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红楼梦与百年中国

刘梦溪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6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

刘梦溪  

页数:

43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人的一生,知遇最可贵,也最不易得。学问文章亦复如是,见知于当代,总是比较困难的事情。文化史上一些典范性著作,常常藏有特定文化系统的密码,由谁来完成这样的作品,接收群体中谁能成为当时或后世的真正“知音”,参与其中的个体生命角色固茫然若无所知,历史也无法预设。不只是知识和学养的问题,对他人和前人的著作能否具有“了解之同情”的态度,尤其重要,甚至还需要“有缘”。   红学是关于《红楼梦》的学问,因此小说《红楼梦》自然是红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否则红学的“红”字就落空了。研究曹雪芹,归根结底也是为了更准确、更深刻、更丰富地理解《红楼梦》。

作者简介

刘梦溪,一九四一年生,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文化》杂志创办人兼主编。研究方向为文化史、明清文学思潮和近现代学术思想。九十年代以来的主要著作有《传统的误读》(一九九六)、《红楼梦与百年中国》(一九九九)、《中国现代学术要略》(一九九七)、《学术思想与人物》(二○○四)、《庄子与现代和后现代》(二○○四)、《陈寅恪与红楼梦》(二○○六)等,及研究陈寅恪、马一浮的专题论文二十余篇。

书籍目录

题序第一章 《红楼梦》与百年中国 引子 上篇“遥望长安花雾隔,百年谁覆烂柯棋” 下篇“百年顿尽追怀里,一夜难为怨别人”第二章 《红楼梦》与红学 已成为显学的当代红学 一书以名学的缘由 红学的超学科特点 《红楼梦》与民族文化传统 红学与中国文艺学 具有典范意义的学科第三章 红学与曹学 曹学的缘起 曹雪芹身世经历的独特性 曹寅的历史地位 雍正夺嫡和曹家的败落 曹頫被抄家原因之我见 新材料暴露出来的矛盾第四章 考证派红学的危机与生机 胡适和俞平伯:历史考证与文学考证 考证派红学集大成者周汝昌 吴恩裕和吴世昌的贡献 考证派红学的大会战 危机中的生机 红学考证的范围及不平衡性第五章 索隐派红学的产生与复活……第六章 小说批评派红学的崛起与发展第七章 红学观念与红学方法的冲突第八章 拥挤的红学世界第九章 红学呓语第十章 百年红学说索隐后记红学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红楼梦》与百年中国  引子  我所说的百年中国,是指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也就是清末民初以来的中国社会,至今已经有一百年的历史了。《红楼梦》里叙述贾家的来历,说自国朝定鼎以来,赫赫扬扬,已历百载。国朝定鼎当然指的是清兵入关,是为1644年,至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甲戌本的底本是1754年的再评本,已称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上推十年,是1744 年(约为雪芹撰写是书的时间),距1644.年恰好一百年。而《红楼梦》研究,如果从1904年王国维发表《红楼梦评论》开始,也有快一百年的历史了。  这一百年的中国,闹闹嚷嚷,不可终日;这一百年的红学,也是闹闹嚷嚷,无有竟时。《红楼梦》里的好了歌注——“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是百年中国的写照,也是百年红学的写照。杜甫诗云:“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陈寅恪亦有诗云:“一局棋枰还未定,百年世事欲如何”;“遥望长安花雾隔,百年谁覆烂柯棋”;“此日欣能献一尊,百年世局不须论” 。百年中国的事情许多都说不大清楚,百年红学的事情又何尝说得清楚?潘重规先生写过《红学五十年》、《红学六十年》,我本人写过《红学三十年》。现在该有人来写《百年红学》了。  P1-2


编辑推荐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鼎盛之作。近百年来,一直为专家学者所研究和分析。但《红楼梦》研究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红学作为一种职业,她的盛世恐怕是过去了,百年红学已经极尽了学术之盛。国内的红学名家有新作的很少。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红楼梦》研究的伪考证之风趁虚而入。本书是作者几十年来对《红楼梦》的深入剖析和研究,是红学研究上的重要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红楼梦与百年中国 PDF格式下载



对于红楼梦的爱好者来说,要想在浩瀚的红学书籍中淘到一本物有所值的书真是不容易。本人已经买过了好几本红学书籍,感觉是上了大当,其中不乏所谓红学名家写的书,那简直是在愚弄读者,同样的内容以不同的书名出版,呵呵,其中感受就不用说了吧。买这本书的时候也是战战兢兢,深怕悲剧重演。书到手一看,终于放心了。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几个内容:一是对作者其人的介绍,非常的完备,二是对红学历史进行了回顾,发人深省,三是评点了红学上重要的论文论著。内容是非常的翔实了!本人按照书里的介绍,按图索骥,找到了几本写红楼的好书,其中最值得推荐的就是余英时的《红楼梦的两个世界》。


红楼梦与百年中国——经世文库


这本书写的比较全面,将红学的发展史做出一个系统的整理描述。比较客观。对于红学的一些公案、争论进行了相对完善的记录。上卷主要是红学史,占全书9成多。下卷主要提出红学四个谜团和三个死结,并对红学的发展做出一个比较客观的推断。
这样的书籍,很棒很棒。对于发展已经走到今天的红学来说,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书籍


另一本与《红学争鸣二百年》相辅相成的书籍,有趣的是,二本书的作者对相互的观点并不一致,此书作者的评论更为深入,侧重写出本人对红学专家专著的分析评论。


常陪儿子去书店,他要看他的儿童读物--都买回家实在是太贵了,我则跑到“红楼梦与百年中国”跟前“罚站”,看着看着,就把一部书看下来了,再之后实在喜欢,只好请回家。书还是站着看来劲儿,也读得认真些,呵呵。是部不错的值得费时间费银子放在家里书架或者枕头边的书。阅读场所应该是书店,因为站着,选公车吧。


百年红学的历程,文笔也好,值得收藏


整体上还是一部比较公允的红楼梦的批评史!


做节目是作为参考资料买的,有益处,推荐!


内容还算不错,根据时间顺序谈论了一下红学的发展,很多掌故其它书籍早就有了。综合一下,捋一捋还是不错的


读大家的书,就是长见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