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淋证癃闭卷

单书健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8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作者:

单书健  

页数:

381  

字数:

255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十年前出版之《当代名医临证精华》丛书,由于素材搜罗之宏富,编辑剪裁之精当,一经问世,即纸贵洛阳,一版再版,为医林同仁赞为当代中医临床学最切实用、最为新颖之百科全书。一卷在手,得益匪浅,如名师之亲炙,若醍醐之灌顶,沁人心脾,开慧迪智,予人以钥,深入堂奥,提高辨治之水平,顿获解难之捷径,乃近世不可多得之巨著,振兴中医之辉煌乐章也,厥功伟矣,令人颂赞! 名老中医之实践经验,乃中医学术精华之最重要部分,系砺练卓识,心传秘诀,可谓珍贵之极。今杏林耆宿贤达,破除"传子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之旧规,以仁者之心,和盘托出;又经书健同志广为征集,精心编选,画龙点睛,引人入胜。熟谙某一专辑,即可成为某病专家,此绝非虚夸。愚在各地讲学,曾多次向同道推荐,读者咸谓得益极大。 由于本丛书问世迨已十载,近年来各地之新经验、新创获,如雨后春笋,需加补充;而各省市名老中医珍贵之实践经验,未能整理入编者,亦复不少,更应广搜博采,而有重订《当代名医临证精华》之议,以期进一步充实提高,为振兴中医学术,继承当代临床大家之实践经验,提高中青年中医辨治之水平,促进新一代名医更多涌现,发展中医学术,作出卓越贡献。 与书健同志神交多年,常有鱼雁往还,愚对其长期埋首发掘整理老中医学术经验,采撷精华,指点迷津,详析底蕴,精心编辑,一心为振兴中医事业而勤奋笔耕,其淡泊之心志,崇高之精神,实令人钦佩。所写"继承老中医经验是中医学术发展的关键"一文,可谓切中时弊,为挽狂澜,为抢救老中医经验而呼吁,为振兴中医事业而献策,愚完全赞同,愿有识之士,共襄盛举。顷接书健来函,出版社嘱加古代医家经验,颜曰:古今名医临证金鉴。愚以为熔冶古今,荟为一帙,览一编于某病即无遗蕴,学术发展之脉络了然于胸,如此巨构,实令人兴奋不已。 书健为人谦诚,善读书,且有悟性,编辑工作之余,能选择系之于中医学术如何发展之研究方向,足证其识见与功力,治学已臻成熟,远非浅尝浮躁者可比。欣慰之余,聊弁数语以为序。

书籍目录

古代医家经验 淋证 虞抟 淋闭正传 李中梓 辨析淋浊 详明证治 张璐 诸淋辨治 程国彭 热淋心悟 叶天士 淋浊案绎 尤怡 纵论诸淋,羽翼金匮 沈金鳌 别淋浊源流 析证治大法 陈修园 淋浊癃闭方治 林珮琴 淋浊治裁 罗国纳 论淋症 郑寿全 石淋清热化气 血淋扶阳为重 吴达 勿执渗利 疏木达郁 俞震 五淋案按与尿浊、精浊辨析 张锡纯 治淋浊方 吴塘 五淋类案 吴箎 膏淋、溺浊、血淋案 何其伟 阴伤淋痛案 曹存心 膏淋化瘀养阴案 蒋宝素 淋浊医案二则 王旭高 淋浊兼见遗精案 王孟英 诸淋类案 张乃修 淋痛类案 王仲奇 淋浊案 癃闭 王肯堂 小便不通证治 张景岳 癃闭论治 陈士铎 癃闭辨火衰火炽 施治审胃虚肺燥古代医家经验 淋证 胡翘武 从肝治淋 温濡疏清 柴浩然 三期分治病证同辨 清利湿热贯穿始终 万铭 斟酌显证潜证 权衡扶正祛邪 许国华 针对湿热重清利 补肾化气酌缓急 徐嵩年 治淋守四要 建功有效方 周促瑛 通补兼施 澄源化气 任继学 调理肝肾愈久淋 尤松鑫 治淋勿胶执 圆机可应变 刘树农 清利疏导 以复气化 曹向平 忍冬竹叶清邪热 顾扶正气以应机 万文谟 清利宜彻当慎苦寒 务参化瘀不远辛温 …… 癃闭跋

章节摘录

版权页:若病已至甚,则必用八味丸料,或加减金匮肾气汤,大剂煎服,庶可挽回。或疑桂、附辛热,不敢轻用,岂知下元阳气亏甚,得寒则凝,得热则行,舍此二者,更有何物可以直达膀胱,而使水因气化也。若气虚下陷,升降不利者,宜补中益气汤主之,或用此汤探吐之最妙。若素禀阳脏,内热不堪温补,而小便闭绝者,此必真阴败绝,无阴则阳无以化,水亏证也,治宜补阴抑阳,以化阴煎之类主之。或偏于阳亢而水不制火者,如东垣之滋肾丸亦可,但此即火证之属耳。大小便俱不通者,必先通其大便,则小便自通矣,宜八正散之类主之。久服桂、附之属,以致水亏阳亢,而小便不通者,宜解毒壮水,以化阴煎之类主之;甚者以黄连解毒汤加分利滋阴等药亦可,然尤惟绿豆饮为解毒之神剂。其有因久服阳药,作用过多,火本不盛,单由水亏者,非六味地黄汤大剂滋之不可也。服分利既多,而小水愈不通者,此必下竭之证,察其水亏者必须大补真阴,火虚者必须峻补阳气,气达水行,其便自调。不可见其假实,恣意疏通,此与榨干汁、枯油者何异?致令竭者愈竭,鲜不危矣。膀胱无水等证,有因泄泻水归大肠,而小水不通者,此当但治泄泻,泄泻止而水自利也。有因大汗多汗,气从汗泄,而小水不利者,此当调治营卫,表气收而小便自利也。有虚劳亡血伤精,水随液去,五内枯燥,而小水不利者,此当调补真阴,血气渐充而小水渐利也。凡此数者,皆膀胱无水枯涸之证,水泉既涸,故不可再加分利,内惟泄泻证亦有可分利者,然亦不过十之三耳。诸如此类,当于各门详察治之,皆非有水不通,而为癃闭之类也。怀妊之妇,每有小便不通者,此以胎气下陷,溺孔被压而然,,多以气虚不能举胎所致,宜八珍汤、补中益气汤之类主之。若临盆之际,胎压膀胱而小便不通者,宜以手指托起其胎,则小水自出。通闭方法:凡治小水闭塞不通,危急之甚,诸药不效者,速寻白菊花根捣烂,用生白酒冲和,取酒汁温而饮之,神效。按此方或白花者一时难得,即不拘何色,但以家菊根代之,亦必无不效。一法治膀胱有溺,或因气闭,或因结滞阻塞,不能通达,诸药不效,危困将死者,用猪溲胞一个,穿一底窍,两头俱用鹅翎筒穿透,以线扎定,并缚住下口根下出气者一头,乃将溲胞吹满,缚住上窍,却将鹅翎尖插人马口,解去根下所缚,手捻其胞,使气从尿管透入膀胱,气透则塞开,塞开则小水自出,大妙法也。一通塞法,凡败精干血,或溺孔结垢,阻塞水道,小便胀急不能出者,令病人仰卧,亦用鹅翎筒插人马口,乃以水银一二钱徐徐灌人,以手逐段轻轻导之,则诸塞皆通,路通而水自出,水出则水银亦从而喷出,毫无伤碍,亦最妙法也。


编辑推荐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淋证癃闭卷》:真知灼见,振聋发聩,一花一世界。于兹荟萃精华,指点迷精无遗蕴,叹为观止。灵机妙绪,启人心扉,千叶千如来。且看熔冶古今,临证活人有灵珠,岂可不读。从肝治淋 温濡疏清通补兼施 澄源化气斟酌显证潜证 权衡扶正祛邪五淋为病皆秽湿 通治有方土茯苓健运中州每为主 芪硝并用石可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淋证癃闭卷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