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学生家长读本
2007-10
中国人口出版社
王宪君
328
256000
“中小学家长学校示范教材”是家长学校进行教学的理想教材,更是广大家长教育孩子的实用读本。“教材”从幼儿园到高中,涵盖了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家庭教育,给指导家庭教育工作提供了全面的参考。各个学段的家长学校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教材”了解前一学段和后一学段的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思考、把握当前的教育实际和教育措施,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此外,“教材”还特别编写了关于“中考”和“高考”的分册。对于面临“中考”和“高考”的学生家长和应考的学生,实在是雪中送炭。家长和孩子可以从中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以及应对考试的策略。本书为系列之一。
王宝祥,著名家庭教育专家,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专家讲师团,成员,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顾问,北京老教协家长教育研究会,执行理事长,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兼职教授。一直从事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班主任工作、家庭教育。
第一章 为孩子中考做准备 第一节 了解中考政策及应对方法 如何了解当地的加分政策 了解初三的新课标改革 了解中考科目的基本设置 四个城市、地区中考科目的基本设置 中考改革的走向 了解中考日程安排 引导孩子正确认识中考 家长要了解中考体检时间,不要让孩子错过报名 中考体检前应该帮孩子做好哪些准备 要知道有些优等生也存在心理问题 附:课后作业 第二节 为孩子营造适合中考复习的环境 应多问问孩子需要什么 对孩子期望过高可能会使孩子失去学习兴趣 过度关心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不要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过多地指手画脚 别让同学的成绩成为孩子的压力 不要在饭桌上数落孩子 父母吵架会增加考生压力 家长自己看电视也要有节制 陪读对孩子成长的利与弊 不要在家里摆麻将桌 孩子当好班干部会不会影响学习 孩子有业余爱好,会影响学习吗 尽量让家中的复习环境与考场一致 多跟孩子聊聊学习以外的话题 千万别说打击孩子自信心的话 附:课后作业 第三节 如何关注中考生的健康 孩子的体育成绩不达标怎么办 ……第二章 让孩子中考时发挥最佳水平第三章 做好中考后的衔接工作附录:中考学生家长学校结业测试题
第一章 为孩子中考做准备 第一节 应了解中考政策及应对方法 在中考复习过程中,家长应该针对考生扮演指导者、引领者、合作者及心理辅导者角色,帮助学生顺利跨越人生中有纪念意义的、比较关键的中考大关。这一时期,家长也应调整心态,针对实际情况,部署和调整辅导计划与教育方式。 如何了解当地的加分政策 由于高中录取率普遍较低,致使中考竞争的激烈程度已经不亚于高考。想进重点高中的校门,一两分、甚至零点几分之差就可能失之交臂。因此,中考加分尤其是特长加分,每年一直都是考生和其家长关心的话题。 因此,加分政策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想要了解当地的加分政策,一是要仔细阅读当地发放的招生简章,二是向当地招生办或教育部门现场或打电话或在网上进行咨询等。 了解初三的新课标改革 新课标的推广、实施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有效措施。家长应该大致了解一下新课标的变化,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孩子。 一、新课标的主要特点 1.教育目标新。 新课标的宗旨是要实现由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方向转变。也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学生”这个转变将充分体现在中招考试中。届时,考试分数的内涵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丰富。 2.课程内容新。 新课标就教材而言,一改以往的“繁、难、偏、旧”,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此外,新课标不再强调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和逻辑性,注重与学生经验相结合,把新知识和新概念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翻开孩子的书包看看,我们会发现,孩子的课本除语数外以外,还有一些陌生的面孔《历史与社会》(它是历史、地理、政治的综合)、《科学》(它是物理、化学、生物的综合)等。 3.学习方法、学习途径新。 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法灵活多样,如倡导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通过社会实践学习等,不再拘泥于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学习课本不再是唯一的方法;学习途径也非学校一隅、教材一角,社会、家庭都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
发货迅速。。。。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