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同文同种的骗局

史桂芳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12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史桂芳  

页数:

304  

Tag标签:

无  

前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为了进一步推进中日关系史以及抗日战争史的学术研究,为了以历史事实教育中日两国的年轻一代,主持编辑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文库”。  1995年8月15日,时任日本首相的村山富市在内阁发表讲话,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对亚洲各国的侵略。同年,日本政府实施为期十年以亚洲邻国为主要对象的“和平交流计划”。作为该计划的一环,日本外务省决定在日中友好会馆内设立日中历史研究中心,并且希望我国提供协助。中日双方有关部门通过协商方式确认了如下原则:在切实遵守中日联合声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原则和精神、承认日本军国主义对华发动侵略战争这一历史事实的前提下,中方同意接受日方的要求,提供必要的协助。中国社会科学院接受我国外交部的委托,作为协助日方研究的中方窗口,与日方联络、协调相关事宜。  1997年8月,日中友好会馆致函中国社会科学院,再次要求就协助进行历史研究问题进行协商,提出“只有作为受害者、抵抗者中国的参与,历史研究事业才能达到所期的目的。这点正是需要中国协助的”。

内容概要

  《“同文同种”的骗局:日伪东亚联盟运动的兴亡》作者以翔实的史料,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东亚联盟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基本内容,以及东亚联盟运动兴起、发展及败亡的全过程,并从理论与实际两个层面予以深刻的批判。东亚联盟理论是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出现的一种影响较大的侵略理论;在该理论指导下,在汪伪政权统治区内,曾兴起了一场颇具规模的东亚联盟运动,受欺骗而参与的民众达数百万人之众。

作者简介

  史桂芳,女,1961年5月生于北京。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政治学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首都师范大学。1989年10月至1990年10月,赴日本国立神户大学作访问学者,1999年10月至2000年10月,再度赴日作特约研究员。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近代日本亚洲观的形成与演变一 “锁国”体制的形成与崩溃二 明治政府的改革政策三 福泽谕吉的“脱亚论”四 “亚洲一体论”五 征韩论六 主权线与利益线七 “大亚洲主义”八 “满蒙生命线论”九 大陆政策与近代各种侵略理论之关系第二章 东亚联盟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一 近代日本天皇制的建立与影响二 民主潮流的起伏与法西斯主义的兴起三 经济危机与社会矛盾的激化四 日莲预言与最终战争论第三章 东亚联盟论的基本内容一 东亚联盟的提出和形成二 对结成东亚联盟条件的分析三 东亚联盟论的特点及实质第四章 东亚联盟论与日本侵华战争一 东亚联盟论与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略二 全面侵华战争时期的东亚联盟三 太平洋战争时期的东亚联盟论四 东亚联盟论与日本的战时体制第五章 日本的东亚联盟运动一 东亚联盟协会的成立二 东亚联盟协会的主要活动三 东亚联盟协会与日本国内“兴亚”团体的统第六章 汪伪的东亚联盟运动一 沦陷区伪政权的建立二 汪精卫伪国民政府的建立三 东亚联盟论——汪精卫投敌叛国的理论依据四 汪伪的东亚联盟运动五 日伪东亚联盟运动的比较第七章 东亚联盟论与战后中日关系一 战后日本国内侵略理论存在的原因二 东亚联盟等侵略理论对当代中日关系的影响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广东中华东亚联盟协会成立后,积极开展活动,几个月内在番禺、南海、三水、顺德等县建立了分会,并以广东大学为基地,吸收学生和青少年参加东亚联盟运动”。  2.南京的东亚联盟中国同志会  1940年11月,参加南京伪国民政府的周学昌,在南京组织建立了东亚联盟中国同志会,这是汪伪政权支持的半官方组织,周学昌任会长。汪精卫虽然没有直接到会,但是为该会写了训词。称“东亚联盟之组织在使东亚各民族国家各本于自由独立之立场,向共存共荣之目的而共同努力”;“东亚联盟首标政治独立,则抗战论者之一切疑虑可不烦言而解”。这个组织的纲领是:“本世界大同万邦协和之理想,谋世界真正和平之实现;本大亚洲主义之精神,以政治独立,经济合作,军事同盟,文化沟通为主要原则,谋东亚民族之结合;以睦邻反共为基础,谋中国对内政策之革新,与国防之完成”。与国内其他东亚联盟组织一样,也把政治独立放在首位,强调反共立场。说明了中国东亚联盟组织,一方面与日本侵华政策协调,另一方面以政治独立的假象,为伪政权贴金,以增强伪政权的影响力,破坏中国的抗战。同时在中国东北也成立了东亚联盟志友会。  四十年代初,中国大陆同时出现了数个冠以东亚联盟的组织,它们均以日本东亚联盟论为指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同文同种的骗局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