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纪检干部

于勇 于勇 长征出版社 (2009-04出版)
出版时间:

2009-4  

出版社:

于勇 长征出版社 (2009-04出版)  

作者:

于勇  

页数:

323  

内容概要

  田泉市召开市常委会,而市委书记却迟迟不到场,有消息说市委书记被人绑架了。市长慌作一团,调集公安局破案。整个田泉市炸开了锅,四处寻找市委书记的下落。三天后,市委书记却平安地回来了,于是谣言四起,纷纷传言其中内幕。消息惊动了上级机关,地区纪委派人调查真相,却遭到了各方干扰,工作难以进展。经过努力,纪委终于掌握了一些蛛丝马迹……经各级纪委干部不懈努力,谜团破一一破解,问题脉络清晰显露。掌握着书记受贿录像带的人在险些被害后,向纪委交出了录像带这一直接证据。一切真相大白,腐败分子终成阶下囚。

作者简介

于勇,天津市人,1956年出生,1970年到内蒙古乡下生活,1979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汉语言文学系,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曾在纪委部门工作二十余年,现在内蒙古政府机关工作。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书记失踪之谜第二章 雾里看花第三章 双规行动第四章 初露端倪第五章 借刀杀人第六章 坚守正义第七章 选贤任能第八章 拔云见日第九章 友色的表演第十章 一叶知秋第十一章 斗争不会停息

章节摘录

1地区纪委周书记近来老是坐卧不安,上次在纪委委员会上本想把对宋世博问题的处理意见通过了,没想到石成的突然出现,把他豫定好的计划全部打乱了,再想靠哄骗委员们通过宋世博的问题,己是不可能了。可是何书记的意见很明确,让他赶快结案,而目前情况下,他已很难控制纪委委员会的形势。只有最后一个办法,把问题上交,这是不得己的一步棋,现在整个委员会都知道了宋世博的问题有重大疑点,纪委委员们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不会再装聋作哑,冒着承担责任的危险无原则地同意段君作出的宋世博清白无辜的结论。这个麻烦的皮球只能再踢回给地委何书记。周书记心中也有怨言,既然他认为宋世博清白,就让他自己解决好了,这样既能堵住石成等反对派的嘴,将来一旦案子出现反复,又能把责任推给地委何书记。为回避更多的麻烦,他借口下乡检查溜之大吉了。走之前他安排石成和纪委几个副书记及段君去向何书记汇报案子情况,请何书记亲自裁定。听汇报的除了何书记,还有分管纪委和组织工作的副书记。何书记己经得到纪委内部人的通报,知道宋世博的问题在纪委委员会上没有通过,因此他要亲自干豫。宋世博是他一手提拔的市委书记,工作上让他满意,也建立了深厚的个人感情。如今宋世博的能量越来越大,与叶副省长都挂上了关系,很得一些上级领导的赏识和支持。如果他出了问题,何书记作为提携人非但脸上无光,还要承担责任,所以他不能看着宋世博倒台。对于宋世博的问题,他也掌握了一些情况,说他清白无辜,何书记现在也不相信了。人清无友,水清无鱼。人不是活在真空里,尤其从基层上来的干部,吃吃喝喝接收点礼品不算什么。他要把握住不让宋世博出大问题,他要全力保住宋世博也是从公私两个方面考虑的,他们除了工作上的关系外,还有一点不能公开的小秘密,所以他不能让宋世博倒台,他要为宋世博的问题亲自把关,他自信,在关键问题上,他一句话就能决定乾坤。汇报会上首先是段君以调查组负责人的身份汇报调查情况。由于石成在场,他有些紧张,暗暗地怨周书记:把石成叫来参加汇报,安的什么心?他拿着报告稿照本宣科地给正襟危坐的正副书记们又念了一遍,最后,他脱离开稿子说:“调查组认为,宋世博不存在违纪问题,可以销案,请各位领导指示。”他又偷看了一眼石成,忽然明白了周书记如此安排的妙处。他石成莫非真的敢在地委书记们面前放肆?他如果敢顶撞书记们,他的末日就到了。石成垂着眼皮,看着半截烟在指间不停地燃烧,他觉得自己就像这支烟。这个报告一点没有修改,原样又搬到地委,认定宋世博清白无辜,老尖巨猾的周书记这一招够狠,你石成有胆子就直接和书记们对着干,用鸡蛋碰石头,没胆子就认倒霉,由书记们通过这个报告。何书记问:“你们查清了?宋世博不存在违纪问题?这就是结论吗?”段君紧张地回答:“这是调查组的结论。”何书记说:“看来宋世博还清白,主要问题在于宛丰鑫,他的问题性质定了吗?”段君答:“宛丰鑫的问题我们另有报告,他擅自出借一百万元,是违反财经纪律,给予党内警告处分。”何书记考虑了一会儿说:“敢擅自出借一百万元,问题也不小,只给个党内警告处分能服人吗?这个问题你们再考虑考虑,处分要恰当,要服人。”他又问一言不发的石成:“老石,你有什么要说的?”石成抬起头来看着何书记说:“何书记只了解情况的一部分,我有些话要说明。首先我不同意段君所念的那个报告,理由很简单,不符合事实,没有反映案件的真实情况。我是宋世博案件最初的组织人和负责人,全部情况我全了解。后一段时间我去省党校学习,虽然没有再参与这个工作,但我听了段君同志的汇报后,觉得有些问题与我以前掌握的情况不一致,我想作一些更正。”何书记却沉着脸问:“省党校学习没有完,你跑回来干什么?”石成坦率地说:“我是专门为了宋世博的案子赶回来的,因为我最了解情况,有发言权。根据我掌握的情况,宋世博不是没有违纪问题,而是有严重的违纪问题和经济问题,还有受贿卖官的嫌疑。已经查明,宋世博的失踪,是被柳坝市盛发工程公司老板刘胜利所绑架,原因与一桩行贿买官案有关系,而且刘胜利用一盘宋世博受贿的录像带要挟他,宋世博才不敢报案。”何书记面部表情非常紧张地问:“这些情况有确凿的证据吗?”石成说:“这个情况己有了证据,如杨飞升证明他绑架过宋世博,他还看过宋世博受贿的录象带。有的还没有直接证据,如录像带的情况,还没找到,卖官的情况,宛丰鑫还没交待。”位副书记问:“这么说,你们只是推测?没有直接证据?”石成解释说:“我们把不联贯的线索联系起来,得出一个合理的合乎逻辑的推测。我们正在全力寻找这方面的证据,并且很快就能找到。所以我的意见是,宋世博的案子在这么多疑点不能说清的情况下,不能停下来,更不能撤案。”一位副书记又问段君:“你根据什么得出宋世博无违纪问题的结论?”段君紧张得在发抖,他平静了一下情绪说:“我看了案卷,研究了所有材料。石副书记所说的情况,在案卷里也有反映,但经过我们努力工作,至今并没找到能证明宋世博受贿的直接证据。柳坝市的杨飞升说对宋世博进行了绑架,可是参与人章万和主谋刘胜利死了,杨飞升说还有一个叫老虎的,他只见过一面,就再也没见过,这人是否真有其人,是那里人,真名叫什么,都不知道,也找不到,无法证明。他完全有可能因为工程上的恩怨,对宋世博进行栽赃陷害。所以在没有直接证据情况下,我只能否定杨飞升的口供,认定宋世博无违纪问题。”何书记听了段君的陈述若有所思地说:“我们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培养出一个高素质的市委书记更难,怎么能靠猜测决定一个领导干部的命运呢?”


编辑推荐

《纪检干部》:“纪检干部”写《纪检干部》书稿版权天价拍卖,30家出版机构争夺版权,两岸三地同步出版发行。三大门户网站联袂专题推荐,200多家网站连载,100多家媒体强力推荐。30集同名电视连续剧《纪检干部》正在火热筹拍中,纪检干部,官场中一个极为特殊的群体:“暗访”、“调查”、“双规”。腐败官员视他们洪水猛兽,百姓称他们为现代包青天、海瑞他们也收到过巨款,他们也收到过子弹,究竟,纪检干部的工作是怎样展开的呢?他们,真的像传说中的那样神秘吗?《纪检干部》大事件:2008年11月1日,《纪检干部》文字小说惊现新浪。3天后,《纪检干部》点击率突破50万,同时被网友转载到100多个中文论坛上。5天后,国内五十多家出版机构对该书的简体版权进行争夺。10天后,网络出现冒充《纪检干部》作者的骗子行骗,数家出版单位被骗。1个月后,作者委托新浪读书全权代理此书版权,新浪读书频道公开拍卖此书版权。2个月后,新浪读书召开新闻发布会:长征出版社与北京含章行文图书发行有限公司联手,成功签约《纪检干部》。当天,台湾华文网出版集团获得《纪检干部》繁体版权。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纪检干部 PDF格式下载



内容以案件查办为主,其实纪委监察工作中,案件查办之是其中工作的一项,基本上只点二成吧。更多工作是人们所不知道的,如党风廉政(包括作风建设、廉洁自律、相关措施、意见、党内监督工作、基层(农村)党廉建设,各种专项治理<小金库、工程建设专项、地方各种专项、励行节约八项要求、出国人员、清理小灵通等等>,党廉责任制分解监督考核追究等)。廉政宣传教育,这项工作其实占比例相当大,工作量大,任务也很重,其实基本成了主要工作。信访工作。内容也非常多,要求也很多。主要是化解矛盾,发现案件的重要线索(进行初核)监察工作,行使政府的监察工作(相当于党委的纪检工作)。包括对政府执法部门的监督(有的地区专门设执法室)。纠风工作,行风建议,行风评议(很重的工作),三乱治理(有的地区专设纠风办)。还有设行政效能投诉中心等部门。审理室。主要是案件定结论的。还有诸如干部室,办公室(日常工作量很大)本书主要以案件查办为主,表现的不全面其实也只用20%的在搞案件,其它都是剩余工作。其实真正办案和书中并不一是一回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