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秘密》的秘密

(美)凯伦·凯利 中国长安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  

出版社:

中国长安出版社  

作者:

(美)凯伦·凯利  

页数:

160  

字数:

140000  

译者:

江唐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描述了“《秘密》奇迹”,并对此分析。出版业的专家、文化评论家和记者们都参与了讨论:电影、图书和“秘密”这一理念为什么会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这与当前的社会和政治氛围有何关系? 第二部分尝试发掘历史、科学、神学方面的证据。据《秘密》的作者朗达·拜恩说,这些证据已经佐证:吸引力法则有效。我跟在《秘密》中登场亮相的几位人士作过交谈,他们当中有思想开明的神学家、量子物理学家、脑科学家、心理学家;我还跟另一些学者做过交流,这些人并未在电影和书中露面,但同样回复了我的电话和电邮,并同意接受采访。令我惊讶的是,许多流行文化、美学、电影学教授拒绝采访,理由竟是他们从未听说过《秘密》,仅管这是他们的专业领域。 第三部分对《秘密》中提到的13位历史人物作了审视。《秘密》认为这些伟人都运用过“吸引力法则”——他们是:贝多芬、莎士比亚、爱迪生、卡内基等——哪怕他们本人并不确切知晓这一法则。(“那些将财富吸引到他们生命中来的人,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秘密’。”引自《秘密》)我考察了这些人物的人生哲学、信条和宗教信仰,并考证出:吸引力法则是否在他们的事业和人生中发挥了效用。事实令人惊讶——贝多芬的书架上确实摆着一些接近《吸引力法则》的书。这些书和他所获得的成功是否有关,则另当别论。

作者简介

江唐,男,山东人,70年代末出生,西安交大法学硕士,自由职业翻译。多年来广泛涉猎外国文学作品,喜爱电影和音乐,热爱翻译事业,曾参与旅游丛书、电影丛书的译介工作。

书籍目录

特邀专家武志红作序推荐吸引力法则:奥秘还是幻觉?英文版序秘密公诸于世第一部分 《秘密》现象 第1章 由底层升至顶尖:秘密是如何传播的 第2章 希望的奥秘 第3章 吸引力法则第二部分 《秘密》背后的思想 第4章 华莱士·沃特斯时代的致富思想 第5章 《秘密》的科学依据 第6章 圣经和佛:《秘密》的宗教根源第三部分 天才、哲学家、伟人和商业巨擘:他们真的知道“秘密”吗? 第7章 创作型天才:贝多芬、莎士比亚和爱默生 第8章 改变时代的人物:爱迪生、丘吉尔和爱因斯坦 第9章 秘密的赚钱生意:卡内基、斯通和福特结论幸福的真正奥秘延伸阅读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秘密》现象  第1章由底层升至顶尖:秘密是如何传播的  目前要判断《秘密》是否会进入历史上最畅销图书榜为时尚早,考虑到名列畅销榜底部的书也有近3000万册的销量,这一门槛可说是相当之高。位列榜首的图书五花八门,包括:圣经(500亿册~600亿册)、《毛泽东语录》(9亿册)、《哈利?波特与魔法石》(1.07亿册)和理查德?巴赫的《海鸥乔纳森》(4000万册)。不过,《秘密》销售势头良好,印量已有近400万册。非出版业人士也许不清楚这些数字的含义——对销量达到10万册的成绩都没有概念,更不用说100万册了。事实上大多数图书,要是能卖到五位数,就值得庆幸了。  “图书作者面临的形势是,每年都会有20万种书出版。也许某一年出版商会说‘书太多啦’,然后将数量压缩为每年19.5万种。”康斯坦丝?塞尔解释说。她是出版经纪公司国际营销部主任。她说,新作者还会面临这样的局面:“独立书店纷纷倒闭,连锁书店每况愈下”。图书本身还要跟各种电子媒体产品争夺市场,这也正是塞尔和其他业内人士认为《秘密》大大改写了销售局面的原因;若非借助DVD,《秘密》很难引人注目。的确,如果不是先有了记录片,图书也就不会问世——《秘密》图书是DVD畅销的跟风产品,图书里的内容也跟DVD保持一致(书里的大部分内容是记录专家的采访对话)。  《秘密》DVD和图书都引发了许多争议(圣经和《哈利?波特》也一样)。到目前为止,围绕朗达?拜恩的《秘密》及营销传奇,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批评和争议,文化领域的教授称之为“助长”——人们对某件事情谈论得越多,它的生命力就越发长久。这一切的风潮,如今已经成为《秘密》传奇,成为出版业、网络营销、融合文化、乐观主义、愤世嫉俗、集体无意识、大众心理等方面的课程。  启迪与起源  吸引力法则并非新生事物。多少年来,它有着多种多样的名称:“积极思考”心理学、循环流动说、宗教信仰、意念力,或是“失落的致富经典”法则。甚至还有跟它对着来的:墨菲法则。所以说,朗达?拜恩不过是将一条古老(古老得远在《秘密》面世数个世纪之前)法则老调重弹。当《纽约时报》记者艾伦?萨尔金就《秘密》向朗达?拜恩发问时,她说:“不,不,不,假如你看过《万能钥匙》,你就会明白,这是很昂贵的知识,非得花钱买才行。”朗达?拜恩指的是查尔斯?哈尼尔的“最神奇的24堂课”,初版于1912年,定价约为1500美元——在当时,这可是一笔巨款。今天,我们大家都可以以低价书的形式买到,我甚至还找到了免费的网络版。显然,朗达?拜恩相信,尽管吸引力法则算不上新奇,可是将多种思想汇编成易于领会、便于购买的形式,堪称创举。  根据《秘密》官方网站(www.thesecret.tv),朗达?拜恩最早想拍部记录片的想法,是在“临近2004年底的一个春l3里”涌现出来的。在身处西半球的我们看来,这话看起来自相矛盾,不过朗达?拜恩的根据地是在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那儿的时令正好和我们的相反。那一时刻,这位50多岁、已有一双儿女的母亲,正处于人际关系和财政方面的危急时刻,她把希望重新押在这部记录片上。据朗达?拜恩讲,她女儿海莉给了她一本励志大师华莱士?沃特斯的《失落的致富经典》。该书出版于1910年,至今仍在印刷发行。  《失落的致富经典》阐释了宇宙的秘密法则,其中最主要的,是吸引力法则——他是这样表述的:  后文将会对沃特斯作进一步介绍。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些引文基本思想在《秘密》中有所反映,这种相似之处也表明了:朗达?拜恩的确读过沃特斯的作品,照搬了《失》的想法。不过,大多数有关吸引力法则的书,所讲的差不多都类似,因此,朗达?拜恩是否只是受了沃特斯这本书的启发,就无从知晓了。  艾伦?萨尔金曾就《秘密》一书为《纽约时报》撰稿,文中谈到,朗达?拜恩不仅与其他讲述“吸引力法则”的书相类似,还与记录片《我们到底知道多少?!》“百分之百地相似”。《我》是一部关于心灵科学和意念力的纪录片,由威廉?昂兹、贝琪?查斯、马克?维森特于2004年摄制。萨尔金将《秘密》形容为“注水的通俗大众版《我们到底》;你会有似曾相识之感,不过《我》对科学问题的关注要甚于心灵”。  “《我》在澳大利亚出品的时间远早于《秘密》。”《我》的制片人贝琪?查斯说,她曾采访过《秘密》DVD的一名制片人。她问《我》是否对《秘密》有所影响。“他含糊其辞。很明显,《我》必定会对《秘密》的摄制人员产生影响,而且两部记录片的采访对象互有交集,交集部分的采访对象包括:物理学家弗莱德?沃尔夫和约翰?哈格林。”  根据《秘密》官方网站发布的《秘密》DVD片头所说,对吸引力法则作了较为深入的发掘,发现有些“在世”的人体验到了这一法则的存在,还就此写书、录制音像制品、举办研讨会、在美国各地巡回演讲——而不是据为已有,秘而不宣。  朗达?拜恩发现了巨大的市场商机。她自称想把零散的信息归拢到一个容易传播的地方,也就是一部纪录片里——对这一媒介,朗达?拜恩十分熟悉。《秘密》DVD取得成功,其部分奥秘在于,朗达?拜恩是一位精明强干的电视制作人,对于自己要做的事心中有数。《秘密》网站上有她的澳大利亚电影公司的资料,其中开列了一份令人印象深刻的清单,上面是些备受好评的现实题材和纪录片风格的节目,其中包括《世间最了不起的广告》,还有些特殊题材的:《儿童不宜》、《戛纳》、《有史以来最搞笑的广告》、《性爱细胞》。还有一套节目《澳大利亚行止不端》,“探索了澳大利亚人自称其在良知受到考验时采取的做法和他们面临诱惑时作出的真实行为之间的差别”。《OZ国历险记》,一套为澳大利亚电视台特别制作的节目,长达一小时,内容为“平凡的”澳大利亚人遭遇各种奇妙现象的经历,从全城集体目击UFO到单对单的外星人绑架案,无所不包。  知道在美国有许多从事推广吸引力法则的人,朗达-拜恩便动身前往西半球,与一批励志专家、一名心理学家、一些玄学家一道,开始了拍摄。“《秘密》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首次将24位专家及其追随者纳入到一部影片之中。”畅销书《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的作者约翰?格雷如是说,他也曾在《秘密》DVD中露面。作为一名富有经验的电视制片人,朗达?拜恩知道自己所要做的,就是迎合普通大众的口味。“他们把同样的事,以令人振奋的方式表达出来,再配上好看的画面,就会令人印象深刻。我们所处的是一个视觉的社会,人们看电视的时间比看书多;没有什么能把我们的注意力长时间地吸引住,所以她有意将理念表述得浅显易懂。”格雷说。  在这些朗达?拜恩招募来参演《秘密》的专家中,包括长期执业的吸引力法则专家杰瑞?希克斯和埃瑟?希克斯。希克斯夫妇是当今知名度最高、最受欢迎的两名吸引力法则演讲家——在成功励志领域中的地位,相当于摇滚明星——所以自然而然地,朗达?拜恩找到了他们。这对夫妇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便投身于吸引力法则方面的演讲和写作当中。他们自称传播的信息源于神灵的指引,是一个名叫亚伯拉罕的“精魂”借埃瑟之口传达的(他们不用“灵媒”这样的字眼)。他们的书《吸引力法则》,于2006年9月由HayHouse出版社出版,更早的一本《有求必应》同样由HayHouse出版社于2005年10月出版,都是以亚伯拉罕的语气写的。  希克斯夫妇颇为多产。在过去二十年里,他们推出了600多种挂名亚伯拉罕的著作、卡片、日历、磁带、CD和DVD。朗达?拜恩找到了希克斯夫妇,请他们参加《秘密》第一版的演出。2006年底,希克斯夫妇在致友人和同僚的一封信中(Google搜索“JerryandEstherHciks’lettertofriends”会找到很多内容)讲述了一些内容,包括他们参演《秘密》一事是如何操办的,及他们为此感到多么沮丧。之前他们同意参加演出,并与朗达?拜恩的公司签署了协议,协议约定,会支付给他们一小笔网络收益和录像直接销售额的10%。最终埃瑟的“亚伯拉罕的声音”充当了《秘密》第一版的解说,但埃瑟和杰瑞都没出现在镜头中。  《秘密》解开的线索  《秘密》DVD第一版于2006年3月发行。根据艾伦?萨尔金在《纽约时报》上对此次争端所作的报道(发表于2007年2月25日),在希克斯夫妇和朗达?拜恩之间,发生了一些争执,埃瑟要求把她从《秘密》中剪辑掉。埃瑟对朗达?拜恩安排她在《秘密》中的出场方式表示不满,因为她发现自己完全没有露面。朗达?拜恩后来将录像重新作了剪辑,将埃瑟?希克斯露面的访谈补加了进去。  不过据希克斯夫妇信中所讲,《秘密》DVD的发行配售方式经过修改,与原先的承诺(在电视上播放,通过录像销售渠道出售)不一致:朗达?拜恩曾要求他们修改合同,他们曾签字同意,用其他不同的方式发行。朗达?拜恩原先的确打算走传统的电视播映路线,不过有几位知情人报料,当时2006年冬奥会的节目正当道,于是她改变了主意,决定允许《秘密》DVD在线观看,每下载观看一次,须支付4.95美元。事实证明,这一营销策略相当高明。  由于双方无法达成协议,朗达?拜恩对《秘密》再次进行了重新剪辑,将埃瑟的声音和画面,还有对她的智力投入的答谢词,彻底作了删除。为弥补埃瑟?希克斯留下的空缺,朗达?拜恩与丽莎?尼克斯合作。丽莎是《给非裔美籍准备的心灵鸡汤》(由杰克?坎菲尔德捧红的《心灵鸡汤》系列之一,杰克也参与了《秘密》一片的演出)的作者。朗达?拜恩还找来了玛希?西莫夫,她是《给女人准备的心灵鸡汤》的撰稿人(在书中的致谢章节里,朗达?拜恩的确对希克斯夫妇和亚伯拉罕的教诲表达了谢意)。  其他有所贡献的参演人员,没有一人获得报酬。不过当然了,他们从自己在《秘密》中登场亮相这点上也获益匪浅,这点我将在后文提及。据《纽约时报》称,希克斯夫妇两人表示,他们从最早的“希克斯夫妇版”《秘密》的销售额中,赚到了50万美元左右,不过在如今重新剪辑的《秘密》新版DVD的销售额中,他们分文未获。  希克斯夫妇在信中称,当他们看到这部记录片时,觉得还不错,而且他们相信,这部影片以一种十分简洁明了的方式,阐述了亚伯拉罕的吸引力法则,令人易于接受。《秘密》的确说出了吸引力法则最基本的原理,其阐述过于轻松简单,这也是饱受批评的一个方面,这些批评来自于那些对其基本原理早已熟谙的人。  克里斯丁?皮卡莫尼,是“一心”图书俱乐部的总编,也是研读吸引力法则经典著作的专家。她指出,希克斯夫妇的作品与《秘密》有显著区别。“区别在于,希克斯夫妇给出的是纯粹的内容——你可以反复聆听或观看他们的录像讲座,每次都会有新收获,”她说“《心想事成》、《审慎的意念具有惊人的力量》和《吸引力法则》,风格直白,但蕴藏着多个层次的信息。《秘密》是骗人的货色。当我第一次阅读时,我逼着自己调整心态,还告诫自己:‘别管它是不是让我想起了别人的东西,先给它作个明确的评价吧。”’  不止一位知情人告诉我,希克斯夫妇其实并不像信中表现的那么豁达大度。如果他们果真比表现出来的更为愤怒(当然,这样更可信),也很难责怪他们。艾伦?萨尔金说他们容易发火,是因为他们曾经被另一位作者林?格拉布霍恩利用过,希克斯夫妇认为,格拉布霍恩对他们的作品多有借鉴,却没向他们充分表示感谢。格拉布霍恩过去是纽约市的一名广告业人士。在去华盛顿州以前,她在洛杉矶开办过一家有视听设备的培训公司,在华盛顿,她还经营着一家按揭经纪公司。格拉布霍恩在20世纪90年代,听了一堂希克斯夫妇的励志课,这堂课令她深受触动。根据艾伦?萨尔金的说法,后来格拉布霍恩想出了一个主意,她同希克斯夫妇联系,并问:“如果我把这份材料带走,写成一本书,你们介意吗?”  希克斯夫妇对这一问题是如何回答的,如今已无从查证。不过格拉布霍恩满怀自信地将她的主意付诸实施了。《打扰了,你的人生正在等待:情感的惊人力量》一书便是她的成果,在20世纪90年代末,她将该书自费出版,后来又卖给了一家小出版社HamptonRoads,于l999年发行。相关的辅导书和研讨班相继推出,其中最著名的是她的《101堂人生课》。“她剽窃了希克斯夫妇的成果,这也正是希克斯夫妇为朗达而郁闷的原因。这对夫妇觉得,人人都在算计他们。”萨尔金说。  格拉布霍恩于2004年5月5日去世,因此(据官方网站介绍)101堂人生课程已经停办,不过她创办的网上活动仍然可以进行,她的书和音像制品仍然可以买到。既然吸引力法则并非新鲜事物,而且这一观念是免费的,那么人人都能免费使用,并对其进行解释。不过,格拉布霍恩的确在《惊人力量》一书的前言部分,提到了希克斯夫妇。在前两页的内容里,她讲述了自己的精神追求,她渴望着从人生中获取更多。还提到自己与“博学的物理学教授”邂逅和研究“深奥科学”的经过。  接下来她写下的话,让我们明白:为什么希克斯夫妇会感到如此愤慨。  经过研究,她发现,希克斯夫妇试图阐发的题目中确有要义,于是作了这样的决定:“因此,我将德克萨斯州希克斯夫妇颇为粗浅的指点,用我自己平实的散文文体和风格,在此重新加以探讨。”这里的星号,与该页底端的脚注相对应,上面纪录了一个邮箱地址——照我看,是希克斯夫妇的;注文简简单单地写道:“690070邮箱,圣安东尼奥,德克萨斯州78296。”希克斯夫妇从未从格拉布霍恩的“重新探讨”中得到任何补偿。


编辑推荐

  《〈秘密〉的秘密》创下美国西蒙·舒斯特出版史单月再版破200万册、四个月销量破500万册纪录。《出版人周刊》预测:《秘密》将成为史上最畅销的励志书。  横扫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各大排行榜第一名,被译为30余种语言出版发行。  美国最有影响力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欧普拉、奥斯卡影后妮可?基德曼  诠释早、畅销千万册的励志宝典直击秘密的真正核心,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发现少数人受益的成功法则。  了解为全秘密,就没有做不到的事不论你是谁,你想要什么,这个秘密都能给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秘密》的秘密 PDF格式下载



最近一直在研究《秘密》的内涵和更想深入的了解,所以一口气把五本书全看完了,虽然不是一次买的,但是越来越明晰了其中更深的道理,这本所谓的秘密中的秘密,其中武志红老师的前言值得一看,因为让我更了解了一新的想法和理论,更开括了,但是其中的内容真是不敢恭维,越看越不对,我承认,秘密一书里面,确实有很多唯心的内容,但请把五本全看完再做评论,才有资格,我觉得秘密中的秘密这本书里的作者,只凭一部电影和一本书,就把这份理论全部打翻,太片面,太极端了,里面说《秘密》只是空想,没有结和实践,请问,如果一个小孩没有理论做支持,他怎能继续他的实践过程,所有的科学都是以理论为基础的,而第一本就是给了一个理论,其他几本就是教你的实践方式,何没有实践,说实话,这本秘密的秘密我没有全部看完,其中的一部分我把他忽略了,因为我本人的心态不是很好,怕会好不容易建立起的信心和想法混乱了,但是我看完秘密的五本书后,我决定要重温这本所谓的秘密的秘密,让我更能清晰的了解反面的想法,这样更深入我的理解,呵呵,就像是吸引力法则的其中一本书所说的那样,我感激,感恩,这样我会让身边的受我的影响,用我的实践来影响身边的人,不再被负面恩维混乱身心!!!


刚看的时候抱有很大期望,结果很失望,书中什么也没有证明,什么也没有否定。只是把一些争论的话题颠来倒去重复几十遍而已。个人认为这本书有跟风之嫌,《秘密》火了,我写一个《反秘密》的书也分一份羹吧。比《秘密》营销手法更多的也有,比如丰田一直说新款车是完美的,但是没有质疑丰田,为什么你的车是完美的,还出下一代呢?《秘密》也一样,从营销角度而言,有些话是商业化的,批与不批都无所谓。 反正看完之后,你会发现:它什么也没有证明,什么也没有否定,这样的话就价值不太大了。个人认为,《秘密》讲的很多内容是有道理的,但有道理并不等于就是科学的,因为这需要一门新的学科,一门横跨物理学与心理学的崭新学科,只有从这个崭新学科上,才能评判《秘密》真伪,遗憾的是,这门新学科只能等后人搭建了。 喜欢《秘密》的人不必为此书而惊慌,因为它什么也没有驳倒;讨厌《秘密》的人也不必为此书而兴高采烈,因为它也同样什么都没有驳倒。 武志红的序言有些不明智了,当然,在一个议论自由的年代,怎么说随你!


本书完全是围绕着《秘密》这本书展开的。。


内容很无聊,


毫无用处.


只有武志红的评论是可以看的~~


呵呵,可能我没有达到阅读的水平吧。这本书让我觉得浪费钱了


  1、从佛家角度看:强调佛家的“信”,信则有;
  2、从风水角度看:强调内心暗示作用,产生外力;
  3、从科学角度看:强调自信、乐观是成功必备因素。
  其实秘密是大家都知道的那个秘密。至于关于能量和频率的原理,还无从考证,只能说是比喻。


  这本书在当当上买的时候很是期待 买回来后看着看着就发现其实这本书就是在给那些悲观主义者一个很好帮助 告诉他们对事对人都不要没自信 只要坚信你想要的会属于你 就一定会成功
  
  悲观主义者应该好好看看 会对人生有些帮助


  《秘密》畅销之后,国内出了很多同质的书,甚至包括伪书《秘密》。这本书同样跟《秘密》有关,但却是旨在分析《秘密》畅销的原因。好的地方是,内容还算扎实。弱的地方是,编校实在太差。
  
  附:
  1.封底的“赖利•金”与P10页的“拉里•金”应为同一人。
  2.P33中“史蒂芬•考威”一般译为“史蒂芬•柯维”。
  3.P33中《 《圣经•新约》 》的符号,用得令人费解?
  
  9.5.20写于402


你说的没错。我只看过视频没有看过书,很好看也很有激励作用,它告诉极其悲观者一个“秘密”:你仍有着比你所认为的大得多的能力。
神秘的“吸引力法则”很大程度上只是个噱头,后面支持该理论的内容很多都是经典的成功学理论,或者说是“常识”而已。
PS:这本书是揭秘《秘密》畅销的秘密的,而不是《秘密》。:)


感觉所谓说的秘密就是积极一点面对每一件事情,面对你想要而不得的事情,偷换了成功学上的一些概念然后进行包装,对于习惯性把事情往坏处想的人不失为一本好的教材。


会看这本书看的人,应该不咋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