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1949-1999-中国军旅文学50年

朱向前 主编 学习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  

出版社:

学习出版社  

作者:

朱向前 主编  

页数:

522  

内容概要

  《中国军旅文学50年》编写前后历时7年,数易其稿,以新中国1949——1999为期50年的军旅文学发展历程为考察对象,以62万字的篇幅,全面梳理了半个世纪以来军旅文学的历史,深刻总结了军旅文学发展进程中的若干重要理论问题,以系统的理论规范和宏阔的学术视野将诸如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理论批评、戏剧、电影、电视剧等不同文体的创作悉数纳入研究范围,以客观的批评品格和敏锐的审美视角将产生过重大社会影响的作家、作品和独具艺术特色却被长期忽略的作家作品一并纳入研究的范畴;以文学史研究的资料汇总和遴选梳理为经,以理论研究的概念命名、现象分析和理论阐释为纬,以极富个人风格和文学色彩的语言表达,完整勾勒、系统呈现出了中国军旅文学50年来的发展脉络和流变轨迹。

作者简介

  朱向前, 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生导师。1996年授大校军衔。全军优秀教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军事文学委员会委员,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发表作品,从事过诗歌、散文、小说创作,后攻理论批评。已出版专著、文论集、小说集《军旅文学史论》、《红·黄·绿》、《灰与绿》、《黑与白》、《心灵的咏叹》、《沉入生命》、《初心与正觉》、《黑白斋序跋》、《漂亮女兵》等十余种。其中《寻找合点--朱向前军旅文学批评选》、《朱向前文学理论批评选》等著作分获第四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1994年)、第三届鲁迅文学奖(2004年)等多种奖项。主编《长篇军旅小说金戈丛书》、《九十年代文学潮流大系军旅人生小说》、《新中国军事文艺大系·中篇小说》等。  曾任中国作协第一、二届“鲁迅文学奖”评委;第一、二、三届“冯牧文学奖”评委;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评委;第五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评委;《中华文学通史·当代卷》编委,《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编委。《中国军旅文学50年研究(1949-1999)》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

书籍目录

导言第一章 短篇小说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前17年”:在现实与回忆交织中勃发一、溯源:孙犁的《芦花荡》、《荷花淀》二、革命历史的阐释:王愿坚、峻青等人的短篇小说三、现实主旋律的宣扬:任斌武、林雨等人的短篇小说四、引起争议的个性:茹志鹃、刘真等人的短篇小说第三节 80年代:在继承与创新中繁荣一、断裂与延伸:“两代作家”并肩“作战”二、英雄意识的继承与创新:徐怀中、石言等人的短篇小说三、职业伦理意义的探讨:刘兆林、周大新等人的短篇小说四、新历史与民间情怀:莫言等人的短篇小说第四节 90年代:向生活里归隐第二章 中篇小说第一节 概述一、“前l7年”蓄势待发二、80年代“应时而兴”三、90年代“余波绵延”第二节 “前17年”军旅中篇小说创作第三节 80年代:两代作家的创作与三条战线的开辟一、徐怀中等第一代作家老骥伏枥二、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与“”-3代战争”战线的开辟三、朱苏进的《射天狼》与“和平军营”战线的拓展四、莫言的《红高粱》与“历史战争”战线的发掘第四节 90年代:第三代作家的崛起一、第二代作家承上启下二、第三代作家崭露头角三、阎连科、陈怀国与“农家军歌”第五节 女性军旅作家和非军旅作家的军旅中篇小说创作一、女性军旅作家的军旅中篇小说创作二、非军旅作家的军旅中篇小说创作第三章 长篇小说(上)(1949—1966)第一节 概述一、长篇小说的:‘蓄势”与“两次浪潮”二、相对统一的美学特征三、现实军旅题材小说的赢弱及其原因第二节 50年代的军旅长篇小说一、孙犁和杨朔的散文体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与《三千里江山》二、“英雄史诗的一部初稿”:《保卫延安》三、战争全景小说:《红日》四、传奇故事:《铁道游击队》与《林海雪原》第三节 60年代的军旅长篇小说一、梁斌和他的《红旗谱》……第四章 长篇小说(下)(1976-1999)第五章 诗歌第六章 散文第七章 报告文学第八章 理论批评第九章 戏剧第十章 电影第十一章 电视剧附录一:理论批评主要参考书目附录二:作家小传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短篇小说  第一节 概述  半个世纪过去了,和平的氛围早已消弭了战火和硝烟,军旅文学也经历了春华秋实。作为军旅文学中重要的一族,军旅短篇小说以其不可取代的特质书写了自身的成长与变迁、光荣与梦想、平凡与失落。  50年,本是一个量的概念,用来框定具有继承性和延续性的文学史,总有些削足适履之感。如果追溯当代军旅短篇小说的起源,应以人民军队的建立和短篇小说的传统为依据,况且,到目前为止,军旅短篇小说仍然没有终结。但纵观当代军旅短篇小说的产生和变迁,当代50年,几乎囊括了所有重要的文学现象--在解放的凯歌中苏醒,在建设的激情中勃发,在“文化大革命”中沉默蜕变,在80年代涅粲繁荣,在商业化时代走向边缘。50年的历程,汇聚了不同时代的短篇作家们丰富的创造力和生命感悟,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军旅文学总体的精神风貌,推进了富有特色的军旅文学的发展,并为其书写了光辉的篇章。依时间为序,可作如下分期:50年代到60年代,军旅短篇小说经过苏醒进入了勃发期。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军旅文学营造出良好的生长环境。作为一种文体,此时的短篇小说备受重视,在文学界出现了“短篇小说作家”的称谓,包括茹志鹃、王愿坚、峻青等都是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据重要位置的人物,他们创作的一批军旅短篇作品成为这个时期短篇领域中的经典。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1949-1999-中国军旅文学50年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