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爱因斯坦传

(德)于尔根・奈佛 著,马怀琪,陈琦 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4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

(德)于尔根・奈佛 著,马怀琪,陈琦 译  

页数:

390  

字数:

45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他曾被称作“整个世纪的大脑”,并给我们的世界观带来了彻底的变革。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年生于乌尔姆,1896年后移居瑞士。在他的“奇迹年”里,也就是1905年,他完成了最负盛名的理论“相对论”。1914年他迁居柏林,1921年荣获诺贝尔奖,1933年被迫逃离德国,尔后一直在美国的普林斯顿执教和从事研究工作,直至1955年辞世。上面的介绍虽然简短,却概括了爱因斯坦动荡不安、波澜壮阔的一生。他不但是最为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同时还作为一位逆向思维者和特立独行、在政治上善于思考的人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爱因斯坦用他的公式E=mc2书就了历史,而他那张对着全世界伸出舌头的著名照片同样广为流行。 于尔根·奈佛(Jurgen Neffe)借助大量新披露的文件和令人惊讶的档案资料,讲述了爱因斯坦以及他那个时代的故事,为我们揭示了在爱因斯坦神话背后所隐藏的鲜为人知的奥秘,深入浅出地描述了这位“新哥白尼”(马科斯·普朗克语)如何通过他的思想推动了现代科学的突破以及他所带来的重大影响。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了爱因斯坦的科学,同时也描述了作为普通人的爱因斯坦,以及这位为人权与和平而斗争的战士在同女人和他自己的孩子打交道时内心的矛盾。奈佛还引领着读者一起进入到今天的科学实验室中,从而让我们看到爱因斯坦的理论都具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以及在他去世半个世纪之后,他的研究工作都留下了什么。 这是一部写得相当出色的关于我们这个时代一位杰出人物的传记,同时又是一部介绍现代科学成就及其局限的引人入胜的报告文学。

作者简介

于尔根·奈佛(Jurgerl Neffe),1956年生;大学期间开始学的是物理学,然后改学生物学,并获生物化学博士学位。从事记者工作20年,曾在GEO担任编辑和作者,后担任《明镜》报的通讯员、专栏作家和驻纽约记者。此后建立马科斯·普朗克学会驻首都办公室,并担任办公室主任

书籍目录

引子 一个永生不死的人——爱因斯坦的秘密第一章 第二次诞生——决定命运的1919第二章 爱因斯坦何以成其为爱因斯坦——一位天才的心理图谱第三章 “一个新的时代”——从工厂主的儿子到发明家第四章 关于小人国和巨人国 ——爱因斯坦读过的一段科学简史第五章 对遗产的责任——爱因斯坦侦缉队投入行动第六章 “爱尔莎或者伊尔莎”——爱因斯坦和女人们第七章 从神童到奇迹年——爱因斯坦的天使第八章 光的难题 ——为什么是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第九章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爱因斯坦的腾达之路第十章 “亲爱的孩子们……你们的爸爸”——天才父亲的悲剧第十一章 对一项发明的解剖——爱因斯坦是如何发现广义相对论的第十二章 拉姆达依然活着——爱因斯坦,“宇宙的总工程师”第十三章 时空在震颤——实验台上的相对论第十四章 他最大的敌人——爱因斯坦,德国以及政治第十五章 “我又不是老虎”——作为人的爱因斯坦第十六章 一个名叫阿尔伯特的犹太人——他的上帝是一个原则第十七章 目的使怀疑变得神圣——爱因斯坦和量子理论第十八章 巨人的失败——探索世界方程式第十九章 从炼狱来到金元帝国——爱因斯坦的美国第二十章 “人类是个糟糕的发明”——爱因斯坦,原子弹,麦卡锡时代和尾声引言列证致谢人名索引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第二次诞生——决定命运的1919  就在这一时刻,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第二次诞生了:作为传奇和神话,作为整个一个时代的偶像和圣人,有如凤凰涅槃……  1919年11月7日,一个灰蒙蒙的冬日星期五的早晨。当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他位于柏林哈伯兰特大街5号的寓所里醒来的时候,他的人生发生了重大的、决定性的转折。从今往后,他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生活。不过此时此刻,这个40岁的男人,对接下来的几个星期和几个月里将要面临的、直至他的生命终结都无法摆脱的状况尚一无所知。“窥见上帝的秘密”是他的愿望,而像他这样能如此接近大自然之奥秘的人,也确实为数不多。但现在,指示他的命运的发展方向,在他奇特大胆的想象中却是从来未曾料及的。左右其道路的力量战胜了他的意志。这就是那一天——他在科学殿堂里被敕封圣号之后的那个日子。  在此之前,爱因斯坦基本上过着一种平静的、很少受到社会公众搅扰的生活。现在,他很快就将见识到20世纪除科研和技术之外的另一种产生了巨大影响的力量——大众传媒。大众传媒发现了他,通过空前的个人崇拜把他塑造为科学界首届一指的世界级天皇巨星。声誉这种东西可以依靠自身的“营养”不断提高和增强,以至到最后除了声誉本身再不需要任何其他滋养。几乎没有一个人像爱因斯坦那样,能为这一论题提供如此鲜活的证明。今天,公众对爱因斯坦肖像的熟悉程度超过任何一个人,尤其是那幅披散着一头乱蓬蓬的白发,脸上布满皱纹,长着一个蒜头鼻子和闪躲出天真目光的老年照片,几乎已经成为所有人心中一成不变的形象。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爱因斯坦传 PDF格式下载



买这书的时候仔细看了介绍,发现这书是德国人用母语写就的、关于诞生在德国本土的、“整个世纪的大脑”——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权威传记。觉得这一点就很值得一看。而且作者还是生物化学博士,这确实让人在阅读此书时感觉到了很坚实的科学基础。由于作者的工作关系,拥有了关于爱因斯坦研究的大量新披露的文件和令人惊讶的档案资料。这书写得确实很引人胜,讲述了爱因斯坦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值得反复阅读,我就看了有两遍了,没事时还想再翻一番。


“爱因斯坦传”,作者一改传记文学的写作风格,使人感觉耳目一新,作者文笔犀利,能够专注爱伊斯坦一生中的重要节点,看此书使人如同亲临伟人的身边,亲切、向往。译者的翻译水平很高,每一句话都经过深思熟虑。看后受益匪浅。


爱因斯坦创造的奇迹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


非常好,爱因斯坦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基于本人的优点、缺点之上的,没有爱因斯坦的缺点肯定成就不了他的辉煌事业,但他的优点更可贵!


历史上唯一的爱因斯坦


书值得一看,可纸质有点差。


verygood人需要奋斗也需要感情


读完了,好像有些舍不得将他放进书架。这个可爱、可敬的老人。看完这本传记后,我对爱因斯坦有了一些感觉,不如说有了一些感情。他是个普通的人,极致地理性又淋漓地感性,同时又如此彻悟人类和宇宙。他不算个英雄吧,不是那种看完了你会敬畏,而像个邻家的老伯,有着英俊潇洒的过去,如今可以平易近人地指导你成长。好像是这种感觉,所以读到他的离去,有些悲伤,这种心情下写的读后感肯定有些情绪化。我想从几个方面记下读后感。1、我和爱因斯坦的差距。2、毛泽东和爱因斯坦的不同。(因为我不久前刚看完毛泽东传)3、这本传记的收获4、爱因斯坦的儿时教育5喜欢的句子摘录。1、我和爱因斯坦的差距a,他挚爱科学b,他遇到了很多天使,他也在寻找天使c.他能深入思考,在青年时阅读了大量天使般的书d.他真挚无所畏惧,他超脱,他纯真,他的世界观极富远见e.他有很多情人f.他会拉小提琴f.我的家庭稳定,我预计和孩子的关系会融洽些2、毛泽东和爱因斯坦的异同相同之处:都是极度感性和理性,都对人类产生了巨大影响,都很多女人,都没有幸福的家庭子嗣,都很孤独。a、世界观、国家理念不同。毛想要改变中国成为一个强大,无畏的中国,爱想要做世界公民,超脱国家和民族。b,民族观爱是犹太人注定要有太多想法和遗憾。c、民主意识爱渴望自由和民主的国度而不得,毛的民主遥遥无期。d、爱因斯坦更多无奈地离去,毛更加孤独但并不太多无奈吧。3、这本传记的特点和不足一开始不适应,因为传记是一块一块写爱因斯坦,比如家庭一块,学术一块,政治一块等等,所以有些不能统一,有些认识割裂,但这样做也有好处,对某一个方面会对爱有个总体认识,比如政治上的爱是怎样的,家庭是怎样的,很容易对这个方面有个总结性认识。编年体的传记可能更像小说,而这种传记更像科普读物或者报告。总体来说,觉得这本书写挺好,我很有收获1、喜欢上了爱因斯坦和他的世界观。2、终于有些知道相对论是搞什么的。3、对为何一战前后的德国的学术气氛那么好好奇,对犹太人产生了那么多牛人感到好奇,耶稣,爱因斯坦,马克思,弗洛伊德4、爱因斯坦的儿时教育自由思考3岁还不会说话,经常自己在思考无人打搅科学氛围父亲和叔父都用科学创新,叔父还从小给他教数学耐心学琴母亲教他音乐,终身受用


这本书是帮朋友买的,而朋友又急要,7.1号下的单,半个月后才收到书,使我很难和朋友交代,本来都想退单了,后来在我想退单当天书居然又送到了就没退.至于这本书还行吧,质量感觉不错,内容也可以.


呵呵.因为喜欢老爱..


书本身写得很好不过当当给我寄来的书怎么也不像本正版书呢,难道所谓打折还换了质量不成。


当当网是这样赢利的吗?盗版!书封面无任一处有凹凸外,与同时定的28元自传比,盗版迹象毕露!退货退货!!!


  真理就是在实践面前站得住脚的东西。Truth is what stands the test of experience.
  常识就是人到十八岁为止所累积的各种偏见。Common sense is the collection of prejudices acquired by age eighteen.
  掰开人身上的偏见比掰开一个原子难的多。It is harder to crack a prejudice than an atom.
  精神错乱: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同一件事而期待不同的结果。Insanity: doing the same thing over and over again and expecting different results.
  这个世界最不可理解的就是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The most incomprehensible thing about the world is that it is at all comprehensible.
  世界的永恒之谜就是它是可以理解的。The eternal mystery of the world is its comprehensibility.
  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後剩下的东西。Education is what remains after one has forgotten everything he learned in school.
  有一个现象的明显程度已经让我毛骨悚然,这便是我们的人性已经远远落後我们的科学技术了。It has become appallingly obvious that our technology has exceeded our humanity.
  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的,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的。
  一个人从未犯错是因为他不曾尝试新鲜事物。Anyone who has never made a mistake has never tried anything new.
  真正有价值的是直觉。在探索的道路上智力无甚用处。The only real valuable thing is intuition. The intellect has little to do on the road to discovery.
  如果我们知道我们在做什么,那么这就不叫科学研究了;不是吗?If we knew what we were doing, it wouldn't be called research, would it?
  创新不是由逻辑思维带来的,尽管最後的成果需要一个符合逻辑的结构。Innovation is not the product of logical thought, even though the final product is tied to a logical structure.
  宇宙中唯有两件事物是无限的:那就是宇宙的大小与人的愚蠢。对于前者我并不肯定。
  我们的主很狡猾,好在他不怀歹意。Subtle is the Lord, but malicious He is not.
  两件事情让我敬畏:布满星星的天空和隐藏在其中的人的精神世界。 Two things inspire me to awe: the starry heavens and the moral universe within.
  当知识的圆周扩大之时,包裹它的黑暗的圆周也一样。As our circle of knowledge expands, so does the circumference of darkness surrounding it.
  在上帝面前我们都一样聪明——也都一样愚蠢。Before God we are all equally wise— and equally foolish.
  我并不假装理解宇宙——它比我大得多。I don't pretend to understand the universe— it's much bigger than I am.
  我从不展望未来。它来得够快的了。I never think of the future. It comes soon enough.
  不必努力去做一个成功者,尽力去成为一个有价值者。Try not to become a man of success, but rather try to become a man of value.
  只有无私的生命才值得活。Only a life lived for others is a life worthwhile.
  并不是我很聪明,而只是我和问题相处得比较久一点。It's not that I'm so smart, it's just that I stay with problems longer.
  科学是好东西,只要它不跟任何人的饭碗挂钩就行。Science is a wonderful thing if one does not have to earn one's living at it.
  态度上的弱点会变成性格上的弱点。Weakness of attitude becomes weakness of character.
  天才和愚蠢之间的区别就是天才有它的极限。The difference between genius and stupidity is that genius has its limits.
  我喜欢旅行,但我不喜欢到达。I love to travel, but hate to arrive.
  如果A代表一个人的成功,那么A等于x加y加z。勤奋工作是x;y是娱乐,而z是把嘴闭上。 If A is a success in life, then A equals x plus y plus z. Work is x; y is play; and z is keeping your mouth shut.
  法律本身并不能保证言论自由;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使整个人群中都弥漫着容忍的勇气。Laws alone can not secure freedom of expression; in order that every man present his views without penalty there must be spirit of tolerance in the entire population.
  武力不能维持和平。只有互相理解才可以。Peace cannot be kept by force. It can only be achieved by understanding.
  万有引力并不对人们堕入爱河负责。Gravitation cannot be held responsible for people falling in love.
  把你的手放在滚热的炉子上一分钟,感觉起来像一小时。坐在一个漂亮姑娘身边整整一小时,感觉起来像一分钟。这就是相对论。Put your hand on a hot stove for a minute, and it seems like an hour. Sit with a pretty girl for an hour, and it seems like a minute. That's relativity.
  物理学家们说我是数学家,数学家们又把我归为物理工作者。我是一个完全孤立的人,虽然所有人都认识我,却没有多少人真正了解我。 The physicists say that I am a mathematician, and the mathematicians say that I am a physicist. I am a completely isolated man and though everybody knows me, there are very few people who really know me.
  如果我的相对论被证明是正确的,德国人就会说我是德国人,法国佬会说我是一个世界公民。如果我的相对论被否定了,法国佬就会骂我德国鬼子而德国人就会把我归为犹太人。 If my theory of relativity is proven correct, Germany will claim me as a German and France will say I am a man of the world. If it's proven wrong, France will say I am a German and Germany will say I am a Jew.
  我无法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会有什么武器登场,但第四次世界大战中人们肯定用的是木棍和石块。I do not know with what weapons World War III will be fought, but World War IV will be fought with sticks and stones.
  人是整个宇宙的局部:这个局部受到了时空的限制。他体会到自己以及自己的思想和感觉,与这个整体是分开的——这是一种意识上的视错觉。这种视错觉对我们来讲就好像是监狱一样,把我们局限在个人的欲望和对身边少数人的热情中。我们的任务就是从这个监狱里解脱出来。——爱因斯坦
  由百折不挠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具有更大的威力。——爱因斯坦
  「在所有可以经历的感受中,最美妙和最刻骨铭心的,是那不可思议的玄秘感。所有真正的科学,都是由它所播下种子。那些对这种感受如同陌路的人,那些不能再肃然起敬的而惊叹一下的人,与死人无异。
  能够认识到那个我们完全高不可攀的至高者确确实实存在,表现为最高的智慧,以及只有以我们最原始的蠢钝理解力才能参透的美艳这种知识,这种感受,正是所有宗教素养的核心。这种宇宙宗教的经验,正就是科学研究最强大和最古老的驱动力。
  我的宗教是由一种对那无边至高无上的神灵的谦卑仰慕之情组成。祂在细微之处,向我们启示,好使我们即使用脆弱与低能的心灵,仍能够了解祂。这样深深由衷地坚定确信那至高无上、全知全能,展现于不可理喻的宇宙中的大能确实存在的一种思想,形成了我的上帝观。科学缺少了宗教犹如跛腿,宗教缺少了科学犹如瞎眼。」──爱因斯坦
  "我笃信世界上没有什么财富可以促进人类进步,即便它被掌握在那些对这一事业抱有满腔热情的人手中。唯有那些伟大而纯洁人物的榜样方能催生高贵的思想和高贵的行为。金钱只能滋生自私自利并诱导其主子滥而用之。试问:摩西、耶稣、甘地等人中,哪一个曾像美国钢铁巨头卡内基那样腰缠万贯过?”——爱因斯坦


   有段时间我企图读懂《相对论》,不过等我拿到这个书都时候我马上放弃了这个念头,退求其次,弄了本《爱因斯坦传》来读。书的版本并不算好,大概只有特别崇拜他的人才能用这样的方式来写-------爱因斯坦人生的每一次选择,都是高贵,真诚。善良,正义的。“神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在这本书里,爱因斯坦显然是尊超越时代的神。
  
   爱因斯坦当然不是神,所以我觉得作者是用一种非理性的方式在记载描述一个理性的人。我喜欢爱因斯坦――-不是因为他有神一般的智力;不是因为我了解他的《相对论》到底是什么,他为物理学做出了如何卓越的贡献......而是因为这个人有一颗执着,热情的探索之心。他对于时间空间都提出了对常人来说很难理解的概念,时间是可以膨胀的,空间是弯曲的,质量能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这样的观点近乎玄幻,而却能够被科学所验证。他的发现让人觉得自己所处的世界竟然如此神奇,好像每个人都要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了呢!我想,他之所以在那个时代,在不懂物理学的民众中间激起那么热烈的崇拜之情,可能就是因为这样一个有点幼稚的原因吧,他抓住了人类的好奇心。
   人类对于自身与自身所处的这个世界总有一种诚惶诚恐的敬畏与孜孜不倦好奇,每个对自身或者是这个世界有所思考,寻求答案的人,总会在这些领域相遇......哲学,宗教,文学,科学,巫术......等等。这一切都形式都是人类的对自身,对世界的探求,不过是所用的方法不同而已,或用正道,或走邪途。在这一切形式之中,唯有科学具有强烈的明晰性,确定性,可验证性,所以科学的美是理性之光,是毋庸置疑的美,是庄严而不可更改的存在。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必然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严密的推理能力,而当他用这样的态度来审视生活的时候,他在某种意义是上就又成为了思想家。
  
   这本书里还真为爱因斯坦戴上了“伟大的思想家”“伟大的和平主义者”等若干称号,是否匹配我不知道,但是我从爱因斯坦自己的描述中,发现他的观察又准又狠。他对于美国,日本,中国都有所评价。评价中国人的话让人有点伤心,他说:“这个国家的国民有一种奇异的淳朴,他们付出很多,得到很少,但是他们好像没有意识到自己悲惨的命运与处境,他们与自己民族曾有过的文明好像毫无关系。”看这句“他们好像与自己民族曾有过的文明毫无关系!”,显然他非常失望,这个不是他所向往过的中国,后来他表达了对“五四运动”的理解。 
   
   虽然书里时时处处都把爱因斯坦描述成一个超凡脱俗的神,不过细细阅读,还是能体验到爱因斯坦在人世摸爬滚打的艰难之路。早慧,沉默,没有读完高中就被责令退学;十六岁为避军役,自作主张脱离德国国籍;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进入大学,成为无国籍的大学生;毕业后接着就失业;为谋求一份稳定的职业而倾其所有加入瑞士国籍,而此时他的父亲破产,母亲不得以替人帮佣为生。这些生存的烦恼让爱因斯坦精神上苦闷之极,这个还没有被发现的天才这样打趣自己:“我还可以去拉小提琴,这样至少也可以赚点钱吧?”他生活的转折点是在一个同学的父亲推荐他进入了国家专利局,每年有了三千五百法郎的固定收入后,他不再为生活发愁,全心地投入到工作和对物理的研究之中。两年后,他发表了《狭义相对论》,再两年,他的理论被英国科学家所证实,他作为一个物理学家的声名开始远扬。
   他的生活也并非没有瑕疵。第一任妻子米列娃是他的同学,个性聪慧,腿略有残疾,一直想与爱因斯坦事业上共同进步。但是,在琐碎的家庭事务中,她消磨了自己的才华,爱因斯坦也在岁月中消磨了对这个女人的爱,转而和自己的表姐来往,最后与表姐结婚,此时,他四十,表姐四十三岁。诺贝尔奖金本来约定好交给米列娃,但是由于他投资失误,折损了很大一部分,这直接造成了米列娃对他的恨。她一直没有办法原谅他。他谈起自己的这个妻子,说她有一种“美狄亚”的气质,也许她的感情太激烈,可他并不需要。他还有许多的红颜知己,和她们之间的情书来往并不太回避自己的妻子,――所以,他第二次婚姻的幸福度也值得怀疑。不过这些事情因为发生在爱因斯坦身上,所以就成为了浪漫传说。不过不管如何,我相信他最深的快乐不是来自于任何一个女人,而是来自于他的内心,他对于物理的兴趣,他对宇宙的探索之心,这,也正是他魅力所在吧?
   关于相对论,爱因斯坦很简单地假设过一点:当一个人与光速保持同样的速度前进的时候,他永远不会老;当他超过光速,他就可以回到过去----这样的速度让人憧憬,我想爱因斯坦的思考力就宛如光速,他甚至探射到了宇宙深处,他真是可爱,用这样的速度思考的爱因斯坦,是永恒的,他不会老去。
  


  读完了,好像有些舍不得将他放进书架。这个可爱、可敬的老人。看完这本传记后,我对爱因斯坦有了一些感觉,不如说有了一些感情。他是个普通的人,极致地理性又淋漓地感性,同时又如此彻悟人类和宇宙。他不算个英雄吧,不是那种看完了你会敬畏,而像个邻家的老伯,有着英俊潇洒的过去,如今可以平易近人地指导你成长。好像是这种感觉,所以读到他的离去,有些悲伤,这种心情下写的读后感肯定有些情绪化。
  
  我想从几个方面记下读后感。1、我和爱因斯坦的差距。2、毛泽东和爱因斯坦的不同。(因为我不久前刚看完毛泽东传)3、这本传记的收获 4、爱因斯坦的儿时教育 5喜欢的句子摘录。
  
  1、我和爱因斯坦的差距
  a,他挚爱科学
  b,他遇到了很多天使,他也在寻找天使
  c.他能深入思考,在青年时阅读了大量天使般的书
  d.他真挚无所畏惧,他超脱,他纯真,他的世界观极富远见
  e.他有很多情人
  f.他会拉小提琴
  f.我的家庭稳定,我预计和孩子的关系会融洽些
  
  2、毛泽东和爱因斯坦的异同
  相同之处:都是极度感性和理性,都对人类产生了巨大影响,都很多女人,都没有幸福的家庭子嗣,都很孤独。
  a、世界观、国家理念不同。毛想要改变中国成为一个强大,无畏的中国,爱想要做世界公民,超脱国家和民族。
  b,民族观 爱是犹太人注定要有太多想法和遗憾。
  c、民主意识 爱渴望自由和民主的国度而不得,毛的民主遥遥无期。
  d、爱因斯坦更多无奈地离去,毛更加孤独但并不太多无奈吧。
  
  3、这本传记的特点和不足
  
  一开始不适应,因为传记是一块一块写爱因斯坦,比如家庭一块,学术一块,政治一块等等,所以有些不能统一,有些认识割裂,但这样做也有好处,对某一个方面会对爱有个总体认识,比如政治上的爱是怎样的,家庭是怎样的,很
  容易对这个方面有个总结性认识。编年体的传记可能更像小说,而这种传记更像科普读物或者报告。
  
  总体来说,觉得这本书写挺好,我很有收获
  
  1、喜欢上了爱因斯坦和他的世界观。
  2、终于有些知道相对论是搞什么的。
  3、对为何一战前后的德国的学术气氛那么好好奇,对犹太人产生了那么多牛人感到好奇,耶稣,爱因斯坦,马克思,弗洛伊德
  
  4、爱因斯坦的儿时教育
  
  自由思考 3岁还不会说话,经常自己在思考无人打搅
  科学氛围 父亲和叔父都用科学创新,叔父还从小给他教数学
  耐心学琴 母亲教他音乐,终身受用
  良好的阅读 从小有读到科学引路的好书,产生了极大的作用。
  5、喜欢的句子
  
  爱因斯坦----世界是可理解的,是世界的亘古之谜。
  
  


我所知道的在某一领域的牛人,真正的牛的那种,都是有一颗单纯真挚的求知之心。
这才是俗人超越不了的东西。


同意。。。。。重点就在这个上。


可是书价太贵了


啊,实际上他的理论我没有太懂。。。。。。
不过,不懂是喜欢的必须条件呀:)


我一直畏惧这书价……
本来商务印书馆的那套丛书里也有上下册的爱翁传呢
无奈,贵啊!


中央编译出版社,这个牌子也出爱因斯坦啊


稻草人,有什么好的科幻小说呢?
现在的穿越小说的想象力都不够科学,是魔幻了。。。。。
而且只敢穿到过去,没有丰富的想象力穿越到未来。。。。。


三体!三体!当然是三体!
科学松鼠会驻会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大作啊
http://songshuhui.net
另外,关注科幻不能不关注科学松鼠会超级搭讪专家小姬
http://www.douban.com/people/1828063/
她成功与多位重量级科幻作家搭讪,获取了诸多机密资料,并毫不保留地与大家分享


頂一下,改天買來看一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