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晚清文化地图

傅军龙,李柏田,竹天润 团结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04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作者:

傅军龙,李柏田,竹天润  

页数:

35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晚清70年的中国文化思想界色彩纷呈又令人困惑倍生。当古老的东方文明遭遇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当日本迅即做出调正、由明治维新开始走上“和魂洋财”的现代化之路时,相比之下,大清帝国却显得那般笨拙和躁动……社会内部动荡不已、外部环境又如此险恶……内忧外患下的种种救世主张和“自强”实践,均一一失败。“富民强国”,几近成为中国人的梦魇 …… 作者在大量占有史料的基础上,以人物为线索,对1840至1911年的中国思想进行了随笔式梳理,环人云亦云,力图客观、公正、真实地展现由传统向现代嬗变时期的文化人心态和人生轨迹……

书籍目录

晚清文化地图——1840至1911年的中国文化人经世致用与文化启蒙 引言 晚清经世致用思潮的崛起与文化启蒙的先声——鸦片战争之交的文化思想界 一事平生无犄龅,但开风气不为师——开启晚清思想启蒙先河的代表人物 龚自珍(1792—1841) 风发云逝、半生郁闷的人生 日之将夕、悲风骤起的“衰世”挽歌 龚氏思想源流的学理上探讨 穷则思变、通经致用的思想启蒙 乱弹:龚自珍的人生 梦里疏草苍生泪,诗里莺花稗史情——开启晚清思想启蒙先河的代表人物 魏源(1794一1857) 今文经学的“健者”:变法,便民、利民 幕僚和《皇朝经世文编》 鸦片战争与《圣武记》 《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对欧美社会的初步认识:“巴厘满衙门”和弥利坚 百年前的一桩学术公案 “事功”与魏源的人生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通经致用思潮的实践家 林则徐(1785—1850) 时代思潮的有力推动者和实践者 爱民勤政、廉洁自律的典范:“林公来。我生矣!” 林则徐和鸦片战争 结语:“君恩每饭总难忘” 晚清文化地图——1840至1911年的中国文化人中卷·洋务运动与体用之争 引言 “中兴之治”的背后——甲午战争前的文化思想界 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咸同“中兴第一名臣” 曾国藩(1811一1872) “曾国藩热”的背后:我们向曾国藩学什么? 是“曾剃头”、“刽子手”,还是清代咸同“中兴第一名臣”? 汉奸、卖国贼,还是为国分忧的民族有识之士? 曾国藩与洋务运动、格致之学、官派留学生 曾氏思想的源流和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 “内圣外王”:立德、立行、立言 曾氏的人格魅力 万山不隔中秋月,千年复见黄河清——孤傲的“中兴名臣” 左宗棠(1812—1885)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国士”、“楚材第一”、“绝世奇才”之誉 “左帅”与“曾帅”的恩怨 洋务运动的健将:致力于晚清海军建设 收复新疆的前前后后:《中俄伊犁条约》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尽吾力、食吾功”的人生旅程 流传百代千年后,定识人间有此人——晚清第一位使臣 郭嵩焘(1818—1891) 鲜明的性格特点 剿杀太平军的“幕后英雄” 亲历第二次鸦片战争:理性反思 苦差抑或肥缺:官场初次受挫 宦海再度浮沉:身败名裂的先兆 学者之本色:不成功的讲学 晚清第一次使洋风波:一片诟骂声中的远行 身败名裂:“断除仕宦,以求苟全” 抑郁的晚景:身世苍茫成感喟,盛衰反复与谁论? 郭氏的思想遗产 结语:郭氏的悲剧人生 千秋献策贾生推。要思竹帛有殊荣——是是非非的洋务运动主将 李鸿章(1823—1901) 新旧只今分半坐,庙堂端费斡旋功——洋务运动后期的健将 张之洞(1837—1909) 晚清文化地图——1840至1911年的中国文化人下卷·戊戌变法“不中不西” 引言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魅力——戊戌变法之际的文化思想界 怀抱芳馨兰一握,纵横宙合雾千重——戊戌变法的领袖 康有为(1858~1927) 誓起民权移旧俗,更研哲理牖新知——晚清思想启蒙巨匠 梁启超(1873—1929) 霜严露冷犹常事,劫火烧残草不肥——近代第一位侠义志士 谭嗣同(1865—1898) 临河鸣犊叹,莫遣寸心灰——近代文化思想界的巨人 严复(1854—1921) 临命须掺手,乾坤只两头——“有学问的革命家” 章炳麟(1869—1936) 参考资料总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晚清文化地图 PDF格式下载



初步翻了一下,还不错!


有专业价值,参考性很强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