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防治
2009-9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罗国琦,李文华 主编
310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在广大农村的综合体现。要顺利完成这一重大的战略任务,培养一支扎根农村、贴近农民、服务农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村级组织带头人至关重要。因此,充分了解农村干部培训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村干部培训,是基层党校搞好农村干部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在农村干部培训的教学过程中,往往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用、可行的教材。现行的培训教材,一般讲政治理论、形势任务多,教实用技术、工作方法少,与希望获得最新知识、新技术的村级组织带头人的要求相去甚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农村干部培训工作,重要的一环是要有一套适应本地农村经济发展特点、适应农村干部需求的好教材。为了满足农村干部学习的愿望,落实上级关于实施农村干部素质工程的意见。
这套教材融党的农村政策法规、各地改革实践和现代农业新科技于一体,内容丰富翔实、技术先进、信息权威,突出了实用性、时效性和规范性,注重总结农业生产实践中的经验,实现了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结合,达到了既能使农村基层干部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知识,又能触类旁通,扩展知识面,切实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工作能力的目的。这套教材将极大地方便各地党校的教学培训工作,同时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进而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
上篇 动物传染病 第一章 畜禽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感染和传染病的概念 第二节 感染的类型 第三节 传染病病程的发展阶段 第四节 畜禽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第五节 疫源地和自然疫源地 第六节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规律性 第二章 畜禽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第一节 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第二节 疫情报告和诊断 第三节 检疫 第四节 隔离和封锁 第五节 传染病病畜禽的治疗 第六节 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 第三章 人畜共患传染病 第一节 口蹄疫 第二节 痘病 第三节 狂犬病 第四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五节 流行性感冒 第六节 轮状病毒感染 第七节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第八节 大肠杆菌病 第九节 沙门杆菌病 第十节 巴氏杆菌病 第十一节 布鲁杆菌病 第十二节 绿脓杆菌病 第十三节 链球菌病 第十四节 李氏杆菌病 第十五节 结核病 第十六节 炭疽 第十七节 破伤风 第十八节 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症 第十九节 坏死杆菌病 第二十节 钩端螺旋体病 第二十一节 附红细胞体病 第四章 猪的传染病 第一节 猪细小病毒病 第二节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第三节 猪瘟 第四节 猪伪狂犬病 第五节 猪流行性腹泻 第六节 猪传染性胃肠炎 第七节 猪圆环病毒感染 第八节 猪痢疾 第九节 仔猪梭菌性肠炎 第十节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第十一节 副猪嗜血杆菌病 第十二节 猪支原体肺炎(气喘病) 第十三节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第十四节 猪丹毒 第五章 家禽主要传染病 第六章 反刍动物的传染病 第七章 犬、其他动物传染病下篇 畜禽寄生虫病 第一章 寄生虫学基本知识 第二章 寄生虫病
上篇 动物传染病 第一章 畜禽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感染和传染病的概念 (一)感染 感染通常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并引起机体一系列不同程度的病理反应过程。动物感染病原微生物后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从完全没有临诊症状到明显的临诊症状,甚至死亡,这是病原的致病性、毒力与宿主特性综合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病原对宿主的感染力和使宿主的致病力表现出很大差异,这不仅取决于病原本身的特性(致病力和毒力),也与动物的遗传易感性和宿主的免疫状态以及环境因素有关。 (二)传染病 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当机体抵抗力较强时,病原微生物侵入后一般不能生长繁殖,更不会出现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因为动物能迅速动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和特异性免疫力而将该侵入者消灭或清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