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提升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力

王小兰/赵弘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7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王小兰/赵弘主编  

页数:

424  

字数:

451000  

内容概要

  中关村,全国乃至全球关注的热点;中关村,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中关村,人们赋予了它太多太多的期望、希冀……  作为全国53个开发区的龙头和标志的中关村,到底有怎样的创新力?具有中国“硅谷”之美誉的中关村,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究竟占据着一个怎样的位置?作为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并逐步完善过程中的中关村,能否与具有知识经济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有效的体制对接?许许多多在中关村的创业者、CEO、“海归”们,他们肩负着振兴民族高新技术产业的历史使命,承载着多少鲜为人知的痛苦、艰辛与困惑,历经着多少拼搏、汗水与喜悦?  本书第一次由专业研究机构与在中关村艰苦创业多年的资深企业家们联手,对中关村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的剖析;第一次通过专业调查公司,在对3000多家中关村企业进行问卷、访谈等多种方式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全面把握中关村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力的现状、趋势与问题;第一次从经济全球化、中关村成为全球创新节点和全国创新示范区的角度,透析中关村未来发展走势,并对提升中关村创新力进行战略思考。  战略引领全局,理念产生行动。希望研究者的智慧能对关注中关村、思考中关村、对中关村倾注希望的社会各界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关村有所帮助和启发。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综合研究篇 第一章 中关村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力现状   第一节 中关村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所取得的成就   第二节 中关村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提升中关村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力的战略意义   第一节 中关村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节点   第二节 中关村在首都经济转型、结构升级及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三节 提升中关村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力是提高中国在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分工体系中战略地位的重要举措 第三章 中关村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力提升的内外部制约因素分析   第一节 中关村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力提升的内部制约因素分析   第二节 中关村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力提升的外部制约因素分析 第四章 提升中关村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力的对策建议 第二部分 专题研究篇 专题报告一 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创新的动力引擎   一 步履维艰: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道路   二 不可或缺: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地位再认识   三 中关村的选择:中小企业自由生长的沃土   结 语 专题报告二 中关村:回归技术创新高地   一 早期的中关村:国内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   二 技术创新能力的减弱:中关村正在遭受的质疑   三 回归技术创新高地:中关村未来的抉择   四 重视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回归技术创新高地的必然之路   结 语 专题报告三 中关村民营科技企业创新模式研究   一 联想模式:从贸易走向创新   二 方正模式:创新为源,发展为本   三 时代模式: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   结 语   附录 联想集团的创新发展历程   附录 方正集团的创新发展历程   附录 时代集团的创新发展历程 专题报告四 提升中关村民营科技企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   一 提升中关村民营科技企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意义重大   二 中关村民营科技企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位置   三 提高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力,占据全球产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   结 语 专题报告五 构建“以企业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产学研机制   一 中关村产学研合作存在的几种形式   二 产学研合作对于推进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的作用   三 当前中关村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 国外产学研合作经验借鉴:以德国为例   五 促进新型产学研机制形成的对策和建议   结 语 专题报告六 风险投资与中关村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力的提升   一 风险投资市场:昨日一枝独秀,今朝三足鼎立   二 中关村缘何失宠于风险投资   三 风险投资与高科技企业互动协调的内在机理研究   四 风险投资:中关村如何失而复得   结 语 专题报告七 知识产权保护:让制度为企业自主创新保驾护航   一 知识产权保护对于促进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双重效应   二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三 如何把握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度”   四 促进中关村民营科技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建议   结 语 专题报告八 营造创新文化,培植民营科技企业创新沃土   一 中关村——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沃土   二 企业家在中关村创新遭遇的文化冲突   三 中关村创新文化建设——民营科技企业创新的宽松土壤   结 语 第三部分 调查分析篇 中关村科技型企业创新力调查分析报告   一 中关村科技型企业创新力调查的背景与概况   二 中关村科技型企业创新力的调查问卷分析   三 中关村科技型企业创新力的调查分析结论 第四部分 发展借鉴篇 借鉴篇一 产业配套、环境培养:中关村科技园区未来发展的关键环节 借鉴篇二 借创新服务体系之助力,打造中关村精品项目 借鉴篇三 网络化:中关村企业组织变化的新趋势 借鉴篇四 有效整合智力资源,完善中关村创新体系 借鉴篇五 中关村如何走向国际化 借鉴篇六 创建中关村风险投资高效运营机制 借鉴篇七 构筑中关村科技园区产业链和产业联盟 借鉴篇八 突破中关村校办企业的发展瓶颈 借鉴篇九 完善中关村企业的创新机制 借鉴篇十 中关村:瞄准更高的发展目标 后记

章节摘录

  三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缺陷,创新面临人才短缺与动力不足的双重困境  技术创新理论强调通过创新的激励机制,激发各创新活动主体和参与者的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实现技术创新的系统目标。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能够通过各种制度安排和措施手段,提供具有较强吸孙力的利益回报。一方面,可以不断吸引外部人才,留住现有人才;另一方面,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活动主体创新的内在动力。  创新激励机制在创新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中关村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激励机制存在着诸多缺陷,主要表现在:  (1)激励手段和方法单一化  中关村民营科技企业对员工的激励多数采取直接的工资和奖金方式,有时对骨干技术人员会有股份期权的承诺,但兑现时限都较长,变化因素比较多,真正能落实的比较少。同时,由于差距有限,激励效果并不明显。事实上,激励存在多种手段和方法,如职位晋升、股票与期权、员工培训、给员工荣誉、带薪休假等,并不仅限于工资和奖金。据调查显示,造成员工离职的因素中,有17.2%的人“选择有发展前途的公司”,16.17%的人为了“诱人的薪资和福利”,15.95%的人为了“自己有升职和发展的机会”。由此可见,以工资和奖金为主的单一激励手段并不能完全达到激励的目标,民营科技企业应该采取多种激励手段和方法,进行全方位激励。  (2)激励呈现短期化  与激励手段和方法单一化同时并存的另一个现象是,民营科技企业激励呈现短期化。多数企业的激励机制重短期激励,轻长期激励,造成激励效果短期化,员工包括技术人员与企业的关系普遍是“一锤子买卖”,即只注重眼前利益,存在一种“得了眼前利益就走人”的心理,或者看不到个人利益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缺乏对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的思考,很难将自身的职业前途和公司发展相结合,导致技术人员流失严重,出现了创新难以持久的局面。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提升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力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