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致命误区

郭万超 当代中国
出版时间:

2005-10  

出版社:

当代中国  

作者:

郭万超  

页数:

35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人们渴望成功,但是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阻碍成功的心理。这些心理的诱惑力、隐蔽性极强,使人们难以发现,也难以提防。同时,这些心理也很容易被我们的心灵接受并内化。我们只有发现自己的心理陷阱,努力克服它,才能走向成功。本书解答了人们的一种困惑:“我为什么总是希望破灭?”全书在解答中,通过讲述古今中外富有哲理、对人有启迪作用的小故事,使人们能够发现并跳出心理陷阱,走向成功。

作者简介

郭万超,山东滕州人,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供职于中共北京市委研究室。出版著作有:《中国崛起——一个东方大国的成长之道》、《轻松经济学》等,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书籍目录

序言:不要骗自己1.一条松开的鞋带——衍射心理2.神奇的毛虫实验——从众心理3.一种可怕的自毁心理——约拿情结4.“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思维定势5.心无芥蒂,天地自宽——狭隘心理6.“化学家”的新发现——权威效应7.“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懊悔心理8.从赵本山《卖拐》说起——暗示心理9.算命先生为什么常常说得“很准”——巴纳姆效应10.一位学者的发现——视网膜效应11.“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投射效应12.“情人眼里出西施”——晕轮效应13.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首因效应14.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相互回报心理15.心灵的肿瘤——嫉妒心理16.“……我们唯一要害怕的是害怕本身”——恐惧心理17.没有任何借口——借口心理18.疑心使曹操误杀吕伯奢——猜疑心理19.绝对公平是不存在的——强求公正心理20.平平淡淡才是真——心理摆效应21.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求同心理22.赵王信谗用赵括——信谗心理23.裙带之风何时休——近亲心理24.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求全心理25.河南人惹谁了?——偏见效应26.“长沙妹子不可交,面如桃花心似刀”——刻板印象27.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近因效应28.师不必贤于弟子——戴维现象29.“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也变的小了”——自恋心理30.自欺是最可悲的事情——自欺心理31.勿以恶小而为之——侥幸心理32.“这山望着那山高,这花望着那花俏”——虚幻心理33.现代社会的“负翁”——攀比心理34.“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墨守成规心理……后记主要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挪威心理学家诺德斯克(1895-1961)曾经在军队服役,并在一次军事演习中负伤,导致左腿永远比右腿短2,70厘米。那次军事演习是从深夜的紧急集合开始的,只有21岁的诺德斯克因为匆忙,穿在左脚上的鞋子的鞋带没有系紧。就在他打算重新整理时,军事演习开始了。在负伤前的一个多小时里,诺德斯克一直在想那根鞋带是否已经松开,以至可能在冲锋时绊倒自己,因而无法集中注意力,导致大腿中弹。实际上。那根鞋带一直好好地系着。  诺德斯克根据自己的经历,提出心理学上颇负盛名的"心理衍射论"。作为该理论基础的"细小事件衍射心理"一直是古典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之简称为"衍射心理"或者"延伸心理"。  "衍射心理"通常由琐细的事情引起,并常见于心理健康综合指标处于中等水平的人身上。引起"衍射心理"的事情最初容易被人忽略。由于情绪或者心理上的波动(例如焦虑、猜疑等心理性情绪),或者在一段时间内类似的事情发生数次(一般在3次或3次以上),甚至可能是类似于引起"衍射心理"的事情发生的环境的重复出现,最终导致扭曲的心理,从而引起心理断层。  在生活中,"衍射心理"也经常发生。例如因为惦记着一个电话,和朋友出去玩时,频频地翻看手机,无法专心享受游戏的时光:或者想着课后去买的那串手链,根本不知道讲台上的教授在说什么:甚至隔壁班那个女孩的一次浅笑,害得你把脚下的足球传给了对方队员。这些都是"衍射心理"在左右我们的行为。  "衍射心理"之所以著名,主要因为它是强迫症的过渡和前兆阶段。诺德斯克提出该理论后,改变了以往"强迫症不是渐进产生"的说法。但"衍射心理"并没有确实有效的疗法,更多地需要依靠个体自主地、及时地转移注意力。  为大家推荐两种减小"衍射心理"影响的方法。一种称为"深呼吸法"做法是:一旦脑子里反复思考某件事情时。要及时停止正在忙碌的工作,完全地深呼吸,然后观察周围的人或物,越细致越好,最好能够观察到这个人的饰物的光泽、衣服的摺皱等,持续大约45秒至1分钟左右,心理状态就会得到平衡。  另一种称为"习惯覆盖法"。所谓习惯,心理学上的定义是"带给个体心理压力较小的行为",因此,我们可以用习惯来暂时性地覆盖"衍射心理"的引导。例如,你喜欢吃瓜子,这让你感觉放松和愉悦,那么在你发生"衍射"状况时。不妨按照你所习惯的速度嗑瓜子,使注意力逐渐转移。"衍射心理"也就不攻自破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人们渴望成功,不愿失败,却不知道:妨碍成功,甚至导致失败的致使误区,就在自己的心里。  本书忠告:只有发现自己的心理陷阱,走出心理误区,才能避免失败,走向成功。  请拿起这本书的读者自己对照本书中所讲的60个心理陷阱,您有哪几种?  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致命误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