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农村城市化
2006-7
中国工商
冯士超
246
江苏省城发院注重发挥专家较多的优势,积极承担省内外城市发展战略和重大课题的研究。2002年承担了江苏软科学课题《城市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与保障机制研究》。2003年承担了镇江市人民政府委托的《镇江市发展战略研究》、镇江市京口区政府委托的《市区农村城市化对策研究》,以及宜兴市政府委托的《宜兴城市化发展研究》。2004年承担了省委研究室“江苏重大发展战略招标课题”《江苏沿江城市群建设研究》、省建设厅“江苏城乡建设事业重点研究招标课题”《江苏城市建设中城市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2005年承担了沪苏浙三地社科规划办“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联合招标课题”《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社会未来机遇和挑战研究》,以及南京财经大学南京都市圈发展研究中心“南京都市圈汽车与装备制造业互动发展系列研究课题”的《南京都市圈汽车、船舶产业互动发展研究》等。
冯土超,1953年10月生,镇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曾任镇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副秘书长、丹徒县人民政府县长、句窖市人民政府市长京口区区委书记。1996年组织编写的《世界科技发展史画库》,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2006年1月编著出版了《以巴春秋》。 童蕾祥,1962年5月生,镇江市京口区区委书记。曾任镇江市扬中县团委书记、扬中市三跃镇党委书记、扬中市委宣传部长、京口区区长。在《求是》等刊物上发表多篇理论文章。 张锋,1942年11月生,江苏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研究员,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南京财经大学南京都市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城市评论》主编,江苏省城市经济学会会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国生产力学会常务理事。出版主编的专著8部,发表的论文300多篇。
《21世纪城市发展论丛》总序积极推进市区农村城市化(本书代序)第一章 科学发展观与市区农村城市化道路第一节 市区农村城市化的内涵和发展意义第二节 走科学发展的市区农村城市化道路第三节 市区农村城市化的基本路径第二章 国内外市区农村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第一节 市区农村城市化的历史演进第二节 我国城市郊区化发展现状第三节 国内外城市郊区化发展的总趋势第四节 推进郊区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实践及启示第三章 江苏沿江市区农村城市化发展态势第一节 江苏沿江市区农村城市化发展现状第二节 江苏沿江市区农村城市化发展趋势第三节 市区农村城市化的做法和经验第四章 镇江市京口区推进“无村区”建设的实证分析第一节 “无村区”建设的理论思考第二节 “无村区”建设的实践探索第五章 我国市区农村城市化的案例研究第一节 广东省市区农村城市化的案例第二节 江苏省市区农村城市化的案例第三节 浙江省市区农村城市化的案例第四节 其他省市区农村城市化的案例第六章 市区农村城市化的对策研究第一节 市区农村城市化的战略思路第二节 市区农村城市化的对策措施第七章 市区农村城市化的政策研究第一节 市区农村城市化的政策分析第二节 市区农村城市化的制度创新附录一:有关负责人研讨发言与专家建议(一)江苏省建设厅厅长周游发言(二)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张洪甫发青(三) 江苏省民政厅副厅长张新民发言(四)中共镇江市京口区委书记冯士超发言(五)关于推进江苏沿江市区农村城市化的专家建议附录二:对课题成果的专家评语(一)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沈立人评语(二)江苏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汪锡奎评语(三)东南大学经管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徐康宁评语(四)江苏省建设厅厅长周游评语(五)江苏省发改委副主任、高级统计师齐乃昌评语后记
要实现集体资产的可经营和可增值,进而创造可分配的收益;村民们在获得经济补偿后,要防止非就业生存状态的长期持续,积极适应环境改变自身的就业技能,实现市民化进程中的素质就业和自主创业。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以“低门槛进入、低标准享受”为起点,参照城镇职工保障制度,建立起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失业保障和医疗援助制度。 通过政府规制和市场的完善,城市土地资源形成了合理的配置模式,这种模式的形成也就是传统村居制度向现代城市制度的演变过程。 2.产业转换与城市功能:为从业方式的转换创造市场机会。城市土资源配置的模式要敢于创新,配置项目范围、配置方式的选择都需要创新。市区农村在城市中的区位一般都处于城市规划体系中的高商业价值地段,但市区农村的存在制约了这样一些地段的商业价值的发挥。台州市对市区农村的f日居进行改造不只是把杂乱的市区农村改造成为新村民住宅区,而是把村民的生活环境的改变与就业方式转换、城区的区块功能的形成结合起来,使原来的市区农村地块经过改造,不仅变成城市功能体系中的重要功能区块,还通过城区建没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因此,新的区块功能的形成和城市产业培育直接改变了原来村民的生活方式和就业方式。 台州市的新世纪商城项目总投资16亿元,把相邻的7个村集中改造,把住房改造与商业街建设、环境绿化美化结合起来,商业街集中连片布局,进而建设成为一条特色商业街,使每户村民都有住房和临街商铺,最终提高洼地的使用价值、农民住房的经营价值,这种改造把城市建设与台州人善于从商特点结合起来,不仅把市区农村建设成城市的重要功能区块。 ……