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苗医史
2008-8
中医古籍出版社
田华咏,杜江
322
说到苗医,大山外的朋友可能会有一种扑朔迷离之感!往往会与古代巫术和神话联系在一起,好象是一种遥远的记忆。其实,苗族医药离我们很近,它就在我们身边,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你到苗家走走,你就会看到处处都有苗药,人人都会几个医方,若是你不会用,就问问当地苗医,他们会告诉你如何识药,如何用药,治什么病,怎么治病这些简单的道理。这些随手“拣”的“草根”医药,只要你带回去“洗一洗”,“切一切”等简单的“炮制”一下,稍加归纳就可以把苗家无字的“草根天书”头绪理出来,整理一下就会是一篇或一部很好的苗族医药论文或论著。这些年来,我们在湘、鄂、黔、渝的苗家山寨走访,结交了不少苗族朋友,认识了不少苗家医生,拜他们为师,向苗医求教,在苗家山寨“拣”到不少“宝贝”,使我一次次地享受到苗族医药文化滋味,感受到这么一个古老民族和悠久历史的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无数次享受苗族医药文化的过程中,把这些“享受”的启发和收获忠实记录下来,即显现出我国苗族医药发展的轨迹,于是就有了编写这本《中国苗医史》的企望。编写这本《中国苗医史》可谓蓄意已久。从上世纪80年中期就着手收集苗族医药的点点滴滴“文史”或“口碑”文献资料。在资料积累20多年的基础上,我们才冒着胆量开始编写。整个编写工作不是一气呵成,而是在繁杂事务之余“敲敲打打”完成的,历时四年之久。在这四年之中,编写组成员先后无数次到苗族民间深入调查,还查阅相关馆藏史料,收集地下地上有关苗族医药文物等,在综合整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才把《中国苗医史》编成目前的这个版本。回过头再看一下,还是显得不尽如人意,还有很多方面不够细,论述不够精确,这些就算留下一点遗憾,待今后再版时弥补吧。或留下空间,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以臻至善,将一部更为翔实的中国苗医发展史展现在世人面前。在《中国苗医史》编写中,参考和引用了有关苗族医药文化的史料和现代出版的苗族医药论文和著作。
田华咏,男,土家族,湖南省龙山县人。1971年毕业于解放军军医学院(现南方医科大学)。供职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任所长20年。从事民族医药研究30余年。现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土家族医药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民族医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民族医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中医药科技奖励评审专家等职务。曾任湖北民族学院客座教授,湘西自治州科技奖励评审委员会委员。 主编出版学术著作有:《土家族医药学》(1994年);《中国民族药炮制集成》(2000年);《土家族医学史》(2005年);《土家族医药研究新论》(2006年)。联合主编出版学术著作有:《苗族医药发展史》(2007年);《苗医正骨》(2007年)。以上著作均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公开发行。合作出版学术著作(副主编)有:《中国民族医药外治法大全》(1994年);《中国民族民间特异疗法大全》(2006年);《土家医方剂学》(2007年)。还参编出版学术著作多部。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有关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等南方民族医药学术论文百余篇。 曾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础研究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奖3项,还获厅、州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 近年来,先后获“湖南省职工自学成才奖”、“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奖”、“全国职工自学成才标兵”、“中国中西医结合贡献奖”、“全国中医药科技管理工作优秀工作者”、”全国民族医药工作先进个人”、”湘西自治州科教兴州奖”、“湘西自治州十大新闻人物”等多项奖励或荣誉称号。 杜江,男,汉族,1959年出生于贵州省织金县。教授,硕士生导师,贵阳中医学院学科带头人。1982年毕业于贵阳中医学院药学系,同年分配到原贵省中医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历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等职。现任贵阳中医学院药学系副主任。贵州省中医药研究院民族医药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苗族医药基本理论、民族药的研究与开发方面的工作。获科技进步奖5项:主持编写《土家族医药》、《中华本草苗药卷》、《中华本草苗药卷彩色图谱》等专著和《苗医基础》、《苗医药发展史》、《苗语》等教材;发表研究论文70多篇,主持开发各类新产品20多个,其中部份产品远销海外。现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苗族医药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临床药物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史文献学会委员(理事);贵州省民族医药学会常务副会长;贵州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
绪论第一章 苗族概况第一节 苗族流源第二节 苗族人口第三节 苗族语言第四节 苗族民俗第五节 民族自治第二章 神话传说时代的早期苗族医药第一节 神农“尝百草”、识药效、除病痛,始创医学一、神农氏其人其事二、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有关神农氏“尝百草”,行医治病的传说三、神农与苗族医药的渊源第二节 蚩尤“传神药,医治百病”第三节 祝融传熟食,传按摩强身健体术第四节 “苗药祖师”,苗族上古神医“苗父”第五节 “欢兜尚赤”,消疫除病,苗医预防医学的形成第六节 “药王”传苗医方第七节 神话传说时代的早期苗医药文化特征第八节 关于苗医药的起源第三章 古代苗族医药第一节 古代苗族药物一、《神农本草经》中收载的有关苗族药物二、《楚辞》中收载的有关苗族药三、西汉时期《五十二病方》记载的苗语药物四、历史上其它史料记载的有关苗族药物第二节 苗家养身保健与预防医学第三节 古代苗医疗法一、药浴疗法二、治痘法三、拔毒法四、外敷法、刮痧疗法、蛋滚疗法、熨法第四节 畏鬼信巫、医巫一家第四章 近代苗族医药发展简况第一节 临床医学的发展第二节 妇科及外科手术学的发展第三节 苗族药物学的发展第四节 苗族医药预防保健的发展第五节 苗族巫医,医术的延续一、迷喇端公禳鬼除病二、画水巫术三、苗家椎牛,求神灵保平安;苗家打猪,求神灵除疾病第六节 近代苗族医药学的主要特点第五章 现代苗族医药第一节 苗族医药的继承第二节 苗族医药的发展与提高……第六章 中国苗族医药学特点第七章 苗瑶语民族医药文化探源第八章 文化多样性对苗族医药文化的影响 第九章 著名苗族医药专家学者简介第十章 苗医著作简介第十一章 苗医药学术论文后记
凤凰苗乡《款规》中专门订有“防病条款”,要求所有参加“合款”的苗胞,都要“守款规,讲卫生”。十五条中写到:“所有款员,都要保护环境卫生;凡倾倒赃物,祸及他人者,罚钱以赔赏损失;凡带病串门,殃及他人者,罚钱以根治其病;凡在饮水井中洗猪菜人菜者,罚钱五吊;有劳力者不按时参加洗刷水井者,罚钱一吊。”“麻疯病等不得在村内居住……”,可见苗医不但注意环境卫生的保护,防止病从口人,而且注意传染病者的隔离问题,即把预防分成未病先防和已病预防传染两个方面。比如凤凰县苗乡人民为保证饮水清洁,常把井建成“三连井”,以分开饮用水,洗菜水,洗衣水。夏天走长路、上山劳动,可带点大蒜子、百味连、盐巴之类,以防中暑;冬天可吃些生姜、辣椒、花椒之类,以防感冒,医生为老鼠症或霍乱症患者看病,可预先吃马蹄香,黔东北苗族口含药物防风湿病的习俗。黔东北印江自治县格棒苗寨、罗鬼寨、岩山寨等苗家山寨的苗民,很少患风湿病。当地苗家有节日口含药物的习俗。如“接龙节”、“十月苗节”、“三月三”、“跳花节”、“吃新节”等苗族节日,无论大人、小孩都要口含当地生长的一种苗药,名叫苦藤。苦藤,是当地苗医用于治疗关节疼痛的苗药。在黔南、黔东北苗族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苗族一大怪,苦藤当糖块。”说明世代苗族人民有用苦藤防治风湿痛的习俗。黔东北苗族口含药物防风湿病的习俗。黔东北印江自治县格棒苗家、罗鬼寨、岩山寨等苗家山寨的苗民,很少患风湿病。当地苗家有节日口含药物的习俗。当地生长的一种苗药,名叫黑骨藤。是当地苗医用于治疗关节疼痛的苗药。出痘麻的小孩,大人不要抱出去走门串户;秋冬易染伤寒,不要在露天休息;春夏好发疟疾、痢疾,要注意饮食卫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