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无力回天

张明林 编 张明林 西苑出版社 (2011-01出版)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张明林 西苑出版社 (2011-01出版)  

作者:

张明林 编  

页数:

362  

内容概要

  光绪帝作为封建末世的君主,他的名字是同变法与革新紧紧连在一起的。他在政治上所遭遇的坎坷,无论对于大清王朝,还是对于中华民族,都是不幸的。紫禁城上空的一颗希望之星陨落了。从此清王朝急剧衰败,迅速滑向毁灭的深渊。不到三年,清帝的皇冠便在辛亥革命的烈火中化为灰烬。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哀苦命被选继位王子诞生无祥运醇王奕譞善修身生母那拉太后妹同治遗诏属成人载湉继位行大礼穆后魂归离恨天吴氏尸谏空遗恨第二章 御外侮痛失山河甲午风云帝制危帝党上疏主抗战廷臣议论决策难应日衅诏书宣战甲午战易帅受阻前方战火后党争起用奕诉帝失策恭王调停力主和六旬寿诞庆疆无慈禧主和战局危东渡受挫国受辱清廷派使赴和谈二使受辱遭顽拒任命鸿章求日寇光绪召见愤拍案屈辱议和丧国威群议纷纭持久战圣上犹疑逼上和下诏罪己帝自责卧薪尝胆求进取第三章 兴变法壮志难酬变法前奏风云涌康有为上第四书康有为上第五书总署辩论法革命怒拍案决意变法诏定国是维新法袁世凯戊戌告密“我诛荣禄如杀一狗耳!”光绪神秘的召见袁世凯告密的后果“去留肝胆两昆仑”慈禧太后与荣禄密谋废立变法败六君喋血光绪帝请懿旨被留颐和园慈禧太后城内外军队已调配完毕谭嗣同冒昧夜访袁世凯,康有为乘火车离京光绪帝被囚涵元殿,皇宫太监全遭惨死谭嗣同决意伴孤君扶清灭洋义和团义和团忠义爱国义和团扶清灭洋愚民术“法力无边”京城洋人惊恐,急调洋兵护使馆西摩联军败回天津,京城义和团围攻教堂慈禧太后颁旨宣战奉旨义和团协攻使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帝制衰亡曙光露第四章 傀儡帝身不由己二度垂帘傀儡帝幼帝受宠辟群疑典学授读天资高慈安病逝千古谜陪坐金銮后主政中法战争露锋芒甲申易枢权枢争训政细则掩政争到期归政政争起帝党后党是非多第五章 党争割据遍朝野明哲保身王文韶帝相知遇翁同稣屈膝求和孙毓汶维新死敌刚毅相损兵折将裕禄相太后情夫荣禄相华金寿打李鸿章左宗棠责曾国藩张之洞随礼示廉薛尚书处死太监第六章 神秘崩逝巨星陨风雨沧桑话崇陵瀛台遗恨千古愁万年吉地吉不吉崇陵树木的来源第七章 宫廷斗争惨烈战木偶皇帝假治政假光绪案悲喜剧瀛台起居惨际遇废立计划成泡影立大阿哥起风波帝妃囚徒幽会难珍妃之死恨悠悠谋杀光绪帝未遂追封亡魂为贵妃忠义太监死国难庚子西逃帝蒙尘光绪之死千古谜生不逢时话光绪第八章 末世风流睡狮醒夫妻义守土不去地方官法不可饶乞讨立塾武训传以身殉校显贞节树倒猢狲风流散光绪朝文苑风流民间市井大要案附录:——光绪王朝野史逸闻孝哲后绝食殉君违祖训上演淫剧焚遗诏东后晏驾争典礼恭王免职松筠庵会议保贤高道士募捐修庙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咸丰十年八月,英法联军大举入侵津京地区。咸丰帝于八月八日(9月22日)偷偷从圆明园北走。銮舆不备,扈从无多。这一天,咸丰帝只吃了两枚鸡蛋,第二天,也只吃了几碗小米粥。咸丰帝的仓皇出逃是很狼狈的。奕譞虽然要求上前线参加抵抗,但未被批准,只得随其四兄前往热河。到热河后,他仍然在上书房读书。随咸丰帝一同赴热河的有其亲信肃顺、载垣、端华等八位大臣,而恭亲王奕诉却被留在了北京,办理同英、法交涉事宜。奕譞是个很有政治眼光的人。在热河期间,这个21岁的年轻人却颇有心计,他没有混人到权势炙手可热的八大臣之中,而是同八大臣曲意周旋,虚与委蛇。他掩盖了他真实的意图。在暗中,他通过亲信下属,用来往密札的方法,同在北京的六兄奕诉保持着热线联系,把热河行在的情况不断地密报北京,又把从北京得到的情报密告两宫太后。是年冬,他请假回京。在留京期间,他同六兄奕诉密切接触,商讨对策。后又返回热河。他是两宫太后和奕之间的最可靠的中间联系人。十一年七月十六日(1861年8月21日)病危的咸丰帝口授遗诏,立载淳为皇太子,派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为顾命大臣。同时,咸丰帝在临终前赐给皇后钮祜禄氏一方“御赏”印,赐给皇太子载淳一方“同道堂”印。“同道堂”印由其生母懿贵妃掌管。皇帝的谕旨,起首处盖“御赏”印,即印起;结尾处盖“同道堂”印,即印讫。只有盖上这两方印,才证明所发谕旨已得到皇帝的批准,否则便是无效的。这就给了两宫太后和小皇帝以某种程度的否决权。布置完这一切,十一年七月十七日(1861年8月22日)咸丰帝便撒手西归了,幼子载淳继位,是谓同治帝。这之后,以两宫太后及小皇帝为一方,以顾命八大臣为一方,双方展开了争夺最高皇权的激烈斗争。两宫太后慈安、慈禧召见奕譞,问计于他。奕谡早已成竹在胸,毫不犹豫地答道:“这件事不是恭亲王奕诉根本办不成。”两宫太后采纳了他的建议。九月十八日,两宫太后又命奕譞草拟了解除载垣、端华、肃顺等八大臣职务的谕旨。慈安太后将谕旨藏于内衣中,带回京城。九月三十日(11月2日)两宫太后在北京拿出由奕谡拟就的谕旨,交给奕谡,当众宣示,发动政变。同一天,又命睿亲王仁寿和醇郡王奕谡到密云县去捉拿顾命八大臣的核心人物肃顺。他们接到谕旨后,马不停蹄,连夜赶往密云。他们在半夜率兵砸毁大门闯人院内,又毁其卧室门,见肃顺正拥着两个小妾在床上,就将肃顺捆将起来,押回京城。这次政变取得了完全的成功。由于政变发生在辛酉年,故又称辛酉政变。在辛酉政变之前,奕譞的表现平平,没有什么引人注目之处。辛酉政变给他提供了人生的一大际遇。他紧紧地抓住了这个际遇。因而,辛酉政变成为了他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捩点。他积极协助两宫太后,策划政变,密拟上谕并捉拿肃顺,很得两宫太后的信任。辛酉政变后,十月补授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后扈大臣、管理善朴营事务等,其母被尊封为琳皇贵太妃。十一月,命管理火器营事务;又奉命制定章程,负责操练旗营兵丁。十二月,奉旨协助奕譞管理神机营事务。同治元年(1862年),奉旨稽察火药局事务,管理崇文门正监督。同治三年(1864年)七月,加亲王衔,补授阅兵大臣,调补正红旗满洲都统。同治四年(1865年)命其在弘德殿总司稽察同治小皇帝读书,后又命其办理京师防务。十一年(1872年)九月,奕谡晋封亲王,其子载湉也被赏给头品顶戴。也就是说,奕譞在喜得贵子的第二年便被封为清代的第一等王。这对他来说无疑是喜上加喜。


编辑推荐

《无力回天:清德宗光绪》:变法维新,壮志难酬。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无力回天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写的不错,有正史和野史之分,不过就是生僻字多,有些字在字典上还查不出来。。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