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爱这个世界

[德] 阿洛伊斯·普林茨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3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德] 阿洛伊斯·普林茨  

译者:

焦洱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汉娜·阿伦特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之一。她的主要著作《人类境况》、《集权主义的起源》等已经进入西方政治哲学经典的行列。在汉语学术思想界,阿伦特的思想正越来越受到关注。
阿伦特与海德格尔长达一生的爱情,已超出他们私人生活的范畴,成为20世纪哲学史的一个事件。
此书的内容有:早年生活,渴求知识,献身精神和理性,告别德国,迫害和诽谤,艾希曼以及没有结束,美国的反叛,河面上的光芒等。

作者简介

Alois Prinz http://de.wikipedia.org/wiki/Alois_Prinz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爱这个世界 PDF格式下载



这是上个世纪最伟大女性之一的作品,实属精典。


   用什么词汇来描述汉娜.阿伦特,美貌与智慧并重,正义与良知的化身,激情与理性的完美结合,......这里,我更愿意这样描述她——一个一生独立思考的伟大女性。她对极权主义的控诉,对平庸的恶的反思,对意志和精神生活的讨论,是那么有力。在男性为主导的思想世界里,她身影是那样的清新靓丽。
   让我首先从她颇有戏剧性的出生谈起。汉娜的父亲保尔是患有梅毒的。在他短暂的康复得较好的一段时期,他成了汉娜的父亲。之后,他的病情再度恶化而离开人世。这其中的机缘巧合甚至让我一再想到世间能力超凡的人总有神灵相助的说法。
   汉娜的母亲马尔塔是个相当强势而果决的女人,这可能是汉娜在成长过程中,虽然缺少父亲的陪伴,但却从未显现女孩柔弱、羞涩、犹豫的性格。在一件事上,可见一斑。他们是犹太人家庭。如果学校老师在课堂上有反尤言论,汉娜就会马上站起来,离开课堂回家。而马尔塔就会就此给学校领导人写信。她写过许多,都等级在册。在15岁时,汉娜甚至联合同学抵制一个老师的课程,被开除了。这也产生了另外一种后果。汉娜似乎总是在换学校,并且也自学很多东西。她在柏林大学学习时,在家乡柯尼斯堡的学校还未毕业呢。
   毕业后,汉娜来到马堡,成了海德格尔的情人。据说,海德格尔从她那里获得了写作巨著《存在与时间》的力量和灵感。关于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书里这样写道: ...一个人在海德格尔看来并非如同一个物体那样存在着,他不是简单地在那里,而是有一个“此在”,他认为自己是“被抛”到一个完全开放的环境中的。他的生命根本不确定,他是自由的,甚至“注定要自由”。人,要抓住一种属于他自己的可能性。人必须对他自己的生命作出决定。
   ...死亡等待在生命尽头,不止是他人的死亡,而且是你我的。认识此在的这一基本前提并且面对它,在海德格尔看来这其中包含着生命的本真。但是恐惧等待在这种本真之中,并非面对确定之物的恐惧,而作为人的深不可测的本性的恐惧。在经验这种恐惧之前逃避是每一个人的自然本能。海德格尔了解这种逃避的许多方式:逃入某种烦,也即逃入策划、盘算和期待之中;逃入消遣,逃入到那些所谓的“常人”之中,进入其中没有人是他自己的公共舆论,消失在一种普遍不负责任之中。所有这些逃避手段在海德格尔看来最终都导致人将自我掩蔽起来,僵化地生活而且割断生活和自我的联系。如果人们能够承担起这个世界的重负,如果人们有勇气忍受面对空虚时的恐惧,如果人们加倍地镇定坚守在这种危险的此在之中,那么人们将会以“本真”的方式无所畏惧地存在。
   海德格尔在希特勒时代加入了国家社会民主党。“逃入”了纳粹创造一个“理想社会”的虚妄之中。在本书里,他没有被提及曾经真诚忏悔过。对孤独的思想者,一个在弗赖堡山间小屋创作《存在与时间》的哲人,一旦他投入社会实践,竟是那样笨拙而固执。这样的哲学,我想不过是虚幻的语言游戏而已。汉娜的为学之路却恰恰相反。她积极投入战斗和论争。在她离开海德格尔后的一生中,不断的返回弗赖堡与海德格尔见面。吸引她的也许已经不是思想、理想之类的东西,而是回忆和感激了。正如在整理雅斯贝斯所指导的汉娜的博士论文《奥古斯丁的爱的观念》时,她写道:生命的死亡恐惧和欠缺感是渴望的根源,处于与之相反的另一面的感激,感激得到了生命这一馈赠——一种人们在痛苦中亲身体验的生命——......是记忆的根源。最终使死亡恐惧得到缓解的不是希望或者欲念,而是记忆和感激。
   希特勒上台后,她流亡法国。二战中,法国也逐步沦陷。一次,她和一群伙伴们伪造长官签名,机智地逃离了法国维希政府的集中营。这些集中营后来都被德国占领军接收,集中营的许多人由被送往奥斯维辛集中营。
  


  她的清醒、敏感、聪明、果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个精彩的人生,高度的公共性——如果社会角色也可以用这个词来形容的话。对海德格尔这个之前已无好感的人更加厌恶(我知不该如此偏颇)。
  
  她对纳粹的思考,让我不禁联想电影《the reader》。“平庸的恶魔”,恶其实是一种“浑浑噩噩”。在这些观点上,两者是有相同观点的。
  
  自由思考,这也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点。阿伦特的很多观点都曾经引起过轩然大波,甚至很多是强烈的反对,这足以说明观点的独特性。同时,如果没有冷静的客观的立场,很难做到自由思考。
  
  书有前后矛盾的细节,不知道是翻译还是其他原因造成的。


  有别于国内的传记写法,
  不是流水账似的平铺直叙,
  也不是一味的褒贬,
  而是将她作为一个人来写。
  当然也就不会出现,
  一个人的一生取决与盖棺定论的那一刻。
  
  对其思想的小幅解剖也是很到位了。
  7月初酷暑大食堂几天读完。
  因为下午四点半后学校只有大食堂有空调,哈哈。


  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放弃自己的独特性那句。天赋是好东西,但是不是非要坚持下去,有责任感的人都会适当地放弃一些天赋,要成熟还是需要讲和。
  
  阿伦特是一直被爱的,母亲在童年无节制的保护,学生时代与海德格尔的绝望但是激情的爱,第二次婚姻的长久,甚至风烛残年孀居时还有追求者,当然,忠诚的朋友,欣赏她的老师,嫉妒的我啊。
  
  我想如果她不是那么聪明理性,大概就可以做一个温暖感人的好女子,加上她长得也还很有女人味。
  这样看来,她的流亡生活倒成了另一种幸运——使她的天赋得到升华,融入社会,引起震动。没有陷入高高在上的飘渺狭隘。这是激励我的地方。
  就是胸襟了?切身体验过痛苦的人更容易理解其意义并转化为消除它行动。有向善之心,意志力和动力不足,目标也不明确,很难付诸实践。人生抉择期,是急需历练的时候了。
  
  再说绝望的爱,是否可以让一个女人一生都有不满足感,从而一生去追寻,然后这个动力会转移到其他领域,然后获得成就——看来痛苦果然是好东西——除了对于承受它的人。
  
  最后是作为偶像的情人,不知道海德格尔算不算。有这样一个可以当老师的情人挺好的,尤其是她表示她只会爱身边的人,而且为爱而生的时候。这样生活就有向上的姿态了。那么这个偶像会不会决定此女的人生选择,还是她的选择决定了这个偶像的出现?这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尤其对徘徊中的女人来说——我是说我,当然只是小小地参照一下,这样高层次的交往就算了。
  
  看一部人物传记多数是想通过此人获得多多少少的觉悟,看这本书有了,而且是积极向上还比较实用的。就满足了。
  


  1906年10月14日 汉娜娜·阿伦特生于汉诺威
  1975年12月4日 第二次发作心肌梗死,病逝于纽约寓所
  今年是她的百年诞辰。
  对该书慕名已久,据说它是众多阿伦特的传记中最权威的一部。也曾有学友赠我以该书的电子版,但有些书还是更适合捧读的。寻寻觅觅,终于还是于06年1月8日的万圣书园与该书相遇了。而由于自己读书的坏习惯:除了不求甚解,还有就是同时翻开几本不同门类的书交替着读,这本读几页,那本读一章,有时把不同的书的内容混在了一起,煮成一锅粥。
  故而虽是渴望已久的该书,也是直到在1月28日23:30分开出的k101次列车上才读完了。
  该书好就好在它能够激发我对阿伦特的著作及思想投入更大的热情,而对于一个思想者来说,有更多人的去研究她的思想传播的她的思想,从而影响更多的人,岂不就是她最想要的吗?
  该书引发的东西很多,先在这挂上一笔,以后再慢慢道来。她在一封信里曾经这样写道“我觉得我就是我,那个来自远方的姑娘”。而席勒的这首同名诗歌《来自远方的姑娘》确实十分贴切于阿伦特。
  
  
  席勒 《来自远方的姑娘》
  在贫瘠的牧羊人山谷 伴随着每一个春天的到来,每当云雀啼啭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美丽惊人的姑娘
  
  没有人知道她来自何方,她并非在这山谷里降生 一旦她向人们道过别,便会消失得无踪无影
  
  她的来临带给人们喜悦,让所有的人的心魄都变宽;亲近的感觉甚至使人们放下高傲和尊严。
  
  她带来了鲜花和果子,成熟于他方的土壤 置身于丰饶的自然里 沐浴着别处的阳光。
  
  她的馈赠分给了每一个人 这个享受果子,另一个获得鲜花,无论垂垂老者还是翩翩少年,没有一人空手归家
  
  所有的客人都受到欢迎 正好这是走来一对恋人 她把最好的礼品献给他们 那馈赠是花中极品。
  
  《爱这个世界:阿伦特传》(德)阿洛伊斯·普林茨著 焦洱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年3月一版一次 5000册 16元
  
  


会思考的女人才是美丽的女人 有思想的女人才是真正的女人


(续)她的一生中处境从未如此凶险过。她曾也有过自杀的 念头,但是她后来认识到:能够把全部不幸看作是个人的厄运并且相应地采取私人的方式结束自己生命的那个人必定也是以病态的方式对集体的出路漠不关心的反社会的人。
后来,汉娜来到了纽约。在那里,她开始思考犹太民族受纳粹迫害以及如何与之斗争的问题。作为《建设》等杂志的自由撰稿人、青年犹太人小组的创建者、欧洲犹太文化重建委员会项目研究负责人,她不遗余力的为犹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鼓与呼。她的观点那样激动人心却不乏理性主义的光芒。她告诫人们警惕一种将反尤主义看成是“自然而然的现象”,并陷入危险的异端学说的倾向,这种异端学说会将犹太人当成是上帝的选民被一个敌对的世界包围。人们应当警惕犹太复国主义理想认为一个犹太人自己的犹太国家是人们面对反尤主义可能逃往的唯一去处的观点。她认为,巴勒斯坦不是虚无飘渺之地,而是被阿拉伯居民包围着,人们之间不得不努力达成谅解。一个犹太人自己的国家不可能达成这样的谅解,因为非犹太人在其中只能享有少数权利。犹太人自己的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某个大国的控制。这些观点现在看起来,确实有先见之明。
在一次重返德国在海德堡和马堡大学所做的题为“意识形态与暴政”的演讲中,她讲到,当公众生活处于某一暴政统治下,由恐惧和猜忌构成之时,当在共和国里以下信仰居统治地位,即所有人都一样,因此集体生活才快乐之时,处于某一极权统治内的中心经验就是孤独。这种孤独是由极权造成的。这种极权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不仅破毁了人与他人的联系,而且使得人丧失同自我的联系。任何一种即使在及其孤寂的状态下尚且可能的同自我批判的关系都被破坏了,由此那种人们凭借着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能够从中寻找到对抗的最后的面对面的关系消失了。在这种不同于孤寂的孤独之中人们脆弱得易于退入那种尽管对自身合乎逻辑,但却远离任何一种现实世界的思想之中。由此某一个陷入这种孤独的人会轻易成为意识形态的牺牲品。因为一种意识形态,正是“有组织的孤独”。汉娜援引马丁.路德的话:一个孤独者往事导致另一个孤独者,而且想把所有人都变成烦恼的人。
1957年,美国堪萨斯小石城发生严重的种族骚乱。汉娜在《批评》发表对此事件的看法,引发了一系列包括来自友人的批评。在汉娜的思想深处,一直存在一个根本界限,就是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界限。在私人生活领域里,每一个人根据自己的口味舒适的生活。人们做他们想做的事,寻找意气相投、惺惺相惜的人组成自己的生活圈子。在公共生活领域里则与此相反,个人的喜好不再起作用,也不应该起作用,人们彼此相遇是由于它们共同生活在一个世界里并且对这个世界负有责任。每一个领域可以说有它自己的语言,并且要求它自己的行为。一旦私人生活政治化或者政治生活私人化都会产生灾难。她正是以这种理由来驳斥她的朋友对他的所谓不爱自己的民族——犹太民族——的指责。爱对于她来讲是私人的事,与政治无涉,而犹太人的命运则是一个及其个人化的问题。此外,汉娜认为还存在一个社会领域。这一领域的特征是,人们彼此聚合在一起,要么是职业上的,要么是收入,或者是人种血缘上的。差别在此基础上产生,不可能也不需要以法律来消除。关键的问题不在于歧视怎样才能被消灭,而在于怎样才能将其限制在使歧视在其中具有合法性的一定社会范畴之内,在于怎样能够阻止它蔓延到政治范畴和私人生活范围之中去。
在海德格尔那样的哲学家看来,生活如同弗兰茨.卡夫卡某个寓言故事里的老鼠,它从广阔的田野里跑进越来越窄的房子,直到最后进入了一个房间,一只猫正等在墙角里,生活正一步步走向死亡,这就是认识生活的途径。但汉娜却不这样认为。在她的一本德文版名为《积极生活》的书中,她把一个人是否能够创造出某种持久的东西作为评判各种各样的主动性的标准,这种持久性的东西创造着共同的世界并促成共同生活。她区别了三种主动性:劳动、生产和行动。在汉娜看来,劳动是构成世界最基本的要素,由必要性支配,为生活所必需。比如伐倒一棵树,劈成柴用来取暖,劳动成果被消耗掉,什么也没有剩下。在勉强糊口的状态下,劳动和消耗的循环只有生命终结时才走到尽头。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劳动存在于“私人”范畴,有权利处于隐秘状态。相反,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东西竭力避免被很快消费掉。比如用砍倒的树做成一张桌子。产品一旦完成,便成了与工作者无关的事,而进入私人生活。因此,劳动着的人不懂得“其目的何在”,而工作着的人尽管懂得其目的何在,却不知道“其意义何在”。真正的开放和自由只存在于行动之中,与生产相比,行动没有预设的结果。人在行动中发挥他的能力,开创某种全新的东西。每一次实在发生的行为不是对死亡的前瞻而是对出生的回顾。如果死亡是最大的平均主义者,那么出生就是奠定了每一个人独特性的事件。行动的风险后果得以避免,归功于两种能力:宽恕和允诺。她写道:“也许我们相互间不能宽恕,也就是说,可能我们彼此间又解除了宽恕我们的行动后果的契约,这样,我们的行动能力差不多仅仅局限于一个独一无二的行动,那种其结果纠缠着我们一直到我们死了为止的行动;恰恰在行动中我们有可能成为我们自己的牺牲品。倘若不通过对某一个不确定的未来许下的诺言来约束我们并且使我们为之做好准备,我们便绝无可能坚持我们的身份;我们可能会软弱地听任人类心灵的黑暗的摆布,听任其混乱和矛盾的摆布,迷失在孤独情绪的错综复杂之中,只有同时代人的呼唤,抓住我们曾经作出,并且现在应该信守的承诺,辨认出我们的身份,才有可能将我们从中拯救出来…”
60年代中期,美国深陷越战的泥潭。在美国的大学里,学生们的抗议活动广泛展开。汉娜反对美国的越南政策,同情大学生,但是对他们抱有疑虑,担心抗议活动诱发暴民的骚乱。所幸的是,学生们的行动保持了理性的克制,他们静坐,开办时事讲座,切实地讨论和交流情况。从这一点联想到当前我国青年们的思想状况,尤其是在青年们聚集的互联网上的言论与氛围,在集体行动上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的弱点还是很明显的。这个问题也是汉娜在《论革命》一书中所讨论的。她以法国革命和美国革命为例回答了怎样阻止创造新世界的冲动在混乱和暴力当中终结,如何创造出获得和稳定这种冲动的设施和保障条件的问题。法国革命的过程表明,这场革命某一时刻偏离了它原来的方向。“共和国?君主制?我只知道解决社会问题”,罗伯斯皮尔叫道。汉娜认为恰恰是由于提出了这个新问题,判定了这场革命的失败。对于民间的同情彼时成了政治品德,而同情只是在针对某个个人时才可能,针对大众时它变成了抽象的,在政治上产生灾难性影响的东西。可以说整个民族的苦难破坏了对于同情的克制能力,由此产生了一种想要以极端手段铲除极端不幸的倾向,也即暴力。因此,一个奇怪的悖论产生了:有人出于同情和对人类的爱而随时准备滥杀无辜。美国革命的过程完全不同。美国国家富有,社会问题在革命中所起的作用很小。汉娜认为,对于美国的革命者来说,贫困所带来的灾难不仅仅是物质的匮乏,而且也是某种不透明性,也即那种“被公共事务排斥在外的黑暗”。因此,对那些开国者来说重要的是,建立让尽可能多的人对于公共舆论产生影响的机制。
1963年2月,《纽约客》登载了汉娜关于艾希曼(一个曾在犹太人屠杀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纳粹分子)审判的文章。在这些文章中,汉娜以思想研究的方法探讨了她所谓的“恶魔的平庸”。她不相信某人是恶的因为某人有一颗邪恶的心或者某人为恶念所诱使。她也不相信邪恶与黑暗或智慧有某种关系或者被理解为只不过是违背了道德戒律。她认为恶的根源存在于人的思想里。正如苏格拉底所认为的,思想是一种无言的对话,人在思想里同自己也有交流,也有不断的提问和回答,谈话和反诘。在这种原始的二重性里,双方不能相互脱离:我得和我自己和平相处。这种与自身取得协调一致的必要性是人们通常成为良心的源泉。良心被理解为内心的交谈,它制止人去作恶。每当人们开始思考的时候,他便在进行着这种对谈并且唤醒了自己内心里的伙伴。如果他放弃了思考,那就是堕落。在《论精神生活》中,汉娜写道:谁对这种无言的交流没有认识,那么他在交流时就找不到反驳自己的东西,也就是说,他既不能也不愿意为自己的言论和行动解释;犯下任何一种罪行在他看来也无所谓,因为他可以指望自己很快把发生的一切都忘记……一种没有思想的生活完全可能。
1970年,与汉娜相濡以沫的丈夫海因里希死了。他们的摩宁赛大道130号的房子再也听不到夫妻俩夹杂着英语和德语的辩论。汉娜有时会走进海因里希的房间,坐在他的打字机前,她说:这样我能够把握住我自己。几十年里的共同生活,他们都变成了对方思想中的另一个现实的对话者。即便是在分开的时候,他们也频繁的通信。他们之间的相互信任是如此牢不可破,在汉娜的信中,常常把她与海德格尔会面的感受告诉海因里希。对海因里希的回忆无时不刻不伴随着着汉娜。一次汉娜的朋友安娜.魏尔来访的几天中,有一天安娜买东西回来打开家门,正在和学生亲密谈话的汉娜招呼她说:“海因里希,把你的套鞋脱在门口。”当安娜接着走进客厅的时候,汉娜呻吟着歪倒在沙发里,再也没说什么。死亡对于汉娜来说,似乎正由于它的不可避免而变得无所谓了,她拒绝戒烟。她说:“我不得不承认,这种树叶凋零的过程使得我的感觉都有点麻木了。好像衰老的过程并不象歌德所说——意味着逐渐从现象世界隐退,而是一个熟悉的世界逐渐变成了一片充满了陌生的面孔的荒芜之地。换句话说,并非我隐退,而是这个世界正在垮台。”这种说法似乎跟“我思故我在”的意义相近。


目录
序言 1
1.早年生活 1
2.柯尼斯堡的犹太女子 12
3.渴求知识 22
4.汉娜和那个巫师 33
5.献身精神和理性 45
6.告别德国 58
7.复数 69
8.从马赛逃走 80
9.第95街的一间屋子 92
10.罪责问题 103
11.极端的恶 115
12.迫害和诽谤 129
13.远离工作 144
14.美好的世界,黑暗的世界 157
15.猛禽还是夜莺 170
16.最初的惊奇 183
17.玻璃匣子里的魔鬼 196
18.艾希曼以及没有结束 210
19.美国的反叛 223
20.告别 234
21.自由如风中的一片树叶 247
22.河面上的光芒 260
附录1:生平年表 271
附录2:关于汉娜·阿伦特的文献(部分) 275


附录2:关于汉娜·阿伦特的文献(部分)
汉娜·阿伦特的重要著作
1.《拉赫尔·瓦伦哈根》,慕尼黑,皮帕出版社,1995
2.《极权统治的要素和起源》,慕尼黑,皮帕出版社,1996
3.《Vita activa或曰积极生活》,慕尼黑,皮帕出版社,1996
4.《论革命》,慕尼黑,皮帕出版社,1994
5.《过去和未来之间》,慕尼黑,皮帕出版社,1994
6.《艾希曼在耶路撒冷》,慕尼黑,皮帕出版社,1997
7.《黑暗时代的人们》,乌苏拉·路茨编,慕尼黑,皮帕出版社,1989
8.《政治当中的真实和谎言:随笔两遍》,慕尼黑,皮帕出版社,1972
9.《权力和暴力》,慕尼黑,皮帕出版社,1996
10.《论时代:政治随笔》,玛丽·路易丝·诺特编,柏林,罗特布贺出版社,1986
11.《论精神生活:思想,意志》,玛丽·麦卡锡编,慕尼黑,皮帕出版社,1998
12.《判断》,罗纳德·白纳尔编,慕尼黑,皮帕出版社,1998
13.《政治是什么?》乌苏拉·路茨编,慕尼黑,皮帕出版社,1989
14.《犹太复国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全集》,艾克·盖瑟尔和克劳斯·彼得曼编,《奥斯威辛之后:随笔和评论1》,柏林,提亚马特出版社,1989
15.《犹太复国主义的困境:随笔和评论2》,柏林,提亚马特,1989
16.《以色列和反犹主义:论文集》,柏林,瓦根巴赫出版社,1991


阿伦特专题:思想的激情
http://wt.vankeweekly.com/blog/爱智慧/archive/2006/10/19/58389.aspx


喜欢阿伦特的朋友,也可以试着读读苏珊.桑塔格。她们俩个都属于激进派,意识都有一些左


爱着这个女人


“该书好就好在它能够激发我对阿伦特的著作及思想投入更大的热情” 我读完之后也是这个感觉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