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萨拉·凯恩戏剧集

[英] 萨拉·凯恩(Sarah Kane) 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1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作者:

[英] 萨拉·凯恩(Sarah Kane)  

页数:

304  

译者:

胡开奇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包括萨拉·凯恩短暂生命中的全部5部作品:《摧毁》、《菲德拉的爱》、《清洗》、《渴求》、《4.48精神崩溃》。其中《4.48精神崩溃》今年10月曾在上海话剧中心公演,该剧借用《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故事框架,描写一位患抑郁症的女性自杀的心理体验过程。剧名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凌晨四时四十八分被认为是生理上精神错乱达到极致而最易自杀的时刻。这五部戏剧合成一个艺术整体,代表了萨拉·凯恩戏剧探索的每一步,她描绘与揭示了最黑暗最无情的人类内心境界:暴力的境界、孤独的境界、权势的境界、精神崩溃的境界以及始终不渝的爱情境界。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凯恩 译者:胡开奇萨拉·凯恩,出生于1971年,1999年自杀。一生共创作有《摧毁》(1995),《菲德拉的爱》(1996),《清洗》(1998),《渴求》(1998)和《4.48精神崩溃》(1999)五个剧本。凯恩还曾为英国BBC电视第四频道写过一个电影剧本《皮肤》(1997)。

书籍目录

导言摧毁菲德拉的爱清洗渴求4.48精神崩溃附录萨拉·凯恩与极端戏剧与菲莉斯·奈吉谈萨拉·凯恩译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场利兹一间奢华旅馆的客房——这种如此气派奢华的客房随处可见。一张巨大的双人床。一张小酒吧台上香槟酒镇在冰中。一台电话。一大束鲜花。两扇门——一扇通向走廊,另一扇通向浴室。两人上——伊安和凯特。伊安45岁,生在威尔士但一直住在利兹因而带利兹口音。凯特21岁,南部中下阶层家庭出身,带伦敦南区口音,紧张时口吃。他们上场。凯特在门口停下,惊叹着室内陈设的华美。伊安走进来,将一叠报纸扔在床上,径直来到酒吧台前给自己斟了一大杯杜松子酒。然后他朝窗外的大街俯瞰了几眼,转身走到房间中央。伊安我住过比这更好的地方。(他将杜松子酒一饮而尽。)我一身臭汗。你要洗澡吗?[凯特摇头。[伊安走进浴室,哗哗地放水。接着他走了出来,腰间仅围着浴巾,手中握一左轮手枪。他察看枪是否已上膛然后把它塞在枕头下。伊安这小费给送三明治的阿拉伯佬。[他扔下五十便士,又进了浴室。[凯特走进房间。她放下手提包,跳坐在床上。她四处打量着房间,查看每个抽屉,摸弄每样物件。她凑上去闻着鲜花,微笑着。凯特 好可爱。[伊安走了出来,头发湿着,腰围浴巾,边走边揩着身子。他停下来,看着正在吮着拇指的凯特。他又走回浴室去穿衣。传来他在浴室中接连不断、剧烈的咳嗽声。他咳吐在洗手盆中,又走出浴室。凯特 你没事吧?伊安 没什么。[他又给自己倒了一杯杜松子酒,这次加了冰和汤力水,然后从容地喝着。他从枕下抽出手枪.插在腰间的枪套里。他对凯特微笑着。伊安真高兴你能来。没想到。他递给她香槟。凯特(摇头)我担心你。伊安这个?(指着胸口)不要紧。凯特不是指这个。就觉得你不快活。[伊安砰的一声打开香槟。给他俩各斟了一杯。凯特庆贺什么?伊安(没回话。走到窗前向外眺望。)恶心这个城市。臭气熏天。到处都是阿拉伯和巴基斯坦鬼佬。凯特 你不该这么叫他们。伊安 干吗不?凯特 不太好。伊安 你喜欢黑鬼?凯特 伊安,别这样。伊安你喜欢我们的有色人种兄弟?凯特 没啥反感。伊安 别幼稚了。凯特我弟弟去的学习中心有印度人。他们很有礼貌。伊安 他们应该这样。凯特他和一些印度孩子是朋友。伊安 他是痴呆,对吗?凯特 不,他有学习障碍症。伊安 哦。傻子。凯特 不,他不是。伊安还好我儿子不是个小丑。凯特别那样说一说他。伊安我可怜你妈。你们俩都那样。凯特 都哪一哪样?伊安(看着她,琢磨着是否说下去。最后决定不说了。)你知道我爱你。[凯特很开心地微笑,友好但并无情爱地。伊安 不想让你离开。凯特 我今晚不走。伊安(饮酒)又一身臭汗了。你想过结婚吗?凯特 谁娶我?伊安 我娶你。凯特 我不行。伊安你不爱我。我不怪你,我不会怪你。凯特我不能离开我妈。伊安总有一天你得离开。凯特 为什么?[伊安张嘴欲答但想不出话。[有人敲门。伊安一惊,凯特去开门。伊安别开门。凯特干吗不?伊安我说别开。[他拔出枪来到门后。贴在门上听。没有声音。[凯特咯咯傻笑。伊安嘘。[他继续听。还是没有声音。伊安大概是送三明治的阿拉伯佬。开门。[凯特打开门。门外无人,一盘三明治在地上。她把三明治端了进来,细细地瞅着。凯特火腿。不敢相信。伊安(拿起一片三明治吃起来。)要香槟吗?[凯特摇头。伊安 你不吃火腿?凯特 死肉。血腥气。没法吃牲畜。伊安 谁会知道。凯特不,我不行,我就是不行,我会吐得一地的。伊安 它就是猪肉。凯特 我饿了。伊安吃一块。凯特 我没法吃。伊安我带你去一家印度餐馆吧。天哪,这是什么?奶酪。[凯特眼睛一亮。她从火腿三明治中挑出一片奶酪三明治,吃起来。伊安注视着她。伊安不喜欢你的衣服。[凯特低头看自己的衣服。伊安你弄得像个同性恋。凯特什么意思?伊安缺少女人味,就是那样。凯特哦。(她继续吃。)我也不喜欢你的衣服。伊安(低头看自己的衣服。然后起身,脱掉全身衣服站在她面前,赤裸裸的。)用嘴给我舔。[凯特瞪着他。然后笑起来。伊安不愿意?好。嫌我臭?[凯特笑得更厉害。[伊安想穿上衣服,但尴尬地摸索着。他弯腰抱起衣服跑进浴室去穿。凯特边吃着三明治边咯咯地笑着。伊安走出浴室,已穿齐整了。他拿起手枪,退膛又上膛。伊安你找到工作了吗?凯特没有。伊安还在吃纳税人的。凯特 妈给我钱。伊安 你什么时候才能自食其力?凯特我在一家广告公司申请了工作。伊安(坦率地笑着)不会有的。凯特为什么不会?伊安(止住笑看着她。)凯特。你太蠢。你是永远找不到工作的。凯特 我是。我不是。伊安你看。凯特住一住嘴。你存心那样做的。伊安 做什么?凯特把一把我搞糊涂。伊安不,我在说,你太迟钝,缺乏理解力。凯特 我不是,我不是。[凯特开始颤抖。伊安在笑。凯特晕了过去。伊安停住笑盯着她失去知觉的身体。伊安凯特?[他把她翻了个身,掰开她的眼皮。他手足无措。他端来一杯杜松子酒,撒了些许在她脸上。[凯特猛地坐起来,双眼圆睁,但仍无知觉。伊安见他妈的鬼。[凯特突然大笑起来,怪异,失控,歇斯底里地。伊安别见鬼了。[凯特又倒下,躺着一动不动。[伊安无助地站着。过了一会儿,凯特缓过气来如同早晨醒来一般。伊安 你究竟怎么回事?凯特 必须告诉她。伊安凯特?凯特 她有危险。[她合上眼慢慢地恢复了正常。她看着伊安微笑着。伊安现在怎么样?凯特 我昏过去啦?伊安 那不是真的吗?凯特 一直发作。伊安 什么,晕症?凯特自从爸回来后。伊安那不伤害身体吗?凯特医生说我会好的。伊安你觉得怎么样?[凯特微笑着。伊安以为你死了。凯特[我]觉得应该就是那个样子。伊安别再那样了,真他妈的吓死我了。凯特我也不太清楚,就是昏过去了。觉着好像去了有几分钟或几个月,醒来还是那样。伊安可怕。凯特我晕的时间不长啊。伊安如果你醒不过来呢?凯特那不知道。那就不醒了呗。伊安 受不了。[他走到酒吧台前给自己再倒了一大杯杜松子酒并点上一支烟。凯特什么?伊安 死亡。不存在。凯特你睡了然后又醒来。伊安你怎么知道?凯特你干吗不戒烟?[伊安笑。凯特你应该戒烟。对身体不好。伊安 太晚了。凯特我一想起你就是吸着烟喝着酒的样子。伊安好。 凯特你衣服上都是那股味儿。伊安还有我嘴里那股气味。凯特想像一下你的肺该是什么样子吧。伊安 不必想像了。我看到过。凯特 什么时候?伊安去年。我醒来时,医生端过来那片烂肉,恶臭。我的肺。凯特他切除了那片肺?伊安剩下这片现在也一样了。凯特 那你会死的。伊安没错。凯特 别抽了。伊安没什么用了。凯特还有法子吗?伊安没了。不像你的弟弟,照顾着他他就没事。凯特 这肺就这么完了。伊安我作践的。凯特你不能做肺移植吗?伊安你别傻了。他们给要活一辈子的人做。像孩子们。凯特出事故死去的人总是有的,他们一定有多余的。伊安为什么?有何意义?让我多活三个月再死于肝硬化。凯特你这样作践自己,加速病情恶化。伊安 活一天乐一天。(他深深地吸了口烟又把杯中的酒一饮而尽。)[我来]打电话给那黑鬼,再送点吃的上来。[凯特摇头。伊安不知道这家伙懂不懂英文。[他注意到凯特的不满,便一把搂着她。他吻她。凯特挣开了身,擦了擦嘴。凯特别把舌头伸进来,我不喜欢。伊安 对不起。[电话铃大声作响。伊安吓了一跳,然后接过电话。伊安喂?凯特是谁?伊安(捂住话筒)嘘。(对准话筒)我来记下。(他从报纸堆里抽出一本笔记边听边记起来。)警方透露逗号,一个连环杀手在一桩恐怖的杀人祭祀中残害了英国游客萨曼莎•斯克雷思,斯、克、雷、思,句号另起一段。这位来自利兹的十九岁的姑娘同另外六位受害者一起被埋葬在荒无人烟的新西兰丛林中一座座相同的三角形墓中句号另起一段。每个受害者都被刺了二十多刀,脸部朝地逗号,双手捆在背后句号另起一段。墓地旁的篝火灰表明这杀人狂曾在当时野炊句号另起一段。萨曼莎逗号,这位梦想成为一名时装模特的红发美女去年在校获得全优的成绩因而赢得这难得的旅游机会句号。昨天萨曼莎的母亲悲痛欲绝地说冒号引号,我们祈求警方能发现线索破折号任何线索逗号越快越好句号。早日将这杀人狂绳之以法句号引号另起一段。外交部警告游客下划线强调要格外警觉句号。一位发言人说冒号引号,判断力是最重要的句号引号,文稿结束。(他听着。然后他笑了。)确实如此。(他听着。)又是她,我去见过她了。利物浦妓女,叉开两腿。没有。算了吧。眼泪和假话,不值得去。(他按了下电话键接通旅馆服务台。)服务台。凯特他们怎么知道你在这儿?伊安 我说过的。凯特为什么?伊安以便他们需要时和我联络。凯特傻瓜。我们来这儿就是要避开他们。伊安我想你会喜欢这儿的。一流的旅馆。(对着话筒)送一瓶杜松子酒来,伙计。[他挂了电话。凯特我们过去总到你那儿去。伊安那是好几年前了。你现在长大了。[凯特微笑。伊安我身体也不行了。[凯特不再笑了。[伊安吻她。她回吻。他一只手插到她怀里摸着她的双乳。另一只手解开他的裤子开始自慰。他开始脱她的上衣。她把他推开。凯特伊安,别一别这样。伊安什么?凯特我不想一想这样。伊安 不,你想的。凯特 我不想。伊安干吗不?你不过是紧张罢了。[他又开始吻起她来。凯特我告-告-告-告-告-告-告-告诉过你。的喜欢你但我不-不-不-不-不能做这事。伊安(吻着她)嘘——[他开始脱她的裤子。[凯特恐慌起来。她开始颤抖发出语无伦次的哭叫声。伊安停住手.害怕她再一次“晕”过去。伊安 好了,凯特,那就算了。我们不是非要做的。[他抚摸着她的脸直到她安静下来。她吮着她的拇指。然后。伊安 这不太公平。凯特怎么啦?伊安把我性子吊起来,让我挂在半空中。凯特我觉一觉一觉着——伊安别可怜我,凯特。你不必因为我快死了就跟我做爱,但你别把你的阴部贴在我的脸上然后又挪开,因为我已伸出了舌头。凯特伊-伊-伊安。伊安你怎-怎-怎么啦?凯特我吻-吻-吻了你,只能这样。我喜-喜-喜欢你。伊安你要是不想跟我做就别把我弄硬。那很伤人的。凯特 对不起。伊安不能那样一开一关的。如果我不到高潮我的鸡巴就痛。凯特我没想那样做。伊安哎哟。(他显得极度痛楚。)凯特 对不起。真的。我再不这样了。[伊安,显然还在疼痛中,抓起凯特的手攥住他的阴茎,再用自己的手握紧。就这样,他开始手淫直到他高潮时疼得龇牙咧嘴。他松开凯特的手而她把手立刻缩了回去。凯特好些吗?[伊安点头。凯特对不起。伊安不要紧。今晚我们能做爱吗?凯特不。伊安为什么不?凯特我不再是你的女友了。伊安你再做我的女友好吗?凯特 我不能。伊安为什么不能?凯特我答应肖恩做他的女友。伊安你和他睡过吗?凯特没有。伊安你和我睡过。你更属于我。凯特 我不是。伊安那你干吗那样,替我手淫?凯特我是-是-是-是-伊安 抱歉,压力,压力。我不过是爱你而已。凯特 你对我太坏了。伊安 我没有。凯特没说原因,突然断了电话。伊安当时很难,凯特。凯特因为我没有工作?伊安 不是,心肝,不是这个。凯特因为我弟弟?伊安 不,不是,凯特。现在别问了。凯特那不公平。伊安 我说别问了。[他伸手取枪。[有人敲门。伊安一惊,然后欲去开门。伊安我不会伤害你,只是别问了。别吭声。事情总是越解释越黑。凯特安德鲁。伊安你干吗非要知道一个鸟人的名字呢?凯特我以为他挺好的。伊安尝过他那团黑肉了,是吗?不愿跟我做但你要跟一个杂种去干。凯特你太恶毒了。伊安凯特,亲爱的,我只想爱护你。不让你受伤害。凯特 你伤害了我。伊安 不,我爱你。凯特是你不再爱我的。伊安我告诉过你别提那事。现在。[他激情地吻着她,然后向门走去。当他一转身,凯特就擦自己的嘴。伊安打开门。门外的盘子中放着一瓶杜松子酒。伊安把酒拿进来,站在吧前,不知该倒杜松子酒还是香槟。凯特喝香槟吧,对你好些。伊安不要它对我好。[他给自己倒了一杯杜松子酒。凯特 你会死得更快。伊安多谢。你害怕吗?凯特什么?伊安死。凯特谁死?伊安你啊。凯特只是妈妈。如果我死了她会伤心的。还有我弟弟。伊安 你还年轻。我在你那个年纪——现在。凯特你难道不该去医院吗?伊安 他们无能为力。凯特斯特拉知道吗?伊安我干吗要告诉她?凯特 你们是夫妻。伊安 那又怎样?凯特 她应该要知道的。伊安那样她就能开个女巫晚会。凯特她不会那样。马修呢?伊安马修什么?凯特 你告诉他了?伊安 我会给他发葬礼请帖的。凯特 他会痛苦的。伊安 他恨我。凯特 他不恨你。伊安 他绝对恨我。凯特 你生气吗?伊安是的。他母亲是个同性恋。我该为这高兴吗?凯特说不定她是很好的人。伊安 她不带枪。凯特 我想没啥事。伊安我一直爱斯特拉直到她成为一个女巫而且跟一个同性恋女人睡觉,而我也爱你,你也有那种倾向。凯特什么倾向?伊安舔阴户。[凯特发出一阵语无伦次的声音。伊安你曾经跟女人操过吗?凯特没有。伊安 你想吗? 凯特没有的事。你呢?跟一个男人。伊安你以为我是吮阴茎的?你是看见的。(他大咧咧指着他裤裆里。)你怎么会那样想?凯特我没那样想。我就问你。你先问我的。伊安你穿得像个女同性恋。我没穿得像那帮吮阴茎的。凯特他们穿成什么样?伊安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真是错了他应该灭绝搞同性恋的和阿拉伯佬还有那些混账足球迷派一架轰炸机去艾兰路把他们全灭了。[他倒了一杯香槟解气地喝着。凯特我喜欢足球。伊安为什么?凯特 它好棒。伊安那上次足球赛你啥时看的?凯特星期六。联队2比0胜利物浦队。伊安你挨刀子了吗?凯特我干吗挨刀子?伊安那就是所谓足球。那不是漂亮的脚下功夫和进球得分。那是部落文化。凯特 我喜欢。伊安你自然喜欢。差不多就是你那水平。凯特我有时也去艾兰路。你会把我炸死?伊安你干吗要问那样的问题?凯特 你会不会?伊安别犯傻了。凯特 但你会吗?伊安我没有轰炸机。凯特那就开枪杀我。你会干吗?伊安凯特。凯特你觉得开枪杀人难吗?伊安比流血容易。凯特你会枪杀我吗?伊安你会枪杀我吗别再问你会枪杀我吗你会枪杀我。……


编辑推荐

《萨拉·凯恩戏剧集》为“剧场和戏”丛书中的第一本,其他几本也很精彩:迈克·弗雷恩《迈克·弗雷恩戏剧集》、彼得·布鲁克《敞开的门:谈表演和戏剧》和《彼得·布鲁克谈话录》、张献编著《中国先锋戏剧十人谈》,都将陆续推出。我一直不断地写剧只是为了逃避地狱,然而始终未能如愿,但从事情的另一端来看,当你们坐在席间一边看一边觉得,那是对地狱最完美的表述时,我又感动这也许是值得的。萨拉·凯恩戏剧全集的第一个中译本,将让国内众多戏剧爱好者的梦想得以实现。她的戏剧不仅在世界各地持续上演,而且从中国很多先锋戏剧作家的作品中也能看到类似的戏剧风格。她的作品还是很多戏剧和艺术院校学生排演模仿的重点对象;今年是萨拉·凯恩逝世7周年,《4.48精神崩溃》在上海话剧中心公演时引起轰动,她和她的作品是戏剧界近期讨论的热点话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萨拉·凯恩戏剧集 PDF格式下载



  我们相互鄙视着,以确定蚂蚁的巨人矗立
  嘲笑让我们靠得更近,更符合人
  所有的优,你发出的笑声
  只有你能听见
  下一秒去往另一阵风
  或跑的走,更久
  病毒爬进身体
  变形成污
  忙碌的没有时间 更吃出美食的可口
  褒扬握在手的力,听见时间
  在一朵乌龟做的云上漫步
  泡沫的心在海上踩着浪
  连成一道堤
  与沉石对比后
  吹号角
  
  由星期掌权的一天
  强调秩序整一
  令我作呕
  我的眼睛往窗外涂抹药膏
  巫医煎制草药杀死魔鬼的游戏
  更多的玩乐
  一首歌的距离
  是
  农妇在落雪的冬天
  坐在火炉旁
  穿针引线
  谁的夜又能更黑
  黑过448
  萨拉凯恩一垂到底的心
  我们哭
  甚至吊起来的泪
  你怎么能随意处置愤怒的唾沫
  “
  把他关起来
  ”
  有人说
  谁在说
  有没有人在说
  在说
  说
  ......


  是不是活在吐血总动员
  每天的工作除了吐血,就是望天
  你朝哪里看?
  说你呢!
  你怎么可以既不吐血也不望天?
  
  它是半杯水还是半杯空气
  Who 他妈 care?
  
  我没有4:48!
  我告诉过你我没有!
  别再挣扎了,那不可能,除非你不是人
  对,其实我没有灵魂
  
  你在用纸巾的时候,你在用什么/.
  我上哪儿去给你找纸巾的成分表
  我不是天空研究者
  
  每天我起床的时候
  伴随着阳光被我的眼睛感知,
  一股浓重的血腥味就袭上来
  不管是微风还是龙卷风
  吃东西的时候,
  它再一次到来,像蛇
  它不需要你为它做什么
  只要你默默忍受
  别哭,别难过,因为没有用
  
  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到来
  我是说4:48
  吐血是你的工作,与我无关
  我只要你看到
  
  不看天我怎么知道有没有阳光
  他说看地也一样
  他从来没有听过我说的话
  他只是在那儿,跟我同时出现
  跟我性交,跟我接吻
  没有耳朵没有背
  
  
  纸巾呢?
  你不要床头那包?因为它有血腥味?
  它错了吗?
  
  别看了,再也不会有阳光了
  
  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光亮
  阳光也救不了你!
  
  没有人能亲吻你的灵魂
  
  祈祷?你觉得上帝能给你幸福?
  痛苦永远是你自己的,
  上帝从来不痛苦
  因为他不存在!
  
  别跟我说信仰,
  有信仰你身上就不会长出毛发
  
  有意义吗/?
  数字有意义吗?文字有意义吗?
  有用等于有意义吗?
  为什么总要给没意义的东西找意义呢
  这样不是很好,至少傻逼们有事可做
  
  风扇切割着你的脑袋
  痛不痛?
  
  你在性交的时候你在干嘛
  为什么少女们被强奸的时候会哭?
  电脑有意义吗
  
  天空研究者并不耻辱,
  别总低着头,对脖子不好
  脊柱需要伸展
  皮肤也是
  
  你再也见不到他了
  因为他觉得你无趣
  他连接吻都不愿意对象是你了
  阳光照在你身上都不会反射
  他有耳朵有背了
  
  别再出现灵魂,有意义这样的字眼了
  他们说你装逼!
  你明明没有勇气做你自己
  骗谁呢?
  你明明很在乎别人怎么看你
  你不想变成别人眼里奇怪的东西
  还不如消失
  
  他走的时候你哭了吗
  哭是眼睛里出水的那个动作吗
  好像是的
  因为小时候每次做这个动作
  总有小朋友围过来说
  别哭别哭
  
  小朋友还活着吗?
  
  他哭的时候不需要纸巾
  他觉得那是伪善
  
  你握鼠标的时候是不是也像做爱的时候一样要求契合
  我没有做过爱
  那只是性交
  
  好吧,没有爱才要做爱
  
  
  
  
  
  
  
  
  
  (可能未完)


  2007-10-01
  
  整晚上捧萨拉·凯恩一辈子留下五部作品
  翻过 摧毁 菲德拉的爱 清洗 渴求,最后在《4:48 精神崩溃》停下来
  
  第一个完整的段落是:
  一个坚实的知觉逗留在思绪的黑暗宴会厅的天顶近处而它的地板移动着如同一万只蟑螂当一柱光束射入就像所有意念汇进那瞬间和谐的肉体不再排斥而蟑螂们包孕着一个无人吐露过的真理
  我先是一阵恍惚,接着不自知地进入了另一个人的魂灵里
  
  肿胀着的韵律 反文法的支离破碎,把我从宁静里间离出来
  他们说她把这些没有标点的句子写下来就自杀了
  她说她怕别人以为她自杀前曾哭着求饶过
  这女人要把自己记住的光明推付给死亡
  
  想起了彼岸花,佛教里的彼岸花
  传说自愿投入地狱的花朵
  她成了冥界唯一的花,开在通往幽冥之狱的途上
  花朵红得触目惊心
  当灵魂渡过忘川就会忘却生前的种种,曾经的一切都留在了彼岸
  佛经上说
  “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佛经上说
  “有生有死的境界谓之此岸;超脱生死的境界谓之彼岸。佛说彼岸 无生无死 无苦无悲 无欲无求”
  
  我反反复复看那份详细的用药名称和身体反应纪录
  失眠,厌食,体重骤减,狂躁,威胁反抗,偏执狂幻想,短期失忆,争吵,剃光头发,割伤手臂,早晨颤抖,眩晕,神志不清,不断跌倒,昏迷,幻觉,极度焦虑,极度愤怒,低血压,头痛,忧郁症,频繁眨眼,重度失忆,迟发性运动障碍,胃部剧烈疼痛…
  她的身体四下崩裂
  她说她用不断写作来逃避地狱但是未能如愿
  
  她唯一知晓的是大雪和黑色的绝望
  在黑色的雪降下来,世界空无一物
  在意外的时间里没有意外
  她把她拥有的药物吞咽下去撕成长条然后上吊
  
  看完剧本之后,右眼突然痉挛似地跳动起来
  我在纸的背面涂下了这些句子:
  
  在萨拉·凯恩的双眼里暂时失明
  被传染上的晕眩和颤抖
  被传染上的妄想和不安
  文字在白天隐匿
  却在每一个最黑的夜晚滋生病疾
  不可治愈
  
  地狱里凝视天堂的目光
  让整座人间焦灼地燃烧起来
  火星 火苗 火焰 火灾
  火光四下流窜
  七天七夜的烈焰
  把人间烧得只剩下黑色的石头和尘埃
  
  她喃喃 没有毁灭就没有重生
  她高喊 要记住光明并相信光明
  
  


   虽然不是很喜欢暴力,但是,这似乎专属于男性的行为方式或者说行为心理,在女性中其实只是更多地被顾及形象或生理上的脆弱给压抑下来。
   莎拉的剧,让我看到自己内心被压抑的那些力量,当然不仅仅是暴力倾向,或许更多的是,暴力之下横冲直撞不可宣泄的爱。
   其实,这个剧集,不是很能读懂,毕竟生活的背景太不一样,所以也说不上评论,就是感受罢了,就像和来自异国的女性聊天,即使语言不通,也能感受到其中的焦虑或喜悦,或是同为女子的相互感应。
  


  前两天有个哥们儿夜里一点不到短信——“南罗球。在?
  
  我说“没!
  
  他说“成。
  
  那会儿我正猫在家里看萨拉·凯恩的剧本,刚好是这个约着看球的哥们儿推荐的。我后来想其实还不如看球去,那个剧本看完了比球闹心。
  
  
  
  并且我觉得最闹心的是《菲德拉的爱》这篇,闹心不是来自文本,而是两个人之间一种奇异的“柔情蜜意”。
  
  
  
  剧本的启幕是希波特里斯蜷缩在一间阴暗的皇宫居室内看电视,他抓过一只丢弃的袜子擦鼻涕;又抓过另一只袜子手淫泄精。
  
  
  
  因为这个人怪癖、忧郁、尖刻、肥胖、颓废、任性、愤世嫉俗,对别人不管不顾,但是自己也痛苦着。他觉得情爱这种欲望是不能忍受的,因为不够贞洁。但是同时又无法克服自身的性冲动,于是就靠自慰以及轻毁性伴侣获得解脱。总之他的纯真在于惘然不顾任何人的感情,包括他自己的。但是与此同时,他的继母菲德拉疯狂的爱他,并且在这个有悖伦理的爱欲之中进行毁灭性的自我迷失。
  
  
  
  于是两个人,一个自我放纵一个自我持守,并且这两个情感状态的互存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悖论就在于,居于这两个情感状态任一极点的人都会极力寻求另一极点的人,类似苦闷者爱上亡命徒或者反之。总之谁你妈的求谁都是杯具。
  
  
  
  所以说这个剧本的张力和氛围像尸布一样裹着你。残酷的肉欲、情感毁灭和心理虐待的旋流支配一切。
  
  
  
  总之剧本最后两个人无法相爱而又无法停止相爱,各自在变幻无常中寻求逃避,最后继母彻底崩溃自杀,而希波特里斯的睾丸被仍在烤架上,孩子们欢呼,一个孩子抓起烤架上的睾丸将他们扔向另一个孩子,被扔的孩子尖叫着跑开。一片笑声。有人捡起睾丸扔给了一只狗。
  
  
  
  这种结局也不知道算不算一种模棱两可的救赎。因为人的情感行动一切其实都不存在一个外在的社会评价;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局限,局限比不局限更迷人。所以似乎也只能如此。
  
  
  
  当然如果你觉得这个剧本有点儿怪,那是因为它真实。并且我想,只有一个人性充分的人才有可能变成一个狠角色。。。
  
  


  刚开始想起名叫《英国病人》来的,显得咱文艺一点,尽管现在都拿这个词当骂人使,看见谁缺心眼直接用一句‘你真文艺’,就相当于给对方定性到‘二’的群体,但这个词在最初,也就是头几年,还是具有相当的美好色彩,即使如今用来骂人,也是谁使谁文艺。只可惜我错过了那个百分百褒义的黄金时段。
  
  07年的时候混论坛,一个东北重金属娘们跟我说:你知道不?英国有个写话剧的娘们诚狠了,写的故事钢钢变态,看完巨闹心。而且她最后还把自个弄死了,才29,在牛逼的年纪选择牛逼的死,你说狠不?我说:狠!大姐你净认识狠人,大姐你把帖子链接发给我看看不。她说:链个毛接啊!是书!买书看!诚狠了,骗你王八犊子!我思考了半天也没弄明白,这个王八犊子到底是骂我还是骂她。为了避免纠结的尴尬,我用跳跃性的思维迅速展开一个新的话题,我问:书名叫啥玩意?她过了好几分钟后告诉我说:《萨拉凯恩戏剧集》。我怀疑她用这段时间找书去了。
  
  当真看到这本书已经是09年。期间很多生活上的麻烦比一本书更亟待解决,因此这个写话剧钢钢狠的英国娘们便被放下了,确切地说,是忘了。其实09年麻烦事也不断,不过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萨拉凯恩帮忙解决了一部分。因为这本戏剧集的故事,让我觉得自己那点事儿根本就不叫个事儿,一点不狠!
  
  我更不狠的表现是这本书的最后一章,也是最贴近作者内心的那部《4.48精神崩溃》,我到现在都没有读完,说实话,不是看不进去,它的文字照比之前几章要诗意得多,但我还是有点受不了。第一个《摧毁》就把我折腾的够呛,吸眼珠的那段让我当夜做了个相当惊悚的梦,此后,只能一天一章地读,到《渴求》时,我觉得我已经成为了一个狠角色,心理抗击打能力也有了显著提高。但临近那具有预示性的《4.48精神崩溃》时,我却缴械了,不愿意继续冒险,可能彻底的勇气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具备的。所以萨拉凯恩确实是个狠娘们!如果她之前的作品还让人心怀哗众取宠的疑问,那么最后她的自杀是否足以解释她极限创作的真诚度?但愿如此吧,这不仅是对一个死者的尊重,也是对一个作者的尊重!
  
  人性是文艺中青年的常用词,大家喜欢拿人性说事儿,也把对人性的剖析深浅作为一部作品思想性高低的衡量标准。用几年前文艺青年的话来说,萨拉凯恩的作品应该是揭露人性或者直指人性最深处的。人性的深处是动物性,那些丑陋的、邪恶的、其实也是本能驱使的,也是我们不愿意面对的,是人作为高级动物在大自然前提下永远无法逃脱的普遍性。而对动物性的抑制正是人性的体现,否则,便与走兽无异。所以我觉得,萨拉凯恩的作品并非是对人性表达拧巴的质疑,而是以相当强的自省意识去接近蛮荒原始的生命态度,因此其作品便有了一种逆向审度的倾势,使读者产生有如坐倒车般的不适应感。
  
  这种不适应其实就是不坦然,当然,萨拉凯恩笔下的一切确实不容易被轻易相信并认可,但我想她是真诚的,至少她提出了那种可能性,这在战争期间并不难取例,我不够狠就不多讲了。极限生存状态是动物性爆发最粗的导火索,今天,人们努力工作维持体面,说到底,就是为了降低落入极限生存处境的概率,所以我们更不希望战争、疾病等诸多灾难使这一切努力付之东流,但前提是,我们要有勇气正视这些。也许极恶与慈悲就在一念之间。
  
  春节期间我遇到了之前提过的东北重金属娘们,她已经改头换面成为电音大蜜。只喝咖啡或者杰克丹尼,不再沾简装青岛。我说:你介绍我那本《萨拉凯恩戏剧集》我才看到,真挺狠的!她想了想,问:这本书讲啥的?不知道萨拉凯恩听到这时隔三年的评价会做何感想。
  
  也许死亡是成全一个作者最好的方式,但终归也是对其创作的打断。何况在生命面前,任何作品都是渺小的……
  
  都好好活着吧!
  


  你曾用你的真诚跟这个世界抗争吗?
  
  
  为实现目标与抱负
  
  为克服障碍以达到高的标准
  
  为成功施展才华而增强自信
  
  为战胜敌手
  
  为控制与影响他人
  
  为保护自身
  
  为捍卫我的心理空间
  
  为证明自我
  
  为引起关注
  
  为得到注视与聆听
  
  为激动,惊诧,迷恋,震惊,困惑,娱乐,款待或诱惑他人
  
  为免受社会制约
  
  为抵抗专制和压迫
  
  为独立于随心所欲
  
  为挑战清规戒律
  
  为避免痛苦
  
  为避免羞愧
  
  为雪耻而继续行动
  
  为维护自尊
  
  为克服恐惧
  
  为摆脱虚弱
  
  为归属感
  
  为被接受
  
  为与别人亲近与礼尚往来
  
  为友好交谈,讲故事,交换情感,想法,隐秘
  
  为沟通,为交流
  
  为大笑与开玩笑
  
  为赢得心上那人的爱慕
  
  为追随并忠贞不渝于那人
  
  为与那钟爱之人的肉体之欢
  
  为供养,帮助,保护,安抚,慰藉,支持,喂育或治愈
  
  为被供养,被帮助,被保护,被安抚,被慰藉,被支持,被喂育或被治愈
  
  为与那人互相建立快乐的,长久的,合作和互助的平等关系
  
  为被宽恕
  
  为被爱
  
  为自由
  
  
  
  -------------
  
  是的,假如忧郁并不能将你治愈,你何苦要奋不顾身。
  
  以上就是你所罗列的,我全部的欲望。
  
  


   大学的时候买了胡开奇译的萨拉 凯恩的戏剧全集。当时由于正在读西尔维娅 普拉斯,总觉着两个人有些相像。现在想起来,她们只不过都因精神问题住过疗养院,后来又都自杀了罢了。对我来说,普拉斯相对浪漫,就连死亡都可以是一种艺术,而凯恩就太‘现实’了些。这个引号的现实完全在挑战着我的承受能力。Blasted(摧毁)里士兵把记者的眼球吸出来吃掉那一幕曾在我眼前重复上演。直到现在为止,除了4.48,其他4部戏剧我还从未重温过。
  
   关于4.48,相当多的读者抑或评论家都把它当做是自传性的死亡笔记。而Saunders则声称这部剧凯恩写了一年多,绝不可能是死亡笔记。而Greig也说大家不应该试图在4.48里找作者的影子,更多的应该是一种自身的代入感。可是不想着凯恩,不想着她自杀这件事,单纯的阅读4.48是很难做到的。起码对我来说是这样的。甚至由于以前不知道在哪儿看到说凯恩是同性恋,我自然而然把她剧中所呼唤的恋人当做女生。看4.48的时候,我脑海里也都浮现的是凯恩的身影。
  
   说实话,第一次看到胡开奇的译本,我没觉着有什么不对劲,甚至觉着还挺好。那些大段大段的长句造成的晦涩难懂都被我当成了一种文体一种风格。也许是因为很长一段时间来,外国文学译成中文总是走这个路线。而我早已习以为常。又或许是因为我当时追求的只是好读书不求甚解。可是,对比了英文版本,我发现有很多明明可以在译文中交代清楚的东西,却因为误译和词语的选用造成了理解的困难。凯恩的原文充其量也只是抽象。若非要说它晦涩难懂,也只是因为作者在极力表达的是一种感觉。而感觉本来就是形而上学的。
  
   为了证明胡开奇的译文真的是有很大的问题,而不是我在胡掰,举三个明显的例子先:
  
  1. 第一幕
  
  原文:
  
   (A very long silence.)
  
   – But you have friends.
  
   (A long silence.)
  
   You have a lot of friends.
  
   What do you offer your friends to make them so supportive?
  
   (A long silence.)
  
   What do you offer your friends to make them so supportive?
  
   (A long silence.)
  
   What do you offer?
  
   (Silence.)
  
  胡开奇的译文:
  
   (长久的沉默)
  
  - 但你有朋友。
  
   (长长的沉默)
  
   你有许多朋友。
  
   (长长的沉默)
  
   你给了你的朋友什么使他们这样帮你?
  
   (长长的沉默)
  
   你给了你的朋友什么使他们这样帮你?
  
   你给了什么?
  
   (沉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出问题出在哪儿。我这里要讨论的不是‘长长’跟‘长久’哪个更长。而是时态问题。原文是现在时,胡开奇的译文变成了过去时。没有上下文,可能觉着时态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更何况中文时态本来就不明显。可是其实这一幕是从第二十三幕里截取出来的。当时的情境是,医生正在跟病人解释他(她)俩之间的关系是商业的职业的,而不是朋友的。这里,我不的不说病人跟医生之间的关系有些小暧昧小模糊。病人爱上医生的事屡见不鲜。所以,病人对医生的会生出情愫也是正常的。在这段之前,病人在跟医生表白说,你已经看到我最坏的一面了,但是我喜欢你,你是我最后的希望。于是医生接着才说,但是你有朋友,你有很多朋友blahblahblah。问题就出在下面这几句,其实原文的意思是说,你能够给你的朋友什么让他们像医生这样的帮助你。暗示说作为医生这个身份,我能给你的是朋友不能够的。所以我们还是医生病人的关系比较好。但是其实我觉着病人是对医生有超出朋友的好感的,医生自己也知道,为了避免尴尬或者一切不必要的麻烦,才主动说你已经有朋友了,你有很多朋友了,暗示说我只当你认为我是你的朋友,而这已经很不应该了。医生都这么说了,病人自然不好再继续表白。而胡开奇的译本把它译成说‘你给了你的朋友什么使他们这样帮你? 你给了什么。’ 这个过去时的意思是说你的朋友已经帮过你了,而你给了他们什么。这可以是单纯询问的口气,也可以是气急败坏的口气。因人而异。但是唯一明确的是,这个时态的混淆会造成对上下文理解的困难。
  
  2.‘mind’的翻译。‘mind’这个词在原文里总共出现了11次。都是以名词形式。根据朗文,‘mind’作为名词共有10种意思:
  
  1. [C; U] a person’s way of thinking or feeling; thoughts
  
  2. [C usu. sing] the ability to think and reason; INTELLECT
  
  3. [U] memory
  
  4. [C] attention
  
  5. [C; U] an intention
  
  6. [C] an opinion
  
  7. [C] a person considered for the ability to think well
  
  8. [C; U] the power of reason as opposed to feeling
  
  9. [U] the human spirit and power of reason as opposed to the body, the material world, etc.
  
  10. make up one’s mind to reach a firm decision”
  
   但在4.48精神崩溃里,mind出现的频率如此之高,不得不引起关注。究竟mind在这部剧里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凯恩自己早已在第五幕给出了答案‘my mind is the subject of these bewildered fragments’。如果说这句还是有些抽象的话,我们回到第五幕,她说‘And I am deadlocked by that smooth psychiatric voice of reason which tells me there is an objective reality in which my body and mind are one. But I am not here and never have been.'然后我们再跳到第七幕的第一句话,‘body and soul can never be married.’我想到这里‘mind’的意思已经非常清楚了,根据朗文取第9个释义,简单来说就是灵魂的意思。灵与肉是这部戏剧从始至终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凯恩认为灵与肉在她所生存的世界不是一体的,是分离的,不和谐的。在第6幕,她说‘my mind wants to die’(很不幸的,这句被胡开奇译成了‘我一心想死’),而在第3幕,她说,‘I don't want to die’,如果把它看做是灵肉分离的,灵魂想死,而肉体依旧贪恋这个世界,这两句话就不矛盾了。
  
  不知道胡开奇是没有主意到mind这个词的重要性还是为了避免重复一直换新词,这11个mind分别被他译成‘思绪’(第1幕), ‘灵魂’ (第2幕&第7幕), ‘想’ (第5幕), ‘意念’(第5幕&第24幕), ‘我’ (第6幕), ‘精神’ (第7幕), ‘主意’ (第12幕), ‘思想’ (第15幕), ‘心智’ (第18幕)。
  
  3. 仿写的启示录的翻译
  
   第17幕是仿写启示录的。中间有这么一句it shall come to pass,重复了很多遍。如果读过圣经或者摩门经(我读的是摩门经),就知道这句话在经书里出现频率是非常高的,而它的意思并不是胡开奇所译的'它将来临并隐去'而是'它将会发生'的意思。来临并隐去‘听起来倒是神秘又低调的,可它不是事实。它来临了,没有隐去。
  
   大概就先说这么三点,最后想说的是4.48真的是精神最混乱的时刻吗?就像是介绍里那么讲的。我觉着这个值得质疑。4.48的这个说法是由于在某一段时间,凯恩总是在4.48醒来,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没错。但是至于她,那并不是精神最混乱的时刻,而是最清醒(clarity)的时刻,是mind和body唯一短暂结合的时刻。自杀的那一瞬间同样也是清醒(clarity)来临的时刻,灵肉结合的时刻。凯恩说她不想死,是真的。她只是想要自己的mind和body结合。
  
   其实4.48的翻译对我来说,目前最难的是脏话的部分。一是因为我从小就不会说脏话,二是因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我们要懂文明讲礼貌,脏话连篇要搬到文章里,总归还是有些尴尬不好意思。但是翻译我会继续做,就当是一次尝试也好。
  
  (以上仅为我个人观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无论从文本或是从生平上看来,萨拉·凯恩都是个拒绝与世界和解的女人。
  
   以《摧毁》开始,以《4.48精神崩溃》作结。萨拉说:“我一直不断地写剧只是为了逃避地狱,然而始终未能如愿。但从事情的另一端来看,当你们坐在席间一边看一边觉得,那是对地狱最完美的表述时,我又感到这也许是值得的。”
  
   个人觉得,这些话恐怕是萨拉·凯恩对这个世界,对她的观众做出的极大妥协了。她至少讲了“事情的另一端”。在萨拉的戏剧世界中,“事情的另一端”其实从来都没有存在过。她的表达永远是单向的。追求,嚎叫,哭喊,沉默,绝望,爆发——有人说她的剧作是在“批判”,但这个词未免太无力。萨拉不负责批判,因为她的大脑中根本没有“对象”的概念。“批判”必须有个靶子,“对象”消失,作品本身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然而一个自足的文本却可以永恒,常阅常新。萨拉相信一部好的戏剧自身能够闪光,并且能够形成一个独立自足的个体。所以即使自说自话,混乱不堪,她的剧作还是如地震一般有力。
  
   如果你是个惯于“理解”的读者,那么萨拉·凯恩将用她固执的混乱震撼你的阅读习惯。你永远无法“理解”萨拉,因为寻求“理解”的前提是“和解”。即使再混乱,作家也总会放出一个线头让读者去拾——纵然高傲如纳博科夫也如此——顺着它便可以牵出一连串的逻辑。作家在要求读者之前,自己先会做出某种妥协,放弃完全个人化的表述方式,而选择理性的“叙述”。只有这样的文本才能被“理解”。就像是迷宫,无论多么复杂,总有个出口。
  
   所以“理解”是理性的,是用来维持读者与作者之间平衡的武器。无论多么混乱的世界,只要有理性的参与,总会在不断地妥协当中寻找到一个平衡点。人人各自丢失一部分自我,抛却一部分天性,最终练就一副完美的微笑来应对这个世界。一个人拒绝理解,其实就相当于拒绝了人群,选择一种地洞中的生活。这种沉默的拒绝在正常人看来是特立独行,甚至精神有问题,但其实对他们而言,拒绝和解就像空气一样,是必需品——回到萨拉·凯恩。写剧被她视为逃避“地狱”的方式。她的地狱只是她眼中的世界。这个世界混乱、黑暗、虚伪,在这个世界中无法体验到爱与自由,只有不断的杀戮、战争、强暴、流血、乱伦和自暴自弃。非理性的眼睛会看到非理性的世界。萨拉把它描绘出来,在旁人的眼中这就是地狱。萨拉建造的不是迷宫,而是巴别塔。她拒绝被理解,只能被体验。
  
   “一个坚实的知觉逗留在思绪的黑暗宴会厅的天顶近处而它的地板移动着如同一万只蟑螂当一柱光束射入就像所有意念融汇进那瞬间和谐的肉体不再排斥而蟑螂们包孕着一个无人吐露过的真理
   我经历了一个夜晚其间世上万物皆显示于我。
   我如何再开口呢?”
  
   萨拉·凯恩的剧作中通篇都是意象的堆叠,诸如血浆、蟑螂、肉体、箱子、夜晚、死亡、子弹、药品之类充斥其间。任何一种拿出来放到其它文本中都可以变成一个场景,用来渲染某种绝望情绪,但只有当它们被以一种混乱的方式组合起来的时候,人们才能见识到世界的混乱。事实上,这些意象单独看无论哪个都是做作,堆叠在一起却构成了绝望。人物以一种嘶吼的叙述方式,使这些意象以一种海啸的方式席卷而来,瞬间吞没了人们的理性。它们挤压着人们思想中原有的结构,不断地告诉你这些“和解”背后的本质原本是魑魅魍魉。于是太多笨拙了,太多虚伪了,太多欢笑了,太多和平了。站在在萨拉的地狱里仰望上空时,你惊奇地发现原来自己其实正身处天堂,而原先的天堂却是真正的地狱。
  
   萨拉·凯恩在一种癫狂的沉默中追求着爱和自由。看上去,似乎也只有在这种状态中才有爱和自由的容身之地。心理学告诉我们,反复重复一种话语能够使人相信它的真实存在,所以看上去,只有沉默当中的真理才是真理。换一种想法,难道说爱与自由真的是萨拉的“追求”——或许更恰当的表述是“本能”,就像杀戮和吞噬也是人类的本能。只不过因为爱与自由有着更美丽的面孔,所以更容易被放大,作为真善美的代言。我们总喜欢看到华丽的一面,并且在话语上强化它,作为对自己的安慰。但是从感官上,难道精神的恋爱带来的快感真的要比肉体的做爱来得更猛烈吗?
  
   地狱就是天堂,天堂就是地狱。差别只在于你是选择“理解”这个世界,还是去“体验”它。天堂和地狱都是人造的。这个世界,只要你不与它和解,它就是地狱,所以天使才都是一袭白袍,面目模糊的灵长类动物。理性在我们身边膨胀了几百年,充斥了生存的空间,就像个气球一样越吹越大,并且还在不停地膨胀下去——天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爆炸。然而纵然爆炸,纵然2012,它的存在也是合理合法,不容颠覆的。正常的人都需要它——除非你是萨拉·凯恩一样永远拒绝与世界和解的人物。所以我敬重她,并且试图抓住她“感觉”的尾巴,有多久抓多久。既然不可避免地都要堕入地狱,至少不要放弃与“真实”相连的那根细线。
  
   “4.48之后我将不再开口
   我终于讲完那乏味作呕的故事它的理性禁锢在一具陌生的尸体内为道德大众的邪恶精神所排斥
   我已死了很久
   返回于我的根
   我在边界无望地吟唱”
  
   一种尼采式的态度,但是她死亡了。
  
  


  Sarah Kane,你折磨死我吧。
  
  
  
  这个戏剧集我读的是胡开奇的译本,但还是令我心惊胆战如坐针毡。
  
  
  
  于是我想,原作会让我欲仙欲死无法抽身吧。
  
  
  
  我不管有多少貌似权威的评论家结合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使劲儿分析你作品的深层含义。
  
  
  
  我也不管那些强加给你的种种冠冕堂皇的标签。
  
  
  
  我就是迷恋这样强烈的瞬间爆发的姿态。一段段文字重重击向我。
  
  
  
  一种沉溺的凌迟感,真美丽却又真痛苦。
  
  
  
  一个不肯好好面对生活的人,也许只能选择很嚣张地活在天堂或地狱里。
  
  
  
  我说过,天才总喜欢用极端的语言麻醉自己。
  
  
  
  等到这种放纵达到极限,他们便回复为常人,或是永远地停留在那个时代里。
  
  
  
  你自然是后者,因为你还没来得及审视你剩余的勇气。
  
  
  
  于我而言,阅读变成一种煎熬和期待。我总以为你会在下一秒给我一个绝望的出口,但又始终陷在盘旋的黑洞里。
  
  
  
  请别让我跳脱出来吧。
  
  
  
  正如你所说,这是我见过的,对地狱最好的描述。
  


  看完萨拉凯恩已经两星期了,一直想好好写写,忙得顾不上,而且也有点儿一言难尽的感觉。
  
  萨拉·凯恩是当代西方最有影响力的戏剧家之一,自言她的戏剧是“描写地狱”,最让我震颤的是她言行一致地按她最后一部《4.48精神崩溃》自杀在医院的卫生间。萨拉·凯恩,真让人受不了。
  
  此前只看过关于她那部《摧毁》的介绍,印象不好,一是因为我讨厌暴力和残忍的语言,再者,想象那么血腥的东西若在舞台上表现,肯定更难接受。要不是因为看廖一梅提到过她又高度评价她,我根本不会想起要读萨拉·凯恩。不过,我对号称先锋的东西总是带有天生的跟进情绪,想体验它到底先锋到什么地步,为什么被广泛重视,只有读原作才会有最完整的认识。
  
  《萨拉·凯恩戏剧集》包含了她的全部作品。果然,血腥、暴力与色情,在她的前三个剧本中汹涌澎湃,后来,我对她那极端的场面和超乎逻辑的表达有点儿感到排斥了,倒是第四部《渴求》让我又眼前一亮。这是毫无关系的四个人始终在自言自语。断续的语言,富于想象的叙述,每个人其实都在表达作者自己,孤独的境界、权势的境界、精神崩溃的境界、至死不渝的爱到绝望的境界。。。。。。剧中人物的空间异常放大,我很快就体味到一种前卫的戏剧效果,四个人在空荡荡的舞台上,奇异的射灯照耀下的几个神经质的面孔在各自叙说。最后一部《4.48精神崩溃》没有实实在在的场面,却又足以让人窒息。它的形式根本不是剧本。当时她正身处濒临毁灭的痛苦中,在患抑郁症期间,每天宿命地在早上4点48分醒来,痛苦着,等待着,一方面似是逃避地狱,一方面又是给自己制造地狱,书写仿佛是对自己生命的记录和设计。
   
  坦率地说,我不喜欢《摧毁》,更不喜欢《菲德拉的爱》。但评价一个作品或作者一定要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连。重新分析一下,《摧毁》的轰动不仅因为惊世骇俗的表现本身,也是因为它击中了同时代人们的情绪。看到有人评论说,萨拉凯恩就是要让你感觉到愤怒和恐怖,而这种愤怒和恐怖来源正是暴力本身。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戏剧(或文学)的作用有时不一定是让你喜欢其中的文字,一定有共鸣或与作者契合什么的,有时就是带动了你的某种情感或者触痛了你的某根神经。你被萨拉凯恩抓住了,你感觉痛苦甚至厌恶,就象是自己被砍被烧被强奸,你受到煎熬想要逃脱,看多了投入了你也会变得崩溃直到分裂自杀。或许这就是戏剧的效果。
  
  萨拉·凯恩,真让人受不了。
  
  


  合上萨拉·凯恩戏剧集的时候瞥了一眼时间,凌晨4:48分……些微地震惊,我不知道这样巧妙而不经意的暗合是否也可以象征某种隐喻,诸如对于Sarah描述的地狱的共通情绪,也即我在凌晨4:48分那个困扰和折磨她并最终导致她自杀的极致时刻收到了来自Sarah本人的讯息,那一刻过后,一切再度归于平静和终结。只是继Sarah以后,还会不会有有人能够如她般大胆、率真地将骇人的周遭地狱环境展示得如此原始与赤裸?采用的恰恰却是最为狂暴和肆虐的方式。
  
  Sarah逃不出地狱于是她表述地狱,她表述地狱时揭示出的种种暴力境界、孤独境界、权势境界、精神崩溃境界、至死不渝的爱情境界,无一不在激越的同时令人扼腕。
  
  《4.48精神崩溃》是集子里面我的最爱。我迷恋Sarah的这点私心不容许他或者她对于这个剧的体裁产生质疑。应该说,这是由奔放的抒情和冷嘲式的幽默将碎裂但又相互牵连着的不规则诗行、词列、临床医疗记录以及支离破碎的对话结构到一处的三幕话剧。你也可以认为这里头更多的是个人体验的倾泻,可是只把它看成一种私人情感体验,未免过于浅薄和狭隘。非线性的事件、分裂的意象、断章残句,恰到好处地以最原始隐晦和令人不安的方式勾勒出角色企图通过意识的强势规划信仰路线的痕迹。
  
  她的绝望撕裂着她自身,深陷在她由于爱情的自抑产生的虚无主义当中,一个人的精神在爱、失落和欲望的重压之下崩现,愤怒、伤痛、人类主宰自身的欲望也一并呈现。与此同时,我的存在于心底某处的伤口也随之被撕开,犹如一具尸体,“那埋藏已久的耻辱吼出它腐臭的哀痛”。
  
  凯恩以她的悲悯情怀,她的直面人性最暗面的勇气和她所拥有的古典主义气度,用她独特的极端方式“遥远地呼应着莎士比亚,扣住人性中最为虚弱而柔软的神经,试图收拾起在这个世界已然显得扑朔迷离的爱的理想的残片”。在被极端力量撕毁的世界里,即便无法获得爱的抚慰,至少尚可得到应有的救赎。
  
  Sarah,你不必继续在“我不被爱,爱是不可能的”这样的自醒当中摧残和折磨自己的神经,不必再为“生活在善恶是非中逆转”而感到难以自持,毕竟你选择了逃亡,而你必定已然得渡。
  
  你也不必知道,在你身后,总有在茫然境地徘徊的人在读完你的一本戏剧集之后,不知道该如何去歌颂,
  
  “我对你的势不可挡的永恒的无法忍受的无条件的全包围的滋润心田的拓展心智的永不停歇的决无止境的爱”。
  


  《萨拉•凯恩戏剧集》 Sarah Kane
  当代极端戏剧的代表人物。爱尔兰姑娘。照片里长的就艰涩、苦、严肃、悲天悯人,有点点象她的同乡,西尼德•奥•康纳。作者自己也是极端的。有多极端?28岁芳龄几度尝试在千禧年来到之前自尽,并最终成功。地地道道的世纪末之女。当然是个病人,多年来受抑郁症之苦,亲身经历写就的,基本上以单人独幕旁白的《4.48精神崩溃》中,有许多感人至深的语句。因为字句中凝结着太多切身之痛,浓度高,足以烫着观众(这像了台湾另一位早逝的女作家邱妙津的文字)。
  那么,病人之语,有什么可看、可听呢?什么叫极端戏剧?此人是个疯子,以言行描绘她所亲历的地狱。因为她比我们痛点低,小伤害便可噬人,况她还悲天悯人地生活在20世纪这个充满战争、暴力、奸杀、垃圾、权力之争……的世界。我们有的人看事物喜欢看好的一面,病了的凯恩小姐恰恰相反,看到的都是糟了的、坏了的、腐朽了的……「地狱」。这不能怪她,我们所亲历的这个世界,并没能给她足够地快慰。
  凯恩小姐的作品中充斥着「骇人听闻」的性与暴力。(爱情变成可望不可即之物。我的一位女友讲,爱情于今日,乃是奢侈之物。不是昂贵,昂贵是买的起的。奢侈买不起。)在别人看来,她的极端在于,之一,踊跃地折磨她的演员,让他们在台上口交、施暴;之二,在于以她文学编剧之身份,毫不顾忌自己的剧本能否在舞台上开展实行。她常常在文中出现这样的字句「一群老鼠跑来,叼走了他的尸体」。弄得导演和舞美苦恼不堪。但她以为,这才是他们的工作,让不可能成为可能,否则,要你们干吗。对她自身,则以为绝不可因小小的舞台限制了编剧的想象力。
  然而,这都不是我喜她的原因,这些人人可以做到。我喜她,在于她作品触动人——永远只有这一种理由。我欣赏她的这种极端化处理。把所有人类情愫、事物居于一个「理想的」光滑状态,(类似我们学习加速度公式时,会提到的那种「镜面状态」):暴力推衍为最暴力,性推衍为性无能,爱推衍为爱不得;以此种手段震开观众麻木、甜美、等待做梦的神经。——我们得承认,如今,我们什么没见过,我们对刺激,还不总是ask for more?ok,凯恩给你刺激。让你看看,你要的刺激是什么东西。
  《摧毁》中(这是我喜的一部),某地一间小旅社的房间内,一对似乎相识多年的恋人,正纠葛于操与不操之间,男人强迫而女孩儿躲;居然就和内战的士兵群夹道相逢。被突如其来的战争逮个正着。然后,形势直转而下,一对两个人之间看似微不足道的权力肢体冲突,突然面对了真正的暴力(这让我想起《蝇王》的结尾),结果,吓傻了。凯恩自己创作本剧时,本准备只创作一对力量失衡的恋人,男人施暴于女人,结果创作中遭遇柏林墙倒塌、美国入侵阿富汗,她被电视上的轰炸场面刺激的动不了笔,她扪心自问:利兹旅馆中一场寻常的强奸与波斯尼亚的暴行有何联系呢?她得出结论,「一边是种子,一边是大树。」
  你不要跟我讲这种简单的对接合不合理,粗不粗暴。你也不要讲在你看来,凯恩的作品多么小儿科而不够沉淀成有历史意义的深刻大作。若要如此附会和评介,本身便可笑。凯恩的作品,代表着,仅代表着,我们时代、种群、境况多棱镜上的一面,也许是那黑暗的一小面。凯恩以其年轻的、意气用事的、病态的、晦暗的、杞人忧天的目光,想要动摇又没法动摇地紧紧盯住这一小面——这就是她的意义。对我来说,因为知我不会如此创作,而尤其感激她这样作者的存在。——我们应感激,在我们的麻木之外,有人为此尖锐地疼痛。
  


  对我来说,自杀的女性都拥有一种神奇迷人的魅力,深深的吸引我的瞩目,并激发出我内心中最强烈的抽痛和无尽的崇敬,她们用最真挚的勇气去结束苦痛的一切,用最极端的方式去抗拒身前脆弱无力面对的现实,她们是最美丽的蝴蝶只有冲破卵巢的束缚才能飞舞最绚丽的色彩……她们做了我天天都梦想做的事情,她们象绽放在黑暗地狱里一朵朵黑色的玫瑰,在我的思维中散发着幽静的香气,迷醉着我……
  
  萨拉·凯恩应该是这诸多黑色玫瑰中诱人的一朵,在读她的戏剧之前我对她一无所知,我想是命运的牵动,让我在一个秋日午后,在一落落书架上发现她静静的黑色妖娆,书皮上挣扎的双手正扒附在我的眼窗上,惊恐我的灵魂,毫不犹豫地我抽出她薄弱的身躯,带着她挣脱后的残留于世上的一朵黑色玫瑰,回到自己渺小的世界里……
  
  “我一直不断地写剧只是为了逃避地狱
  然而始终未能如愿
  但从事情的另一端来看
  当你们坐在席间一边看一边觉得
  那是对地狱最完美的表述时
  我又感到这也许是值得的”
  
  黑色封皮上的话语深刻着浓血凝固时那暗黑的斑斓,在我的小小双手的怀抱中煽动着一种令人心碎的光泽,翻开书页的刹那,毫无疑问我坠入了地狱,再也无法爬出来了……
  
  五幕剧,萨拉用短短28年的时光去堆砌。读着一些她生平琐事,并没有透露出她惊恐万分的灵魂,她看上去是那么亲切、那么自然而有才华的女子。象诸多优秀生一样,自然而然登上了自己梦想的舞台——她最热爱的戏剧。一切都看来那么顺利,那么令人羡慕,可又谁知道在那俊俏的面孔里却蚕食着一颗拥有宙斯般的地狱灵魂,几度挣扎后,她最后还是投入宙斯的怀抱,永别了我们——这苍茫的人世。
  
  我是用怎样焦躁的心绪留恋在这五幕剧中,《摧毁》那惨痛的令人作呕的战争和性爱画面,揪出我所有罪恶的狂燥,发泄在自身,我无法遗忘的是男主角的眼睛被生吞的残忍,我无法遗忘女主角拖着子宫流下的鲜血啃着用性去交换来的面包,这是第一次在那一个个排列规则的文字中迷失在一片硝烟废墟的图景,生生撕裂的惨境让我这个身处看似和平时代的女子如何接受,我愤恨的丢开书本,可没几分钟在她无法抗拒的美丽的诱惑下,又捧读了起来……
  
  而第二剧幕《菲德拉的爱》改编自古罗马戏剧家塞内加经典剧目,场景更加宏大,让罪恶的幽灵席卷宫廷、卫队、平众,血亲乱伦的惨不忍睹的惊骇在她黑色艳丽中演绎的清晰逼人。男主角的麻木不仁的生活,交织在混乱的性爱中,游戏、唾沫、饼干、电视、袜子、精子,一切都乱七八糟的呈现在你的面前,这都暗藏着一种颓废的危机,只能用疯癫的错乱和流血的愤慨才能挽救。悲剧不可抑制的爆发了……我们的灵魂到底去了何处,我们的生活为何会变的如此糟糕,我们的颓废到底是谁引发的……在惊促不安的品读后,我陷入了找不到答案的沉思……
  
  停顿过后,我恍然间到了校园。校园,多美丽的字眼啊,我曾用青春的容颜去装点它的静谧。可萨拉笔下的校园却变成了纳粹的集中营,这就是她的第三剧幕《清洗》。我读地有些混乱了,爱情、性、解剖、想象、舞蹈、关押,当这一切都结束时,地面上突然迅速地生长出一枝花……“《清洗》中每一个线索几乎都蕴含了多层意义……我希望能拓展戏剧语言。” 萨拉自我解说着这部戏剧。无可否认,这是深含多层寓意的剧本,校园——最美妙的地方却也可能成为令全世界都恐怖的集中营,主角间混乱的关系是因为他们被封闭在一个狭隘空间里所产生的么?我想即使继续思考下去,也无法找到谜底,于是我带着迷惑不堪的大脑继续翻开下一篇……
  
  可前面的篱笆还没拆开,我又进入了另一团迷雾中,四个角色用C、M、B、A四个字母替代了,更具抽象性。四个人一字排开,自说自话,象在朗诵诗篇,又象在控诉生活,场景完全消失在他们的语言中,好似毫无关系的四个人,却在叙述中那么深切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我们都是这个世界的孩子,是什么造就了我们苦痛的命运,交割在一起,却又漠然的毫无所知对方的存在……迷一般的剧幕《渴望》,说出了人们毫无依靠的心灵弥撒在这个恐惧的世界里,伤害着别人,同时也在伤害着自己……
  
  萨拉抛下的两个迷团狠狠地压在我的心头,她却毫不给我喘息的机会,最后用精神错乱的自杀宣泄了我聚集已久的泪水,她身后才上演的剧幕《4. 48精神崩溃》完成在她一次次在一个个黎明时段的清醒,只有在每个凌晨4点48分时,她的灵魂才真正属于她,她狠命的抓紧着一线曙光,写下了这最后“极为个人”的剧幕,也实现了她的愿望——用诗一般的语言去创作戏剧。在这部剧本中,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是诗的写意,是一个精神抑郁的姑娘的自言自语,是一个即将勇敢的面对死亡的姑娘唱颂死亡的诗篇,是在身前最后的遗留时光做生命最沉重的悼念……我陶醉在这散发着死亡气息的诗剧中,让灵魂如地狱的囚徒飘悠在最美丽的文字里,我痛彻心肺的哭喊着她的忧思、她的愤怒,“没有什么可以停止我的愤怒”,她声声撕裂般的挥洒出一行行诗句,象颗流星,用最璀璨的光芒在漆黑的世界划上一条痕迹……
  
  结束了这次艰难的地狱之旅,我无法抑制的做了一次笔录,因为书终要回到不属于我的地方,就象她描述的地狱之光不属于我一样,那美丽的黑色玫瑰晃荡在我的眼波中,最终我无力采摘她,只能让她留在她所能吸食的土壤中继续她的美丽……
  
  另贴出剧情简介地址:
  http://www.w-o-fantian.com/article.asp?id=1617


  在捧到她的剧本前,对她的印象并不好。一是因为看到些关于“摧毁”的介绍,我本身对暴力并不反感,但总觉得在舞台上如此,哗众取宠了,二是总对过高评价下的作品——特别是号称先锋的,带有天生的逆反情绪。但以莎士比亚、本琼生、马洛的名义,我得向凯恩女士的在天之灵三鞠躬以表达我无知的菲薄。
  
  
  确实,和美国B级电影可堪一比的血腥、暴力与色情,在她的前三个剧本中汹涌澎湃,而《4.48精神崩溃》虽然直接的场面没有了,却更让人绝望。基于这种极端的场面和表达,她的戏被叫成Cool Britainia,又有人说她的戏和奥斯本的《愤怒的回顾》一样吼叫出了这个时代的声音。但其实,无论怎么看,我的感觉是,她的骨子里,仍然是古典的。
  
  
  首先,或许《摧毁》的轰动是因为惊世骇俗的表现本身,被广泛重视,也恰是因为它的能够和同时代人们的情绪——海湾战争、波黑内战、卢旺达灾难、屠杀、饥馑,在冷战结束怀着迎来和平与安宁愿景的人们却发现世界仍然笼罩在从苹果源流至今的恶的阴影下,尽管舞台上的内容残酷万般,可联想每天太阳报上的耸人听闻,bbc里的血肉模糊,这舞台上的场面又再正常不过了,基于这种心理,人们在愤怒之后终于理解了,为《摧毁》起立鼓掌。然而,无论是为暴力喝倒彩的弱质者,还是为鲜血叫好的直面人,我不禁都要为你们叹口气,这只是手段。如果因此就可以唤作真实,那么尼禄可以在舞台上进行更真实的演出,如果因为所谓“时代性”就使它可以永恒,那我们更应该去珍藏每天报纸的头版。是的,它是伟大的,它的伟大恰在于它承接了深沉和悲悯的传统,只是它没有用普遍的感染与同情来试图打动你,但这只是方法上的不同,无端的暴力和杀戮,从该隐举起仍向弟弟的石头起就绵延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中,同样是生命的丧失,那个死去的婴儿和胸口仍在汩汩流血的亚伯没有什么不同,凯恩冰冷的笔,将舞台上的掩饰全都烧掉,最先点燃的是她自己的内心,天降索多玛和娥摩拉,她的火种。
  
  
  其次,她对暴力的态度,是相当暧昧的。一方面内心死死的道德戒律使她不可能如同狂欢中无理性的人群一样,对这种行为进行赞颂,本质上而言,这些残杀和非常态的性,都会使她有厌恶感,所以,你不可能会从她对这些的表现中感觉到任何轻松和哪怕丝毫的正面表现。但另一方面,她旺盛的生命活力和所在的这个世界的虚伪与罪恶,又让这种暴力成为一种宣泄,这或许并非来自于放松的道德准则,而是来自生命的本能,来自环境影响下的欲望冲动,可是这种宣泄本身也在吞噬着她自己,没有办法责怪任何人,因为她本是如此格格不入。所以,这就造成,我们看到的那些场面,是那么直接,但在那种场域和情境里,又顺理成章,你被这痛苦缚住了,但却不想反抗(更谈不上是否有力了)。
  
  
  第三,涉及到传统的悲剧美学问题,即在舞台上直接表现这样的残忍,是否失去了距离感,从而让人感觉不到应有的情感疏泄?《悲剧心理学》中就提到过:“《李尔王》中康瓦尔和吕甘挖出老葛罗斯特双眼的一场,只能引起我们的愤怒和恐怖。这场戏充满了真实的酷刑那种令人厌恨的性质,可怖然而没有悲剧意味。”但我们换个角度来考虑,也许萨拉凯恩根本就没打算让她的观众得到传统悲剧的欣赏快感,她就是要让你感觉到愤怒和恐怖,这愤怒和恐怖的来源正是暴力本身。那么,又回到开始的问题,既然如此,看新闻不是比看戏剧更好吗?注意,这里凯恩只是在表现这些时有意地趋向自然主义,在大部分时候,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她对剧本的节奏有着异乎寻常冷静的掌控,我敢打赌,《清洗》的第15场中,廷克扔给罗宾的饼干数是23块都经过了她的认真思考,就跟基耶斯洛夫斯基那块5秒钟融化的方糖一样。这样一种在小心翼翼地游走于控制和爆发间,结果就是你被她抓住了,你感觉痛苦而绝望,但你无法用清楚明晰的语言表述。这就是她要达到的效果。
  
  
  正如很多专家所指出的,提到她的戏,不能不讲莎士比亚被很多人忽视加鄙视的《泰特斯·安德罗尼克斯》(其实《清洗》也有帕索里尼那部“索多玛”的影子),这部莎翁的早期作品论血腥程度一点都不比他的这位后辈要低,这也成了很多人对它反感的重要原因。萨拉做得更绝,她将剧本构架上古典式谨严扔下了,换成了有些琐碎但引人入胜的短小台词构成的一个个小的情节,这将她从古典的衣服中解放出来了,更加自由的手脚却能更直观地表现古老的话题。而她的剧目,某种程度上又对《泰特斯·安德罗尼克斯》产生了反作用,Julie Taymor在98年拍摄的电影"Titus"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她剧本《菲德拉的爱》那种表现方式,在台词和罗马帝国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把后工业社会的实物以及颓废绝望的气质注入到影片中,加上本来就很血腥的剧本,这几乎可以看成是萨拉凯恩在电影上的精神传人。
  
  
  最后,为她的最后一部戏《4.48精神崩溃》多说两句。其实,在形式上,它几乎不能称为是剧本,没有任何分割,没有角色名称,没有舞台提示,看上去更像自由体例的诗,但从精神上来说,萨拉以自己的生命完成的这部绝唱,仅仅阅读,就足以达到标题中的效果。我不愿意把这看作是她自身的写照,尽管那时候她的确身处在濒临毁灭的痛苦中,但这剧中那个同时充满智慧与苦难的灵魂却是这么一类人,永恒的写照,痛苦着,却也某种意义上陶醉于这种痛苦,终于等到了那命定的4.48。
  
  
  我无法言说更多,读她剧本的感觉就像《菲德拉的爱》结尾处,希伯克里斯被放到烤架上的睾丸一样,火舌一步步吞噬着自己,但自己仍处在黑暗的阴影中。


  直面地狱与光明——萨拉•凯恩剧作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d3bba801000a5v.html
  
  一•当代英国剧坛
  
  传统英国戏剧大都描写王公贵族、才子佳人。特别是以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为代表的古典剧作家,他们所创作的剧本歌颂英雄、讲述传奇、用词典雅。然而,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英国逐步“由纯粹的资本主义社会变成了所谓的‘福利社会’——一个明显的阶级妥协的产物。”(1)以往那些取悦中产阶级观众、致力于描绘上流社会的戏剧便开始不再符合大众的口味了。工人阶级和中下层人物取代了传统戏剧中的上层人物,开始成为戏剧的主人公,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更是成为了剧作家们写作的主要题材。“战后的英国戏剧已从描写中产阶级这一狭隘的主题中解放出来,在内容上突破了传统的模式,转而成为描写读者十分熟悉的普通人的真实生活的全景画。”(2)
  
  公认的战后英国戏剧转折点便是约翰•奥斯本(John Osborne)的《愤怒回望》(“Look Back in Anger”)一剧。1956年,年仅26岁的奥斯本的新剧《愤怒回望》在伦敦皇家宫廷剧院上演,并在剧坛掀起轩然大波,引发了英国戏剧革新的新浪潮。剧本讲述了一对夫妻的生活:丈夫吉米出生于工人家庭,妻子艾莉森是一位上校军官的女儿。两人由于社会背景的悬殊差距而冲突不断,吉米经常攻击艾莉森的家庭成员及英国上层社会。经过好友调解,两人的婚姻勉强维持了三年。艾莉森与朋友海伦娜一同去教堂祈祷,这又引起吉米的强烈愤怒,认为妻子是向传统势力让步并且背叛了自己。艾莉森怀孕后回娘家休息,在此期间海伦娜与吉米同居了。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两人意识到彼此巨大的思想差距,最终分手了。最后艾莉森与吉米重归于好,两人共同走上了反抗社会现实的道路。《愤怒回望》结构严谨、风格质朴、语言通俗,展示了战后年轻一代的追求和他们的生活方式,它与英国当时的社会实际紧密联系,因此产生了极大的轰动效应。
  
  随着《愤怒回望》和奥斯本的巨大成功,战后的英国剧坛涌现出了一大批“愤怒的青年”(angry young men)。他们大都出生微贱,他们的作品“触及社会与政治问题,用简朴的文体,更直接更传统的创作风格表达了剧中人物的真实情感,如实地反应了长期守旧的英国社会在变革中产生的阵痛和变革带来的后果。”(3)使得战后英国戏剧取得了突出成就。
  
  然而,由《愤怒回望》带来的剧坛盛况并未能一直持续。1994年圣诞节前夜,约翰•奥斯本去世了。剧作家戴维•海尔(David Hare)认为“自《愤怒回望》以来英国戏剧发展的持续性过程中,1990年标志着一个断裂。”(4)奥斯本剧作中那种勇敢的探索精神和原始的生命力将不再重现,这使得评论家们发动了一场关于英国戏剧现状的讨论。在奥斯本去世前一个月,87位英国著名戏剧家联合署名给《卫报》(Guardian)写了一封信,批评英国戏剧舞台陈旧乏味、缺乏新作品。
  
  就在英国剧坛一派萧条景象之时,皇家宫廷剧院极为低调地推出了一部名为《摧毁》(“Blasted”)的新剧,作者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23岁姑娘,名叫萨拉•凯恩(Sarah Kane)。剧本赤裸裸地表现了强奸、吸食人眼球、挖吃死婴等情节。演出被安排在圣诞节之后鲜有人看戏的时段,宫廷剧院对这部戏的骇人场面感到十分尴尬,既希望凭借此剧一震雄风,又不得不尽量不引起人们注意。可是,尽管观看《摧毁》的人并不多,这部惊世骇俗的戏剧还是向评论界投去了一颗重磅炸弹,萨拉•凯恩也随之声名大噪。
  
  最初的评论几乎都是负面的,批评家们称《摧毁》“恶心、龌龊、淫秽至极”,并视萨拉•凯恩为英国吸毒与同性恋等亚文化的代表者,是个“疯狂、危险的女人”。而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学者和艺术家赞扬她对于人性的直白刻画,纷纷为她倾倒。一时间,英国剧坛对这位横空出世的剧作家展开了波澜壮阔的争议。在舆论一片哗然之时,评论家们也已经意识到,《摧毁》正如同“三十年前的《愤怒回望》一样,催化了英国戏剧舞台新戏剧的复兴。”(5)就像当年约翰•奥斯本吸引了一大批追随者一般,萨拉•凯恩的《摧毁》也成就了一批剧坛新秀,这些年轻的剧作家们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戏剧运动。
  
  事实上,笔者认为,这一场戏剧运动正是由皇家宫廷剧院一手促成的,媒体在其中更是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而萨拉•凯恩及她的《摧毁》其实是一个被利用了的“先驱”。宫廷剧院为了生存,不得不思考未来的走向与它扮演的角色。在奥斯本去世之后,宫廷剧院的艺术总监斯蒂芬•道尔德里(Stephen Daldry)意识到应当延续奥斯本《愤怒回望》的那种精神力量,因此他果断地复排了一系列当时“愤怒的青年”的剧,以及重复奥斯本风格的新剧。加上《摧毁》,这一切都是宫廷剧院所精心设计的规划。他们敏感地捕捉到了全新的戏剧运动的激流,“于是便随流搏击”(6)。皇家剧院成功地凭借《摧毁》获得了声望的复兴,而媒体们,也顺应“传媒与市场”的需求,积极参与其中。就这样,仅仅从最初的一个新闻炒作,发展成为了声势浩大的文化复兴,开创了二十一世纪的全新现代主义。
  
  但是萨拉•凯恩对所谓的“戏剧运动”不以为然,她很清醒地认识到流派的划分“只是媒体的标签”(7)她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新野蛮派剧作家,也不愿意将自己归为任何一类。在媒体推波助澜下兴起的这场运动在萨拉看来稀疏平常,“如果有那么三四个剧作家写了有趣的东西,就会有另外的十个来模仿。这时,你就有了运动。媒介寻求运动,甚至制造运动。作家们自身是不会对它感兴趣的。”(8)事实也确是如此,德国导演托马斯•欧斯特密耶(Thomas Ostermeier)在回忆起萨拉时说“当她第一次来柏林时,大家都以为会见到一个有暴力倾向的庞克族,没想到,却是个迷人、风趣的清秀佳人……虽然她总是被诟病为执迷于性与暴力,但我相信她的作品有更深层的东西,《摧毁》一剧栗人听闻的场景,现今较之十年前的首演显得更有意义。我们近来才了解到,它叙述的是关于恐惧:恐惧于我们整个社会不知何时全在一瞬间被摧毁殆尽。”(9)
  
  二•横空出世的女剧作家
  
  1971年2月3日,萨拉•凯恩出生在英国爱塞克斯郡布伦特伍德附近的凯尔维登哈奇。她母亲是教师,父亲是《每日镜报》(Daily Mirror)的新闻记者。两人都是极为虔诚的基督徒——宗教在他们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萨拉幼年的主要读物就是《圣经》,然而在她眼中,《圣经》中充斥着令人难以置信的暴力──强暴、断手支足、战争、鼠疫等。这些圣经的受难图像,在其前三部作品《摧毁》、《菲德拉的爱》(“Phaedra's Love”, 1996)和《清洗》(“Cleansed”, 1998)中处处有迹可寻。
  
  高中时代萨拉参加了当地的剧社,还导演过契诃夫和莎士比亚的戏剧。她以全优的成绩高中毕业后,带着成为一名演员的梦想,考进了布里斯托尔大学的戏剧系。入学后,她在剧场里如鱼得水,在校园中深受师生们的青睐喜爱,成为形形色色活动的明星。
  
  当她正以天赋的表演和导演才华在事业上崭露头角时,她的兴趣又转向编剧,她开始了写作。她的第一部习作叫《病》,这部三部曲的系列独角戏在爱丁堡的一家俱乐部上演。其内容涉及强奸、厌食症以及性本体。人们对她处女作的评价是“粗糙”且“浮躁”。
  
  1992年,她以全优的成绩毕业于布里斯托尔大学戏剧系,直接进入伯明翰大学攻读编剧硕士,师从戴维•爱德加。她并不喜欢学校的课程,只是为了实现她母亲的心愿。这时,她秘密地开始创作《摧毁》,一部惊世骇俗,表现暴力迫害及受害者双方心理体验的剧作。在这部作品写作期间,她来到伦敦,担任了布什剧院的文学助理。《摧毁》一剧先后共改了十五稿。一九九五年,由詹姆士•麦克唐纳导演的《摧毁》在伦敦皇家宫廷剧院上演。
  
  随后萨拉又创作了其他四部非凡的作品:《菲德拉的爱》、《清洗》、《渴求》(“Crave”,1998)、《4.48精神崩溃》(“4.48 Psychosis”,1999)。凯恩有着超凡的人格魅力,率真及善良的品性,然而忧郁症一直困扰着她。在完成《渴求》一剧后,她无法承受精神上的极度紧张,一度进入伦敦南部的摩斯利医院治疗,但很快就康复出院了。1999年2月18日,在完成了诗剧《4.48 精神崩溃》后,萨拉吞下了150粒抗抑郁症片和50 粒安眠药片,企图自杀。幸亏公寓邻居及时发现,送她去金斯大学医院急救。两天后,1999年2月20日,在看护人员离开她的九十分钟里,她用鞋带将自己吊死在卫生间内。那年,她二十八岁。(10)
  
  在当代英国剧坛的“新戏运动”中,萨拉•凯恩“大破大立,给当代剧坛带来了强烈地震,远远超过了边缘剧场坛主布兰登的冲击力。她打破了常规的叙事、人物、思维等理念,以‘班上最顽皮的女孩’成为当代偶像。”(11)萨拉•凯恩的剧作充满诗意,她善于直面地狱般的死亡、暴力与性,同时她也对于爱的多样性给予了最大限度的包容与肯定。“她的作品标志着英国新生代戏剧家‘直面’戏剧 (In Yer-Face Theatre) 浪潮的兴起,她是当代西方直面戏剧浪潮的代表人物。”(12)
  
  萨拉描绘的都是人类内心最黑暗最无情的境界:暴力的境界、孤独的境界、权势的境界以及始终不渝的爱情的境界。表现了重度压力的生活之下,人们的极端恐惧、精神崩溃,以及战争和种族主义给人带来的迫害。用血腥可怖的真实场景来揭示现实,用极端的道德勇气来呼唤良知。可是,不论如何描绘“地狱”,萨拉对于爱情的执着却是始终不曾动摇的。她借由爱去撕毁人们伪善的面具,暴露人与人之间彼此依赖和背叛,借由爱去寻求真理。正如萨拉在《4.48精神崩溃》中所说:
  
  “记住光明并坚信光明。
  没比这更要紧。”
  
  ……
  
  “割去我的舌
  撕去我的发
  截去我的四肢
  也得留下我的爱
  我宁愿失去我的双腿
  拔去我的牙
  剜去我的双眼
  也不愿失去我的爱”
  三•凯恩的五个剧本
  
  《摧毁》是萨拉•凯恩首部上演的作品,也是她那未完成的关于战争岁月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在写这部剧作的时候,波斯尼亚种族战争爆发了。萨拉和广大人民一同目睹了血腥的杀戮场面,战争使萨拉受到了巨大的震撼,这种震撼直接影响了《摧毁》的主题。
  
  《摧毁》的故事发生在英国利兹的一个豪华饭店房间里,伊恩是一个与妻子离了婚的记者,45岁。凯特是个21岁的年轻姑娘,两个人曾经是男女朋友。这出戏的开头十分平常,主人公也是两个普普通通的人。萨拉甚至严格限定了两人的年龄与身份、口音,让整出戏看似完全就是一出普通的现实主义作品。然而渐渐的,剧情开始显得匪夷所思。在这个高级的饭店房间里,伊恩软硬兼施央求凯特和他发生关系,一连串的性动作毫无预兆地出现。夜里,伊恩将凯特强奸了。同一时间,窗户外面正在发生战争,而伊恩也因为自己加入了右翼共和军,成为了他们的密探而焦虑不已。接着,冲进来一名士兵,凯特从浴室逃了出去。士兵告诉伊恩他们已经占领了城市。这个房间很快被炮弹击中,士兵留在房内,向伊恩讲述自己在战争期间的种种惨绝人寰的事迹。接着士兵强暴了伊恩,并吸食了他的双眼,然后开枪自杀。凯特从外面回来,抱着一个被别人遗弃的婴儿。婴儿最终没能存活,凯特将小尸体埋在地板下,出门寻找食物。伊恩饿得拔开地板吞吃了婴儿的尸体,接着爬进死婴身边的洞里,奄奄一息。这时,凯特带着她出卖肉体得到的食物回来了,安静地守在伊恩身边,给他喂食。
  
  在这部简短有力的独幕剧中,唯一的点缀是窗外始终没有停歇过的雨。随着剧情的推进,时间和空间在萨拉笔下已经全部瓦解。每一场结束的时候,舞台提示分别是“春雨的声音”、“夏雨的声音”、“秋雨的声音”、“冬雨的声音”、“天在下雨”。每一个场景始于一个季节,终于另一个季节。萨拉运用季节的变换,使得人物的对话和行动在这无望的时间流逝中变得不再重要,甚至可以不再存在。人们最终看到的,就只有被无限放大了的伊恩的绝望,和凯特身上纯朴的爱。“作者强调了现代人前途无望的悲剧。在展现人类孤独失落和前途无望的同时,作者也部分地说明了造成这种境况的原因,即爱的缺乏。”(13)
  
  全剧的最后,失去了双眼的伊恩在洞内枯坐的情景,使人想起《李尔王》。而吃掉死去婴儿的情节又令人想到酒神的故事等希腊神话。在那些故事中,经常会有一个孩子被肢解或者吃掉,最后在神的帮助下复活。不难看出,萨拉是在对传统戏剧经典与神话进行全新诠释(这一点在《菲德拉的爱》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萨拉•凯恩的剧作中关于暴力和性的直接表述,不但挑战了观众的承受能力,同时也为导演提出了艰巨的舞台创意要求。德国导演托马斯•欧斯特密耶在表现暴力的时候采用了完全相反的手法。他使用旋转舞台,用温柔的轻音乐来表现残忍的景象。每当暴力发生,舞台上便响起抒情的音乐,让人产生甜美的错觉。而下雨的天气与剧本反映的阴暗现实,也被导演用明亮的舞台所弱化。预测的残酷画面并没有发生,这正是欧斯特密耶的高明之处。
  
  凯恩在她的第二部剧作《菲德拉的爱》中,“继续解构着现实主义的风格”,“痛苦之源由国家的内战缩小到家庭(在此剧中是王室家族)的内战。”(14)《菲德拉的爱》来源于古罗马剧作家塞内加的经典血亲乱伦故事,凯恩在此基础上,将故事的发生地改为现代一所集中营。塞内加笔下的希波利特斯王子被自己的继母菲德拉疯狂地爱着,但希波利特斯屡次拒绝继母,因为他是一个贞洁的童男,是个清教徒。而凯恩则将他塑造成一个极端自恋、极端孤僻、生活放纵的粗俗色狼。改写了的希波利特斯比原本那乏味的王子更为鲜明,他引起人们反感,同时也令人同情。他过着罪孽、糜烂的生活,同时他本身又是那么纯真。
  
  《菲德拉的爱》大幕一拉开,阴郁的希波利特斯蜷缩在皇室房间内看电视,接着便呈现了他手淫的情景。继母菲德拉前来向他诉说衷情,接着为他口交。而希波利特斯则仍旧是一副漠然的表情。菲德拉得知自己的女儿与希波利特斯也有着奸情,忍受不住屈辱与绝望,她自杀了。菲德拉留下一封遗书,说她自杀是因为希波利特斯强奸了她。希波利特斯对这诬蔑没有任何反应,拒绝说出真相为自己辩护。最后一群暴徒割下了他的睾丸放在火上烤,又将他从胯下一砍为二。
  
  主导着希波利特斯的主要情感是诚实,情感关系中绝对的诚实,这也是凯恩自身所追求的。亚里克斯•西厄兹在《直面戏剧》一书中说,“一位朋友提醒她:‘你的价值观错了。你把诚实绝对化了。而它不是。生活才是绝对的。在生活中你能接受不诚实的存在。’凯恩无法接受,希波利特斯也无法接受——就是这毁灭了他。”凯恩对于诚实的绝对要求,正体现了这位年轻的剧作家的单纯与执着,同时也正是她与社会始终格格不入的根源。她笔下的希波利特斯也正是如此。因此,希波利特斯所表现出来的木纳、冷漠、厌世,实际上都是源于他的完美主义,源于他那颗渴望爱与贞洁的心灵。他一方面无法克制自己的性欲,一方面又无法容忍一切欲望和情爱,最终成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施虐者。而菲德拉也在这无所回报的不伦之爱中彻底迷失,最终自杀。两个人仿佛两个极端,在《菲德拉的爱》中,要么是这一极端,要么是那一极端,处于两者之间的爱是不存在的。这也正显示了绝对完美中的绝对纯真。希波利特斯是个纯真的人,全剧的最后,支离破碎的他望着前来啄食自己身体的秃鹫时,说,“来吧,秃鹫。这种时光该多好啊。”(15)这种人性的绝对在此剧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萨拉•凯恩自己导演了这部《菲德拉的爱》,舞台布景占据了整个小剧场。观众坐在中间和四周的长凳上,仿佛他们并不是观众,而是整个事件的亲历着、旁观者。这种没有距离的演出也正是凯恩“直面戏剧”的精神所在。演出的最后,那群复仇的暴徒直接从观众席中跳出来,气氛异常惊恐。
  
  《清洗》是凯恩的第三部戏剧,也是她那战争岁月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可是她写完这部之后便改变了主意,不再写最后一部了。这部同样延续了凯恩风格的不寒而栗的作品,很难想象,其中许多情节竟然是真实事件。地狱并不是编纂出来的,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地狱。凯恩在这部戏中,“探讨了爱人之间坚贞承诺的极限是什么。”(16)这一主题实际上也是延续了关于“绝对的诚实”的问题。
  
  《清洗》一剧情节极为精简,场景也很富于诗意,尽管表现的是残酷的虐待场面。故事发生在一座校园里,全剧在简洁的叙述下分为彼此穿插又相互独立的四条情节线:格雷厄姆患上毒瘾,被院内的医生(或是看守)廷克杀害了。他的妹妹格雷斯始终在寻觅哥哥,她穿上他的衣服,与他的灵魂做爱,最后她通过阴茎移至手术,变成了他。卡尔和罗德是一对同性恋情人,两人在爱与背叛中苦苦相逼。19岁的罗宾爱上了教他识字的格雷斯,当他终于学会了算术,意识到自己的刑期是多么漫长之后就自杀了。最后一条线索是关于施虐狂廷克,他爱着格雷斯,但是不能表达。他去看色情舞蹈表演,将一位舞女当成是格雷斯。
  
  这是一出象征意味非常强烈的戏剧,剧中的四组人物关系象征了爱情世界中的数种极端情况。凯恩钟情于描绘种种极端的情感,她笔下的人物往往具有极端的性格和极端的心理逻辑。正如上文所说,不是这一极端就是那一极端,介乎于两者之间的情感是不存在的。凯恩说,“我们依然相信我们能活下去,如果人们在经历了那样的苦难之后依然能相爱,那爱将能战胜一切。”由此可见,从相当大一个程度上说,凯恩是个理想主义者,《清洗》也是一部闪耀着理想主义光辉的剧作。凯恩认为《清洗》是一个爱情故事,尽管它描绘了残虐的暴力,但本质上仍旧是个爱情故事。这是凯恩的一贯作风,她直面那些地狱般的痛苦,但她想真正表达的,仍是那些隐藏在痛苦之下的美好,光明以及爱。
  
  《渴求》是为萨拉•凯恩赢得最大声誉的作品,评论界对此剧赞不绝口,称它能与T•S艾略特的《荒原》相媲美,语言精准至极,无可挑剔。《渴求》在结构上与传统戏剧,甚至任何一部现代派戏剧都很不同,是戏剧艺术形式的一次勇敢的探索。剧中已不再有事件,不再有场景,它所表现的形式是C、M、B、A这样四个身份不明的人在舞台上,举行仪式一般念着各自的台词。这些台词时而相互关联,时而又找不出任何逻辑。全剧具有一种音乐史诗般的节奏与气质,凯恩将“语言像音乐一样使用……揭示了肉体、心灵、精神的创伤。”(17)他们述说孤寂、疾病、堕胎、强暴与童年的伤痕,他们的声音彼此交叠,此起彼伏。他们渴望被爱、被保护,却在寻觅中绝望、求死。看似没有关联的台词显现了他们对于爱的渴求。
  
  由于C、M、B、A四人不明性别、年龄、身份,剧中的台词极易给人以混乱的感觉,时常会分不清究竟是谁在与谁对话。但或许这就是凯恩所追求的效果,谁都没有和任何人说话,所有的人都是在和自己对话。然而,正如评论所说,《渴求》的台词是无可挑剔的。假如反复多读几遍,便能看出四人的差别,也能将他们各自的身份做一个假想。比如A是一个迷恋上年轻女孩C的老人,可是C由于被强奸的记忆而无法接受他的爱。而M是一位母亲,她企图勾引年轻男人B,让他成为孩子的父亲。通过这样具象的解读,我们便能发现《渴求》中的语言确实严谨美妙,震撼人心。
  
  在《渴求》的演出中,舞台上摆放着四张不动的椅子,颇有祭坛的意味。接着,四支射灯慢慢打开,四位演出者坐在椅子上开始叙述。演员自始至终也没有离开过椅子,在其上尽情燃烧自己的情绪到最后四人身体同时朝向上方求援的动作,是期望透过奉献而得解脱的某种形式,与剧本的最后四句说话:“And ever shall be/Happy/So happy/Happy and free”形成强烈的意象,贯彻了剧名《渴求》中有关生命的欲望。(18)
  
  萨拉•凯恩在自杀前一周完成了她的最后一个剧本《4.48精神崩溃》。如同《渴求》一样,《4.48精神崩溃》抛弃了所有场景与情节,甚至连人物都已舍弃不要。剧中时而是一个声音的独白,时而是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交流。但是我们不知道这些声音来自谁,又是有几个人在说话。它所借鉴的是《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故事框架,写出了一位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心理。该剧在上海公演时,导演熊源强调说,“该剧是生命与生命间直接的交流和对话。”
  
  与其说《4.48》是一部独白式的剧作,不如说它更像是一种心情记录式的现代诗。凯恩所关注的焦点“从内战缩小到家庭,缩小到夫妇,再缩小到个人乃至最后缩小到了这部讲述精神崩溃的戏剧中的意念本身。”(19)卡夫卡说:“人不可能没有对自己内心中不可摧毁之物的持久的信赖而活着,而无论这种不可摧毁之物还是这种信赖也许都长时间地潜藏在他身上。这种潜藏的表达可能性之一是对一个自身上帝的信仰。”(20)萨拉•凯恩所坚持的信仰就是爱与光明,正如她在《4.48》中反复强调了三遍的,“记住光明并坚信光明”。
  
  笔者认为,《4.48精神崩溃》可以看作是萨拉•凯恩剧作生涯的一个总结。她的前几部剧作中所关注的问题:社会矛盾、种族主义、诚实与背叛、爱情、极端的信仰等,在《4.48》中均有体现。凯恩的剧作是始终保持着一种连贯性和统一性的,并没有因为写作此剧的过程中,作者本人正在经受自杀的痛苦折磨而有丝毫松懈。全剧酣畅淋漓地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将词语、数字、诗句、医学记录等精确组合,“在高潮处,随着女主人翁凄美的自杀场面,诗意迷离的落幕飘然而至。”(21)形成一种华丽而绝望的节奏感。《4.48 精神崩溃》是一部心理剧,更是一部哲理剧。
  
  在麦克唐纳导演的该剧中,舞台布置成全白色,放着一张白色桌子和两把白色椅子。演员共有三名,一男两女。舞台的背面安放了一面45度角面向观众的镜子,使得整个表演过程中演员们的所有动作都清晰可见。幕起后,首先是按照剧本中所说,“长久的沉默”——沉默的之间之久创下了戏剧舞台之最。场上人物开始讲话之后,并不注视着对方。念台词时的语言极具美感,彼此交错、合诵。
  
  而此剧在上海演出时,观众席设在两边,观众全体席地而坐。舞台上方挂满白色气球,下方则是黑气球,舞台就像是一块夹在黑白之间的巨大木板。舞台一侧是一个玻璃房间,场上人物在密闭的玻璃房内表现自闭的内心;另一侧悬着一只金属球,作为主人公的秋千,同时也表示钟摆。密密麻麻的文字投影在气球和墙面上,营造出一种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四•凯恩剧作的三大争议问题
  
  格雷厄姆•桑德斯与菲莉斯•奈吉(Phyllis Nagy)曾于2000年7月17日进行了一场关于萨拉•凯恩和她的剧作的长谈。这场谈话主要涉及了凯恩剧作几大颇受争议的问题:戏剧风格的拼集、诗歌化、舞台呈现。
  
  在萨拉•凯恩的作品中,经常能看见贝克特、韦伯斯特以及莎士比亚的影子。因此有不少评论家称凯恩为“戏剧风格的拼集者”。其实这可以说是评论界的一种传统,受习惯思维的主导,人们总是会把新作品与经典作品相联系。而假如那位作者承认他在写作某剧时读了另一剧作,人们就会想当然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正如许多人认为曹禺的《原野》就是翻版的《琼斯皇》一样,凯恩的《渴求》也被认为是借鉴甚至抄袭了T•S艾略特的长诗《荒原》。奈吉认为这种说法是有失公允的,他相信任何一位真正具有天赋的作家都不会去蓄意临摹某部作品,在写作中自然而然地向某部作品靠近,并不能就此下定论说这位作家蓄意临摹。《渴求》或许是借鉴了一些《荒原》的主题思想,甚至在几处引用了其中的诗句。但是,凯恩的《渴求》在结构上与目的性上,与《荒原》是完全不同的。至于直接引用的部分,则是她借鉴的一种方式而已。
  
  凯恩的作品,尤其是《渴求》与《4.48精神崩溃》,与其说是戏剧,不如说更像是诗歌。凯恩自己也曾这样表示过。笔者认为,凯恩剧作的“诗歌性”集中体现并且也仅仅体现在语言上,而非结构上。就结构而言,凯恩的作品绝不是诗歌。而奈吉认为,不论是结构还是语言,凯恩的剧作都不能被称为是“诗歌性”的。“诗歌的语言不仅具备隐喻性还具备想象性和本能性……我想这种特点在萨拉后期作品中并不多见……诗歌追求语言的纯净,但无须追求语言的抽象。而在我看来,萨拉在逐步接近抽象,而不是避开它。”(22)当我们说《渴求》更像是诗歌而不是戏剧时,我们仅仅是从剧本语言的形式上来判断,却忽略了诗歌语言的本质内涵。就这一层面而言,我认为奈吉的观点也不失为一种极高的见解。
  
  舞台呈现一直是凯恩剧作的一大难题,剧本中充斥着“老鼠们搬走了卡尔的脚”等舞台提示,给导演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正因为此,很多人认为凯恩的戏剧更注重案头的可读性,而不是舞台上的可看性。我认为,绝不能因为这些舞台呈现上的问题而否定凯恩剧作的可操作性乃至怀疑其价值。莎士比亚的戏剧中也存在着不少匪夷所思的超现实舞台提示,诸如砍断人的手臂、雕像复活了等等。但是真正纯粹的剧作家不应该对这些事情妥协,凯恩的可贵就在于她对这些一概不管不顾。就让导演们去伤神如何表现火葬吧,就让他们去思考如何让秃鹫来啄食希波利特斯的尸体吧。这些与凯恩无关,她所需要做的仅仅是用最极端也是最恰当的方式来进行表述。在奈吉看来,“这就是为何剧作家就是剧作家而不是散文家。这就是为何萨拉不是一个小说家或诗人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她有用一种特殊方式交流的欲望:直面大庭广众的方式。”(23)
  萨拉•凯恩去世以后,评论界给予了她极高的评价。称她为“唯一具备古典艺术气度的当代剧作家”,“继莎士比亚之后最重要的剧作家”。直到今日,萨拉•凯恩仍旧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着“直面”戏剧的热潮。
  
  参考资料:
  
  (1):亢泰,“英国当代的戏剧和剧作家”,http://www.lxbook.org/zjzp/england/e_012.htm
  (2):周金云,“从奥斯本的《愤怒的回顾》看战后英国戏剧的革新”,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同上。
  (4):格雷厄姆•桑德斯(Graham•Saunders),《爱我,要不就杀了我——萨拉•凯恩与极端戏剧》(‘Love me or kill me’:Sarah Kane and the Theatre of Extremes,2002)。
  (5):同上。
  (6):克莱尔•阿密特斯代德,“狂放的集会”(Riotous Assembly),《卫报》,1994年12月8日,第8页。
  (7):约翰•西尔曼斯(Johan Thielmans),《排演未来》(Rehearsing the Future),第四届欧洲戏剧导演论坛:欧洲新导演手法,第10页。
  (8):同上。
  (9):林冠吾,“爱的浪漫与残酷——萨拉•凯恩的浪漫主义”,牛棚剧讯,
  http://www.onandon.org.hk/newsletter/sources/articles/07/7_article6a.htm
  (10):胡开奇,“萨拉•凯恩与“直面”戏剧”,《萨拉•凯恩戏剧集》,新星出版社,北京,2006,第284页。
  (11):孙敏,“英国当代戏剧动态研究综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2):同10。
  (13):王岚,“孤独失落无望:简评凯恩的戏剧《炸毁》”,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4):戴维•格雷戈(David Greig),《萨拉•凯恩戏剧集》,新星出版社,北京,2006,第8页。
  (15):萨拉•凯恩,《菲德拉的爱》,第八场,《萨拉•凯恩戏剧集》,新星出版社,北京,2006,第105页。
  (16):同14。
  (17):同11。
  (18):陈国慧,“萨拉•凯恩的仪祭”,牛棚剧讯,
  http://www.onandon.org.hk/newsletter/index.htm
  (19):同14。
  (20):周鸣之,“萨拉•凯恩的爱与死之歌”,《南方都市报》,
  http://www.singtaonet.com/collection/200702/t20070205_461440.html
  (21):同10。
  (22):格雷厄姆•桑德斯,“与菲莉斯•奈吉谈萨拉•凯恩”,《萨拉•凯恩戏剧集》,新星出版社,北京,2006,第274页。
  (23):同上,第281页。
  


这书哪有 貌似买不到


淘宝有卖


有种汤唯咬定他用了我的勺子的感觉


啊?


局限比不局限更迷人,纠结人性.


东北重金属娘们喜欢喝杰克琼斯的时候也穿了唇环


能漏不??


2010-04-13 23:50:22 皇后大盗  东北重金属娘们喜欢喝杰克琼斯的时候也穿了唇环
你麻痹!!!


你笑什么


你猜


你这是在逼我啊……这功夫儿我心理斗争老激烈了


我木有


那你躺下


仿佛生命中最真实的流动,顶起~~


今年香港艺术节做这套戏,我有幸参与了字幕翻译。所以也仔细研读过胡生的翻译。第一遍看与楼主感受一样,但仔细对照中英文後就发现有些地方有待斟酌。
最明显的除了楼主所说的"it shall come to pass", 还有同一段的 "the names of offenders shall be shouted from the rooftops". "shouted from the rooftop"意味被公开宣布,而胡先生却直译为”犯规者的姓名将在屋顶被高喊出来“。如果对惯用语敏感且勤查字典,此类偏差本可避免。
当然不敢说自己能做得更好……不过真的很喜欢这套戏。


话说这个戏剧集我无数次地在图书馆看到,但一直没有勇气看……


你到底在说什么啊,言简意赅的表述方式比较容易接受一点


考四级时作阅读理解题,留下一个后遗症:讨厌长句


写的真好,她的疯狂,让演员在诠释的时候也可以感到某种超越,那类似:知觉之门的超越。


有一两出上海的仿佛拍了,你看了么?


在排摧毁,有点崩溃……


........看剧本似乎还好,隔着书页还没法太“直面”


最爱4.48
不知道是不是每个自杀女性都是黑玫瑰,至少伍尔芙不是,她是永远漂在欧塞河上的睡莲。


同好萨拉


看一次再来回~


我被你行文的严谨构架给吓到了。不得不说我的那篇随感是在你的影响下写的哈。
你说的伍尔芙,不了解. 不过查了一下,是意识流作家。 喜爱. 希望能读到她的作品。
可以看出你一定读了很多书. 羡慕你.
其实你写的真好。我收回前面说的话哈。 那个时候太晚了,精神恍惚.
我也最爱4.48精神崩溃.


赞一个!最近刚看万这本


如果因此就可以唤作真实,那么尼禄可以在舞台上进行更真实的演出,如果因为所谓“时代性”就使它可以永恒,那我们更应该去珍藏每天报纸的头版。
-----------------在没有忽略下文的情况下,想请问该怎样理解迦达默尔的一个最知名的隐喻:“理解活动乃个人视野与历史视野的融合”每一个人身上都携带着以往历史的文化,因此个人或是群体感受应该带有具体的历史性质。萨拉凯恩的直面----我们为之的理解应该是不以绝对的视野来评判舞台上的“时代性”,间离或是共鸣体会着大喜大悲。
涉及到传统的悲剧美学问题,即在舞台上直接表现这样的残忍,是否失去了距离感,从而让人感觉不到应有的情感疏泄?
------------由此我想到的是戏剧基本的一对矛盾,间离和共鸣。而这是建立在戏剧欣赏之上的,而现在我们阅读的是剧本,它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可以阅读但不能“观看”;其次,我所想的是作为直面戏剧,这一直被英国人所津津乐道并以此为典型命名,在被“搬上舞台”的莎拉凯恩的剧作,可以这样理解吗?——其情感的宣泄大于它的戏剧距离。
《4.48精神崩溃》,虽然没有欣赏过舞台演出,但仅凭剧本,都让我有死在剧场里的冲动了。


看摧毁和菲德拉的爱,觉得风格有点像乔奥顿。楼主文章很赞,学术中饱含文采。
还有非常欣赏楼上的朋友。


呵呵
你没怎么看过阿尔托和相关的批评吧。


残忍的美


第一次看她的东西,这样的东西,实在不好懂。谢这篇文。


《4.48精神崩溃》和莎翁的《泰特斯》,2012年的香港艺术节已入飞~期待中


捉虫,应为“Cool Britannia”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