吃草是公正的么?强者和弱者的不公正才是公正。
  
  弱者的生存:
    单个的平民力量是渺小的,但是人们懂得团结的力量,自身的强大终有极限,利用外部力量的强大才是无止境的。
    比如民主,谁团结到的人越多,谁的力量就越大,谁就可以控制民主。
    再比如台湾,相比大陆它的力量无疑是小的,但是它懂得利用美国日本等等力量,使自身不至于被毁灭。假如世界上只有大陆和台湾,你觉得会有现在的格局么?假如没有中欧俄,伊朗现在还会存在么?
    狐假虎威无疑是弱者聪明的选择。
  
  无私的颂歌:
    人们把不计自身损失帮助别人称为无私,并竭力的去赞美它,但人若是真正无私的话,看到别人损耗自身帮助别人时,就不应该赞美,因为那是别人的损失。人们出于自私才会赞美无私。你若是无私的,你应该去歌颂别人的自私。
  
  人生的无聊:
    人生的意义包含了所以意义,而包含所有意义的另一个意思就是无意义。选择太多等于没有选择。
    如果没有给自己选一个自己能热爱的意义的话,人生真的是太无聊了。
    吃喝玩乐,或者去爱,仅此而已


  <897>
  尼采对于道德问题的基本见解是认为道德源于等级差别,力量强大,有超群禀赋的人与弱小平庸的人自有一套道德。“好--坏”在他们各自的道德体系中正相悖反。在此书一开篇,尼采所谈到的道德,应该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道德。这种道德“要阻止或摧毁那种向着显赫方向的发展”“抗拒生命和力的光辉”“摧毁生命”。因此,尼采认为:人一定要置身于道德之外,才有可能达到权力的顶峰。而道德“本身就是敌视生命的惯用语。”
  人要怎样才能被提升到权力的顶峰?尼采认为摆脱世俗道德的束缚,追求权欲,才是极度充盈的生命,才不是那些弱小者、悲观主义者。对生命的一种肯定,对力的追求,应该在当时特别是在反基督教道德方面有着现实意义。再联系到现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使人面临很残酷的生存压力。有的人甘于平淡,有的人则追名逐利。但是能不能说前者就意味着弱小与平庸,而后者则是充盈的生命和强大的力。可能到最后这仍然只是两种价值观的争论。但是,也应看到,尼采对权力意志的宣扬实际是对生命意志的肯定。这应该才是它最为积极的意义。
  〈376〉
  我是一个有时不太爱说话的人。之所以是“有时”,是因为我也有说很多话的时候,但大抵上我还只能算作一个内向的人。可是我或许从未强烈地体会到我自身“强大的欲望”,尼采在这里说,内向化的应运而生是因为和平的社会环境,因为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强大的欲望无法向外发泄”,而只能“以幻象来保持内心深处的平静”因此“欲望变成了人们要与之斗争的怪物”的确,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和平的历史环境中,也在与各种欲望相斗争,而尼采将之视为一种生命力的倒退。联想到现代人发泄时的那种力量。我似乎也能感受到我看似平静的心跳下那翻江倒海的力量。或许,现在的人真是越来越压抑了。
  〈698〉
  驱使人前行的唯一原则乃是痛苦,痛苦高于快乐。快乐不是肯定的精神状态。
  我们无法想象人一出生都只有快乐,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也难以想到人一出世就全是痛苦,世界又会是什么。快乐与痛苦可能只应该是相对存在的,但二者之间,尼采的看法或许又是真确的。如果只有快乐,人可能永远的原地踏步。而痛苦,则可以驱使人一步步的前行,追求一种与痛苦相对的完满。从这层意义来说,痛苦之于快乐更是一种肯定的精神状态。
  〈61〉
  一个消灾免祸的时代被尼采视为穷人的时代。因为这样一个时代,生命意志被极度压抑。或许连灾祸都未曾发生,一个时代就难免失之平庸。而这个时代原本的富人也只有沦为穷人了。强烈的生命扩张,力的意志被内化了。
  〈725〉
  国家学说只是一种精明的功利说。国王不再是人们理想的原始象征,而只是作为自己达到目的的手段。我在这里所想到的是:众人都渴望把国王踩在脚下,而手中拿着他的权仗。就象现在很多人的做法一样,追求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能带给他什么。
  〈924〉
  每个事实,每种工作给予每个时代和每种新人一种新的信念,历史总是讲述新奇的真理。
  尼采的历史观是强者才需要从历史中去汲取力量,而弱者只会沉溺于历史,丧失创造才能。
  〈613〉
  内心种种的激情的角逐,最后,有一种激情支配了理智。
  尼采是反理性主义的,他的酒神悲剧就是一种激情澎湃的张扬。苏格拉底纯问题的分析精神,被尼采视为一种科学地限定的世界观,它使西方文化变得肤浅。一种酒神式的迷狂、激情才应该是内心的主导,理智在激情面前总是显得不太相称。人,强人是要释放出强大的力量,而这不能被理智所束缚。
  〈282〉
  对基督教奴隶道德的否定。基督教被尼采视为颓废的宗教,它依靠软弱群畜的支持。他们不能决定自身的去从,而“牧人”成了他们的必须。教士使群畜通通患病,成了他们的牧人。尼采问,“教士用什么方法使群畜患病呢?”按照尼采的看法,应该就是创造出一种道德信仰,让软弱的群畜从中找到自身的价值,而这也只能是自我安慰的借口,一种颓废的道德。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enlei911,欢迎各位朋友常来坐,招待吃茶。


  “人生苦短,尽情游戏。”这是N年前微软X-BOX的广告词,广告画面里是一个新生儿在空中飞行着撞入自己的坟墓。。。
  很酷的广告,据说此广告在英国被禁播。
  这广告让我想起了将《源氏物语》翻译得很牛逼的丰子恺写的一篇文章,那是写给他的一个刚出生便夭折的孩子的文章。那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只活了几秒就死了,丰子恺说他最初很悲伤,但后来他换了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人无知无觉活几秒和浑浑噩噩活到老有什么区别?
  原话记不清了,大致就是这个意思吧。
  虚无主义总是能让人笑忘悲伤。。。
  这些天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就是:生活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一个理性的人怎样才能不成为一个虚无主义者?
  两千年来,中国人用《论语》对抗虚无,西方人用《圣经》对抗虚无。这两本书告诉世人要做有道德的人——为什么要做有道德的人?恐怕是因为这样的人比较听话、比较好管吧。
  而在道德的背后隐藏的又是什么?是人类两千年残酷血腥的罪恶史。。。
  如果你去研究中国历史,你会发现那些所谓的“成大事”的人,都是读了《论语》却反其道而行之的人。
  在西方,《圣经》同样具有这种“神奇的功效”。。。
  不信《论语》和《圣经》的强者们知道道德是虚妄的,但他们却将道德强加于弱者身上,用道德禁锢、切割弱者的生命。
  从这个角度来看,也许只有虚无主义才是真正的人道主义,起码它能帮助你洞穿并撕碎所有禁锢生命的谎言。
  当然,如果你想成为虚无主义者必须拥有足够强悍的意志,因为虚无的尽头什么都没有,没有天堂,没有地狱,只有虚无。。。


  这些天一直读尼采的《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而且经常是一边听北欧的极端金属一边读这本书——听强悍的音乐,读强悍的文字,感觉好过瘾。
  接下来要说的是尼采的一个观点:对万事都无动于衷,人们就得有足以当个哲学家的气质,而这种气质就是——万事不心惊。
  记得李敖曾说哲学家不应该得胃癌。为什么不应该得?大概就是因为真正的哲学家都有“万事不心惊”的气质和心态吧。
  尼采认为,假如人们凡事都要做出反映,便很快就会累垮,结果就事事没有反映了。尼采说他从未浪费过自己的精力,从没有为了荣誉、女人、金钱操过心。
  最近几天,我反思最近几年的我,发现我经常无谓地浪费自己的精力,浪费自己的“生命能量”——尤其是恐惧和虚荣,因为它们而做的蠢事尤其多。
  当然,这些蠢事也并非全无价值,起码它们让我意识到,我以后应该尽可能少地再去做类似的蠢事,进而努力去过一种更真实的人生。


求教授如何阅读尼采……读不懂啊


这本书不是伪书吗


尼采的思想中核心部分就是重新评估一切价值,而他也给出了一个命题即超人会带领社会、人类向前发展,群畜则会阻碍社会的进步。


对··


吃喝有理,玩乐无罪。


这些是摘录自这本书的么?


呃,不是摘录,是我理解的这本书的部分思想
事实上,这本书比我这些感想精彩多了


说到底是个人的力量较量,而这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差别等级就是公正。


LZ的随记写的很好,在下正在拜读尼采的另一本书《偶像的黄昏》。此间看到您的随记,让我对尼采有了更立体的感受。


偶像的黄昏这个书名很好听,以至于我为书名而买,却没有去读它。


您描叙了一个立体的尼采,使得没读过他的书的我有了这样一个认识,
他是一个酒神式迷狂激情的,追求权力意志,驾驭痛苦,通过内心幻想和思考达到平衡的人。强者的道德到底是怎样的呢?难道仅仅只是为了达到‘生命和力的光辉’的一切手段?


我认为道德也有它积极的一面,只不过统治者在道德中加入了他们的意志,使得可以为他们服务,这没有什么不可接受的,换了你作为统治者,你也会的,这是无法改变的!虚无主义的实质表现可以看看巴黎公社,模式是可以做的,人的思想是贪婪的,不然不会有和尚的出现了!


哲学气质是一种折磨哲学业余爱好者的病,呵呵


道德让你贞,虚无让你真。。。


虚无,到不如说是满足人的欲望到极限为止
亚当.斯密在写《国富论》之时,同样也写了另一本书《道德情操论》,你不光可以看到他对市场经济,对私有化的贡献,还应该看到他深刻意识人的本性,他在晚年的时候曾说过他个人更看重后面这本书,我认为以一种物质的眼光去看道德,其实就是在控制人人的欲望,不管是真,还是贞!


道德是建立在少数人的聪明和多数人的恐惧上的东西...


道德是建立在少数人的聪明和多数人的恐惧上的东西?
少数人的聪明,聪明在哪里?
多数人的恐惧,恐惧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你见过将道德当成目的而非手段的人吗?
鲁迅说:主施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没见过那么高深的人,不过鲁迅说的是没错的,宽容的人才能得到更多人的接受么!求大同存小异码!


俗话说,人仫糊,天照顾,虚无可以减少选择的压力


虚无主义?道家,老子


人类社会也是巨大的食物链,如此而已。
不同阶级有不同阶级的道德,不能混为一谈。


尼采的道德虚无论啊


如同野獸,道德是保證人類這個物種更好生存下去的手段之一,不管是被統治者利用還是為道德家們所說教


干吗说出来
'/


受教了,这本书我只看了几十页就没有看下去了,不是读不下去,很畅快淋漓
只是为别的事所忙碌,虽然是虚无的忙碌,生命就是那样一段历程,怎么过都不为过,只是要我们自己活得有自我
对于这两位翻译者,我也不是特别喜欢的说,正如他们自己在书中所说的,对于尼采的思想的批判,我很想不通过第二方直接去了解尼采,大陆那时的翻译,我还是带着眼镜看
目前能够做到的,只有试着读读台湾的,尽量摆开意识
陈鼓应的书我觉得很不错...当然,我看的书还很少


除了知道自己要什么,是不还要知道自己能要什么吧(潜力努力运气虽然难讲)不能摆正自己位置却会迷失,把道德当目的或生活方式就像《大明王朝第七张面孔》中的偏执狂海瑞,人没有点束缚有时会感觉不自由?(像最游记中说到的鸟儿没有栖息地就得不到自由)


沉压使我向往虚无.


死亡导致虚无


什么叫道德,道德是人类为了更好的活着创造出来的行为规则。
然而一切都只是博弈。。。。。。。


2007-03-20 18:38:32: 之北
为什么相信虚无主义者,因为我们想抛弃的东西太多
  
再早些 ,还有更多人需要被告知做什么,需要被告知原因,需要有人拍着头说:“乖~”,需要混进人群中的,皮屑的温暖——软弱到凭一个人站不起来
——恐惧的大多人何尝不是虚无主义者呢,只是他们还需要一个梦境,没有那么虚无得彻底吧~~
  
来跳舞,庆祝现在彻底虚无的人,比上述的人要多~ 至于理性,也可以用来旁观,没信仰和不虚无之间,应该还是有很多其他选择的吧,我觉得理想的状态就是“我知道自己要什么”
    
虚无主义统治者统治半虚无主义的大多数,是一个成本很小的结构,可惜这个结构现在已经不能保持它的效率,因为那个“大多数”已经开始摆脱虚无主义的困扰。有没有哪家哲学论点讨论“从彻底虚无主义到个人主义的回归”?呵呵
。。。。。。。。。。。。。。。。。。。。。。
受教了,呵呵


谁能开导一下为什么游戏人生=虚无主义。游戏好像不是无知无觉吧?中国把《论语》当国粹,但真正信奉它的人MS不太多,至少现在我身边找不到所谓君子的人。假如真是这样的话道德禁锢说似乎就站不住脚了。
哈哈,请教一下……


2007-03-20 22:07:41: fury-wolf
谁能开导一下为什么游戏人生=虚无主义。游戏好像不是无知无觉吧?中国把《论语》当国粹,但真正信奉它的人MS不太多,至少现在我身边找不到所谓君子的人。假如真是这样的话道德禁锢说似乎就站不住脚了。
哈哈,请教一下……
..........................
虚无主义也不等于无知无觉啊。。。
至于《论语》的禁锢,例如长本位,例如倡导重义轻利造成的“人格分裂”。。。
一家之言,欢迎批判啊,呵呵。。。


理想的状态就是“我知道自己要什么”
有几个人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呢.
欲望是缺乏的感受,一旦不再缺乏,“我知道自己要什么”?


虚无主义是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


中国的大环境大舆论,还是相对来讲很正统的儒家思想,至少当个案违背主流道德时,卫道士的口诛笔伐是呈压倒式的。想必fury wolf没有做过太过火的离经叛道之事,只要你做了,你就会面临强大的舆论压力甚至于来自于自身的道德谴责。我明白fury wolf所说的身边君子寥寥的意思,那么,你又是以什么标准来划分君子与非君子的呢?还是道德。所以从某种角度说,你已经遭受了道德的禁锢,而自己还不得而知,呵呵。
就算一个背信弃义的人,他也知道并认为背信弃义是所谓的不道德的。这就是我想说的。


虚无主义是理性发展的必然结果


做个记号先


“如果你去研究中国历史,你会发现那些所谓的“成大事”的人,都是读了《论语》却反其道而行之的人。 ”
这个也未必吧,我觉得他们也只是对《论语》所代表的道德观中的部分内容反其道行之,而且也还是有很多遵循着道德标准去做的人,最终“成了大事”。


有点叛逆
但是实话说,说的很对
被道德禁锢的我们都开始认为你说的是错的
一笑而过


道德和被利用了的道德,法律和被利用了的法律,我觉得是要区别对待的.不过作为一个不知名个体人类,俺还是虚无算了.


人类是冬天的豪猪,而道德是让豪猪们能挤在一起取暖而不互相伤害的方法,不以取暖为目的的豪猪则不在此方法的适用范围之内。


写得好!向"离经叛道者"致敬!


道德是群体中法律之外约定成俗的秩序,是群体中的求同存异,也是社会生活的约束。
而所谓的虚无,是群体中个体意识的离异,对个体的自我的认识。
浑浑噩噩的一生,生不如死。可是,谁又能对个体单位的一生作出这种评价呢?
力量的把握尺度源自于对社会资源的掌握,而掌握人的心理,社会的潜规则则是对其中最大的掌握。
人的生命确实脆弱和短暂,游戏人生,有时候并无过错。看你用什么心态去生活了。


道德是统治阶级玩的把戏。两道枷锁施加于人类身上,先是道德,再是法律。就好象吃饭的大饭桌,中间转盘是道德,菜全部放在里面,法律就是桌子,中间放杯子碗筷的就是灰色地带,只要你会玩这个游戏,懂规则,你就能吃到东西。


不知道我们已经被洗脑的而不知已经被洗脑了。。。。


其实我觉得与其说道德是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服务的愚民说教,倒不如说,道德是维持世界在某种秩序下正常运行的准则,不光是统治阶级需要,被统治阶级也同样需要,因为不管在主观上是否有遵守道德的意愿,客观的秩序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正所谓“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这个“规矩”就是维持现有秩序的道德和法律。
如果说虚无主义也能使得世界处于一种有秩序的状态,何妨说虚无主义就是那一种秩序下的道德?


虚无主义,我个人认为是对现实世界的理想化的表现,就像万事都能随你所愿,那样的世界就是物质和精神的极限世界,那不就是一切的欲望都已经消失了,虚无也就产生了!


哲学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研究的东西,研究的深了,就知道的多了,你不知道你自己为什么很恐惧吗?因为你看得太透了。
研究哲学的人,一般都会有心理疾病。


学以置用..


精彩!
道德只是一个界定的问题!底线在哪,道德就在哪!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


精彩,致使昏昏欲睡~
无求,算不算把诸‘们’虚无了~


作者的观点,
虽不无道理,
可却太过偏激。


如果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那至少应该改变自己的生活,自由自在的活着.


2007-03-21 12:30:23: Echo.树
如果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那至少应该改变自己的生活,自由自在的活着.
......................................
你把我想说但没说出来的说出来了,呵呵.


道德就是限制,道德的积极作用就使一个民族,国家更加的文明,什么是文明?文明就是让统治者更容易管理.
这么说的确偏激,但其中的道理只要仔细思考下就能发现.


``都只是一个玩笑``````


道德是约束的我们,但没有道德的世界又会如何?虚无发展到最后也会形成一种约束,所以山不过来你就过去,不也一样可以自由自在的活着吗?


我是一个电影发烧友...但是对电影不怎么了解,,,希望有多人帮忙
加入影迷群..
  37053485


2007-03-21 12:48:34: 穿丁字裤的云
  2007-03-21 12:30:23: Echo.树
  如果我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那至少应该改变自己的生活,自由自在的活着.
  
  ......................................
  
  你把我想说但没说出来的说出来了,呵呵.
如果写出来就和文章的整体论调不符了,哈哈,这种东西知道就好,
文章很好,轮廓很发散,灵魂却很清晰,也颇为大气,
很好的ARSENAL球迷,嘎嘎


彻底的虚无就是彻底的理性,总比被观念和激情主裁的大脑要好


"为什么要做有道德的人?恐怕是因为这样的人比较听话、比较好管吧."所以我不想做个好人。


如果是一个个体存活在地球上,便不需道德.
如果是一个群体存活在地球上,便需要道德.
我更愿意将道德理解为秩序.
当然,更好地执行秩序的工具是法律.
可是,目下的中国,并不是法律威权的时代.
况且,我们许多的法律还需.....
必竟我们有着13万万的不同的个体.
单独的一个个体,可以宣告自己脱离目前的道德.
整个群体,则必然无可能脱离之.


站在道德的高度上对别人进行抨击似乎是国人的一个优良传统。似乎每个怀着愚蠢的优越感的家伙对这一套都是屡试不爽,然而,这只让我感到恶心。在我看来,这只是一股旧时代的遗臭。
道德约束最好只用作自律,在用于谴责时则应谨慎,至少应该有所制约,有所监督。因为只要打起道德的旗号,一切实际上见不得人的勾当都瞬间变得光明高大而又具有说服力了。使得它在现实中往往成了一种简单有效的,稳妥的实现某种非法目的所常用的手段。道德谴责就具有这种强大的,迷人的,可怕的魅惑力,以致在现实中往往是屡试不爽。而且,鉴于道德谴责强大的感召力和魅惑力,它往往也是专制诞生的温床。只要某个集团掌握了某种发言权,他就能轻易地利用道德感召唤起其他人对他看法的认同从而把某人或某种行为扣上他所希望的高帽子。
所以,一个泛道德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充满虚伪的假仁义,假道德的社会,而且同时还是个不自由的社会。其余任意集体亦然。
道德约束——那只不过是货架上的一把枪。


2007-03-21 09:54:28: 鱼猫和猫鱼
   其实我觉得与其说道德是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服务的愚民说教,倒不如说,道德是维持世界在某种秩序下正常运行的准则,不光是统治阶级需要,被统治阶级也同样需要,因为不管在主观上是否有遵守道德的意愿,客观的秩序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正所谓“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这个“规矩”就是维持现有秩序的道德和法律。
   如果说虚无主义也能使得世界处于一种有秩序的状态,何妨说虚无主义就是那一种秩序下的道德?
很同意鱼毛和毛鱼的看法,握手


2007-03-21 10:08:03: L'Etranger
  2007-03-21 07:13:37: ontheway
    人类是冬天的豪猪,而道德是让豪猪们能挤在一起取暖而不互相伤害的方法,不以取暖为目的的豪猪则不在此方法的适用范围之内。
  
  某种程度上是如此,但过了头也可能变成对个体价值的伤害。
  儒家的思想搞到朱熹那一拨手里的时候大概就是例证,不是说,中国的所谓正统卫道士们最擅长做的就是逼良为娼或者逼娼为良么?
  让豪猪们挤在一起取暖而不互相伤害的秩序还是维持在一个不太高的标准,而且应该是豪猪们都同意的,或许更好一点,这就是所谓法律的作用吧(其实也不全面,法律真正的价值应该体现在约束政府权力而非定分止争),至于可以随便拿来打人的道德,还是要谨慎对待得好。
  另外一点很有意思,我有点感受,不知对不对,法理上来讲,法律是把权利留给公民,即付出了义务的纳税人,以便与政府权力相对抗;而中国的统治者们利用的传统道德,是把“权利”留给权力方,例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越是有权力的一方越要给他权力,越是(相对)没有权力的一方越是要加强他服从的义务。
道德也好,法律也好,讨论的都是在一个群体当中个体的行为法则,这些法则本质上可以分为两类,应该做的和不能做的。不能做的比较容易达成一致,那就是不能互相伤害,这个应该是法律最本质的起源 。而应该做的则会因人而异。譬如那个老婆和妈一起掉到河里,先救哪个的问题,有视老婆为衣裳的,自然也有母子关系恶劣的,这就是个人价值取向的自由了。但一个人既然生活在群体当中,这种自由也只是相对的了。还是接着来说豪猪吧,每头猪之间应该保持什么样的距离比较好确定,但又该怎么样确定一头猪是在豪猪群的中心享受大家的温暖,还是在外围面对严寒呢?选择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大家轮班,在圈里呆段时间暖和下再到圈外帮别的猪挡风雪;可以发扬风格,老弱妇孺受照顾;也可以强者为王,优胜劣汰。在合适的条件下每种策略都有可行性,但要是每头豪猪都自行其是,努力地往中心挤,也许整个冬天豪猪群都不得消停吧。这种大家都认同的,这个社会该怎么运行的规则,应该就是道德的来源。尊老,可以让年轻人看到将来接过棒子的希望而安定,也可以让老人提供自己的经验,并安享晚年。君臣之道在于保证上令下行,而减少监督和暴力机关的开销。儒家之道在古代农业社会也不失为一个低成本社会运行方案。在这种意义上来讲,卫道士的存在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必然的。 然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大幅度减低,商业社会的运行规则跟农业社会大不一样,所谓道德的内容也就不同了。
至于政府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窃以为东西方法律政府起源不同,不好一概而论吧。西方很早进入商业社会,以个人为中心,政府权力来源于个人权力让渡,为个人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其法律体系以民商法为中心,强调公平。而中国自古皇权强大,以少数精英统治沉默的大多数,服从自是第一要务,其法律体系以刑法为中心,强调稳定。从可行性来讲,两套体系各有千秋,只是商业社会是大势所趋,胜负早已分明了。


你见过将道德当成目的而非手段的人吗?
  
  鲁迅说:主施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厚黑学》..........


2007-03-21 12:23:08: Catharine
  作者的观点,
  虽不无道理,
  可却太过偏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呃……这个貌似就是传说中卫道士的典型口吻……


道德有两部分,一是道,二是德。道即万物行运之法,德不过是掩饰在外的表现形势。很大程度上道德是难以解释的,因为它很可能是千百年经验的总结,道的本性渐渐被德的表象掩盖。本是有因果的产生,人们习以为常便形成了约束之法,无人再问津道德产生的过程。然而,若想要打破道德便不得像常人一样不问因果,更不能凭着半瓶子醋的学问来指挥这个行为。否则只见德而不见道,很可能打破之后才发觉失去的更多。


鱼猫和猫鱼所言极是。


"呃……这个貌似就是传说中卫道士的典型口吻……"
典型是典型,但如果没这些人大概就要乱套了。。。


道德是建立在少数人的聪明和多数人的恐惧上的东西---
道德和品质有关吗?
越是没有道德的人就越是属于少数的聪明人吗?


2007-03-21 15:05:34: Norris
  道德有两部分,一是道,二是德。道即万物行运之法,德不过是掩饰在外的表现形势。很大程度上道德是难以解释的,因为它很可能是千百年经验的总结,道的本性渐渐被德的表象掩盖。本是有因果的产生,人们习以为常便形成了约束之法,无人再问津道德产生的过程。然而,若想要打破道德便不得像常人一样不问因果,更不能凭着半瓶子醋的学问来指挥这个行为。否则只见德而不见道,很可能打破之后才发觉失去的更多。
................................
呵呵,又受教了。。。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应该也是“道”的一种吧。。。


2007-03-21 13:59:31: qiuyuebai
如果是一个个体存活在地球上,便不需道德.
如果是一个群体存活在地球上,便需要道德.
  
。。。。。。。。。。。。。。。。。。。。。。。
  
群体的确需要道德,但强大的群体却又是经常践踏道德的。。。
大国像强盗,小国像妓女。。。


你们探讨的问题也太无趣了,穿丁字裤的云不要把劲儿花在这上面,你如果觉得被统治着不好,你给咱找个更好的办法,你如果觉得大国不应该欺负小国,那让大国欺负大国,大家打世界大战好了,有些事情是自然的,所以是无奈的,最终就是您说的虚无,既然您比谁都懂,您还在这较的那门子劲儿啊!


中国要崛起,必须从审判孔夫子始 黎 鸣
中国想要真正崛起,中国人想要真正变得聪明起来,中国文化想要真正在21世纪之后成为全世界人类文化中的一个主角,这一切,全都必须,且只能,从彻底地审判孔夫子及其儒家开始。这是因为,由于两千多年来孔夫子及其儒家对中国人精神的垄断,在中国的历史中,在中国的文化中,在中国人精神的“血液”中,甚至在直至今日的中国人流行的语言中,在绝大多数中国文人的习惯性的思维中,孔夫子及其儒家都均已散布下了极多的毒物、毒液、毒气,而且散布得极深、极厚、极透。如果不痛下决心,不彻底地审判孔夫子及其儒家,这一切所希望的“崛起”、“变得”、“成为”等等等等,就将全都只能是一场一场的春梦。
由于两千多年来儒家放毒的结果,一代一代的中国人,事实上早就被折断了精神的“脊梁骨”,早就被掐断了“慧根”,也即事实上,中国人永远都不知道什么叫做真理,永远都不知道什么叫做追求真理的意志,更是永远都不知道什么叫做认识真理的智慧。正是因此:
一,中国人永远都只能具有由“私德”、“私情”所支配的“血缘的”、“人治的”、“专制的” 官场化社会的体制和制度;
二,中国人永远都不会需要社会中个人的平等、民主、自由,因此,也永远都不会去追求社会中个人的平等、民主、自由;
三,中国人永远都只能拥有贪、懒、妒的官场先验原始的人格,
中国人永远都只能拥有暴、骗、慌的官场经验智谋的能力,
中国人永远都只能拥有恐惧、焦虑、孤独的官场后验的情感的痛苦;
四,中国人永远都是个忌妒杀人和灭绝天才的民族;
五,中国人永远都不会懂得需要发现新事物、发明新技术和创造新观念、新知识的人生价值,正是因此,中国人永远都不可能自生出近现代人类的科学,乃至一般的哲学;
六,中国人永远都不会懂得如何正确地思维,如何讲道理,如何进行有理有据的辩论,所以,中国人永远都不讲理、不辩论,而只讲情、讲礼、实际上就是讲谁权力更高、更大,再不然,就只能谩骂、发怒、发情,或最后,诉诸暴力。所以:
七,中国人永远都只服从最大的暴力,信服:“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黑社会之黑“道”理;
八,中国人永远都把“讲礼”当作“讲理”,所以,永远都用“私情”、“权力”来取代公共的理性;
九,……
上述的一切,其根源都来自孔夫子及其《论语》和《六经》,以及历代儒家文人对孔夫
子及其《论语》、《六经》的绝对的、盲目的崇信。
我要告诉我亲爱的同胞,不把上述一切的根源追究到底,不把孔夫子及其儒家的毒害揭露到底,中国人就将永远不会有真正变得聪明起来的那一天,中国人就将永远不可能真正崛起,中国的文化就将永远都只能是世界上最劣等、最没有希望的文化。
在过去的两千多年中,中国的先人们至少兴起过六次反儒反孔的文化运动,例如先秦时代的老、庄、杨、墨的反儒;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末魏晋时期的反儒;明末清初的反儒;“五四”运动时期的反儒;毛泽东时代的反儒,等等等等。然而,它们全都以失败告终。它们失败的原因虽然各有不同,但至少最关键的原因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他们在最根本的思维模式上与孔夫子及其儒家相比,实际上也是大同小异,或者本身也不够完善,如最早反儒的老子和墨子;然而更多反儒的人们自身,事实上也就是一个深受其“毒”的儒家文人,例如陈独秀、胡适、鲁迅,当然还有毛泽东;毛泽东,或许由于其地位——已登上龙廷之极的特殊性,他的受毒只会更深。认真仔细地考量,上述六次的反儒,除了最早老、墨的反儒之外,惟一只有“五四”运动是特别具有“智慧”价值的历史事件;令人扼腕,它最后还是被扭向了再一次儒家“复古”的死路,这只要看看“共和国”居然不讲“宪政”即可立即明白。所以,“五四”运动没有能够顺势把反孔反儒的理性的批判坚持进行到底,这确实是中华民族近代文化史上的一个极大的遗憾。“五四”时代思想智慧的闪光,瞬息即逝,中国重又进入了新一轮古老愚昧的黑暗。现在分析起来,最大的原因,仍旧在孔夫子及其儒家的传统思维垄断的黑暗势力的极其顽固和强大。
鉴于上述的种种原因,我决心把反孔反儒的思想批判进行到彻底,我呼吁那些拼命叫嚣恢复“儒教”、“国学”、“读经”的“著名的”、“大儒级”的先生们站出来,让我们来进行一场“彻底”的辩论。什么叫做“彻底”?对我来说,即全面彻底地揭露,并改造深受孔夫子及其儒家毒害的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我深深地认定,正是这种遗毒了两千多年,而在中国人中代代相传的“思维模式”,在无形、无声、无色、无知、无觉的过程中牢牢地决定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它不仅决定了个体个人的命运,更决定了整个中华民族、整体中国文化以及中国政治的命运……甚至直到今天,中国人中还仍在流行的语言,中国文人脑海中还仍在习惯的思维,也全都仍然是执行这种命运“决定”的工具;而绝大多数的中国文人,竟然毫无自觉,依旧沉浸在其中,乐而忘返,甚至还沾沾自喜。这只要看看当今的文坛、艺坛、影坛、视坛,乃至学坛,一片“帝国的回忆”,一片“读经”、“国学”、“儒教”的叫嚣,一片空泛无聊的浮躁:盲目的怀旧、肆意的美化(帝国、帝王、古代),邪恶的谩骂,浅薄的嗜好(赌博、观淫、卖淫、露淫成癖),等等等等,总之,毫无任何理想目标地鬼混日子,也就全都可以明明白白了。
审判孔夫子不在其他,而是在彻底揭露孔夫子以及历代儒家文人始终执迷不悟,遗害中华民族的极其错误的“思维模式”,正是这种“思维模式”,如影随形,像幽灵一样伴随着每一个中国人,坑害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制造了大量中国人的愚昧、落后、贫困和不文明。也正因为审判的是与每一个中国人都息息相关的“思维模式”,所以审判孔夫子,实际上同时,也就是认真地审判我们自己,审视我们自己,认识我们自己。中国人已经到了不得不,而且也的确已经有能力认识我们自己的时候了。我亲爱的同胞们,现在正轮到是我们中国人,应该可以彻底地清醒清醒的时代了!
我真诚地希望,能够得到一切有识之士,以及广大青年朋友们的支持,让审判孔夫子及其儒家,彻底揭露和改造有害的“思维模式”,成为我们共同伟大的事业,为最终真正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崛起而奋斗。(2007,3,6。)


2007-03-21 17:30:50: 鹿原寥人
  你们探讨的问题也太无趣了,穿丁字裤的云不要把劲儿花在这上面,你如果觉得被统治着不好,你给咱找个更好的办法,你如果觉得大国不应该欺负小国,那让大国欺负大国,大家打世界大战好了,有些事情是自然的,所以是无奈的,最终就是您说的虚无,既然您比谁都懂,您还在这较的那门子劲儿啊!
...............................
呵呵,探讨探讨也能学到好多东西啊


2007-03-21 17:31:42: 穿丁字裤的云
  中国要崛起,必须从审判孔夫子始 黎 鸣
  
  中国想要真正崛起,中国人想要真正变得聪明起来,中国文化想要真正在21世纪之后成为全世界人类文化中的一个主角,这一切,全都必须,且只能,从彻底地审判孔夫子及其儒家开始。这是因为,由于两千多年来孔夫子及其儒家对中国人精神的垄断,在中国的历史中,在中国的文化中,在中国人精神的“血液”中,甚至在直至今日的中国人流行的语言中,在绝大多数中国文人的习惯性的思维中,孔夫子及其儒家都均已散布下了极多的毒物、毒液、毒气,而且散布得极深、极厚、极透。如果不......
--------------------
以上总结:儒家思想是古董的,中国的,落后的,无用的,影响中国进步发展的.只有学习当今的,西方的,高级的,进步的才是唯一的,该做的,有用的.
我只想你连自己几千年文化的优点都找不出来,还做着唤醒别人的白日梦那.


一,中国人永远都只能具有由“私德”、“私情”所支配的“血缘的”、“人治的”、“专制的” 官场化社会的体制和制度;
同意此观点,问题在于个人如何改变社会?
  
  二,中国人永远都不会需要社会中个人的平等、民主、自由,因此,也永远都不会去追求社会中个人的平等、民主、自由;
不同意此观点,社会中个人的平等、民主、自由是相对的.绝对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三,中国人永远都只能拥有贪、懒、妒的官场先验原始的人格,
  
  中国人永远都只能拥有暴、骗、慌的官场经验智谋的能力,
  
  中国人永远都只能拥有恐惧、焦虑、孤独的官场后验的情感的痛苦;
   完全同意此观点,只是入了官场的人,没有一个能廉清的,包括你我,看看小环境中工作的公司就是这样.只怕醒悟的人太少
  四,中国人永远都是个忌妒杀人和灭绝天才的民族;
同意,所以天才没有存在的土壤,都去国外
  
  五,中国人永远都不会懂得需要发现新事物、发明新技术和创造新观念、新知识的人生价值,正是因此,中国人永远都不可能自生出近现代人类的科学,乃至一般的哲学;
在借鉴国外的技术,算是一种进步了
  
  六,中国人永远都不会懂得如何正确地思维,如何讲道理,如何进行有理有据的辩论,所以,中国人永远都不讲理、不辩论,而只讲情、讲礼、实际上就是讲谁权力更高、更大,再不然,就只能谩骂、发怒、发情,或最后,诉诸暴力。
虚伪的礼仪之邦
  
  七,中国人永远都只服从最大的暴力,信服:“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黑社会之黑“道”理;
当年如果不是“枪杆子”,贫苦的人民还依旧在痛苦的边缘.所以也是相对的环境使然
  
  八,中国人永远都把“讲礼”当作“讲理”,所以,永远都用“私情”、“权力”来取代公共的理性;
同观点一
  九,……
所以千年的思想是有存在的土壤的, 有优点存在的,中国在一步步强大已是不挣的事实!


世界上的一切规则不都是人创造出来的么.它让我们仿佛觉得有所依靠.


都在探讨道德...
那说说什么叫不道德吧!
.... ....
仔细想想看,人还是需要道德的!
不然我就可以乱扔垃圾...随口粗话...爱怎么样就怎么样....
谈什么信仰谈什么虚无主义谈什么满口的哲学论语...


变成政治话题了。
无聊。


我也同样关心上面有个兄弟问的:人品的问题。有人能解答一二么?
ontheway兄弟关于东西方法律的不同来源,似乎让我明白了些东西。


没兴趣听假道学说教,只是来纠正一个错误的。
你说那个广告,是sony的ps,不是ms的xb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