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当代台湾政党互动分析

林劲,郭红斌 著 九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作者:

林劲,郭红斌 著  

页数:

210  

Tag标签:

无  

前言

  一、“政党互动”的定义及其研究价值  “政党互动”是近年来有关政治学著作或研究文章中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但迄今尚未有学者对这一概念给出完整的定义,而多见于对“政党体系”或“政党体制”概念的描述或解释。如台湾学者吴文程认为,“政党体系”所指涉的乃是以政党之间彼此的互动关系作为分析的基础①。又如台湾政治大学高永光教授2003年4月16日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作《台湾政党政治及其走向》的演讲,当中也提到“政治学里面所说的政党体系就是指各政党之间互动所形成的一个系统”。在现代汉语中,“互动”也是近年来产生的一个新词,《现代汉语字典》中的词义解释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②。因此,根据汉语造词的一般规律,“政党互动”就字面可直观地理解为:政党间的互相作用和互相影响。由于政党政治活动的核心乃是社会公共权力,因而结合政治学学者的相关描述及现代汉语的词义,或许可以将“政党互动”定义为:实行政党政治的国家或地区中的各政党围绕社会公共权力进行活动时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政党政治运作的方式。亦即政党政治这一政治现象基本内涵的具体表现。

内容概要

  《当代台湾政党互动分析》对民进党成立后至新党成立前、新党成立后至“政党轮替”前、“政党轮替”以来的这三个时期的政党互动进行了阐述,并对2005年底“三合一”选举后台湾政党互动格局进行了分析,还介绍了台湾政党互动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台湾政党之间的互动是推动政治转型以来台湾政治发展的内在动力,探讨各政党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台湾政治发展的影响,对全面把握台湾政治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

  林劲,生于1952年1月,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哲学系,长期从事台湾政治及两岸关系研究,现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台湾研究集刊》主编。  郭红斌,生于1974年5月,1996年毕业于南昌大学中文系,2006年获厦门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多年从事涉台新闻报道与评论工作,现任中国华艺广播公司主任编辑。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民进党成立后至新党成立前的政党互动第一节 民进党成立初期对国民党统治的冲击与挑战第二节 国民党的因应及对台湾政治发展的怍用与影响第三节 民进党成立后至新党成立前台湾政党互动的特征第二章 新党成立后至“政党轮替”前的政党互动第一节 新党成立的背景及其社会基础第二节 新党成立后至“政党轮替”前台湾政党的基本关系及互动脉络第三节 民进党“大和解、大联合政府”主张的推行与该阶段台湾的政党合作第四节 新党成立后至“政党轮替”前政党互动的特征第五节 新党成立后至“政党轮替”前政党互动的影响第三章 “政党轮替”以来的政党互动第一节 “政党轮替”以来的政党重组第二节 “政党轮替”以来国民党与其他主要政党的相互关系第三节 民进党与“台联党”关系分析第四节 “政党轮替”以来政党互动的脉络第五节 台湾当局推动“公投”引发的政党互动第六节 “政党轮替”以来政党互动的特征及影响第四章 2005年底“三合一”选举后台湾政党互动格局分析第一节 2005年底台湾县市长选举结果相关分析第二节 2006年底台北、高雄市长、市议员选举结果相关分析第三节 台湾地区第七届“立委”选举结果相关分析第四节 2005年底“三合一”选举以来台湾政党互动格局变化及其影响第五章 台湾政党互动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第一节 台湾政治转型以来政党互动的特征第二节 影响台湾政党互动的因素结语参考文献附录:台湾相关政治事件介绍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民进党成立后至新党 成立前的政党互动  1986年9月28日,汇集各路反国民党势力的“党外后援会”在台北圆山大饭店集会,拟推荐参与年底公职选举候选人,会议经过讨论,决定成立政党。在当时尚未解除“党禁”的情况下,突然宣告“民主进步党”成立,台湾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反对党由此诞生。民进党成立,是台湾政治发展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历史事件,它宣告国民党统治台湾不受其他政党挑战的时代从此结束,也宣告台湾政党政治时代的来临。民进党的崛起,恰逢国民党开始推动“政治革新”、蒋经国去世、国民党高层权力核心加速“本土化”之际,在这充满变革与动荡的历史交汇点上,崛起的民进党与走向“本土化”的国民党之间的碰撞与互动构成了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台湾政治发展的主线,并对后来台湾的政治发展产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在政党政治运作中,在野党与执政党的关系不仅仅是党际关系,同时也是党派和政府的关系。民进党成立初期与国民党的关系,既是反对党与执政党的关系,同时还是新兴政党与旧有政治体系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为民进党对国民党执政地位及其主导的现行政治体制的挑战,以及国民党对此做出的因应。而作为执政党的国民党的因应,必然反映为台湾政治的发展变化。这种互动关系,如果简约为一个模式,就是“刺激一反应一结果”。本章将在阐述民进党成立后至新党成立前民进党与国民党互动的历史脉络的基础上,分析两党互动的基本特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当代台湾政党互动分析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