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海军服装六十年
2009-6
海潮出版社
徐平 编
210
无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自1949年4月23日成立以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人民海军服装伴随着海军的发展壮大而逐步完善。六十年来,随着国家经济条件的改善和军事斗争形势的变化,海军服装经过多次改革调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品种系列逐步丰富完善,服装质量不断提高,较好地适应了海军建设发展的需要,与发达国家海军服装的差距不断缩小,对于提高我军在世界军事舞台上的形象和地位,产生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说,人民海军服装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海军发展史。
徐平:1956年生于北京,河北大学经济系毕业。1983年在总后军需生产管理部任职,参加过我军“78式”、“85式”、“87式”军服生产的组织管理。现为后勤指挥学院学术研究部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大校军衔。著有《中外军服大观》、《漫谈中外军衔》、《世界各国军衔图鉴》、《中国百年军服》、《新中国首次军衔制实录》、《二战参战国军衔服饰图鉴》等20余部书。
前言第一章 最早的人民海军服装第二章 第一套正式的海军军服——50式海军服装第三章 首次实行军衔制时期的55式海军服装第四章 从“海军蓝”到”海军灰”——65式海军服装第五章 恢复了传统样式的74式海军服装第六章 改革开放后的85式海军服装第七章 恢复军衔制后的87式海军服装第八章 驻港部队的97式海军服装第九章 展示新世纪风采的07式海军服装
第一章 最早的人民海军服装 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于l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在22年的革命战争中,基本上是单一陆军体制。在抗日战争中后期,由于斗争形势的需要,我军曾有一些被称作“土海军”的海上部队,这就是在鲁、苏、浙、闽、粤沿海各地展开海上游击战的武装力量。直到解放战争后期的1949年,才相继正式组建了海军和空军。 1941年8月,新四军苏中军区领导根据苏中抗日根据地拥有400余公里海岸线的特殊条件,为便于开展海上斗争,决定建立一支海上部队——新四军苏中军区海防团。团长由新四军一师三旅旅长陶勇兼任,编有三个海防连和机炮队、山炮连,人数800多人,船只(木帆船)35条。在木帆船两侧船舷装上几块钢板,船头船尾摞上几袋沙包,架上轻重机枪、迫击炮,就算是“军舰”了。海防团指战员的服装与新四军其他部队一样,灰色土布制作,佩戴“N4A”(新四军)臂章,但发给每个战士一套御寒的棉衣、棉背心,并且还供应大米,待遇比较优厚,体现了海防部队的特殊性和党对海防斗争的重视。海防团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1943年11月,海防团扩编为下辖三个团的新四军苏中军区海防纵队,由陶勇兼任海防纵队司令。以后陶勇成为新中国海军的一代名将,与他领导过“土海军”有直接的关系。1946年1月,海防纵队改编为华中军区海防总队。1949年4月,这支部队改编为华东军区海军第一纵队时,不少战士仍保存着以前穿过的灰土布制作的水兵服,以自己当过人民的“土海军”而自豪。
无
挺好的,质量不错,插图也挺棒
不错,图片精美,内容丰富。资料完整齐全。是本不错的书!!!
图片少了点。
这是我见过的第一本针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服装、服饰的介绍专著,将新中国海军从诞生到发展壮大过程中的每一次服饰变化做了较详尽的介绍。而且资料出自军中档案,专业度和可信度较高。
手头收了一本。图片不少,内容详实。
奇怪的是,以徐大校的经历,应该有很多实物藏品可以展示到此书里,为什么多是网络图片或徐海燕的绘图呢?
此书有多张图片印刷模糊,呈马赛克状。
就是模特不好~一水老头。
比较详细,只是文字多,图片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