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新闻

陈力丹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10月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作者:

陈力丹  

页数:

36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新闻》是为普通新闻从业者(报刊、出版、广播、电视、网络传播等等)特别编选的。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自然得从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学起,还有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列宁主义的创立者列宁,他的相关论述对我们的影响更为直接些,也应当了解。  鉴于这个目的,在我1987年由本社出版的《马列主义新闻学经典论著》基础上,重新编选了这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新闻》。马列著作中关于新闻、报刊和其他传播现象的论著十分丰厚(例如1985年我和李清方分别编辑出版过马恩论新闻和列宁论新闻总共100万字的论著),而对于我国当代的新闻工作者来说,主要是了解他们关于新闻工作基本的观点,以及他们的思想特点。因而我从中精选了他们相关论著的摘要和少量论著的全文,共计179篇。

作者简介

陈力丹,男,国家二级教授(我国文科最高级),1951年2月出生。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责任教授、传播学方向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国际新闻界》月刊主编、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闻传播所所长。1979年以来发表各类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成果800多万字,包括独著20本、论文200多篇、一般文章1500多篇等等。另外,独编著6本、合著合编的书十几种。代表作有:《精神交往论》、《舆论学》、《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世界新闻传播史》、《传播学纲要》、《新闻理论十讲》等。

书籍目录

马克思和恩格斯新闻学论著1.刊物2.风格如其人3.人们总是需要新闻4.自由报刊的人民性和历史个性5.书报检查法是不能成立的6.新闻出版法是对新闻出版自由在法律上的认可7.评《德意志电讯》编辑谷兹科8.更多地进行学习9.少发些不着边际的空论10.报刊把物质斗争变成思想斗争11.报刊应该是人民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12.报刊的有机运动13.自由报刊是管理机构和被管理者都需要的第三个因素14.民众的承认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15.报刊具有自己的内在规律16.我们向世界指明它究竟为什么而斗争17.论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新闻出版自由18.英国的新闻出版自由19.致《社会明镜》杂志的读者和撰稿人20.精神交往和物质关系21.抄袭者内心不安的特征22.关于《人民论坛报》的决议23.《新闻报》和基佐内阁24.党的出版物的任务25.诅咒资产阶级出版自由的社会主义26.用谎言证明真理是对真理的侮辱27.报刊有权监督人民代表28.改变这种缓慢状态29.普鲁士出版法案30.普鲁士资产阶级和出版自由权31.瑞士报刊32.什么是侮辱和诽谤33.报刊的使命和义务34.莱茵省的出版自由问题35.不允许倾向性影响对报道的判断36.工人和招贴37.《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出版启事38.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39.社会舆论的陪审团40.伦敦的报刊41.自由报刊是改建印度社会的强有力因素42.公众报刊的义务43.致《每日新闻》编辑赫?林肯44.西方的新闻公开性45.报刊要研究细节和统计数字46.小酒店主的《晨报》47.报纸印花税48.不体面的搜集情报的方式49.行情表中显示的社会矛盾50.重复美文学言辞是愚蠢的51.公费支持的报刊和公众支持的报刊52.不体面的事实任何手段也掩盖不了53.伦敦新闻界的文化圈子54.我撰稿的绝对的原则55.报刊的首要职责56.我期待的是一般的公正57.不值钱的文人58.《每日电讯》编辑莱维和他的通讯员阿贝尔59.报刊有权冒犯社会活动家60.伦敦《泰晤士报》和帕麦斯顿勋爵61.法国的新闻敲诈62.英国报刊与新奥尔良的陷落63.报纸是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64.出版自由和工人运动65.致《社会民主党人报》编辑部的声明66.野人的美学意识67.人们要求形式和内容都新68.《人民国家报》实在丢脸69.区联合会委员会和它的机关报70.总委员会关于《蜂房报》的决议草案71.丧失时机对新闻来说是致命的72.具有丰富想象力的w73.我们不怕了解真实情况74.不允许行为卑鄙的人充当党报编辑75.关于工人阶级的政治行动76.为一碗红豆汤准备出卖国际的人77.党的领导和党的机关报78.作为国家历史的政治家“私事”应该公开79.科学的社会主义杂志的方针80.杂志的科学性是不能法定的81.谁违反了党纪?82.评《自由》和《社会民主党人报》的办报方针83.古代传递消息的方法84.谨防夸夸其谈85.最重要的是善于迅速抓住问题86.厉害的字眼不一定有力量87.独立自主的巴黎报刊88.《新莱茵报》的小品文89.马克思和《新莱茵报》90.培养读者,教会作者91.党团和党报编辑部92.新闻事业是一个有益的学校93.批评是工人运动生命的要素94.党内绝对自由地交换意见是必要的95.给《萨克森工人报》编辑部的答复96.给《社会民主党人报》读者的告别信……列宁新闻学论著

章节摘录

插图: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甚至人们头脑中模糊幻象也是他们的可以通过经验来确定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不再保留独立性的外观了。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相反,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前一种观察方法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作是有生命的个人。后一种符合现实生活的观察方法则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人还具有“意识”。但是这种意识并非一开始就是“纯粹的”意识。“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sz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因而,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当然,意识起初只是对直接的可感知的环境的一种意识,是对处于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个人之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狭隘联系的一种意识。


编辑推荐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新闻》:人民日报传媒书系。必备教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新闻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