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状元实业家张謇

卫春回 团结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2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作者:

卫春回  

页数:

19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张謇是大魁天下的清末状元;是晚清时期立宪运动的领袖;担任过民国政府的实业总长及农商总长;他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民办师范学校以及第一家民办博物馆;张謇更是实业巨子,一生创办了几十家企业,形成了农工商俱全的大生资本集团……毛泽东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张謇是近代中国独具魅力的人物,他的一生有着说不尽的传奇。

作者简介

卫春回,女,祖籍山西柳林,出生于北京。先后毕业于兰州大学和南京大学,获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华东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和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研究。近年来在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出版《张謇评传》等著作二部,主持参与省部级课题一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青少年时代 一、家世与寒窗苦读 二、初进科场与冒籍风波 三、客幕之始 四、人吴长庆军幕第二章 乡里活动与大魁天下 一、家乡的社会活动 二、结交清流与大魁天下 三、卷入帝后党争第三章 投身实业与教育 一、大生纱厂与大生资本集团 二、通州师范和普及教育第四章 立宪运动的重要参与者 一、在维新变法运动中 二、力促“东南互保” 三、 《变法平说》和《东游日记》 四、投身立宪 五、预备立宪公会和咨议局 六、国会请愿第五章 拥护民主共和 一、对清廷的忠告 二、转向共和 三、列名临时政府和拥袁立国 四、调停“宋案”前后 五、农商总长的业绩与悲哀第六章 晚年岁月 一、“村落主义”的辉煌 二、陷入困境的大生企业与自治事业 三、奋进不止的老人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第二章 乡里活动与大魁天下一、家乡的社会活动吴长庆军幕的经历,使张謇对政事不再留恋,并更加慎重地选择今后的生活道路。光绪十年(1884)春天,新任两广总督张之洞委托专人延请张謇人幕,张謇婉言谢绝。以后张之洞又致电北洋大臣李鸿章,请其聘用张謇,李专派袁世凯“并述北洋意”,张謇更辞而不受。早在光绪八年(1882),他就对友人说过:“吾辈如处女,岂可不择媒约,草草字人。”况且当代的“达官巨公”能苟且以保功名的已属上流,其余尽是些“患得患失之鄙夫”。对充当幕僚失去兴趣的张謇,决意回归乡里,再寻出路。光绪十年(1884)七月二十一日,32岁的张謇返抵家园。张謇回归乡里并不是为了“独善其身”。他的人生态度依然相当积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促使他开展并主持了多种乡里活动,其间渗透着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后记

十余年前,偶然的机缘使我有幸成为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组织、匡亚明先生主编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中《张謇评传》的作者。之后我在南京大学历史系作访问学者,在著名的近代史专家毛家琦先生指导下完成了这一艰巨任务,该著作30余万字,于2001年底出版。时光荏苒,近年来本人虽然涉足其他领域的研究,但张謇研究始终是我难以割舍的。承蒙团结出版社不弃,关注到本部著作,并希望将书中生平部分的内容重新出版,以飧读者,于是有了这部反映张謇一生不凡经历和成就的文稿。修订后的内容增加了学术界有关张謇研究的一些最新成果,同时还配合文字。放置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使读者获得更加直观和生动的感受。感谢本书编辑郭疆先生不辞辛劳的多次联系和宝贵建议;感谢张謇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张慎欣先生和黄莺莺女士的热情帮助,他们为本书提供了许多高质量的历史图片;当然更要感谢本书的主人公张謇,他是一位常读常新、充满魅力的时代伟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状元实业家张謇 PDF格式下载



图文并茂,很不错!但是犯了一个及其弱智的错误,张謇1853-1962,他活了109岁?我晕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