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原本
2005-10
人民日报
欧几里得
636
无
《几何原本13卷(视图全本)》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一部不朽之作,集整个古希腊数学成果和精神于一书。既是数学巨著,也是哲学巨著,并且第一次完成了人类对空间的认识。该身自问世之日起,在长达2000多年的时间里它历经多次翻译和修订,自1482年第一个印刷本出版后,至今已有1000多种不同的版本。除了《圣经》之外,没有任何其他著作,其研究、使用和传播之广泛,能够与本书相比。汉语的最早译本是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明代科学家徐光启于1607年合作完成的,但他们只译出了前6卷。正是这个残本奠定了中国现代数学的基本术语,诸如三角形、角、直角等等。日本、印度等东方国家皆使用中国译法,沿用至今。近百年来,虽然大陆的中学课本必提及这一伟大著作,但对中国读者来说,却无福一睹它的全貌,纳入家庭藏书更是妄想。 徐光启在译《几何原本》时,对该书有极高的评价,他说,能精此书者,无一事不可精;好学此书者,无一事不可学。现代科学的奠基者爱因斯坦更是认为:如果欧几里得未能激发起你少年时代的科学热情,那你肯定不会是一个天才的科学家。由此可见,《几何原本》对人们理性推演能力的影响,即对人的科学思维的影响是何等巨大。
欧几里德(Euclid of Alexandria),生活在亚历山大城的欧几里得(约前330~约前275)是古希腊最享有盛名的数学家。 以其所著的《几何原本》(简称《原本》)闻名于世。
译者序言欧几里得空间——编者导语第一卷 几何基础定义公设公理命题Ⅰ.1命题Ⅰ.2命题Ⅰ.3命题Ⅰ.4命题Ⅰ.5命题Ⅰ.6命题Ⅰ.7命题Ⅰ.8命题Ⅰ.9命题Ⅰ.10命题Ⅰ.11命题Ⅰ.12命题Ⅰ.13命题Ⅰ.14命题Ⅰ.15命题Ⅰ.16命题Ⅰ.17命题Ⅰ.18命题Ⅰ.19命题Ⅰ.20命题Ⅰ.21命题Ⅰ.22命题Ⅰ.23命题Ⅰ.24命题Ⅰ.25命题Ⅰ.26命题Ⅰ.27命题Ⅰ.28命题Ⅰ.29命题Ⅰ.30命题Ⅰ.31命题Ⅰ.32命题Ⅰ.33命题Ⅰ.34命题Ⅰ.35命题Ⅰ.36命题Ⅰ.37命题Ⅰ.38命题Ⅰ.39命题Ⅰ.40命题Ⅰ.41命题Ⅰ.42命题Ⅰ.43命题Ⅰ.44命题Ⅰ.46命题Ⅰ.47命题Ⅰ.48第二卷 几何与代数第三卷 圆与角第四卷 圆与正多边形第五卷 比例第六卷 相似第七卷 数论(一)第八卷 数论(二)第九卷 数论(三)第十卷 无理量第十一卷 立体几何第十二卷 立体的测量第十三卷 建正多面体附录:数学的历史年谱
无
价格还可以,但是版面有点乱,不是原书排版
一本简单,却很思辨的书
价格实惠27.6,书不知道能否看懂
的确,《几何原本》是数学经典,可惜的是徐光启当时译成了几何原本,而这本书不仅仅是几何的,是古希腊时期数学研究结论的一次集成,所以,译成《原本》更为贴切。
但译者并非数学工作者,我没有小觑其他行业专业人士的意思,只因为数学的专著只有理解了才能译准。我没有买这本书,当然也同样没有买同作者在2005年于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另一本《几何原本(13卷视图全本)》,而在我看来,这两本书的底子是一样的,只是封面不一样而已,而前书已被众多读友认定为质次价高的作品,这里就不再评述了。
如果真要读原本,请买2003年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欧几里德几何原本》,是兰纪正等译的。其母本是希思(Thomas Little Health 1861-1940)的英译本,据说较为接近于原著。
这本书中还有被一些“评论家”表扬的所谓“注释”,我看过了一两则,觉得会影响对书本主体内容的理解与认识,完全没有必要。
所以,如果你对数学有比较深入的理解,找一本浏览一下,绝对没有问题,如果打算买了学习,建议另选别书,这本要误子弟的。
例如,我在卓越试读时,正文第3页右下有一句“过现点可以作一条直线”,正确的是“过两点可以作一条直线”。没学过几何的人会被这书“害死的”。
据说金璧辉煌的数学金字塔的基础是几条简单的陈述。由此生发的定理、推论、引论构筑了数学金字塔。这座金字塔毫无疑问是倒立的。它庞大沉重的躯体由几条简短的陈述支撑着。如果我们抽去了它们,这座金字塔将轰然倒塌。但这一悲剧似乎永远不会发生。因为那些陈述是如此干净利落,不必证明,也不能怀疑。它们闪耀着钻石的光辉。它们体现的数学之美让我们沉醉。但它也导致了我们对数学的误用。比如其中的一条陈述:“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它的不容置疑的真理性鼓舞了我们。我们本来是在大地上漫游的一群。在这一数学真理的召唤下,我们从四面八方走来,聚在一起,去修建巴别塔,试图以直线距离直达天堂。但上帝似乎并不认可这一行动,他阻止了它。我们带着些许沮丧,怀着些许怨恨,继续在大地上漫游,继续梦想着天堂。夜幕降临,我们疲惫地坐下来,望着那天地相接处,那里晚霞已经和旷野合为一体了。我们双眼模糊了。我们忽然明白了上帝的用意:天地的距离是咫尺天涯,不是一条直线就可以测量的。我们必然是在大地上漫游的一群。事实上,我们是在攀登大地。大地就是我们的巴别塔,我们的天堂阶梯。我们是通过攀登大地进入天堂的。对我们而言,重要的不是建造,而是攀登。
(2005-3)
众所周知,牛人未必善于写作,比如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写得一塌糊涂;就算善于写作,几千年过去了,黄花菜都凉了不知道多少回了,旧时的经典一般都不值得看。
当然,阳光底下没有新鲜事,哲学经典除外。
欧几里德的这本书,却依然能够当教科书用。我正在用它教二年级的女儿暑假学几何,一天一小时,3个命题。效果还不错。
之所以用它当教材,不是我布尔乔亚,它的确比现行的几何教科书好。当然,严格地说,不如从前的几何教科书,《原本》稍微有点罗嗦。但是这种罗嗦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严谨。
不过这个人民日报出版社的版本很烂,画了一些很莫名其妙的插图,什么爱因斯坦,侯风地动仪...... 没有一副插图跟主题相关,严重打搅了阅读的乐趣。 翻译也不好,好多语句很拗口,好在这是几何书,看不懂文字可以看图形。
说到这个版本,我就一肚子火,我还买了同系列的凯恩斯写的《货币通论》,也是很多莫名其妙的傻逼插图,我想很严肃地跟编辑同志说一句话:猪才在书上画画呢!
在奥运赛事的诱惑之下,我还是完成了第二卷的阅读,尽管如同蜗行一般。
第二卷的十四个命题看似十分凌乱:主要是用几何的方式论证了几个并不复杂的代数式。译者甚至都有类似的感觉,为此还为Ⅱ.1-Ⅱ.10命题配上相对应的代数式。
译者一定有更深刻的考虑,但是,如果我们从最初的公设和公理出发,演绎到此,仍然无法将其配上这样的代数式。因为此时还没有出现任何超过自然数水平的数。当然更没有数的运算。当说两角相加时,我们还不能高级地想象两角度数的相加。而是将之考虑为包含且仅包含了此两角、将二者作为部分角的整体角。线段的相加也一样:我们并不是将二者的长度相加,而只是将二者并列放在同一直线上。
按照这样的图形逻辑推演的方式,我们会发现这十四个命题真正是形式和目的的有机的同一体,具有非常优美的秩序。
Ⅱ.1无疑是本卷最基本的一个命题,而Ⅱ.2和Ⅱ.3可视为对Ⅱ.1的应用。此三命题构成了后面推理的依据,基本而又足具直观性。
Ⅱ.4-Ⅱ.8这5个命题在形式,证明方法,证明依据上都十分相似。就形式而论,命题讨论的是一般矩形和正方形的各种面积组合的相等关系。就辅助线而言,都是首先作出命题中所涉及的正方形中之最大者,并连出其对角线——可以这样设计辅助线的依据是实现对正方形尺规作图的Ⅰ.46命题(如果能实现尺规作图,我们就认为这样的图形是存在的)。就证明依据而言,由于涉及到非正方形的面积,补形相等的面积置换法(Ⅰ.36),以及“两平行线间等底平行四边形相等(Ⅰ.43)”的面积置换法成为必要。Ⅱ.4,Ⅱ.7在这5个命题中是最简单的两个,只涉及将一个线段任意分割为两段,二者本质上也讨论的是一个问题。Ⅱ.5是将一线段同时进行等分和不等分的处理,然后讨论分割出的不同线段上的矩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组合。Ⅱ.6是将线段等分,并将之延长一段。Ⅱ.8是将线段任意分割,并按其中一段进行延长,其本质与Ⅱ.4与Ⅱ.7同。这五道命题从形式上看似乎没有价值,但实际上如同跳板一样,为人们证明更有意义的命题作准备。
Ⅱ.9,Ⅱ.10两命题讨论线段之上正方形面积组合的等价关系。由于未涉及一般矩形,仅仅涉及正方形,因此勾股定理(Ⅰ.47)成为置换面积的途径。为此,辅助线的设计原则就是制造直角(Ⅰ.11)。与前述Ⅱ.5类似,Ⅱ.9讨论将线段同时等分和不等分的情形;与前述Ⅱ.6类似,Ⅱ.10讨论的是将线段等分并延长一段的情形。
Ⅱ.11-Ⅱ.14是前面“形式”的“目的”,它们的证明使Ⅱ.4-Ⅱ.7变得有价值。Ⅱ.11是用尺规法将一线段黄金分割。将一线段之一半作勾,将该线段作股,得弦,并将该玄减去勾,即得股之黄金分割。依照上面的方法,我们可分析,证明依据包括勾股定理Ⅰ.47和Ⅱ.6,即等分并延长线段的情形。Ⅱ.14是用尺规法做相等于任意四边形的正方形。前面已经论证(Ⅰ.45):给定任意角,可得任意四边形的相等平行四边形。如果给定的角为直角,则可做任意四边形的相等矩形。在此基础上,通过勾股定理和Ⅱ.5,即将线段同时等分和不等分的情形,可进一步做出与该四边形相等的正方形。Ⅱ.12和Ⅱ.13分别是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下的余弦定理。其证明除了对勾股定理的使用之外,分别使用了Ⅱ.4和Ⅱ.7。Ⅱ.12和Ⅱ.13在本质上是同一问题,而其依据Ⅱ.4和Ⅱ.7,如前所述,也是同一问题。形式和目的在这里奇妙的统一。
本卷的印刷有几处小错误,但大家都能看得出,并不构成阅读障碍。
http://aleph0.clarku.edu/~djoyce/java/elements/toc.html
http://www.math.ubc.ca/people/faculty/cass/Euclid/byrne.html
图也很漂亮
谢谢,正在想要读哪一个版本的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1754179/
值得给大家介绍的是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兰纪正、朱恩宽译,梁宗巨、张毓新、徐伯谦校),依据T.L.Heath《The thirteen books of Euclid’s Elements》为底本翻译,1990年初版,2003年2版(在百度文库里可以看扫描的电子版)。
台湾九章出版社出版的《几何原本》也是陕西科技社的这个版本(1992年)。
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燕晓东编译的《13卷视图全本几何原本》正文部分是依据陕西科技出版社的1990年版,抄袭加改编、篡改而成(同时也参考了2003版)。编译者不懂几何,也不懂逻辑推理,他就把人家的句子前后颠倒一下,错误较多。本来是要学习接受逻辑的训练,可是读了这个《原本》,把你的逻辑搞乱了。
最近还有一个正确的版本就是: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西安交大博士、副教授魏平译,舒世昌校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 (16开本,定价45.00元)为什么说它正确?是因为它是抄袭陕西科技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第2版)(兰纪正、朱恩宽译),而且是完整的抄袭,当然没有错误(人家译错了,他也就错了)。
一本《几何原本》,徐光启、李善兰各译了一部分,中间隔了几百年,合成一本文言文的明清本。兰纪正、朱恩宽又隔了几百年译了一本白话文本,没见有多少人研究他的内容、他的思想。倒是抄袭的不少。希望大家擦亮眼睛,不要被假的给蒙骗了。
Thank you a lot
更新一下:http://www.math.ubc.ca/~cass/Euclid/
中文版看过么 鼠锅??翻译如何?
翻译问题比较多,我觉得徐光启翻译的那个版本会有趣些
感谢lz和foggy!
Not Found
The requested URL /~djoyce/java/elements/toc.htm was not found on this server.
Apache/2.2.12 (Ubuntu) Server at aleph0.clarku.edu Port 80
http://www.math.ubc.ca/~cass/Euclid/
感谢.. 看到了..
没看到之前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