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经济学的理解与解释

余章宝/杨玉成/谢寿光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8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余章宝/杨玉成/谢寿光编  

页数:

360  

内容概要

青年哲学家余章宝、杨玉成的学术专著《经济学的现解和解释》,是一部值得重视的开拓性的作品。该著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经济学这一学科的哲学背景、历史观、价值论、政治观、方法论的观点,是很有启发性的。 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结合了教学实际和学术研究成果,体现了以学术研究提升教学和以教学支撑学术的科研型大学的精神。   斯密的重大贡献不仅在于创立了古典经济学,使经济学成为独立的学科,而且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经济学-哲学传统。尽管西方经济学经李嘉图开始(特别经边际革命之后),存在着经济学与哲学分离的研究路向。但是,经济学-哲学仍然是西方经济学重要的传统。如奥地利学派和制度学派等基本上都遵循着经济学-哲学传统。随着现代学科分化和纵深发展,各学科发展出现了综合趋势。西方经济哲学学科的发展,无疑是顺应了这种趋势。如欧洲管理学院于1999年成立了经济哲学研究中心(The Centre for Economic Philosophy, 简写为CEP)。这个研究中心是由欧美著名学者组成,跨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和哲学等学科。总之,国外的经济哲学研究已经十分成熟,并且已经形成了相对统一的范式和问题论域。它们的许多思想资源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理论界开始关注经济哲学,并开始译介了国外经济哲学的著作,如经济科学出版社在2000年连续出版4本有关经济学方法论和认识论的著作。上海社科院一些学者专门对经济伦理学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我参加了1998年和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第一、二次全国经济哲学高级研讨会。目前,一些经济哲学方面的著作陆续出版。一些学校开始招收经济哲学方向的研究生。上海财大已经设有经济哲学系。但是,从总的方向来看,我国经济哲学的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同时,我国的经济哲学的研究基本上局限于哲学界。这就表现出,一方面,哲学界由于缺少经济学素养,对西方经济学成果的掌握和消化颇显不足,有的甚至基本上是一种经济学内容的直接哲学话语转换或“翻译”;另一方面,经济学界还存在着忽视甚至于轻视哲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作用的倾向,还没有形成经济哲学的自觉的问题意识。  如果说物理学在自然科学家族中拥有最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的话,那么,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具有类似的地位。因此,如何认识经济理论所取得的成就,是科学哲学中的不可或缺的研究领域。同时,这也是因为经济学理论本身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进行反思,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学理论的本身发展。  经济哲学是一门跨哲学和经济学的交叉性学科。同时,经济哲学已经成了哲学学科一个新兴的生长点,也是一个重要的部门哲学。我与杨玉成博士均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并且都从事过经济学博士后研究,因此,这种学科背景对于本书的完成具有特别重要作用。同时,本人已经在厦门大学开设经济哲学课程多年,均收到良好的反应。这也是本人所从事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研究过程中所申请的《经济哲学》项目,并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结合了教学实际和学术研究成果,体现了以学术研究提升教学和以教学支撑学术的科研型大学的精神。  根据西方经济哲学所建构的对象,本书包括五章。其中第一、二、四、五章是余章宝博士完成的,杨玉成博士完成了第三章。  第一章,经济学的哲学背景。分别探讨了经验论哲学为经济学提供了功利主义、主观相对主义和方法论个人主义等方面的思想资源;以及理智论哲学为经济学理论提供了理智决定论、普遍主义和数理方法。  第二章,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作为古典经济学以至于整个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的硬核,“理性经济人”和“看不见的手”,既是市场经济关于资源配置理论的基础,也是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的硬核。我们对这两个相互联系的基本假设的思想来源、哲学根据、含义以及所受的批判和超越进行了深入和细致的研究。  第三章,经济学的方法论。主要探讨自约翰·穆勒首倡经济学方法论以来,西方经济学家在经济学方法论方面所产生的重大争论,并对“经济学方法论”进行简要界说。同时,对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较为新近的方法论新发展也作了自己的探索和评价。  第四章,经济学的政治理念。主要追溯随着经济学理论的范式的转化,经济学对政府的观念历时地分为三个阶段:古典经济学的自由放任阶段、凯恩斯的干预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怀疑主义阶段。在这一基础上,我们从学理上分析经济学所包含的三个基本政治理念的内涵:有限政府、有责政府和有效政府。  第五章,经济学的伦理精神。主要追溯经济学从本来就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到实证经济学对伦理规范分析的回避,以及当前经济学与伦理相互接近的趋势的全过程。同时,结合中国实际,阐述经济学所理解的伦理含义以及中国经济伦理的重建问题。

作者简介

余章宝 男,1967年出生于安徽芜湖。1999年获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03年厦门大学经济系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现为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哲学,政治哲学和公共政策方面的研究。2005年获美国Freeman基金会资助和邀请,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伊利诺伊大学东亚和太平洋研究中心访学。获2002国家人事部博士后基金项目,主持多项省级和市级课题。获省级各种奖励5项。在《史学理论研究》、《学术月刊》、《人文杂志》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杨玉成,男,1969年1月出生于神速建省大田县。1999年获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博士学位。2002年福建师范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2003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所从事二站博士后研究,并于同年底破格晋升教授。现任福建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副主任,并作为富闽基金会资助的高级访问学者在英国剑桥大学研修。主要研究领域为“分折哲学”、“当代科学哲学和经济学方法论”与“经济学说史”等,主要著作有《奥斯汀:语言现象学与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主要译著有《真理与进步》(华夏出版社,2003年)。另外,在《哲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近30篇。

书籍目录

摘 要Abstract第一章 经济学的哲学背景 第一节 经济学的经验论思想资源 一 功利主义 二 主观相对主义 三 方法论个人主义 第二节 经济学的理智论思想资源 一 理智决定论 二 普遍主义 三 数理方法第二章 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第一节 理性经济人 一 “理性经济人”的思想来源 二 “理性经济人”的提出及其含义 三 “理性经济人”所受到的批判 第二节 看不见的手 一 “看不见的手”的思想来源 二 “看不见的手”的含义及其发展 三 “看不见的手”受到的批判第三章 经济学的方法论 第一节 经济水方法论概念界说和简要历史回顾 一 “经济学方法论”概念简说 二 经济学方法论中的穆勒传统 三 方法论变革和解决穆勒问题的一些新尝试 第二节 经济学方法论的新进展 ……第四章 经济学的政治治理念第五章 经济学的伦理精神后 记


编辑推荐

  《经济学的理解与解释》是一部具有开拓性意义的作品。它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经济学这一学科的哲学背景、历史观、政治观、方法论的观点,很具有启发性。这部著作有助于提高经济学的研究水平,也将为丰富哲学研究提供思想资源,同时,对其他学科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经济学的理解与解释 PDF格式下载



经济学与哲学的交叉学术著作,可以看看!


经济哲学研究中值得一读的书


对经济学的新理解,很有参考价值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