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史无前例的年代(全两册)

纪希晨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1-4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作者:

纪希晨  

页数:

471  

字数:

665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作为人民日报记者,作者在史无前例的年代中,有机会目击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粉碎四人帮后,他采访了包括叶剑英、谭震林、徐向前、聂荣臻、华国锋等在内的许多当事人,又因参加审判两案采访,接触了大量的文件档案。在经历了十年采访积累的准备之后,又用了十余年的时间,撰写出这部详述文化大革命的纪实作品。 本书从1965年诬陷、批判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将军写起,紧紧围绕历史事件依次展开,直到审判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从多个侧面全景式地记述了文化大革命从发动到结束的全过程。 作者对文革重大事件的叙述,既有宏观的勾勒,又有细微的描写,特别是保留了大量记者采访的真实情节,真实人物,其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

作者简介

纪希晨,1922年的冬天,纪希晨诞生于河南省伊川县辛营村。1936年年仅14岁时在洛阳省立第八中学读书时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奔赴延安。1939年进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1年,党委派他到陕甘宁边区的神府县,担任青救会主席、县抗联主任,开展支前、变工互助和大生产运动。1943年发表第一篇通讯《“开荒地雷”白仓子》。
主要著作有:《凉山彝山彝族的飞跃》、《时代的足迹》、《二月逆流》等一百多万字的通讯报告。主编书有《战斗中的朝鲜》、《离退休百科问答》、《战火中的青春》等。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暴风雨前的闪击第二章  点燃了导火线第三章  打响了全面内战第四章  开始了进攻第五章  制造天下大乱第六章  第二次战役第七章  啊!红卫兵第八章  一月风暴第九章  枪杆子下的“革命”第十章  二月大搏斗第十一章  钓鱼台的风波第十二章  被催残的长城第十三章  无法无天第十四章  丑恶的旗手第十五章  武汉的怒涛第十六章  巨人的最后岁月第十七章  历史悲剧的重演第十八章  地狱里的火焰第十九章  要为真理而斗争第二十章  “要打出一个党来”第二十一章  庐山风云第二十二章  庐山风云续曲第二十三章  林家王室的覆灭第二十四章  三箭齐发第二十五章  谁来组阁第二十六章  幻梦的破灭第二十七章  刀尖上的战斗第二十八章  风暴中的劲松第二十九章  在“批邓反击右倾”的激流里第三十章  清明起春潮第三十一章  十月春雷第三十二章  末日的挣扎第三十三章  历史的审判结束语后记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部详述“文化大革命”全过程的纪实作品。


编辑推荐

  《史无前例的年代》作者主要著作有:《凉山彝族的飞跃》、《时代的足迹》、《二月逆流》等一百多万字的通讯报告。主编书有:《战斗中的朝鲜》、《离退休百科问答》、《战火中的青春》等。  历史告诉未来。  列宁说:"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忘记过去的灾难,就会给未来带来祸灾。  "文革"过去了三十多年。亲自经历了那场浩劫的中老年朋友,回忆起那段痛心的历史,至今还心有余悸。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史无前例的年代(全两册) PDF格式下载



见证历史的真面!!!值得收藏


真正见证记录了中国的风风雨雨。


好书,找了很多地方,终于买到了


要以史为鉴,记住历史。


但是事实都没有问题。作者的立场跟传统的比较对立。


我老爸看的爱不释手!


有些历史是经历过的,有些历史是经历过的.


历史的遗憾


  今天看《史无前例的年代》发现很有意思的一句话,乃毛泽东所说--“我们唱了五十年国际歌了,我们党有人搞了十次分裂,我看还可能搞十次、二十次、三十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看来“唱红歌”、“信不信”都是有渊源的。


哈哈~我表示刚刚也看到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