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古史文存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11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编  

页数:

516  

字数:

361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十余年前,本所曾经约请同仁各选论文三篇,汇编成册,以留一学术档案。惟篇幅甚大,囿于当时的条件而未能出版。今年,正值建所50周年,我们缩小选文规模,再度约请同仁编选了此一论文集。一则用以祝贺所庆,再则亦可据以略窥几代学人实事求是的学术追求  本论文集的作者,皆系本所研究员、副研究员。在职及离退休的同仁,由作者自行选文一篇,已经过世的师长,则烦有关专家代劳,亦人自一篇,共得文180篇。惟依然受诸方面条件的限制,除少数师长外,论文篇幅皆在l万言以内。因此,若干篇幅稍大的优秀论文皆未得入选,实不能尽称同仁的代表作。此外,个别研究人员因这样那样的缘故,未能如期选送论文,出版在即,只好割爱。  入集论文,上起先秦,下迄明清,大致以断代为类,凡作四卷,依次为先秦卷、秦汉魏晋南北朝卷、隋唐宋辽金元卷、明清卷。部分通贯论题,难以朝代断限者,则冠以综合之名,统置卷首。  历史研究是艰苦的创造性劳动,讲究字字有根据,句句有来历。学科的自身特点,规定了历史研究必须从史料出发,依靠坚实的学术积累,脚踏实地,务实求真,来不得半点的虚假和浮夸。历史研究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术的使命,社会的责任,要求史学工作者立足当代,服务人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我们的学术实践。我们的研究成果,必须尊重历史,实事求是。  历史研究所的50年,是一个艰苦奋斗的历史过程。5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史学工作者,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学术事业,在这里辛勤工作,默默奉献。日后,我们将一如既往,用我们的创造性劳动成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学习、学习、再学习,奉献、奉献、再奉献。

书籍目录

先秦卷 三代世表 甲骨文“家谱刻辞”真伪问题再商榷 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 论周初诸王之生称谥 说庶人的身份 ——读书札记 说“庶人” 奴隶制社会经济形态问题 论先秦时期关于历史与未来的思想 祭祀、战争与国家 商代的王权和对王权的神化 商代的马和养马业 古代巡守制度的史迹及其图案化 商代中期的人祭制度研究——以郑州小双桥商代遗址的人祭遗存为例 王字本义试探 甲骨文中所见商代的墨刑及有关方面的考察 说“隹王 ( )祀(司)” 甲骨文 、 非灾 辨 ——兼论商人的灾祸观 花园庄H3卜辞中有关祭祀的两个问题 周原卜辞中殷王庙号与“民不祀非族”辨析(节录) 甲骨文字与甲骨书法 金文中所见西周世族的产生和世袭 “下、上”考辨 新疆怯卢文书中的kosava即“氍叟”考 ——兼论“渠搜”古地名 渠搜考 “文王演《周易》”新说 ——兼谈境遇与意义问题 经典的条件:以早期儒家经典的形成为例 儒家思想的特色及其文化表现形式 五行原始意义及其纷歧蜕变大要 《论语》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表达方式 《周礼》官联初论 战国服饰的实验考古学研究 《性自命出》与《淮南子·缪称》论“情” 苟子对思孟“五行”说的批判 稷下学宫的百家争鸣与相互影响 王国维《生霸死霸考》辩证


编辑推荐

书稿收录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老、中、青三代学者已经发表的有关史学论文百余篇,一则以祝贺所庆,再则亦可据以略窥几代学人实事求是的学术追求。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古史文存 PDF格式下载



很好,剩下的不多了。简单翻看,论文结集,有所裨益。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