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WTO与中国行政法制改革

信春鹰 社科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6  

出版社:

社科文献出版社  

作者:

信春鹰  

页数:

456  

字数:

358000  

内容概要

两年多以前,我们和阿登纳基金会共同建立了这个课题。当时中国经过15年的艰苦历程,在世界贸易组织中获得了早该获得的地位。有关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对中国政治、经济、法律未来发展的研究一时成为“显学”。坦率地说,我们这个课题也受了这个大气候的影响。  在一个学术风潮中如何避免表面化的研究,使课题成果发挥实际效用,是我们这个课题组从一开始就十分注意的问题。我们的思考是从这样的一个基本问题开始的:接纳新成员,对世界贸易组织来说,本来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为什么中国加入WTO却成了一段时期的国际政治甚至国内政治的热点?   原因很复杂。根本的问题是中国的法律制度和规则体系是否能够符合WTO的要求。WTO是基于市场经济的一整套运作机制,而中国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和这个转型相适应,中国的行政法律体制也处在从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向符合市场规则的政府规制转轨的过程中。国际国内的许多法律学者对中国是否有能力以及如何改革国内行政法制度来促进和保障WTO条款得到落实的问题有不同看法,西方有些国家也把对中国加入WTO的态度作为政治筹码,对中国履约的诚意和能力的怀疑曾经弥漫在国际社会的上空。  所以,此项研究立足于对WTO规则的理解和行政法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上。WTO协议直接约束的对象是政府和政府行为,通过对具体制度的分析确认在WTO框架下我国行政法律制度的改革走向是我们的基本目标。  我们的研究从公民经济权利的宪法保护开始。这似乎不是一个直接相关的问题。但是,行政法的宪法背景非常重要。宪法对财产权,特别是私有财产权的尊重和保护,一定程度上决定整个行政法律制度的走向。令人兴奋的是,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把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保护和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写进了宪法。  我们也研究了WTO与政府职能法治化、WTO对中国行政法制改革的作用和影响、WTO与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WTO和司法对行政的监督、WTO与开放的行政等问题,还有国家税收、关税、政府补贴和国家保护问题,以及贸易、开业和经营的自由、WTO对劳工权利的影响问题。从这些研究可以看出,中国的行政法律制度正处在一个不断改革的过程之中。  中国加入WTO,接受现有140多个成员国以“非歧视的、自由的、可预见的、更具竞争性的”多边贸易体制,也就是接受了对自己制度的压力和挑战。平等的规则适用于不平等的主体,其结果必然是不平等。例如,中国脆弱的农业所受到的冲击就是显而易见的。当看到外国的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导致中国农民的产品在田地里烂掉的时候,我们知道了提高竞争力的重要,也意识到进步要付出代价的道理。

作者简介

信春鹰,女,1956年出生,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 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人事部授予的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政治学研究》主编。 专攻法理学,擅长西方法哲学,尤其对当代西方

书籍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经济权利的宪法保护  一 经济权利的概念透析   (一)关于经济权利概念的不同见解   (二)从经济特权到经济自由、从经济自由到经济权利   (三)经济权利是公民个人获得独立的经济地位的法律保障   (四)小结  二 经济权利的特征及权利体系   (一)经济权利的特征   (二)经济权利的权利体系 三 经济权利的宪法保护方式   (一)宪法对权利的确认   (二)宪法要求立法机关制定法律保障宪法权利的实现   (三)政府具有保障宪法权利实现的宪法职责   (四)公民基于实体宪法权利而产生的请求权   (五)宪法权利获得宪法诉讼或者宪法监督的救济  四 私有财产限制的方式以及标准   (一)私有财产的合法性   (二)私有财产限制的法律依据   (三)私有财产限制的法定方式和标准   (四)对私有财产限制的限制机制  五 加强我国经济权利的宪法保护  (一)完善宪法中的经济权利结构   (二)明确私有财产权的宪法地位   (三)进一步完善以保障经济权利为核心的立法工作   (四)认真履行经社文公约下缔约国政府应尽的义务   (五)按照WTO规则的要求进一步保障公民的经济权利 第二章 WTO与政府职能法治化  一 WTO规则中的法治精神   (一)规则统   (二)法律平等   (三)公开透明   (四)充分救济   (五)主权限制  二 政府职能法治化的涵义   (一)权力法定   (二)职责法定   (三)程序法定   (四)责任法定   (五)救济法定  三 政府职能法治化与“仁政”   (一)法治与德冶   (二)符合“仁政”要求的行政裁量准则   (三)不同行政模式中的行政职业道德   (四)法律与道德的互动性对行政执法的影响   (五)强化行政职业道德的措施  四 政府职能法治化的落实   (一)规范权力   (二)保障人权   (三)政制改革   (四)缓和规制   (五)行政中立 第三章 WTO对中国行政法制改革的作用和影响  一 中国行政法制改革之进程   (一)行政法制改革的早期阶段   (二)行政法改革的历史性起步   (三)现代行政法体系的构建   (四)程序控权的加强和发展  二 加入WTO之前中国行政法制改革的进展与问题   (一)进展与成效   (二)主要问题  三 加入WTO为中国行政法制进步注入新的动力   (一)WTO与中国加入WTO承诺   (二)加入WTO是深化中国行政法制改革的重要外因  四 加入WTO之后中国行政法制改革的动向与课题   (一)《行政许可法》的制定与实施   (二)《行政许可法》之后行政法制改革的动向   (三)未来行政法制改革面临的主要课题 第四章 WTO与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  一 WTO与制度建设的法治方向   (一)制度建设的基本内涵   (二)人治的制度建设与法治的制度建设   (三)新时期的制度建设必须坚持法治方向  二 制度建设的关键是提高质量   (一)我国制度建设已达相当规模   (二)对数量增长型制度发展模式的反思   (三)制度建设的关键是提高质量  三 提高制度建设质量的基本要求   (一)切实转变观念   (二)严格遵循法治原则   (三)推进民主和开放的制度建设   (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五)规范到位、协调一致  四 提高制度建设质量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政府立法工作计划   (二)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方法   (三)建立立法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制度   (四)建立和完善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制度   (五)强化和健全制度建设的监督机制 第五章 WTO与司法对行政的监督  一 WTO对司法审查的基本要求   (一)WTO对司法审查主体的规定   (二)WTO对司法审查范围的规定   (三)WTO对司法审查标准的规定 二 WTO背景下的中国司法审查制度   (一)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历程   (二)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特点   (三)我国司法审查制度与WTO要求的契合点  三 WTO对进一步发展中国司法审查制度的影响   (一)应当拓宽受案范围   (二)应当扩大诉权保护范围   (三)应当明确司法审查的标准   (四)应当保证司法机关获得实质性的独立权   (五)应当保证司法审查的透明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四 司法机关在行政诉讼中的独立性   (一)司法机关在行政诉讼中保持独立的重要性   (二)司法机关在行政诉讼中保持独立所能实现的价值   (三)实现司法机关在行政诉讼中独立地位的途径 第六章 WTO与政府信息公开  一 WTO的透明度原则   (一)透明度原则的由来和基本内容   (二)我国关于透明度原则的承诺 二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和问题   (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   (二)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三 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设想   (一)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必要性   (二)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措施和途径 第七章 国家税收、关税、政府补贴和国家保护  一 WTO规则与国家税收   (一)与国家税收有关的WTO规则   (二)我国税制的现状与问题   (三)WTO规则下的税制完善  二 WTO规则与关税   (一)WTO涉及关税的规则   (二)我国关税体制的现状与问题   (三)WTO规则下的关税体制完善  三 WTO规则与政府补贴   (一)WTO涉及政府补贴的规定   (二)我国政府补贴及反补贴制度的现状分析   (三)我国政府补贴及反补贴机制的完善  四 WTO规则与国家保护   (一)概述   (二)WTO规则与我国的反倾销法制   (三)WTO规则与我国的保障措施法制 第八章 贸易、开业和经营的自由  一 WTO的规定   (一)外贸经营权   (二)贸易制度统一实施   (三)非歧视原则   (四)降低贸易壁垒l   (五)国营贸易和国家定价政策   (六)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   (七)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   (八)公平竞争  二 中国现行关于贸易、成立公司和开业的法律制度   (一)外贸经营权   (二)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主要规定   (三)其他影响自由贸易的法律制度  三 未来改革的建议   (一)认识基础   (二)关于货物贸易的法制改革建议   (三)关于服务贸易的法制改革建议 第九章 全球化与劳工权利保护 一 WTO对劳工权利的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二)全球化对劳工权利的挑战  二 劳工权利保护价值与标准的国际视野   (一)劳工权利保护与社会正义   (二)核心劳工标准   (三)劳工保护标准的新发展:体面劳动   (四)劳工权利保护与经济发展  三 国际劳工保护标准的监督实施   (一)三方原则   (二)劳工权利保护的国际监督机制   (三)国际贸易中的“社会条款”问题  四 WTO背景下的中国劳动法制改革   (一)我国劳动行政法制建设的现状   (二)关于我国劳动行政法制改革的几点思考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后 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WTO与中国行政法制改革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